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儿童乐园>手工制作>东林传统柳编手工制作的调查报告

东林传统柳编手工制作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2-01-19 09:24:37 手工制作 我要投稿

关于东林传统柳编手工制作的调查报告9篇

  篇一:民间工艺调查报告

关于东林传统柳编手工制作的调查报告9篇

  竹编是用山上毛竹剖劈成篾片或篾丝并编织成各种用具和工艺品的一种手工艺。工艺竹编不仅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更具深厚的历史底蕴。竹编行业历史上以作坊形式,多以世代相传或以作坊依托的师徒关系,学徒学成后,自立门户,再招徒弟,口传身教。一般做生活用品、农业用具。

  竹编工艺:

  一种遍布南方各省的民间工艺。我国南方地区竹种丰富多彩,有淡竹、水竹、慈竹、刚竹、毛竹等约二百多种。劳动人民用竹材制作家具 ,编制用品,创造了具有不同艺术特色的多种编织工艺,常用的有:1、编织,即用竹丝、 篾片以挑和压的方法构成经纬交织;2、车花,将竹节车成一定形状和装饰;3、拼花,利用竹的表面或断面,拼成花型或器皿;4、穿珠,是将竹节制成小段进行穿结;5、翻簧,利用竹簧加工制成各种器皿的方法。

  基本编发:

  一挑一编法:

  回字形编法:

  竹编的历史:

  据考古资料证明,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便从事简单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所获的米粟和猎取的食物稍有剩余,为了不时之需,就把食物及饮水存放起来。这时候便就地取材,使用各种石斧、石刀等工具砍来植物的枝条

  编成篮、筐等器皿。在实践中,发现竹子干脆利落,开裂性强,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于是,竹子便成了当时器皿编制的主要材料。

  中国的陶器也始于新石器时代,它的形成与竹编的编制密切相关,先人在无意中发现涂有黏土的容器在经火烧过后不易透水,可以盛放液体。于是以竹藤编制的篮筐作为模型,再在篮筐里外涂上糊泥,制成竹藤胎的陶培。在火上烘烤制成器具。后来人们直接用黏土制成各总成形的胚坮,就不再使用竹编编织。但是还是对竹藤几何图形十分喜爱,便在陶培半干状态在其表面拍印上模仿篮、筐、席等编织物的纹样作为装饰。

  在殷商时代,竹藤的编织纹样丰富起来。在陶的印纹上出现了方格纹、米字纹、回纹、波纹等纹饰。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竹的利用率得到扩大,竹子的编织逐步像工艺方面发展,竹编图案的装饰气味越来越浓,编织也日见精细。

  战国时期还出了一位致力于竹编技艺研究的人,他就是泰山。

  战国时期的楚国编织技法也已经十分发达,出土的有:竹席、竹帘、竹笥(即竹箱)、竹扇、竹篮、竹篓、竹筐等近百余件。

  秦汉时期的竹编沿袭了楚国的编织技艺。1980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出土的“秦陵铜马车”底部铸有方格纹,据专家分析,这方格纹就是根据当时竹编席子编织的方格纹翻铸的。

  此外,竹编也被能工巧匠们制成小孩的玩具。灯节活动自唐代以来就在民间流传,至宋代已经十分流行。一些达官贵人往往会请制灯艺人创制精致的花灯。其中一种就是以竹篾扎骨,在外围糊上丝绸或彩纸。有的还用竹丝编织作为装饰。

  龙灯起源于汉代,到宋代更为盛行。龙头,龙身大多以竹篾作内骨编制而成,龙身上的鳞片也往往用竹丝扎结。

  还有一种叫“竹马戏”的民间小戏。自隋唐起流传至今。戏的演出与马相关,如《昭君出塞》等,演员骑的马用竹子做成。

  明代初期,江南一带从事竹编的艺人不断增加,游街窜巷上门加工。竹席、竹篮、竹箱都是相当讲究的工艺竹编。尤其以竹编最为著名。益阳的水竹凉席创始于元末明初。

  明代中期,竹编的用途进一步扩大,编织越来越精巧,还和漆器等工艺结合起来,创制了不少上档次的竹编器皿。如珍藏书画的画盒、盛放首饰的小圆盒、安置食品的描大圆盒等。”褐漆竹编圆盒“是明代官宦人家使用的一种竹编圆盒。明清时期,特别是乾隆以后,竹编工艺得到全面发展。江浙一带出现了竹篮。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南方各地的工艺竹编勃勃兴起。竹编技法和编织图案得到完善,汇集起来已经由150余种编织法。

  1937年后,在侵华日军的铁蹄下,竹编艺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篾刀从事他业,只有少数艺人流落在破庙旧庵继续这门主编工艺。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的主编工艺逐渐复苏。20世纪50年代以后,竹编艺术开始名正言顺的归口到工艺美术行业,进入了艺术的殿堂。技艺高超的竹编艺人也大量涌现,有的还被评上了“工艺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的技术职务。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竹工艺大师”的荣誉称号。 1990年以后,浙江嵊州,四川省青神县和渠县先后被评为“中国竹编之乡”。

  进入21世纪以后,竹编工艺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儿出现滑坡,其编织技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也有不少竹编艺术家们仍在孜孜不倦的追求新的艺术,新的作品在缓缓冒尖。

  闽西竹编工艺:

  闽西永定培丰镇下辖的孔夫、长流二个村庄,有许多村民祖祖辈辈世世代代都是竹匠,他们的“简易工棚”,堪称“天下一绝”,具有安全、快捷、实用、经济、便利、环保、清爽、轻巧、节能等许多优点;建设过程不耗水,不耗电,不与永久建筑争用宝贵的钢材、木材、板材、铁件、水泥、沙石;还可就地取材缓解运输压力,能够促进当地毛竹垦复种植增加灾民收益反哺灾区经济增长,与此次灾区急需的“过渡安置房”十分对路。 “简易工棚”的称呼,是就其成本投入而言的,其实,它的造型美观,技术含量较高,种类也很丰富,有悬空的,有立柱的,有吊梁的,有打拱的,有敞式的,有廊式的,可作堆场,可作食堂,可作车间,可作宿舍,可作教室,

  篇二:柳编教学设计

  认识柳编工艺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教师指导学生认识柳编是我国传统手工工艺之一。

  2、了解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可以编出不同种类的柳编制品。 3、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情操。

  教学重点:了解柳条的特点,可以编出不同种类的柳编制品。 教学难点:通过观赏,柳编工艺品,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情操。 课前准备:柳编的图片和一部分柳编制品 课时安排:1课时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提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柳编工艺。

  1、出示部分柳编制品,让学生猜猜他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教师介绍柳编。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在古代人们只是作为普 通的日常实用品,直到20世纪后几十年才逐渐兴起,也渐渐的成为中国部分地 区出口创汇的项目。

  3、了解柳条的特点,以及可以制作的产品。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通过新 颖的设计,可以编织成各种朴

  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实用工艺品。其产品包括:柳条箱(包)、饭篮、 菜篮(圆、椭圆)、笊篱、针线笸箩、炕席、苇箔等。随着产业不断发展,产品

  不断创新,会有更多的新颖实用美观的柳制品展现在客户的面前。 4、课件展示柳编工艺品,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了哪些了解? 二、学习柳编工艺。

  1、柳编制品的种类繁多,在内销方面有席、筐、篓、簸箕、笆斗、柳条箱、笸 箩、花篮、笊篱、食盘等多种类型。外销方面,经过开拓和设计已形成洗衣筐、 花盆套、野餐食具筐、吊篮、灯罩、狗窝、猫窝、鸟巢等多种,在外贸中形成低 档商品变成高档的升值效应,很受外贸部门的重视。那么这些工艺品的编织程序 是怎么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柳编的纺织步骤。 2、观看视频:柳条的纺织。

  3、教师总结柳条织品的编织步骤:盘底、立柱、编织、收边。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柳条编织步骤,今后我们将深入学习。

  教后笔记:

  学习柳编工艺的主要技法(一)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和认识柳编工艺的文化内涵,了解柳编工艺的主要技法。 2、在本课学习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民族传统工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通过对柳编工艺主要技法的学习,提高学习的动手能力。

  篇三:柳编教案

  认识柳编工艺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教师指导学生认识柳编是我国传统手工工艺之一。

  2、了解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可以编出不同种类的柳编制品。 3、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情操。

  教学重点:了解柳条的特点,可以编出不同种类的柳编制品。 教学难点:通过观赏,柳编工艺品,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情操。 课前准备:柳编的图片和一部分柳编制品 课时安排:1课时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提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柳编工艺。

  1、出示部分柳编制品,让学生猜猜他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教师介绍柳编。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在古代人们只是作为普 通的日常实用品,直到20世纪后几十年才逐渐兴起,也渐渐的成为中国部分地 区出口创汇的项目。

  3、了解柳条的特点,以及可以制作的产品。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通过新 颖的设计,可以编织成各种朴

  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实用工艺品。其产品包括:柳条箱(包)、饭篮、 菜篮(圆、椭圆)、笊篱、针线笸箩、炕席、苇箔等。随着产业不断发展,产品

  不断创新,会有更多的新颖实用美观的柳制品展现在客户的面前。 4、课件展示柳编工艺品,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总结

  本学期开始,我们将走近柳编工艺。让我们也用我们的手编织出我们喜爱且 实用的工艺品吧。

  篇四:调查报告

  扬杞柳文化,建杞柳强镇

  ————记沙墩镇杞柳文化建设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沙墩镇素有“天下杞柳第一乡”的美称。当地农民数百年“打柳编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柳编工艺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外贸出口的支柱产业。鉴于自己出身于所谓的“柳编世家”,对柳编事业也有一定的了解,特利用这个暑假对本地的柳编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 调查目的

  了解我镇的柳编文化建设发展,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扩展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素养,锻炼自己的能力。

  二、 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沙墩镇工艺品公司及和柳编产业相关的人员

  一般情况:沙墩镇作为“中国杞柳之乡”,杞柳栽培和加工历史悠久。据悉自明朝,华埠、株柏等地村民,就将杞柳编织成逢年过节出门串亲戚的箢子(相当于手提袋)、餐饮炊具用的笊篱(相当于漏勺)、储粮藏物用的箱篓、扬米去糠用的簸箕以及计量用的斗升等工具,供人们生产和生活使用。建国以后,柳编产业在郯城县得到了蓬勃迅猛的发展。近年来郯城县组建了全发、兴华、恩峰等工艺品公司,产品多次获国家、省市奖,华埠村柳编技师李长坤、李耀、李奎等柳编技术一流,多次为工艺品公司制作样品。

  沙墩镇隶属郯城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杞柳栽培气候适宜,境内沂河、白马河等流域土地属砂泥类型,土层深厚,土壤透气性好,与河南、东北等地生产的柳条相比,具有芯细、柔韧、白亮等特点,所编工艺品色泽靓丽、美观大方、古朴自然,非常适宜加工各类精巧、美观的柳制工艺品。目前,全县杞柳种植面积达10.7万亩,农民柳编种植总收入超过10亿元,占全县农民总收入的20%。其中,沙墩镇和黄山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来源于柳编加工收入。

  三、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调查、问卷调查和资料查询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网上查询资料了解柳编的相关情况,通过随机调查询问本地的老前辈们了解本地的柳编文化,了解其发展历史、进程及其前景状况。同时还向和家人有联系的比较熟悉柳编的人员发放调查问卷20份,收回20份,回收率100%。

  四、 调查时间

  2011年7月29日——————2011年8月5日

  五、 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了一些公司负责人和一些柳编前辈关于柳编方面的了解、认识及期望等,以及某些工艺品公司的发展状况及我乡、县乃至省柳编事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同时也问卷调查了相关从事柳编的人士,问卷提出了八个相关问题。

  (附表一)

  六、 调查结果

  (一)柳编的相关知识

  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在古代人们只是作为普通的日常实用品,直到20世纪后几十年才逐渐兴起,也渐渐的成为中国部分地区出口创汇的项目。

  现在柳编在中国的主要生产地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地区,包括: 山东省临沭县、郯城县;河北的固安县,安徽省的阜南县;河南固始县;湖北省襄阳市程河镇等等。

  柳编材料主要是柳条,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通过新颖的设计,可以编织成各种朴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实用工艺品。其产品包括:柳条箱(包)、饭篮、菜篮(圆、椭圆)、笊篱、针线笸箩、炕席、苇箔等。

  柳编制品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手工艺品,“编筐、编篓,家家都有”。北方用于编筐编篓的主要原料有柳枝、柽柳枝、桑条、荆条、紫穗槐条等多种,在盐碱地和沼泽地都有出产。

  柳编工艺的主要技法有平编、纹编、勒编、砌编、缠边五种。

  条编产品的主要品种有内销、外销两大类。内销主要品种:主要柳编生产工具有箩筐、簸箕、水斗、笆斗、大车拦箔、小车偏篓、粪箕、粮囤仓围、柳条帽等等。主要柳编生活用品有柳条箱(包)、饭篮、菜篮(圆、椭圆)、笊篱、针线笸箩、炕席、苇箔等。外销主要品种有洗衣筐类、花盆套类、吊篮类、果盘类、动物窝笼类等。

  (二)沙墩镇的柳编发展状况

  郯城县地处鲁苏两省交界处,辖11镇6乡,一个经济开发区,674个行政村居,总面积1306.58平方公里,98.6万人口。沙墩镇是其中的一个镇级单位,是于1996年由原本的

  沙墩乡改编的。

  近年来,沙墩镇以创建“中国柳编之都”为抓手,充分发挥柳编优势,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全镇杞柳基地面积已发展到3.5万亩,紧紧围绕市场需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着力打造“沙墩柳编”区域品牌,提升柳编产业竞争力,实现了种植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现全镇有近3万人常年从事杞柳编织,有8000多户农民依靠种植柳编从事柳编工作,柳户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全镇形成柳编专业村近30个,全镇有2万多人从事杞柳编织,每天人均纯收入六七十元。同时全镇柳编龙头企业已达60多家,所产杞柳制品达十多系列4000多个花色品种,畅销欧美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有关资料显示,2008年,全镇柳编产业实现产值4.9亿元,实现柳编工艺品出口创汇近1亿美元,占全镇出口总额的62%。

  以上的措施和成就有效弘扬了沙墩的杞柳文化,推动了文化和经济的双重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铺路奠基。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我们也得出很多的结论。本地从事柳编事业的人大多是40岁以上,其实很多人都是在幼时的耳濡目染中就学会的,而且如果生性安定,这必是其大半辈子的生计,另外有65%的人的货品来源是固定的,30%的人的来源属于一般,其他的编筐一般看自己的情况,包括家里的材料、人力等。接受厂家供应条件一般都看本产品的价格、利润,占88%,根据信誉而来的只有10%,另外的是看自己的情况。基于本地的地理等优势,许多被调查人员觉得本地柳编的发展优势主要是原料即柳条的种植、人才技术以及资金。本镇经济发展优势很高,一直领先于周边其他乡镇,这也是本地柳编事业发展的经济基础,另外本地人的受教育水平也相对较高,基本都是初中以上水平,可以较容易的了解和掌握柳编技术,并研究提出新的产品。同时,很多人对今后本镇的柳编事业发展前景很有信心并提出了很多的建议和看法。

  (四)有关资料中关于山东柳编的状况的调查统计

  据统计,2009年山东省柳编工艺产业总产值约80亿元人民币,实现利税约4亿元,自营出口额5亿多美元,出口量占全国柳编出口总量的60%—70%。目前山东省拥有杞柳种植专业村200多个,杞柳种植面积近50万亩,柳编企业8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200多家,拥有自营出口权企业近400家,主要采用“农户+中间人+经销公司”的模式组织生产,带动农村加工队伍约25万人,实现农民增收近20亿元。

  另外据统计,2009年,临沂柳编工艺产业总产值60多亿元人民币,占山东省柳编总产值80%。相关统计显示,2007年,临沂柳编产业生产总值48.8亿元,实现利税2.37亿元,自营出口额达3.1亿美元,出口量占山东省柳编出口量的80%、全国的60%。目前,临沂柳编年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60%。政府积极引导,加强扶持,促进了柳编工艺的产业化发展。目前,临沂地区柳编产业带集中分布于沂、怵河两岸的河东、临怵、郯城和莒南四县区11个乡镇,有杞柳种植专业村100多个,种植面积34万余亩;大小柳编经销公司679家,其中有自营口出权的327家;产业带动农民15万人,给农民带来年收入近10亿元。柳编工艺产业对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乡统筹的积极探索和尝试。

  (五)调查中存在及发现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我进行的调查主要在相对内部的人员中进行的,因为我身边的很多人都从事柳编加工,对我的调查可能会有一系列的帮助,并不是太深入,可能主观性、应付性较大一点。另外调查面有点窄,只是针对本村或者本镇的主要一家或者几家比较熟的工艺品公司,片面性较大。并且吧,对于柳编的理解并不是太多,很多都是通过上网查资料获取,例

  如关于柳编的相关知识,其他的比如沙墩镇和山东省的柳编状况都是在询问和查找相关资料中所得的,资料的时效性可能不太可观大,大多集中于2008和2009年时的。

  发现的问题:近年来工艺品公司的发展模式比较单一,有些公司的信誉并不是很好,很多因此得不到柳编人的信任和支持,货源也较差。近年来柳条的价格不断上涨,工艺品的利润不断下降,为此许多人放弃柳编事业外出打工而直接将柳条出售,由此损失了很多的利润,如此下去势必会对本镇的柳编事业和柳编文化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另外样品的种类挺单一的,而且现在发展起来的是一种把子,不用太费条子,但要求足够的人力,为此很多家庭也因此不得不放弃柳编。

  七、 调查感想及建议

  柳编是一项重要的传统工艺品类,在规模化、系统化的发展过程中,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农村手工文化产业,具有就地取材、量材加工、污染少、能耗低、附加值高等特点,作为新型绿色生态产业,对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抓环境优化,全力打造最完善的发展平台。一是坚持高标准规划,建设特色工艺品园区。二是坚持高起点定位,建设柳编文化展览馆。三是坚持高效能服务,切实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二)抓要素聚集,积极培育最强势的龙头企业。通过采取提升质量、拓宽融资、引进项目等多项措施,进一步激发柳编产业发展活力,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市场竞争优势、带动能力强的柳编龙头企业,促进全镇乃至全县全市全省全国柳编产业扩规模、上水平。

  (三)抓内涵提升,以自主创新满足最多元的消费需求。传统精湛的编织工艺和庞大的编织队伍,为本镇的柳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依靠开发优良品种、提高技术、加强产学研结合等方法推动柳编产业进一步发展。

  (四)抓外延扩张,奋力开拓最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许多公司积极参加各种经贸洽谈会,广泛与各出口厂家合作,积极开发各种柳编产品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广交会上工艺品琳琅满目,推进柳编事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篇五:深受大家欢迎的柳编制品店

  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如今又逐渐兴起,渐渐成为中国部分地区出口创汇的项目。柳编制品价廉物美,深受国内外用户欢迎,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如今,柳制品正带着更多的花样、更自然的制作重新热销起来,尤其是意编柳制品。

  项目介绍

  意编俗称乱编,通过这种编织方法编出来的效果,给人一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觉,目前意编柳制品已经成为柳编产品的主打产品之一。操作者只需要非常随意地编,把柳条之间的空穿严就行了,只要穿得平。编出来的效果,虽然乱乱的,但是产品更贴近自然,非常迎合客户的胃口。

  经营提示

  1、柳制品制作工艺简单易学,可到著名的柳编出口基地安徽省阜南县黄岗镇学习手艺。

  2、可联系装修公司或新售楼盘,为其样板间提供样品,合作销售。

  3、甚至可以以摆地摊的形式出售柳编制品,节约启动资金。

  4、紧跟市场潮流,注意更新货品。

  5、柳编工艺的主要技法另有平编、纹编、勒编、砌编、缠边等,进货时注意多样化。

  小介绍:

  临沭县青云镇土地肥沃,盛产杞柳。所产白柳芯细、质地柔软、色泽亮白,年产干条2000多万公斤。全镇有3万多人长年从事柳制品生产加工,“人人是编手,家家是工厂,天天见收入”是青云镇的真实照,“走东北,下江南,不如在家编花篮”,已成为青云人的共识。杞柳产业是青云镇的支柱产业。柳编加工业特色鲜明,境内共有各类企业79家,其中柳制品加工出口企业68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21家,年出口交货值8000多万美元,是全市外经外贸重点乡镇。

  柳编产品的成品后期修饰少,贴近自然,乱编的方法就增加了这种天然感觉。在欧美市场受到欢迎,90%以上的产品出口到了北美、西欧、东亚、东南亚的56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被广泛应用到了日常生活、商品包装、家庭装饰和艺术观赏等各个方面。

  篇六:程河柳编产业调研

  300多年前,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程河镇百姓地里“刨金”之余,顺手取下当地野生的纤纤柳枝,巧手编制成生活中常用的各种器物,孰料想,无心“编”柳,竟使程河如今成为全国闻名的柳编之乡。

  程河镇位于襄阳区东北部的鄂豫两省交汇处的唐河之滨,全镇辖29个村,248个村民小组,7.8万人,12万亩耕地。其中柳条面积3万亩,编工1.5万人,柳农5000余人,柳编企业8家,生产加工大户200余户,在外经销大户78户,生产管理人员1000余人,年总产值1.2亿元。柳制品现有六大类400多个系列10000多个花色品种,产品远销欧、美、韩、澳大利亚、西班牙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总产值1.8亿元,出口创汇800万美元,柳编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来自柳编产业,柳编已撑起了程河经济的半边天。

  一、程河柳编产业的发展:

  柳编投入少,产值高,一次扦插5~8年收益,而柳编编织的附加值更高。“只种不编,一亩三千;连种带编,一亩六千”。程河柳编出口欧、美、东亚的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近几年的广交会上,程河柳编展位逐渐增多,订单不断增,在去年中国进出口交易会上,程河柳编共拿到500万美元的订单。全镇集体注册“程河柳编”这一集体商标,举全镇之力,喊出一个口号,共占一份市场,迅速抢占市场份额。柳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发展优势明显。

  资源优势:全镇现有柳条面积2万亩,从业人员2万多人,

  总产值过亿。柳编生产、销售历史悠久,其观念、技术已根植于民心,已成为我镇一个特色产业和人们心中的习惯产业。

  发展优势:柳编是襄阳的传统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并逐渐成为襄阳的创汇产业,朝阳产业。1986年以后,程河柳编发展较快,由原来的分散式作坊生产转变为集约化工厂生产,由编工等、找市场变为外贸拿合同的订单农业。柳编以程河为中心扩展到双沟、朱集两镇,年直接出口创汇200万美元,年总产值1.2亿元。经过多年的演变,传统编织技术已形成穿编、定编、平编、拧编、精编、木编六大种类,400多个系列,10000多花色品种,产品涵盖篮、盘、篓、椅、桌等居家用品及花瓶、屏风、画框、书箱、摇篮等工艺品。目前,程河柳编因其品种齐全、品质优良、品味高雅、物美价廉和绿色环保的特点,既广泛用于生产生活领域又有很高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因而备受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消费层次客户的青睐。

  品牌优势:程河柳编因原材料和传统编法有别于其它地方,有一定的地方特色,目前程河柳编已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可在世贸组织成员国中通用,成为“正宗、地道”的代名词,为打出独自的柳编品牌打下基础。其次镇区多次在大型新闻媒体上做专题报道,参加各种各样的展示交易会,为打出柳编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做好不少工作。另外,已经成功注册柳编产业为集体商标——“程河柳编”,这为加大市场占有率、提高知名度、减少内耗、提供一个平台。

  技术优势:我镇柳制品已形成平编、木编、精编、钉编、

  拧编、立编六大类、四百多个系列、一万多花色品种,并成功编撰成《柳条种植技术要点》和《柳编标准化生产要求》,逐步解决从种到编中间的很多技术问题。以完美的技术、独特的品质、优良的品种、完美的花样为程河柳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扩张优势:柳编生产在我镇历史悠久,民传甚广,广大编工多是父传子,母传女,老少妇孺均会生产。柳条人工种植年代长,品种长期驯化,已成为稳定品种,现已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命名为程河柳编,其种植生产技术已植根于农民心中,市场稳定后可以裂变式扩张。

  市场优势:据业内人士分析,在未来3~5年,国际市场柳编消费额将达到15亿美元,而目前国内柳编企业的生产能力尚不足50亿人民币,消费空间十分巨大。程河柳编已成为我镇的一大出口创汇产业,也是“一县一品”的特色产业,更是三镇20万农民的致富产业。

  二、柳编产业的发展对就业的推动

  柳编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解决了农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难的问题,而且减少社会闲散人员,为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一个平台和载体。 在前往程河镇的路上看到,一捆捆扎好的柳条立在道路两旁,有的柳条被铺散在阳光下暴晒。家家户户门前都是忙碌的身影,大人忙着编制,孩子帮忙给柳条剥皮。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家种一亩柳,吃穿不用愁;会编小花篮,生活很舒坦;编工手儿快,包你发大财。”

  “与其出门去打工,不如在家当编工” ,在程河,有

  头脑的青壮年都当了柳编厂老板或者柳编经纪人;妇女在家种些柳条,编织些工艺品。程河这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地方,成行成排的小洋楼比比皆是,这些都是柳编的功劳,是人人参与柳编结果。不仅如此,由于人人都有事干,家家都有钱赚,当地的民风大为改观,社会秩序得到稳定。全镇几乎没有无所事事的闲人,“家家是工厂,人人是编工”是程河镇的真实写照。

  柳编产业发展所作的工作

  (一)扩大柳编基地,打好发展基础。

  为确保柳编产业稳步发展,除利用市场杠杆调动以外,我们采取多种方式,促进柳农扩种柳条,保证柳条品质。首先,镇委政府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对当年新扩柳条进行补贴。其次,组成柳条种植技术专班,针对柳条种植环节各项技术进行保姆式服务。再次,镇委专门划出柳条品种示范田进行引种、试验,确保柳条后续品种更新及时。最后,镇委集其它地柳条剥皮机研制经验,引进改良柳条剥皮机,减轻柳农劳动强度。

  (二)大力扶持企业,建设产业平台。

  产业市场运作,企业是主体。所以我镇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外,在柳编企业服务上也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在全镇招商引资优惠办法中,把柳编产业挂靠农业和工业两方优惠,在税收方面利用镇可支配的部分尽量减免。其次,在给企业联系、申报各项优惠、补贴、贷款上,镇委专人负责,包保到底。其三,治理柳条、柳编交易的市场杂言,打击强买强卖,欺行霸市等行为,维护公平交易环境。最后,由镇委组织、出钱办理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程河柳编集体商标、

  柳编之乡网站也无偿由企业共用。

  (三)打造产业集群,形成产业合力。

  企业在市场中单打独斗,难免会与镇内同行业发生冲突,而产生产业内耗,为此,我镇组织成立柳编行业商会,由商会出面协调企业间利益。调解企农间关系,协调大订单分割等问题。另外,对柳编企业加强引导,形成各自的市场定位,从而以稳求胜。境内四家柳编公司、80余家大户分别定位于出口创汇、国内精品、一般产品三个层次。

  (四)拓宽宣传渠道,打响柳乡名气。

  一是利用各种大型展示会扩大影响,如利用中国进出口交易会(即原广交会)、东盟产品展示会、厦洽会、中国农产品博览会、省农博会及各项部门组织的展示会。

  二是广泛吸纳外国客商实地考察,以人传名。利用外商来樊的机会,多引见、多接纳他们来程河实地考察。以前曾有法国、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客商前来,前不久,韩国株式会文会长受我镇邀请,不日将前来我镇实地考察。

  三是利用各级领导考察,扩大影响。

  四是利用各种媒介、多方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所闻媒体,互联网等等广泛宣传。

  柳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柳编产业从市场大角度、横向来看:块头不大、龙头不力、竞争力不强、基地不多、编工减少,真正分析起来有一个问题即是没有综合调动产业各环节的活力。种植、编织、加工、销售各环节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化、协作机制不强。各个企业、加工大户还停留在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各家都

  篇七:高中美术教学教案----传统柳编工艺设计

  背景分析

  河东区汤河镇是远近闻名的“柳编之乡”,传统柳编工艺有300多年历史,柳织品有400多个系列,1000多个花色品种,产品远销欧、美、大洋洲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柳制品工艺从家庭作坊走向规模化产销,其纺织样式不断改善、美化。柳编是一种传统手工艺,将它纳入我们学校教学加强了传统工艺与课程之间的距离,也符合新课标精神。

  教学理念

  1、以本地传统工艺为基础,结合美术专业知识结构、形成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的有面结合。

  2、充分领悟家乡工艺品的魅力,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和认识柳编工艺的文化内涵

  2、能够运用材质、造型、色彩等基础知识进行工艺品编织,对编织进行装饰美化。

  3、在本课学习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民族传统工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通过对柳编工艺品的欣赏和编织,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发扬。

  教学重点:

  柳织品的编织步骤:盘底、立柱、编织、收边。

  教学难点:

  如何从自己的主意,创意出发编织一件实用性、艺术性的工艺品。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柳织品、编织材料、小刀

  学具:柳条、剪子、尺子、半成品

  教学过程

  利用制好的图片和实物、介绍工艺美术基础知识,展示柳织品的品种、样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工艺美术理论知识

  1、概念: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美术,既是物质生产,也是精神生产。

  2、创作原则:实用、经济、美观、适用。

  (二)柳织品的品种:篮、筐、盘、篓。

  (三)柳织品的编织过程:盘底、立柱、编织、收边。

  (四)进行现场演示编织。

  (五)学生动手编织:分组进行、分别谈谈编织意图。

  (六)作业:根据构思进行编织。

  篇八:滨州传统手工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也是人类智慧的体现。传统的手工技艺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创造力和敬业精神,它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和命脉。 手工技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以手工劳动进行制作的技术与工艺。手工技艺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它和社会生产、日常生活有紧密的联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为要从事劳作,就得制作工具,因为要解决“开门七件事”的问题,就得加工粮食、榨油、榨糖、酿造、腌制、制茶、制革,因为要安居乐业,就得盖房子,就得有泥瓦工、石工、木工。本质上讲,手工艺是一种创意打扮人们生活的文化,是一种满足人的物质及精神生活需要的造物艺术。

  但随着人类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曾经非常熟悉的手艺活已离我们远去。由于观念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传承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基础很差,家底不清,特别是在工业化的冲击下,许多珍贵的传统工艺已处于濒危状态,有的已湮没失传。在我们滨州就存在许许多多的现实例子,如再不采取措施加以抢救,势必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滨州历史悠久,在农耕经济的基础上,传统手工艺比较发达,为带动当时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村庄以姓定村,又因村里曾经从事某种手工行业,会某种手艺,故取村名为油坊李、勺子徐、簸箕王、篦子张、铁匠魏、豆腐胡、木匠景、白布韩、刀子王、王铁锅、银子刘、打油张,而如今,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再,曾经赖以生存的手艺早已失传,大都已空留其名。现在,有些手艺已经渐渐的离我们远去,如不真正采取措施加以抢救,今后恐怕只有在博物馆里可以见到了。博兴县的蓝印花布、彩印花布、柳编箢斗、簸箕,滨城区的彩纸翻花 木制水舀子、泥塑,惠民县的圈椅子、制鼓、抒和综、毡靴、葶杆灯笼、洪炉打铁,阳信县的桑皮纸、锡壶、黑陶,还有普遍存在于广大农村的中式衣服的盘扣等等,这些传统手艺一向主要是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现在有的濒临失传,有的随着老艺人的离世,已经失传。

  柳编箢斗和簸箕

  上世纪60年代以前,在鲁北地区农村,人们走亲访友、赶集、下地送饭,几乎都挎着或提着一种柳编的箢斗,里面或装有鸡蛋、红糖、米面,或装着采购的各种食材,或装有为下地干活的男人送的饭菜等;箢子上或盖着一块红包袱,或蓝白花包袱,或盖一块饭巾。在粮食收获季节,总能见到晾晒场上妇女们在用簸箕颠动米粮,扬去糠秕和杂质。笸箩用来盛馒头、包子等食品,上面只需盖一条饭巾,就可以防气水和保温,保持食品原来的味道。

  柳编箢斗、簸箕、笸箩是庄户人常用器具,博兴县是闻名的柳编之乡,柳编是这里的传统技艺,会编箢斗、簸箕、笸箩的才能算得上柳编高手。而现在,青年人不愿意学柳编,老一代柳编艺人越来越少,而会编箢斗、簸箕、笸箩的艺人几乎很难找到了。2010年夏,笔者配合央视《走遍中国》栏目组拍摄介绍博兴草柳编的专题节目,在博兴县兴福镇采访到了几位柳编老艺人,他们是会编箢斗的魏财章、魏法深和会编簸箕的蔺金臣。编箢斗和簸箕要在阴湿、避光、不透风的地窨子里边进行,由于柳条比较脆,经浸泡软了需要保持潮湿,而潮湿的地窨子才能适合保潮,做出来的筐才结实、易编、有光泽。过去在魏家村和蔺家村家家都有地窨子,而现在有地窨子的少了,多数都已废弃,只有很少几户还在编制箢斗和簸箕。这几年编这些东西不挣钱了,出去打工一天就能挣百儿八十的,比编这挣得钱多,况且编箢斗和簸箕费事,要功夫,一年四季天天要蹲在地窖里,阴冷潮湿,很容易患上骨关节病。年轻人不愿意干这活,那些还在坚持这些手艺的人,用当地人的话来讲也都是“有了年纪的”人了。这些编制技艺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总得有人传下去,老艺人们说:“要不是想把祖辈的手艺留下来,恐怕也早就放弃了,只要把手艺留住,就不怕没有吃饭的本事。”

  杼和综

  魏集镇周家村制作杼(音zhù)和综(音zèng)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明成化年间(1465至1487年)周姓始祖,于河北省枣强县迁居至此。其中一人会制作杼和综,大家都跟他学。开始制作杼和综的目的是满足自家织布用,后来是为了用来销售,1953年达到鼎盛,村里共有120户人家,其中80—90户在制作杼和

  综,故有杼综周之称。

  杼是织机上保证布匹的宽度和密度的部件。综是织布机上使经线交错上下分开,以便使梭子通过的装置。

  杼和综的制作有60多道工序,制作非常繁琐。选料非常讲究,它以四川省出产的成熟的大毛竹为佳。

  杼的制作工序:杼由篾子和架杆两部分组成。

  篾子的制作工序:取晒干的毛竹一根,截成10—40公分的段;用刀子将截好的段劈成3—4公分宽的批子,用小刀取竹竿的外皮,厚约1公分;刮篾子,在刀床上,固定好单刃刀,压好垫子,将篾子两面刮,先去瓤后去皮,刮光滑;把两个月牙形的刀固定在专用器具上,将刮好的篾子在上面做成宽度一样的篾子;折篾子,用折板子将篾子折成长度10公分的段;油炸篾子,将折好的篾子,放在烧开的油锅里炸,炸到发深黄为佳,油炸的目的是增加篾子的韧性和光滑程度;将篾子取出后,要放在麦糠里搓去油。

  架杆的制作工序:将毛竹杆截成57—62公分的段;用刀子劈成宽7公分的批子,4根为一副;用小刀打磨光滑。

  成货:将架杆固定在杼床上,一边两根;用两根纯棉线将篾子固定在架杆上,一边一根线,线的粗细根据所需杼的篾子的稀密来定。固定时,线的扣朝一个方向系反扣,一个篾子一根线,单杼用篾子1000—1500根。

  综的制作工序:

  综板子的制作:同架杆的制作相同。用尼龙线,将综板子固定,用反扣将线系好。一副综共两扇,一扇500头。

  杼和综的制作有60多道工序,制作非常繁琐,技术性强,纯手工,经济效益低;受现代机器织布的影响,人们对传统老粗布需求减少,市场萎缩,杼和综的制作也日趋萎缩,现在只有一两户人家在制作,濒临失传。

  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制作技艺在滨州、博兴一带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门融生活与艺术于一体的技艺,色彩主要运用蓝白二色,具有清新明快、纯真朴素、自然和谐、典雅大方的艺术特点。蓝印花布是民间盛行的一种布料,也是一种传统手工艺品,

  曾经是农村男女青年结婚时,缝制嫁妆的面料和包裹嫁妆的必用物品。此外,旧时蓝印花布还是一种小康生活的象征。

  蓝印花布是把镂空花版铺在白布上,用“抹子”把防染浆刮入花纹空隙漏印于布面,干后浸染靛蓝,晾干后刮去防染浆粉,显现出蓝白花纹。染成的花布蓝白二色,色彩深沉明快,图案朴实典雅,具有浓厚的乡土味。

  按用途,蓝印花布可分为通用花布和专用花布。

  蓝印花布的花纹、图案多种多样:有植物类、动物类、器物类、几何图案,还有吉祥文字福、寿、双喜、长命富贵等等。

  蓝印花布制作技艺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间技术,技艺十分独特,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其花布图案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情,柔切、自然、清新、美观、秀气典雅,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有极高的工艺价值、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

  目前,博兴县北关村的耿氏家族还保留着这一传统技艺,还制作一些蓝印花布作品,但已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染坊了,传承了千百年的蓝印花布面临困境,因此急需加以保护。

  葶杆灯笼

  2006年春天,我们到惠民县赶火把李庙会,刚一进村就被挂在一户庭院门前的两盏大灯笼吸引住了,一盏是比较常见的大型宫灯,另一盏却非常罕见,仔细看原来是用高粱葶杆编制而成,灯笼是把一根根葶杆,用古建筑飞檐榫卯结构的方法扣在一起,一层层叠加在一起组成,结构非常复杂又古朴典雅,我们想象不知是哪位对古建筑有研究的人士的作品。从庙会回来后,经多方打听得知原来是一位农村的老人制作的。

  2008年,省文博会滨州展台设计为一处仿古建筑,需要几盏宫灯,我们推荐了这种葶杆编制的灯笼。为了定制这种灯笼,我们来到了惠民县皂户李乡王刘庄,见到了这位仰慕已久的老人。老人名叫王振常,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老汉,已经八十岁了,身体消瘦,光着膀子,手拿一把破蒲扇,不时地用搭在肩上的旧毛巾擦着汗,叫人很难把他和那位宫灯制作人联系起来,可偏偏就是他制作的。老人的家里房梁上挂着几盏葶杆灯笼,几面墙上挂满了他用高粱杆和玉米皮制作的各种花花绿绿的工艺品,琳琅满目,十分惹人喜爱。老人拿出几块高粱杆,用刀分别在上边切了几道口,扣在一起,像变戏法一样组成了一个榫卯结构的组块,他讲就是用无数块这样长短不同的组块装配成灯笼、佛龛或者各种工艺品。而这个就是以前农村用高粱杆来编制“蝈蝈笼” 的技艺,已不知流传几百年了,老人用他的智慧和一双巧手,把编“蝈蝈笼” 的技艺发展成为编制灯笼的技艺。

  在那届省文博会上,滨州展台非常壮观,在仿古建筑的木质大梁上悬挂着五盏大型宫灯,地面是由棋盘灯箱、大型棋子组成的“滨州一盘棋”,配上我们滨州各种各样的民间工艺品和大型雕塑“冬枣娃娃”,再加上古装女子乐队的民乐歌舞表演,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驻足观看欣赏,在几乎是清一色的现代设计展台中,滨州展台的独树一帜,别具特色,获得了一致好评。

  2009年的火把李庙会上,又见到了王振常老人,他正把自己的许多作品展示给赶会的人们,我还为他拍了几张照片。那年秋天,为了筹备“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滨州民间艺术绝活展演”活动,笔者邀请老人来展示他的绝活,却得到老人已经过世的消息。虽然老人的儿子来参加了活动,也只是带来老人的作品做了展示,并没有把老人的技艺传承下来。老人走了,他的绝活也跟着走了。

  毡靴

  毡靴是鲁北一带独特的制造工艺,是惠民县桑落墅镇总寺庙村老艺人张万才传授的。清朝光绪年间,张万才家境贫困,先到东北,后到俄罗斯谋生,学习了这门手艺,清朝末年回家后开家庭作坊。

  毡靴是用纯羊毛加工制做而成的,不但结实而且能御寒保暖,是冬季抵御寒冬的佳品。笔者儿时在家乡青岛也曾穿过这样的毡靴,鞋底上还要缝上羊皮,既暖和又结实,现在想来,不知是否是这里制作的。

  毡靴制做工艺复杂,需九道工序:

  第一道工序:弹羊毛;第二道工序:续毡子;第三道工序:蹬毡子;第四道工序:打胎子;第五道工序:煮靴子;第六道工序:打旋;第七道工序:搓靴;第八道工序:烤靴;第九道工序:定型。

  毡靴生产从清末民初到上世纪80年代,一直是桑落墅镇的特色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毡靴也似乎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被人们束之高阁。

  篇九: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一.概况简介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区和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区,以“多元文化宝库,海峡西岸名城”闻名于世,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和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历史上,泉州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南移的中原文化与古代闽越土著文化和从海上传播而来的域外文化相溶,形成文化积淀深厚、文化形态多姿多彩的特点。

  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调查,截至2014年11月,泉州地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共有34项,其中第一批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有11项,第二批有17项,第三、第四批各有三项;而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有76项,其中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20项,第二批有25项,第三批有16项,第四批有15项.....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有:中原古汉语与闽越语、外来语融合的闽南方言文化;以陈三五娘等民间传说及存量丰富的泉州歌诀为典型的口传文化;音乐活化石泉州南音、南戏遗存梨园戏、蜚声世界的木偶戏、艺术个性独特的高甲戏、珍稀的宗教仪式剧种打城戏和承载闽越族遗风的拍胸舞等传统表演艺术文化;南派剪纸、木偶头雕刻等传统美术文化;特色鲜明的惠安女、蟳埔女服饰;举世闻名的惠安石木雕刻、中国三大瓷都之一德化的瓷烧制、远销国外的铁观音茶制作等传统技艺文化;闽南古厝、庙宇等传统建筑文化等等。

  三、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现状

  为客观分析泉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现状,特选取了个别访问和查阅网络资料结合的调查方法。但因精力有限,不能顾及全部,只能选取其中一两个例有代表性的观点来做佐证。

  (一)个别访问

  (1)江碧峰师傅制作木偶头已经有37年,其儿子江东林也有10个年头。在与江师傅的交谈中,我感受到他对于这项艺术的钟爱,其希望能有更多的后人来学习这项技艺,将这项技艺传承于世,“我父亲在世的时候还有不少人来学习,

  虽然最后坚持下去的只有一名,可是到了我,来看的人不少,却没人愿意学。真怕什么时候这门手艺断了。”对于正在学习的小儿子,江碧峰赞赏有加,但并不要求他以这个为主业。“人总是要谋生,一旦市场对这个东西不再需要了,还是应该以养家糊口为主。”不过,江碧峰表示,无论如何都会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的,“老祖宗的手艺不能废了。”

  (2)“泉州南音乐团”是全国有名的南音表演专业团体,在问及政府对于南音的保护重视程度时,团长告诉我,从南音艺苑的建设就可以看出政府对于南音这一古老文化的重视。在问及南音艺苑的经营情况时,我了解到主要以外来游客为主,而当地的观众较少。但另外一方面南音这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措施也已经启动,现在中小学生都开设了南音课,泉州师范学院在早几年就已经开设了南音专业,目的是培养一批南音的专业人才,毕业后到各中小学校去授课,阻止文化断层现象的出现.泉州市政府每年都会定期举行中小学生南音比赛,也已取得不错的效果。

  (二)文献资料搜集--龚万全《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分析》

  1、当地党委政府长期以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看作当家的宝贵财富,采取切实措施有效地保护和发展了民族民间文化。市委书记、全国人大代表郑道溪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了建设“闽南文化保护区”的建议,认为设立保护区有助于深入挖掘、整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增加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闽南语系的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

  2、社会参与,艺术家和传承艺人的倾心投入。泉州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民间文艺社团,对其加强管理指导,引导它们健康发展。全市现有民间南音社团232个,民间职业剧团168个,以及数目众多的各类十音队、北管乐队、民间舞蹈队、家庭文艺队等。它们由社会力量兴办,依靠社会各界赞助和城乡演出市场生存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民间剧团年上演场次达4万场,演出收入超亿元,从业人员达5000人之多。

  3、以保护求发展,以发展促保护。梨园戏、提线木偶戏的精品生产,拓展了这两个剧种生存的空间,促进了对它们的保护。德化瓷工艺、惠安石雕在当地政府的精心呵护下,目前均已漂洋过海,独闯天下,真正实现了“保护—发展—保护”的良性循环。在惠安崇武,全省最大、最具有专业性的汉白玉雕塑企业——惠安振华雕塑,融传统与现代雕塑意念于一体,颇具中外合璧之鲜明特色,备受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客商、收藏家的青睐。

  4、注重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随着城市拆迁、村落城镇化、开发区大量上马、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大批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村落、建筑物等面临拆除的危机,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正不断消失。大量依附于婚丧喜庆而存在的富有特色的技艺、演艺如花灯、纸扎、大鼓吹、笼吹、高跷、拍胸舞等,随着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而市场萎缩,导致艺人生活无着,出现生存危机。针对这种情况,适时予以引导,让其在新的时空环境中生存。政府出面主办的一年一度的元宵灯展,采取政府资助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向艺人订购花灯,基本上保证每个艺人每年有上万元的收入。

  5、加强人才培养,为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不断补充新生力量。1956年以来,特别是1977年以后,市政府坚持办好泉州艺校,根据泉州民族民间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需要,设立南音、戏曲、群众文化、音乐舞蹈、美术等专业,为各国办艺术团体和民间文艺社团输送了一批批年轻的专业人才共1000多名。1990年以来,市政府把南音纳入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文化和教育主管部门连续15年举办中

  小学生南音演唱比赛,涌现出数百名南音演唱新秀。去年,泉州师范学院开设南音专业,招收本科生,进一步提高南音人才培养的档次。

  6、开展珍贵文化资源的普查抢救和初步保护,全面开展综合性试点工作。泉州市在长期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决定将“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南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采取“分类推进”的方式,大力抓好重点项目的全面普查、声像留录等工作。组织人员收集、整理了许多珍贵的文献,编辑出版了“泉州地方戏曲丛书”16卷,“泉州民俗文化丛书”4卷,《中国民间乐曲集成·泉州市分卷》、《南音指谱大全》、《明刊戏曲弦管选集》等,并建立了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和泉州南音戏曲陈列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普查、抢救和初步保护工作,是全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

  7、开展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展示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利用各种契机,积极组织民间文化展示,市政府连续主办了8届国际南音大会唱、3届国际木偶节、5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暨闽南文化节和国际风情节、28届戏剧会演、5届旅游文化节,承办国际传统音乐学会第37届年会等。泉州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深深融入群众之中,成为广大群众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泉州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当前,泉州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虽然有各界人士的全心投入,工作进行得很不错,但不可否认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出现了许多问题,许多的非物质文化流失严重,甚至于销声匿迹,这里面有许多方面的原因,总结为以下三点:

  (一)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一直以来,生活在现代城市的人们,越来越多地忽略传统、抛弃民俗而融入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也因此而衍生出了所谓的快餐文化。这样的一些文化不断地在吸引年轻人,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他们把时间花在欣赏欧美电影、欧洲足球、卡拉OK等等,而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欣赏和关注。传统文化在青年人的心目中正越来越失去地位,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濒临灭绝,例如江加走的木偶头雕刻、李宝尧的刻纸艺术,惠安女服饰等,保护传统文化迫在眉睫。

  (二)传统艺术失去市场

  随着城市拆迁、村落城镇化、开发区大量上马、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大批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村落、建筑物等面临拆除的危机,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正不断消失。大量依附于婚丧喜庆而存在的富有特色的技艺、演艺如花灯、纸扎、大鼓吹、笼吹、高跷、拍胸舞等,随着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而市场萎缩,导致艺人生活无着,出现生存危机。

  (三)传统艺术后继乏人

  以前的一些传统文化传承方式主要是父传子、师传徒,传承人可以借此谋生。但现在,生活水平迅猛提高,人们谋生的手段和渠道增多,不必拘泥于传统模式。而大部分传统工艺如十音铜锣制作、妆糕人等技艺都是手工操作,缺乏改革的余地。目前,以传统手工艺谋生已很难养家糊口,哪有人愿意去学习和继承。因此,一些传统文化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尴尬。

  五、保护建议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思考,以下是我为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的建议,

  1.政策保护:有改革、有创新地建设“闽南文化保护区”,深入挖掘、整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加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闽南语系的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

  2.财政支持: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亟待保护的传统文化项目给予资金支持,例如予艺人们津贴,保障其生活费用。

  3.经常性开展非物质文化展示活动:适时予以引导,利用各种契机和形式,积极组织民间文化的展示与宣传。不遗余力地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使之深入人心,更广泛地唤起全民保护意识。

  4.培训入手:文化部门可以低价甚至免费办一些培训班,让对泉州文化有兴趣的人来学习,例如可以举办木偶班、民俗班、高甲戏班、梨园戏班等。特别可以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免费培训,因为大学校园可以自由组织各种社团。通过培养大学生在木偶或戏剧方面的一技之长,带到校园,让更多省内外的学生了解、喜欢、学习泉州文化。

  六、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报告,我了解到:历史的源远流长造就了泉州这座历史文明古城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非物质文明。这座古代远离中原的城市,能够在远离中原的纷飞战火,不断吸收和融合中原文化,从而形成特有的闽南文化。

  但是在我的调查查阅中,却发现传统文化的光芒正在慢慢黯淡,许多传统文化有销声匿迹的危险,这其中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也许是现代文化的冲击,又或许是传统文化的保护不足,但是我们相信,有一天传统文化会再焕发光芒,作为闽南人,我们有责任来弘扬家乡文化,从我们做起,从小事做起,我相信这也是这份调查作业的初衷及目的。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家乡人来关心家乡的文化,让家乡文化走出泉州,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让更多家乡青年来热爱家乡文化并以保护家乡文化为己任,加入到保护泉州非物质文化的队伍中来。

[关于东林传统柳编手工制作的调查报告9篇]相关文章:

1.关于春节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2.关于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3.关于中学生对传统民族节日意识的调查报告

4.关于中学生传统民族节日意识的调查报告范文

5.关于中学生传统民族节日意识的调查报告

6.春节传统习俗调查报告

7.大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

8.中西方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

9.中学生传统民族节日意识的调查报告

10.对大学生传统节日意识的调查报告

【东林传统柳编手工制作的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关于东林传统柳编手工制作的调查报告04-07

传统手工制作技艺07-02

手工制作的作文07-01

手工制作《花瓶》06-30

手工制作作文06-30

手工制作日记08-18

手工制作步骤03-24

手工制作的作文11-08

制作手工的作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