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故事集锦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寓言故事吧,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等。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情节高度凝练的故事中得到揭示。你知道经典的寓言故事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伊索寓言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伊索寓言故事1
有人认为放羊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身体比羊高的人都能干好这件事情。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世上不是人多过羊,而是羊多过人了。群羊必须由头羊率领才能找到肥美的嫩草吃,走起来也不会乱成一团。羊倌只要管好头羊,照顾一下调皮分子,就可将羊群管好。不过头羊却需要调教,它才肯听羊倌的号令。牧羊鞭只能对付擅自离群的调皮分子,牧羊铲却是专门用来指挥头羊的工具。羊倌都有一手绝活,他随便用牧羊铲铲起一块土,击向头羊,使头羊感到十分疼痛,又不受伤,头羊即乖乖听命,服从羊倌的指挥。
一个流浪汉到草原上找活干。他认为放羊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便到有羊群的人家请求受雇。刚好有一户人家养了百十只羊,缺少羊倌,流浪汉便来到这户人家,向主人表示愿意受雇。主人对流浪汉缺乏信心,就盘问起来:“你过去放过羊吗?”
流浪汉担心找不到工作,只好吹牛,说:“过去一直放羊。羊主人将羊全部卖掉了,我才流落到这里。”
主人觉得这种说法很可信,立即将羊群交与流浪汉放牧,流浪汉从此当上了羊倌。
这位假羊倌不知道牧羊铲怎么用,便将牧羊铲斜插在腰带上,用牧羊鞭将羊群赶到草原上。
羊倌没有调教过头羊,头羊也听不懂羊倌的口令,没办法率领羊群按羊倌的意图行走,弄得羊倌大为恼怒,生气地用石头把头羊的犄角打伤,头羊疼得大叫。
头羊的声音实在太大了,羊倌害怕主人听到,他赶忙伸手去捂住头羊的嘴巴,头羊给了羊倌一脚,说:“你这个傻瓜,你以为你堵住我的嘴就会没事了吗?错了,主人迟早会辞掉你的。”
伊索寓言故事2
有头野猪在路旁的`树干上磨他的牙齿。狐狸问他,这里没有猎人,一时也没危险来临,为什么要磨牙齿。他说道:“我这样做是有道理的,一旦危险降临,就没磨牙的工夫了,那时我就可以使用磨好的利牙呀。”
这故事是说,人们应当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伊索寓言故事3
买驴子的人
有人买了一头驴子,想要牵走试一试。他把驴牵到自己的驴马之中,并让他站在马槽前。那驴子来到一头好吃懒做的驴子旁边。于是,买驴的人立刻给那头驴套上辔头,牵去还给驴的'卖主。卖主问,你这方法可靠吗?那人答道:“不必怀疑了,依我之见,选择什么样的朋友,自己也就什么样。”
这是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伊索寓言故事4
一只小乌鸦,非常羡慕当了算命先生的乌鸦。
那只乌鸦能预知凶吉,占尽了人们的宠爱。
看到这一切,小乌鸦在自言自语。“我要是也能像那只乌鸦那样能占卜人的命运,该多好。”
可百般羡慕,小乌鸦也无法拥有那只乌鸦的.才能。
于是它决定先靠瞎编胡诌来占上一卜。
正好它看到从山路上下来的路人们。
小乌鸦扑啦啦飞到树枝上坐着。
它望着树下,犹豫了一会儿,鼓起勇气说道。
“咯咯,咯咯!各位,我来为大家的前路占上一卜。”
路人们抬起头,觉得很不可思议,嘲笑小乌鸦:“哎咦,吓了一跳。呵,你这只小乌鸦占什么卜,笑死人了。”
可是小乌鸦缠着要为路人们占卜,直到路人们受不了了,拿起石头砸它。
这荒唐的算命先生,挨了一顿石头后,只好回自己的巢。
伊索寓言故事5
其实在八九岁年纪的时候《伊索寓言》这本书是我枕边的常客,睡前总会翻翻看看。现在再次读它,倒不如说是老友重逢了。只是再见时感情变了味儿了。
小时候就只是把它当成睡不着时一个消遣的好玩意儿,要非得说感想的话那应该就是很有趣,但对于得到的道理却是含糊不清的。现在再读它感觉倒有些沉重了。问我为什么,可能是因为故事中的事想到了这个社会吧。比如故事中的狐狸呀,多半狡猾还有些冷血,就好像这个社会中黑暗的人吧,有时候用虚伪的笑容和华丽的谎言,将一个个的毫无防备的人推向深渊。还有一些无知的小动物,就好像这个社会贪婪、想坐享其成的人们,最后的下场都是像它们一样竹篮打水一场空。当然只是因为这些而显得沉重吗,不是的。其实是因为这本书大多发生的事都在大自然中,大自然适者生存的道理是无法改变的,放眼这个社会,亦是如此,大自然中的动物,有的狡猾、有的聪明、有的善良、我们没有能力分辨,而在这个社会上的人也不会挂个牌子写着我是好人,所以这本书倒是提醒我要注意分辨好人还是坏人,再区别对待。
大自然中不仅有狡猾凶狠的坏人,也要小心时刻存在的陷阱,就像“掉进井里的公山羊和狐狸”这则小故事中,狐狸由于想喝水不小心掉进了井里,为了骗口渴的山羊下来,从而谎称水好喝至极欺骗了山羊,等山羊也被骗的掉进井里了,就实施自己的计划使自己上来,却不管山羊了。山羊就是因为毫无防备的掉进了狐狸的陷阱里才被困的。这不能全怪狐狸的狡诈,其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山羊没有警惕心从而也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这也给一向心软的我敲响了一记警钟了,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伊索寓言》这本书是真的需要间隔的读,因为感受是不一样的,心情也是真的不同,长大了,你的书中不该只有童话书了,不是所有童话都是美好的,在社会中更多的不是童话,可能更多的是残酷与历练。在这个社会上不受伤害才是我们应该要学习的。
伊索寓言故事6
从前,有一个人他生来就好吃懒做,一天到晚除了吃饭就是睡觉,什么也不愿干却总是异想天开,一会儿想着要吃这,一会儿又想着要吃那,又不想费力气。
一天,好吃懒做的他躺在床上忽然想到要能吃上野兔子做的佳肴该多好呀。
他曾听人说鹘乌可以捕捉野兔,于是他勤快了一次,起床出门到市场上去买鹘乌。
他在街上转来转去,不知鹘乌是什么模样。七买八买竟把一只鸭子买回家了,反正他还是不知道。
第二天,这个人把鸭子带到野地里,等着野兔跑来。
等呀等,果然有野兔子跑过来了。这人立即将鸭子抛掷出去,让鸭子去抓野兔。
可是,这只鸭子飞不起来,一抛出去它就扑打着翅膀落在地上了。这人急了,又抓起鸭子再抛掷出去,鸭子又重重地落到地上。这个人烦死了,他接连三四次把鸭子抛掷出去,鸭子始终是飞不起来。
这时,只见鸭子摔倒了又从地上站立起来,哀哀地对他说:
“我只是个鸭子呀!你杀了我,吃我的肉,这是我应尽的本分。可是你要我去抓兔子,我哪能做得到呢?
你为什么偏偏要把抛掷的苦处强加到我头上呢?”
这个人却皱着眉头说:
“你怎么会是只鸭子呢?我只当你是只飞得快、善于捕捉野兔的鹘乌呢。”
鸭子没办法,为了让这个人相信自己的确是只鸭子,它伸出自己的脚蹼给他看,说:
“你看我这连在一起的脚丫子,看我这笨手笨脚的样子,是会捕捉野兔的`鹘乌吗?”
这个人无可奈何地看看鸭子,再看看四周,那只野兔子早已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这个人只好沮丧地返回家去。
所以说,单凭自己的主观想象,不顾客观实际,强人所难,终究是达不到应有效果的。
伊索寓言故事7
农夫赶着驮着山羊、绵羊和小猪的驴进城。小猪一路上不停地拼命号叫,狐狸听见了,便问它:“那些羊为什么都安安静静,只有你这般号叫?”小猪回答说:“我并不是无缘无故地号叫,我十分清楚,主人捉绵羊是要它的`毛和奶,捉山羊是要干酪和小羊羔,而捉我却是要杀我去祭祀。”
这故事是说那些能预感灾难来临的人。
伊索寓言故事8
在山与山之间,有一个地势平缓的山谷,山谷又宽又长,里面有一个村庄。因为山谷里草儿鲜嫩,所以村子里的人都以放牧为生。每到仲夏,山谷里的草都长得特别好,牛羊等牲畜也长得特别肥。所以,村子里的人生活过得很好。
一天,村子里的一位牧牛人来到山谷里放牧,他把牛群赶到了草地上,自己躺在一棵大树下,欣赏着大自然的美妙景色,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梦乡。到了晚上,赶牛群回家时,他才发现丢了一头小牛。他连忙回到牧场去寻找,可是天已经黑了,没有找到,牧牛人只好回家了。
第二天一大早,牧牛人又来到牧场附近,寻找丢失的小牛。可是已经过了一夜,哪里能找得到呢?牧牛人很焦急,紧接着又去附近的山上寻找,但是还是没有找到。晚上,他很悲伤地回到家。
邻居们知道了这件事,都来给牧牛人出主意,有的说:“这头小牛一定是叫人偷走了,你应该去报告法官。”有的说:“不行,法官都是白吃饭的,根本不会理你,你应该发动全村的人帮你寻找。人多力量大,这才能查出偷牛的贼。”牧牛人被他们吵得头都昏了,搞不清到底应该怎么办。后来,有一个人说:“现在的.情况是求谁也不如求天神了,你应该向天神宙斯祈祷,让他来帮助你。”牧牛人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这样,牧牛人一夜没有睡觉,跪在家门口虔诚地向天神宙斯祈祷:“至高无上、法力无边的天神啊,我的主,要是您能够帮助我找回丢失的小牛,我一定宰一只小山羊,作为祭品敬献给您。仁慈的主啊!我真诚地请求您,帮帮我吧!”
第二天,牧牛人又出发了。他想,假如天神宙斯真愿意帮他,那么一定能找到偷牛的贼,然后,把他狠狠地打一顿,送到法官那里审判。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地来到了一片树林,牧牛人悄悄地向林中张望,发现隐隐约约好像有一张牛皮挂在树梢,颜色同他丢失的那头小牛差不多。牧牛人睁大眼睛仔细一看,是他那头小牛身亡的皮。小牛被人偷偷杀死了,他心里想,一定要为小牛报仇。于是,牧牛人大步走进树林,高声叫道:“偷牛贼,我看你今天还往哪里跑,我要活剥了你的皮。”
牧牛人冲进了树林里,这时他看到了吓人的一幕,一头雄狮正津津有味地咬着小牛的头,地上一滩血。牧牛人吓得立刻向天神宙斯祈祷:“至高无上的神啊,我现在只求你让我逃出这窃牛贼的地盘,如果我能活下来,我一定会杀一头大公牛敬献给您的,帮帮我吧,嗷……”
伊索寓言故事9
有一只神龟被一个打鱼人捉住了,于是神龟托梦给宋国国王宋元君。
这天夜间,宋元君睡梦中只见一个人披头散发、探头探脑地在侧门窥视,并对宋元君说:“我住在一个名叫宰路的深潭里。我替清江水神出使到河伯那里去,路上,被一名叫余且的渔人捉住了。”
宋元君早上醒来,想起夜间的梦,觉得奇怪,于是叫人占卜这个梦。占卜的人说:“这是一只神龟给大王托的梦。”宋元君问左右的人说:“有没有一个叫余且的渔人?”左右回答说:“有一个渔人就叫余且。”于是,宋元君命令手下人传余且来朝见。
第二天,余且来见宋元君。元君问他说:“你打鱼捉到了什么东西?”余且回答说:“我用鱼网捕到了一只大白龟,龟的'背围足有五尺长哩。”宋元君命令余且将白龟献上。余且赶忙回家将捉到的白龟献给了宋元君。
宋元君得到这只神龟后,几次想杀掉它,又几次想把它养起来,心中总是犹豫不决,最后只好请占卜的人来做决断。占卜的结果是:“杀掉这只龟,拿它做占卜用,这是吉利的。”于是,宋元君命人将白龟杀死,剖空它的肠肚,用龟壳进行占卜,总共卜了72次,竟然次次都灵验。
后来,孔子对这件事深有感慨地说:“这只神龟有本事托梦给宋元君,却没有本事逃脱余且的网;它的智慧能达到72次占卜没有一次不灵验的境地,却不能避免自己被开肠剖肚的灾祸。这样看来,聪明也有受局限的地方,智慧也有照应不到的事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哪怕再高,也比不上大家的智慧。因此,只有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才能把事情做得比较周全。
伊索寓言故事10
在原始森林中生活着很多凶猛的野兽。这使得生活在森林里面的弱小动物整日提心吊胆,害怕一不小心就被比它强大的动物吃掉,而生活在森林外面的人也并不好过,因为凶猛的野兽并不好对付。
山脚下有一幢桦树架起来的小木房。房后不远处有一股溪水常年不断地从山谷间流出来,汇成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水中有鱼,说不清什么原因,鱼总是长不大,像蝌蚪般在水中飘游。这样的小鱼,人没办法捉到,即使侥幸捉到几条也不能食用,因此,小木屋的主人只能靠打猎为生。
猎人起初对野猪很感兴趣,做梦都想打一头野猪当下酒菜。但经过几次生死较量,猎人有点胆怯了,便改变了野猪肉好吃的看法。野猪常常在粗糙的`松树皮上磨蹭解痒,身上会沾满松油,然后再在沙土中洗澡。沙土粘在松油上,使野猪身上变得坚韧无比,简直刀枪不入。于是猎人将野猪排除在外,不作为狩猎对象。猛虎比野猪更凶猛,猎人想都不敢想,更不用说去猎杀猛虎。
豹子是小一些,不过它太灵敏,而且凶悍,足以使猎人望而生畏。猎人见到豹子,只能远远避开,谨慎的猎人从不拿自己的生命去开玩笑。
猎人只能打狐狸、野兔等弱小动物。有一次,猎人很走运,打了十几只野兔,他决定把最大的那只卖到山外去,换些盐来调解口味。
他拎起野兔,穿山越岭,向集市走去。走到半路,对面过来一位骑着高头大马的绅士,绅士穿得十分体面。猎人很恭敬地侧身站在路旁,待绅士走近时,问道:
“先生,难道您不想尝尝野兔的味道吗?”
绅士勒住马,很不屑地瞄了一眼野兔,说:
“兔子倒是不小,不知道肥不肥,只怕太瘦了,吃不得。”猎人将兔子高高举过头顶,炫耀说:“哪儿的话?先生,这是秋天的兔子,特别肥了,只怕您吃了发胖。”
绅士说:
“你拿过来,我掂量掂量。”
猎人将兔子递给绅士。绅士接过兔子,看也不看,立刻掉转马头,飞奔而去。绅士骑的是一匹骏马,而猎人靠的是一双脚,他双脚再快也跑不过四只脚的骏马。猎人追不上了,只好求绅士停下来商量,他说他有意将野兔送给抢走他猎物的绅士。绅士不理猎人,因为他知道自己一停下来,说不定猎人恼羞成怒,会一枪将他杀了。
伊索寓言故事11
提起《伊索寓言》,相信同学们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情切感,特别是里面的一些有哲理的小故事,更是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映像,读下面这则小故事,回答问题。
狐狸和葡萄
有一只狐狸已经两天没有找到事物了他又饿又渴。忽然,他看见远处院子里的架子上挂满了一串串的葡萄,于是他急忙跑过去。又圆又大的`葡萄挂满了架子,狐狸迫不及待地跳起来用爪子去抓,可是架子太高怎么抓也抓不到。狐狸急的围着葡萄家转来转去,什么办法也没有,无可奈何的走了,边走边回头望,还不停的安慰自己说:“那葡萄没有熟,很酸,肯定不好吃。”
(1)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到一个俗语,经常挂在嘴边,这个俗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这个故事的寓意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2)寓意: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意对即可)
伊索寓言故事12
小鸡崽的家
“咔哒!”一声,鸡蛋壳裂成了两半,一只可爱的小鸡崽从蛋壳里钻出来,它揉揉眼睛,好奇的打量着这个世界。
“欢迎你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我的小可爱!”母鸡妈妈满脸微笑着说。
“妈妈!妈妈!”小鸡崽仰着脑袋,叽叽叫。
它回过头一看,自己原本的家已经裂开,它捂着脸有些伤心:“唉!我的家没有了!”
母鸡妈妈说:“有爱的地方才是家,我就是你的家呀!现在,让咱们把你之前的小家送给需要的`人吧!”
小鸡崽点点头说:“好的妈妈!不过,谁是有需要的人呢?”
话刚说完,天空突然下起了一阵大雨,母鸡妈妈赶紧张开翅膀,将小鸡崽拥进怀中,然后瞧了瞧,说:“瞧呀!那几只小蚂蚁被大雨淋湿,咱们把家送给它吧!还有那边,小蚂蚱正淋着雨呢!咱们也送它一个家!”
小蚂蚁们躲在蛋壳里,一滴雨也淋不着啦!小蚂蚱也在蛋壳下避雨,笑的可真开心呀!
伊索寓言故事13
有一个农夫在?上捡到一条快要饿死的狗,把它带回家养活了。狗很感激农夫,便留在他家里为他看门守院。
这条狗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它只吃主人喂给它的食物,那些想用食物来毒害它的人对此束手无策。寻常的狗一听到风吹草动,或发现人的影子就会立刻狂叫起来。其实这种吼叫是虚张声势,毫无意义,有时还令人讨厌。
好狗绝没有这个毛病,它从来不捕风捉影地乱叫,如果它叫起来,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对待小偷,好狗是先将小偷一口咬翻,然后用叫声通知主人。因为这个原因,这条好狗在方圆百里之内都享有盛名,一些下三流的小偷根本不敢到它的主人家去行窃。
小偷们聚到一起时常常切磋偷技,有时各自吹嘘自己偷东西的本事。某个外地来的小偷大肆炫耀手段高明,引起当地小偷的不满。
某小偷说:
“某家有条好狗,你如果能在那里偷来一只鸡,我们愿意让你当头儿;不过,你若失败了,就请你乖乖地走人,不要再胡吹大气了。”
外地小偷乐意接受这种只赢不输的`考验。他问明了路径,准备第二天行动。
小偷先到食品店买了几张香气四溢的葱油饼;然后将毒药夹在油饼里面,满怀信心地准备偷一只羊,或者一只鸡。他甚至不在乎偷到什么,只想偷得干净利落,让当地其他小偷佩服他。
夜里,黑暗笼罩了村庄,月亮被浓云遮盖得严严实实,透不出半点光亮,确实是偷窃的好时机,小偷心中乐极了。主人已经安然进入梦乡,只有好狗时刻静静地守护在院内,专注地谛听周围的响动。夜风吹得树叶簌簌作响,好狗不予理会。就在这时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好狗瞪起眼睛注视篱笆墙,它凭经验知道有生人来了。
突然,有几只葱油饼越过篱笆墙飞进院中,散发出令狗垂涎的香气。好狗用鼻子嗅了嗅,然后警惕地抬起头来。小偷觉得太奇怪,隔着围墙问:
“听说你是一条好狗,真想和你做个朋友。这是送给你的礼物,你为什么不吃。”
狗盯着小偷,说:
“谢谢您,不太走运的老兄。不过您的好意我不敢接受,是不是让我的主人来接待您?您也许会感到更愉快!”小偷见狗这么聪明,知道讨不到好处,就悄悄地溜走了。
伊索寓言故事14
从前,有一座高山,在它的脚下有一个小村庄,村庄不是很大,在村头住着一户农家。农夫和他的妻子生下了一个孩子,孩子很可爱,农夫很喜欢他的孩子。
一天,一条毒蛇爬到了他们家,趁农夫的妻子在厨房做饭的时候,将农夫的孩子偷偷地咬死了。农夫回到家,一眼看到了他那被:蛇咬断喉咙的孩子,他伤心极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那条可恶的毒蛇,将它碎尸万段,为孩子报仇。
于是,农夫拿着斧子向山里走去,山高林密,想找到咬死孩子的`那条毒蛇,谈何容易。几天下来,不但毒蛇没有找到,自己身上倒多了几道伤口,消瘦了许多。
那毒蛇并不知道农夫在寻找它,每天依然出来活动。几天后,那毒蛇又咬死了一个小孩。农夫知道后,迅速赶到现场,通过检验,知道了是咬死自己孩子的那条毒蛇干的坏事,农夫又找到了一些毒蛇咬人的痕迹,于是他很快就找到了毒蛇的藏身之处。他耐心地守在蛇洞洞口,等毒蛇出来。
那毒蛇在咬了人之后,没有马上回蛇洞,而是在林子里转了几圈,等到天黑了才向它的家爬去。农夫耐心地等待着;终于见到了这个自己寻觅已久的敌人。正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农夫恨不得马上就劈死这条害人的毒蛇。但是,这可不是一般的毒蛇,从它那三角形的头部和不时吐出的鲜红的舌信,就可以确定这是一条剧毒无比的毒蛇。而且,它即使游动着身躯,那双恶毒的眼睛也警惕地巡视着周围,时刻不忘危险的存在。
农夫见到毒蛇就愤怒起来,却又被毒蛇的气势所震慑,不敢下手,毒蛇便从容地爬回了洞中。农夫对自己的怯懦感到羞耻,于是他决定等到毒蛇再出洞时,就一斧子劈死它。第二天清晨,农夫听到蛇洞里有“沙沙”的声音传出来,他知道那条毒蛇要出洞了。农夫双手紧紧握住斧子,他紧张地盯着洞口,听着那“沙沙”声越来越近,手里几乎要攥出水来。不一会儿,毒蛇三角形的脑袋露出了洞口,农夫用尽全身的力气举起斧子,狠狠地向洞口劈去。不幸的是,由于他太紧张了,结果没有劈到毒蛇,反而把洞旁的一块大石头劈成了两半。
那毒蛇被突如其来的危险吓坏了,连忙爬到一边,问道:
“你是什么人?为什么对我下此毒手?”农夫因为没有劈到毒蛇而感到后悔,一时也没有了主意,他见毒蛇问他,便答道:“你咬死了我的孩子,我要杀死你为他报仇。”但是毒蛇两下就躲开了农夫,他根本就没有机会杀死毒蛇。毒蛇嚣张了起来,不时向农夫挑衅。农夫害怕了,他妥协道:“我也不想找你报仇了,你也别攻击我,我们和好怎么样?”
毒蛇不相信农夫,它恶毒的双眼紧盯着农夫的斧头,说道:“我们不可能和解的,我一见那劈开了的石头,就不会对你有好感;同样,你一见到儿子的坟墓,也就不会对我有好感。”接着毒蛇就向农夫发起了攻击,农夫挥动斧头和毒蛇狠斗了起来。
农夫和毒蛇斗了很久,最后,农夫飞起一斧,将毒蛇砍断了;毒蛇蹦到了农夫的面前,咬了农夫一口。最后毒蛇被斧子砍死了,农夫被毒蛇咬中左脸,毒发身亡。
伊索寓言故事15
我读了<<伊索寓言>>中的<<乌鸦的故事>>印象很深,故事是这样的:
上帝要挑选最美丽的鸟为禽类之王。于是,乌鸦把孔雀的毛披在身上,到了上帝那儿应选,结果真的被选中了。其他鸟大怒,把它插在身上的羽毛都扯了下来,显出了乌鸦的本相,可乌鸦提议大家都把自己天生的羽毛拔下来,光着身子,看看相互间有什么区别。
乌鸦确实是因为自己的`长相难看而拔去自己身上的羽毛的,而它重新披上的羽毛,不是偷的,不是抢的,而是从孔雀身上脱下的羽毛中细心挑选之后又一根根小心翼翼的粘在身上的,这是乌鸦在意识到自己的先天不足,这很合乎情理。因为,它的行为没有伤害到其他任何鸟类,它只不过是用了一种方式使自己变得美丽动人罢了,然而,这种做法却引起了其他鸟的嫉妒,它们用粗鲁,无礼的方式伤害了乌鸦,扯去它的羽毛,让它光着身子,可是,自己何尝又不是一样呢?
现实生活不也是这样吗?大家都各有长处,也都存在短处。有些人,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长处,善于面对自己的短处。他们善于发现自身的缺点并改正它们,让自己做得更好一些。可是,另外一些人,自己不思进取也就罢了,还眼红别人的进步,嫉妒别人的"美丽"。他们总会给那些有进取心的人制造一些负面影响,用以满足自己那一点点可怜的"自豪感",这是什么?这是一种畸形心理,是人们心中的毒瘤,就像有些鸟儿因为妒忌去伤害乌鸦一样,他们也在用一种残酷的方式去伤害别人,在背后议论别人,中伤他人是极不和算的事。
乌鸦的故事让我明白:妒忌是埋在每个人心中的一颗种子,如果让它疯长,将会糜烂我们的心田。所以,不要毒剂别人,多看看别人长处,彼此触动,才会有助于我们的进步。
【伊索寓言故事】相关文章:
伊索寓言故事精选07-21
伊索寓言故事07-22
经典伊索寓言故事及寓意03-05
伊索寓言故事15篇01-08
伊索寓言故事(15篇)06-13
伊索寓言故事精选15篇06-14
伊索寓言故事(通用31篇)07-22
伊索寓言故事集锦(9篇)06-22
伊索寓言故事读后感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