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寓言故事(精选)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寓言故事吧,寓言的故事比较简单,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要求塑造性格鲜明的拟人化形象。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寓言故事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经典寓言故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1
今天,我读完了《中国寓言故事》。这本书可好看了,里面的每个故事,都生动有趣。每一页里都有精美的插图和一些简要的'文字。这些寓言故事不仅让我领会了它们背后的含义,还让我享受到了像一幕幕精彩的动画般的彩图。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2
我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其中之《农夫与蛇》。
冬天农夫发现了一条蛇冻僵了,他想给它温暖,便把它放在自己的怀里,蛇温暖后苏醒了过来。一醒来就咬了农夫一口,要了农夫的命。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你对恶人再好,他们的本性是不会变的。我们要认清坏人,改造坏人,创造一个美好和平的世界。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书心得 篇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让我明白了许许多多的道理,也给我带来了许多收获。
其中,《掩耳盗铃》这篇小短文,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人想偷一口钟。这人想把钟背上就逃跑,可是钟太重了,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把钟砸碎,刚一砸就有很大的声音,他想了一个办法:把自己的耳朵捂住。这样只会骗了自己,而不会骗了别人。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能让我们心静下来;会给我们一生照上诗意的光芒,是我们的.一生都有一股温暖向上的力量相伴;能让我们的体悟到什么是勇气,什么是善良,什么是信念……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3
有一个人十分擅长捕鸟,他编织了捕鸟的罗网,那罗网上结满了密密匝匝的网眼,捕鸟人拿了这张网去捕鸟,每次都能捕到不少鸟雀。
这一天,捕鸟人又守候在树林里,他张开了他那张捕鸟罗网,又在网下撒些食物。不一会儿,有一群鸟雀飞下来了,果然,有不少的鸟雀撞到了网上,成了捕鸟人的囊中之物。
有个人一直在一旁看捕鸟人捕鸟,他觉得十分有趣。可是,他却发现了一个"秘诀",那就是:一只鸟头只钻进一个网眼就被捉住了。于是他想道:既然网住一只鸟只需一个网眼就够,那干嘛还要去编结那么多的网眼呢?成百上千个网眼,难道一次能网那么多鸟吗?那个捕鸟人也真是不嫌麻烦,实在太笨了。现在看我的吧。
于是他回到家里,将捕鸟的罗网来了一次"革新"。他将麻绳一根根结成单独的'小圆圈,然后把这些小圆圈分别系在一根长竹竿上,准备也到树林中去捕鸟。
他把长竿靠在树桠上,守候着鸟雀撞在那一个个的圆圈里,可是一批批的鸟飞下来,又都飞走了,他在树林里守候了一天,连一根鸟羽毛都没得到。
他沮丧地扛着长竹竿回家。路上别人见了都觉奇怪,问他:"你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用的?"
他回答说:"捕鸟用的。"
别人笑着说:"新鲜!还没见过这种捕鸟的东西呢。"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4
有一个人想拜见县官求个差事。为了投其所好,他事先找到县官手下的人,打听县官的爱好。 他向县官的随从问道:“不知县令大人平时都有什么爱好?” 县官手下的人告诉他说:“县令无事的时候喜欢读书。我经常看到他手捧《公羊传》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 这个人把县令的爱好记在心里,满怀信心地去见县官。县官问他:“你平时都读些什么书?” 他连忙讨好地回答说:“别的.书我都不爱看,一心专攻《公羊传》。” 县官接着问他:“那么我问你,是谁杀了陈佗呢?” 这个人其实根本就没读过《公羊传》,不知陈佗是书中人物。他想了半天,以为县官问的是本县发生的一起人命案,于是吞吞吐吐地回答说:“我平生确实不曾杀过人,更不知有个叫陈佗的人被杀。” 县官一听,知道这家伙并没读过《公羊传》,才回答得如此荒唐可笑。县官便故意戏弄他说:“既然陈佗不是你杀的,那么你说说,陈佗到底是谁杀的呢?” 这人见县官还在往下追问,更加惶恐不安起来,于是吓得狼狈不堪地跑出去了,连鞋子也来不及穿。别人见他这副模样,问他怎么回事,他边跑边大声说:“我刚才见到县官,他向我追问一桩杀人案,我再也不敢来了。等这桩案子搞清楚后,我再来吧。”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用诚实、谦虚的态度去对待知识。不懂装懂的做法既会妨碍自己的求知进步,又会闹出愚昧无知的笑话来。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5
《能力与命运》
能力对命运说:“你的功绩哪里比得上我啊?”命运说:“你有什么功绩要和我比试?”能力说:“寿与夭、穷与达、贵与贱、贫与富,都是我能做到的。”命运说:“可是,彭祖的智慧不在尧舜之上,却享有800岁高寿。颜渊的才能不在众人之下,却早夭。孔子的道德不在诸侯之下,却倍受困窘。殷纣王的德行不在箕子、微子、比干等贤臣之上,却位居王位。
季札在吴国得不到爵位,田恒却占有了齐国。有气节的伯夷和叔齐饿死在首阳山,而无耻的季孙氏比坐怀不乱的'柳下惠要富足得多。还有许多例子就不举了。假如这些都是你所能操纵的,那么为什么让此人长寿而让彼人短命,使圣人穷却让逆子发达,让贤人贱却让愚人显贵,使善人贫却让恶人暴富呢?”能力回答说:“假如像你刚才所说,我本来对众人是无功的,所以众人才会这样;那么难道这些都是你所控制得了的吗?”命运接着说:“既然说是命运,那么还需要谁来控制呢?我不过是顺其自然,直的就往前推,率的就听任它。实际上,人们都是自寿自夭、自穷自达、自贵自贱、自富自贫,我哪里能够知道那么多呢?我怎么能管得了那么多呢?”
能力和命运的这段对话说明:力是进取之力,命是自然之命;力与命紧密相联,命与力因果相关;有什么样的能力,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而“命”的最终取向,除了自身努力外,还必须借助自然的力量。
《山的分娩》
一座山感到了临产的阵痛,她的喊叫震天动地,大伙闻声都朝她奔去,认为她肯定能生出一座比巴黎还大的城市,可闹了半天,从山里只生下了一只小不点的耗子。
这篇寓言的情节虽不可信,但有它的针对性。看了寓言我就想到一位作家,他曾经说过:“我要写一部赞颂提坦人和神王朱庇特战斗的著作。”然而谁也没看到他的文字。人们许下多多的承诺,结果总是烟消云散。
《渔夫的选择》
有个富翁出海观光时遇难,被一个渔夫救起。
富翁决定给渔夫一大笔钱作为报答。他提出两个方案:一是现在就将目前资产的百分之五送给渔夫;另一个是待十年后,将自己那时资产的百分之二十相赠。
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渔夫自然非常高兴,可同时又很为难:选第一个方案吧,怕十年后富翁的资产剧增,到时后悔;选第二个方案,又担心十年后富翁的资产严重缩水甚至破产,自己岂不亏大了?
故事就先讲到这里。若问渔夫最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且容我稍后交代。现实中,选择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时时刻刻。打开冰箱,如果有多种蔬菜,你就得选择究竟要做什么;打开衣橱,如果里面有成排的衣服,你就得费番心思;要是你够帅或够靓,“丘比特之箭”向你频频射来,你就会在几个备选者当中踌躇;如果你家世很好,你一定会为清闲“吃老本”还是创业干大事而两难。购物为什么俗称逛商场?还不是因为进入视线的东西太多,不容你第一时间决断。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设想一下,如果冰箱里只剩下一种菜,衣柜里只有一两件衣服;如果你“硬件”一般,出身一般……哪还有那么多选择的烦恼?
看来,选择太多,未必就是好事。
现在,我可以告诉你渔夫的选择了:他被这两个挠心的选择弄得焦头烂额、神思恍惚,在次日出海时被海浪吞噬。他最终丧失了所有的选择权。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6
泥塑
野庙的神台上坐着一尊泥塑的神像,年深月久,庙既破烂不堪,栋折榱(cui)崩,神像本身也遍体斑驳,丧失了往日的光彩。
一只常栖的燕子来到破庙,对神像说:“我看你这儿一年比一年的不景气了,这个地方已不那么安全,为什么不走下神台,换个位置呢?” “不行啊,我还是蹲在台上的好。”神像说。 “为什么呢?”燕子问。
神像说:“只要我坐在台上,就总会有人供奉香火,一下了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说实在的,到了台下,我不过是一团普通的泥土,谁还愿意理会呢?”
“但如果神台垮了,你还是得下台,那不是更不好吗?” 神像回答说:“即使如此也只好由它,我的方针是不到垮台不下台。” “那为什么呢?”燕子大为惊讶地说。
渔夫织网
有一个渔夫贪图省事,织的网只有一张桌子那么大。他出海一天也没有捕到一条鱼,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家。邻居对他说:"你织的网实在太小了,哪能捕得到鱼,还是把网织得大一点再出海捕鱼吧。"
渔夫听了邻居的话,就认真地在家织网,几天下来,把网织得和邻居的`网一样大。渔夫带着他的大网,出海捕鱼,一天下来,捕到了许多鱼,他唱着歌,高高兴兴地回了家。
渔夫想,看来,捕鱼多少的关键是网的大小,如果我把网织得更大,那捕到的鱼一定还要多。渔夫不再出海捕鱼,一天接一天在家织网,几天下来,他把原来就很大的网又扩大了几倍。巨网织好后,渔夫就带着它出海捕鱼去了,他花了好大的功夫才把巨网撤入大海。渔夫想,这一网收起来,鱼一定可以装满一船,想着想着,他乐得笑出了声。
渔夫准备收网了,一拉网,觉得好沉好沉,拉了半天也拉不上来。网中确实有许多鱼,鱼儿们拼命地向大海深处游去,把渔夫的小船也拉得翻了身。渔夫这才知道,网并非是越大越好,贪得无厌,往往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两把斧子
很久很久以前,猎户家里有这么两把斧子,一把金斧子,一把银斧子。他们俩非常要好,简直是形影不离。
忽然一天夜里,一伙强盗进了猎户家里,打伤了猎人,抢走了两把斧子。在逃跑的路上,他们不小心把金斧子弄丢了。后来,金斧子被一位忠贞爱国的将军见到了。金斧子跟着将军一起转战四方,风餐露宿,最终杀敌无数,保家卫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深的将军的喜爱。
您也许忍不住会问了:那后来银斧子怎么样了?可怜的银斧子呀,只能在强盗头子手里,跟着他们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成了远近闻名的恶棍,被无数人唾骂。
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将军率领部队围剿强盗的老巢。双方激战了很久,强盗死伤惨重,几乎快要全军覆没了。傍晚时分天色暗淡,将军挥舞着灿灿发光的金斧子,带领精兵良将奋勇杀敌,终于消灭了十恶不赦的强盗团伙。
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金斧子一眼认出了多年前的好朋友--银斧子,他们抱头痛哭,互相诉说着自己这么多年来的遭遇。金斧子把银斧子带到了将军面前,请求将军高抬贵手,不要毁掉银斧子。从此,两个好朋友又能在一起了,银斧子再也不用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了。
金斧子和银斧子团结互助,成了将军最得力的助手,立下了一个又一个赫赫的战功,被人们交口称赞。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7
孔雀在国际舞蹈表演竞赛上获得了大奖,引起了极大轰动。回国后,《鸟国日报》杜鹃记者访问孔雀,发表了长篇访问记。《舞坛》杂志还派人协助孔雀写出了自传《我的道路》,在《舞坛》杂志显着位置刊出。
孔雀成了知名度很高的舞蹈艺术家,各个协会、学会和社会团体的会议通知、请柬、聘书,纷至沓来,推选孔雀担任领导职务或荣誉职务,而且都提出了不容推卸的理由。独舞研究会和民间舞蹈研究会推选孔雀担任副会长,因为它是著名独舞和民间舞蹈家;美化生活研究会和服装研究会,推选孔雀担任名誉理事,是因为它的服装精美绝伦;水文地质研究会聘请孔雀为顾问,是因为孔雀肯定熟悉孔雀河,且孔雀河在水文地质学上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有色金属研究学会聘请孔雀为名誉顾问,是因为孔雀石是提炼铜矿的重要原料;印度史研究学会聘请孔雀为名誉顾问,是因为孔雀肯定与孔雀工有瓜葛甚至有血缘关系,而研究印度史肯定是要研究孔雀王的'……
孔雀兼任的各种社会职务多达三四十种,各种各样的理事会、年会、学术讨论会应接不暇,几乎天天都有。孔雀往返于各个会场之间,疲于奔命,再也没有时间练功,体型越来越胖,后来竟步履蹒跚,根本跳不成舞了。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8
这本《中国寓言故事》到这里已讲完了。这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好书,它由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组成,虽然每一个寓言故事都很短小,但是故事里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让人回味无穷,受益匪浅。
书里的.很多故事我都非常喜欢,如《拔苗助长》《掩耳盗铃》《井底之蛙》等。其中《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让我印象最为深刻。这则寓言讲南郭先生不会吹竽,齐宣王喜欢听很多人合奏吹竽,他就混在吹竽的队伍里,装模作样,也没人发现。后来,齐湣王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就再也混不下去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靠欺骗谋生,不会装会,假充能人,终有一天会被人拆穿。在学习上,我们更不能向南郭先生学习。要努力学习,充实自己,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向老师、同学请教,不要怕麻烦,否则最后出丑的还是自己。
读了《中国寓言故事》,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以后,我一定要读更多的书,读更好的书!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9
一个标致秀丽的农村姑娘来赶集。她脸上透着百台和玫瑰,云鬓堆着落日的余晖,嘴唇漾出晨曦的微笑。
这个可爱的陌生人一露脸,立刻被一群年轻人尾随和包围了。有人想跟她跳个舞,有人想向她献殷勤。不管是谁都想亲亲她的脸蛋。因为,毕竟这是在集上啊。
姑娘为他们的`举动感到震惊,她把这些年轻人想得很坏,她张口便骂,甚至打了一两个人的耳光,然后拔脚便跑。
那天黄昏在回家的路上,她自言自语道:“真讨厌,这些人怎么如此地不文明,没教养,我实在忍无可忍。”
一年过去了,在这一年里,那个秀丽美貌的姑娘对集市和男人想得很多,她便又一次来赶集。她依然脸上透着百合和玫瑰,云鬓堆着落日的余晖,嘴唇漾出晨曦的微笑。
但这时,年轻人一见她走来,个个转过身子。一整天,她孤零零地没人搭理。
傍晚,她走在回家的路上,内心里高喊道:“真讨厌,这些年轻人怎么那么不文明,没教养,我实在忍无可忍。”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10
给点儿愚蠢
伊莎辛苦了一天之后酣然入睡。
一位玲珑的天使飞进窗口找上了她,说:“聪明的伊莎,每个人都应该得到一份适量的聪明和一份适量的愚蠢,可是匆忙中上帝遗漏了你的愚蠢,现在我给你送来了这份礼物。”“愚蠢礼物?”伊莎很不理解,慑于上帝的威严,她接过愚蠢,无可奈何地植入脑中。
第二天,她平生第一次讲话出了破绽,第一次解题费了思考。她花了一个早晨记住的一组单词,三五天后也忘了将近一半。她痛恨这份“礼物”。深夜,她偷偷地取出了植入脑中的愚蠢,扔了。
事隔数天,天使发现给伊莎的那份愚蠢已被扔进了垃圾箱。他飞入伊莎的卧室,义正词严地对她说:“这是每个人都必须有的配额,只是或多或少罢了,每一个完整的人都应该这样。”
不得已,伊莎重新把那份讨厌的愚蠢捡了回来。但是,她太不愿意自己变成一个不很聪明的人了。她把愚蠢嵌进头发,不让它进入思维。此后,伊莎没有遇上过一道难题,没有考过一次低分,一直保持着强盛的.记忆、出色的思维和优异的成绩。
但奇怪的是,此后,再也没有一个同伴愿意与她一起组队去出席专题辩论,因为她的精彩使同伴全成了木鸡;也没有哪个人愿意和她做买卖,因为得利赚钱的总是她;也没人与她谈恋爱,男人们无不怕在她的光环里被比成傻瓜。连下棋打牌也十分没劲,对手总是输得伤心,偶尔有一两次她给对手点儿面子,下个软着,也很容易看出是她在暗中放人一马,比她胜了还伤害人的自尊。她越来越孤独、空虚,真的也希望有份愚蠢了。但是,聪明成性的脑袋是再也植不进去愚蠢了。她希望能再见一次天使,可天使也“黄鹤一去不复返”了。
因为只有聪明,伊莎在痛苦中熬过孤单的一生。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11
关尹子是著名的箭术教师。列子跟他学射箭。有一次,列子接连几箭都射中了靶心。他高兴地跑去问关尹子:“老师,我可以算学会射箭了吧?”
关尹子反问他:“你自己知道了能射中靶心的.道理吗?”列子说:“那我可不知道。”关尹子说:“那不行,你还不能算是学会射箭了,回去再学!”
列子回去以后,认真琢磨射箭的道理,又苦练了三年,箭术进步得非常快,到了百发百中的地步。他又去向关尹子报告自己的学习成绩。
关尹子还是问他:“现在你知道能够射中靶心的道理了吗?”列子说:“知道了。”
关尹子高兴地鼓励列子:“好!这样你可以算学会射箭了。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懂得它包含的道理。学射箭应该这样,治理国家和做人更应该这样。”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12
有一天,齐王上朝的时候,郑重其事地对大臣们说:“我国地处几个强国之间,军务防备的问题,年年都要搞。这次我想来个大的行动,彻底解决问题。” 谋臣艾子上前问道:“不知大王有何打算?” 齐王说:“我要抽调大批壮丁,沿国境线修起一道长长的城墙。这道城墙东起大海,西经太行,连起轘辕山,接上武关,绵延4000里,同各个强国隔绝开来。
从此,秦国无法窥伺我西部,楚国难以威胁我南边,韩国、魏国不敢牵制我左右。你们说,这不是一件很伟大、很有价值的事吗?” 艾子说:“大王,这样大的工程,百姓们能承受得了吗?”
齐王说:“是的',百姓筑城的确要吃很多苦头,但这样做能从此减少战争带来的灾难,这一劳永逸的事,谁会不拥护呢?” 艾子沉吟片刻,认真而恳切地对齐王说:“昨天一大早,天下起了大雪,我在赶赴早朝的途中,看见道旁躺着一个人,他光着身子,都快要冻僵了,却仰望着老天唱赞歌。我十分奇怪,便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老天爷这场雪下得真好啊,可以料到明年麦子大丰收,人们可以吃到廉价的麦子了。可是,明年却离我太遥远,眼下我就要被冻死了!’大王,臣以为,这件事正像您今天说的筑城墙,老百姓眼下正生活得朝不保夕,哪能奢望将来有什么大福呢?他们还不知道能不能等到修好城墙的那一天,享受永逸的将会是什么人呢!” 齐王无言以对。
所以我们在想问题、做计划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既要考虑将来,也要顾及当前,统筹兼顾,切实可行。否则,再美好的打算也只能流于幻想。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13
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松鼠,它在这儿生活的很幸福。直到有一天,伐木工人把森林里的树都砍了,小松鼠没有了家,就不再可爱,变得十分怪癖,人们都不敢和它接近。
小松鼠的诉说一天,族长召集大伙儿来开会,想想如何让松鼠变回原来的样子。有个猎人自告奋勇地说:“我用**去把松鼠给打了吧!”族长摇摇头,说:“不行,我们不能伤害松鼠,也不能让松鼠伤害我们!”“对,族长说得对!”大伙儿个个拍手叫好。一个驯兽师走出来,说:“让我来训练小松鼠吧!”族长同意了,就让他带几个人去。
驯兽师小心翼翼地走进已经没有树的那片原野。忽然,前面窜出来一只小松鼠,它怒视着驯兽师,眼睛瞪得通红。驯兽师深吸一口气,说:“别害怕,我不会伤害你。我只想和你谈谈。”“你想谈什么?”小松鼠冷冷地说。“我只想问你为什么会变得那么凶狠?”“都是因为你们这些人类,把我的家园给毁了的,现在,我没了家,你让我住哪?这一切都是你们人类害的!”小松鼠说着说着就流下了眼泪。驯兽师听了,说:“我回去和族长说,我们来帮你植树造林,让你拥有一个家。”小松鼠很感动,对驯兽师谢了又谢。
自从驯兽师帮小松鼠造家后,小松鼠又有了幸福的生活,它又回到了原来的'那个可爱这时,飞来了一只啄木鸟,在老苹果树上啄呀啄。小苹果树生气地说;“快走开,我婆婆会更加疼的。”啄木鸟说:“刚才我看到你婆婆很难过,估计肚子里面有虫子,我是来帮你婆婆动手术的。”小苹果树高兴极了。
啄木鸟医生在老苹果树树干上啄来啄去,检查身体,当听到空空的声音,那就表示树干里面已经被虫子吃空了。它把树皮啄开,里面有好多虫子呀!啄木鸟把虫子一只一只啄掉,直到把所有虫子消灭光。
小苹果树和树婆婆感激地对啄木鸟说;“啄木鸟医生,谢谢您,您坐下歇会吧。”啄木鸟拍着翅膀说:“不用啦,我还要给别的树治病呢!”说着向远方飞走了。
小苹果树和老苹果树又唱起了欢快的歌。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14
战国时期,楚考烈王没有儿子,春申君将很多有生育能力的女子献给楚王,但终究不能生子。赵国人李园想把妹妹献给楚王,但听说楚王不能生育,担心她日久在宫里会失宠,便用党诈的手段,诱使春申君收纳其妹为妾。
后来与春申君有了身孕,兄妹密商以后,李园之妹对春申君说:“楚王宠信您,超过了他的兄弟,如今您为相二十多年,而楚王又无子,他死后,其兄弟继位,他们各有所亲、您怎能住久保持你的荣华富贵呢?而且,您掌权时间很长,在与楚王的兄弟们相处的过程中,失礼与得罪他们的地方很多,那时,恐怕就会大祸临头!还怎能保住相位和您的封地呢?”
这个女人恫吓了春申君一阵子以后,接着神秘兮兮地说道:“现在妾已怀有身孕,如能凭着您跟楚王的亲密关系,趁此时您将妾献给楚王,妾托老天的福,将来若生下个男童,那就是您的儿子,也就是未来的楚王,这样,比起受别人管辖,时刻担心会有不测的祸患,不是要强得多吗?”
春申君认为她说得很有道理,便借机将这女子献给了楚王,果然生下个男孩,被立为太子,李园的妹妹立为皇后,李园也因此受到楚王重用,手握大权。
考烈王患病。有个叫朱英的人,对春申君说:“世人有不测之福,又有无妄之祸(又有不测的灾祸),如今您处在不测的世道中,服事不测的君王,那么,你周围哪能没有不测之人呢?”
春申君问:“什么叫不测之福?”
“您做楚相已经二十多年了,虽然名义上是相国,实际就是楚王。如今楚王病危,太子幼小,楚王一旦归天,您辅佐幼小的君主,就像古时的周公一样。或者,您自己当王,庆远拥有楚国。这就是我所说的不测之福。”
“什么叫不测的灾祸?”
“当前,李园虽然还没有执政,但他是王舅;他不担任领兵的将军,但很久以来,他却私下养了一批为他舍死效忠的军士。楚王一旦去世,李园必然抢先入宫,假托楚王的'遗旨,执掌大权,任意专断,轨杀您来灭口,这就是所说的不测之灾。”
“什么叫不测之人?”
“您现在就抢先任命我为郎中(在宫内充侍卫的官名),待到楚王去世后,李园如果真的抢先进宫,我就帮您杀掉他,这就是我所说的不测之人。”
春申君摇摇头,说:“先生,算了罢,不要再说了。李园是一个懦弱的人,我待他又很好,他怎能干出那种事来呢?”
朱英见春申君听不进他的告诫,怕将来受到牵连,便逃走了。
17天后,考烈王病死,李园果然抢先进宫,埋伏下杀手,待春申来到时,刺杀了他,并割下他的头扔到宫门外。然后命令杀掉了春申君的全家。李园妹妹跟春申君而怀孕生下的那个男孩,后来被立为楚幽王。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15
越国人甲父史和公石师各有所长。甲父史善于计谋,但处事很不果断;公石师处事果断,却缺少心计,常犯疏忽大意的错误。因为这两个人交情很好,所以他们经常取长补短,合谋共事。他们虽然是两个人,但好像有一条心。这两个人无论一起去干什么,总是心想事成。
后来,他们在一些小事上发生了冲突,吵完架后就分了手。当他们各行其是的时候,都在自己的政务中屡获败绩。
一个叫密须奋的人对此感到十分痛心。他哭着规劝两人说:“你们听说过海里的水母没有?它没有眼睛,靠虾来带路,而虾则分享着水母的'食物。这二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我们再看一看琐(王吉)吧!它是一种带有螺壳的共栖动物,寄生蟹把它的腹部当作巢穴。琐(王吉)饥饿了,靠螃蟹出去觅食。螃蟹回来以后,琐(王吉)因吃到了食物而饱,螃蟹因有了巢穴而安。这是又一个谁也离不开谁的例子。让我们再看一个例子,不知你们听说过蟨(jue)鼠没有。它前足短,善求食而不善行。可是卭(qiong)卭岠(ju)虚则四足高、善走路而不善求食。
平时卭卭岠虚靠蟨鼠提供的甘草生活;一旦遭遇劫难,卭卭岠虚则背着蟨鼠逃跑。它们也是互相依赖的。恐怕你们还没有见过双方不能分开的另一典型例子,那就是西域的二头鸟。这种鸟有两个头共长在一个身子上,但是彼此妒忌、互不相容。两个鸟头饥饿起来互相啄咬,其中的一个睡着了,另一个就往它嘴里塞毒草。如果睡梦中的鸟头咽下了毒草,两个鸟头就会一起死去。它们谁也不能从分裂中得到好处。下面我再举一个人类的例子。北方有一种肩并肩长在一起的‘比肩人’。他们轮流着吃喝、交替着看东西,死一个则全死,同样是二者不可分离。现在你们两人与这种‘比肩人’非常相似。你们和‘比肩人’的区别仅仅在于,‘比肩人’是通过形体,而你们是通过事业联系在一起的。既然你们独自处事时连连失败,为什么还不和好呢?” 甲父史和公石师听了密须奋的劝解,对视着会意地说:“要不是密须奋这番道理讲得好,我们还会单枪匹马受更多的挫折!”于是,两人言归于好,重新在一起合作共事。
这则寓言通过密须奋讲的5个故事以及甲父史和公石师的经验、教训告诉大家,生物界中各种个体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在争生存、求发展的斗争中,只有坚持团结合作、取长补短,才能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相关文章:
经典中国寓言故事03-07
中国寓言故事09-19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09-12
中国寓言故事11-08
中国寓言故事六则10-08
中国神话寓言故事04-08
读中国寓言故事11-07
中国寓言故事(推荐)07-14
中国寓言故事(精选15篇)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