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儿童故事>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及道理

寓言故事及道理

时间:2024-10-24 18:00:48 寓言故事 我要投稿

寓言故事及道理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寓言故事吧,好的寓言的寓意,会随着读者的阅读进程而逐渐明晰,这是寓言独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魅力所在。你知道都有哪些经典寓言故事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寓言故事及道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寓言故事及道理

寓言故事及道理1

  主人养了一只猫和一只鸟,他知道猫喜欢捉鸟,便把猫和鸟放在不同的地方。让猫不知道家里有鸟,鸟也不知道家里有猫。一切都很平静,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主人也放松了警惕,鸟的笼子没有上锁,猫也住进了舒服的窝里(一开始主人为了防备猫到处乱跑,发现鸟,把猫关在了笼子里)

  有一天,主人外出办事,又把猫关在了笼子里(但是没上锁)。主人刚出门,鸟就在家里飞来飞去,一不小心飞到了猫住的房间,被机敏的猫看见了。猫心想:不知道主人什么时候弄回来一只鸟,肯定是给我吃的,哈哈哈,看我怎么捉住它!鸟也看到了猫,不禁全身发抖,飞的`高度也低了一点儿。就在这时,猫钻出了笼子,一下子就把鸟叼进了嘴巴里。鸟当时吓晕了过去,任凭猫胡作非为。可是,猫刚准备跑回笼子,享用午餐时,主人回来了。他走进房间,看到猫正叼着鸟,便立刻明白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禁大怒,把鸟从猫嘴里救了出来,又把猫痛训一顿。猫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钻进小角落里,可主人还是不解气,把猫捉住,重新放到笼子里,并上了锁,不让他出来。猫伤心极了,可是,主人却很高兴,一边抽着烟,一边走了出去,去看他心爱的小鸟。

寓言故事及道理2

  ☆老公下班回到家,看见老婆揍儿子,没理他们,径直走到厨房,看见小矮桌上煮好一锅馄饨,于是盛了一碗吃。吃完看见老婆还在那里教训儿子,看不过去了,就说:“教育小孩不能老用暴力,要多讲道理,以理服人嘛!”

  老婆说:“你说这小子不揍行吗?好好的一锅馄饨,一转眼没看住,居然撒了一泡尿进去,你说气人不气人?”

  老公听后马上说:“老婆,你歇会儿,让我来揍!”

  感悟:置身事外,谁都可以心平气和;身处其中,谁还可以从容淡定?

  ☆亚历克斯质问他的心上人:“这么说,你是不愿意嫁给我了?”

  “是的,我的丈夫必须要勇敢,并且足智多谋。”

  “可是,你难道忘了吗,上次你落水的时候是我把你救起来的呢?”

  “你确实勇敢,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你足智多谋。”

  “好吧,那你知道是谁弄翻那条船的吗?”

  感悟:智慧并不抵触勇敢,但勇敢若缺少了智慧的支撑,就只能是单枪匹马的莽夫。

  ☆在旅行社里,一位珠光宝气的太太长时间翻阅着一本旅游广告。

  “夫人,要我帮忙吗?”一个服务员问。

  “谢谢。我同丈夫已经周游了整个世界,现在怎么也查不着还没去过的地方。”

  感悟:有人走再多的路依然停留在原地,有人没有远行却能懂得整个世界。

  ☆警察:“你被窃去的`大衣,值多少钱?”

  被盗者:“新做的时候是200元,曾经当过一次是120元赎出来的,一共320元。”

  感悟:在失去的时候,我们总是在为自己失去的那件东西加价,可能是因为我们确实倾注了情感在其中,所以,我们往往忽略了这其中已被损耗的价值。而事实上,它原本也可能一文不值,只是由于失去,而变得价值连城。

寓言故事及道理3

  韩娥善歌

  《列子·汤问》

  原文: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丽,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仿娥之遗声。

  译文:从前韩娥东行到齐国,不料缺乏钱粮,(她在)经过齐国的雍门时,以卖唱来换取食物。(她)离开后,那美妙绝伦的'余音还仿佛在城门的梁柱之间缭绕,三天不绝于耳,周围的人以为她并没有离开。有一天,韩娥来到一家旅店投宿时,旅店里的人羞辱她。韩娥为此拖着长音痛哭不已。她那哭声弥漫开去,竟使整个村子的人们,大家泪眼相向,愁眉不展,人人都难过得三天吃不下饭。(人们)急忙追赶且挽留她。韩娥回来了,又拖长声调高歌,引得乡里的老少个个欢呼雀跃,不能自禁,大家忘情地沉浸在欢乐之中,将以往悲苦都忘了。送给她丰厚的财物。所以雍门那的人,至今还善于唱歌表演,那是效仿娥留下的歌唱(技艺)啊。

寓言故事及道理4

  战国时期,燕国寿陵地方的人,走路的样子八字朝外,摇摆蹒跚,十分难看。

  当地有一个年轻人,从小在这里长大。在他小的时候还不觉得,后来等他长大了就觉得这里的人走路的姿势实在是太难看了,所以就想学习一下走路。后来,他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态相当优美,于是就跋山涉水前去学习,年轻人风尘仆仆地来到赵国首都邯郸。

  来到邯郸,只见繁华大街上,果然,这里每个人走路的姿式都十分优雅,走起路来,不紧不慢,神态大方,一抬手一举足,都显示着高贵的风度。

  年轻人自惭形秽,连忙跟着路上的行人模仿起来,人家迈左脚,他跟着迈左脚。人家迈右脚,他也跟着迈右脚。可是学了几天,怎么也学不会,而且越走越别扭。年轻人心想:一定是因为自己的恶习太深了,不彻底抛弃自己的老步法,肯定学不好新姿式。

  于是,这位小伙子从头学起,每迈出一步都要仔细推敲下一步的动作,一摆手、一扭腰都要认真计算尺寸。

  他学习得很刻苦,每天都废寝忘食。来到邯郸三个多月,每天都在不停地练习,虽然如此,却始终没能学会邯郸人走路的'姿式,反而把自己原来的走路样子也忘了个精光。当他要回燕国的时候,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先迈哪条腿,只好在地上爬着回去。

  小寓言大智慧:学习别人的长处,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如果一味模仿,不仅学不到别人的本领,反而会丢掉自己的长处。

寓言故事及道理5

  晋代的阮裕是一个以德行闻名于天的人。

  阮裕住在剡地的时候,曾有一辆很漂亮的车子。这辆车子的结构结实、造型美观,就连拉车的马的皮毛也是刷得平滑整洁。尽管阮裕把这辆车子视若珍宝,但无论谁来借用他的'车子,他都十分爽快地答应。

  一次,阮裕一位邻居的母亲去世了,在为母亲送葬的时候,邻居很想跟阮裕借车子。但他转念一想,死人是很不吉利的事。最终,这位邻居放弃了向阮裕借车子的想法。

  后来,这件事传到了阮裕的耳朵里。阮裕叹息着说:“唉,我有车子就是为了方便大家,现在却让人不敢借用,还要这车子干什么!”说罢,阮裕放火把心爱的车子烧掉了。

  所有知道这件事的人无不感叹,阮裕的确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含义]做人不能因吝惜自己的钱财而不肯去帮助他人。

寓言故事及道理6

  驴子和马

  驴子请求马省一点饲料给他吃。马说:“好,为显示我高贵的'尊严,如果我吃不完,剩下的就给你吃。晚上我回自己的厩中时,你若能来,我就给你满满一小袋麦子。”驴子回答说:“谢谢你,我才不会相信。现在你连一点饲料都不给我,过一会儿还能给我更大的好处?”

  这是说,别相信那些吝啬鬼假惺惺的许诺。

寓言故事及道理7

  高山流水

  《列子》

  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林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您听曲子好啊,好啊!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寓言故事及道理8

  智慧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

  狮子和老虎要争夺动物界的王位。它们约定比赛谁更勇敢,胜者才有资格称王。

  首先,它们找到了陆地上最庞大的动物——大象。面对大象巨大的身体,强而有力的四肢、鼻子和坚硬锋利的象牙,它俩都毫无畏惧,都战胜了大象。

  没有分出胜负,它们又去挑战又粗又长还无比凶恶的巨蟒。在与巨蟒周旋时,它们又各自表现出超常的勇气,即使受了伤也决不退缩。终于,它们又战胜了巨蟒,但仍然无法分出胜负。

  最后狮子提议:“我们去挑战猎人吧,这样一定能分出我们谁更勇敢。”

  老虎考虑了一下,说:“人类太可怕了,不是我们所能战胜的,他们有枪,还会设陷阱,我们都赢不过他们的,还是选择其他的动物来较量吧。”

  狮子听了老虎的话哈哈大笑,用讥笑的'口吻说:“你这样胆小,已经输了!准备好王位等我回来吧,我去向你们证明我是最勇敢的。”说完,狮子自信满满地向猎人驻扎的方向走去,它踏着骄傲的脚步消失在丛林深处。

  狮子没有回来,动物们拥护老虎当上了百兽之王,没有一个人称赞过狮子的勇敢,狮子就这样被人们淡忘了。

  真正勇敢的人应该去迎战不应该害怕的东西,害怕应该害怕的东西。我们应该善于分辨什么该怕,什么不该怕,把智慧和勇敢结合起来,愚蠢和不自量力的勇敢只有导致失败甚至灭亡。

寓言故事及道理9

  野驴和家驴

  野驴看见家驴舒适地躺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就走了过去,夸奖他身强力壮,还享受美味的食物。后来,野驴又看见家驴驮着沉重的货物,驴夫还跟在后面用棍棒边打边赶,野驴说:“我现在不再觉得你幸福了,我看得出,不遭受那百般痛苦是得不到那一点点享受的`。”

  这是说,人们不必去羡慕那付出沉重代价所得到的利益。

寓言故事及道理10

  用寓言故事说安全,既有较好的哲理性,读起来又有趣,因此能起到较好的安全警示作用。以下两则寓言故事是笔者在网上读后想到而改编的。

  第一则寓言故事:有两只同住在一个窝里的'乌鸦兄弟,有一天,它们住的窝破了一个洞。老大想,老二会去修的;老二想,老大会去修的,结果谁也没有去修。后来洞越来越大了,老大想,这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窝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老二想,这下老大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窝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结果又是谁也没有去修。一直到了寒冷的冬天,北风呼呼地刮着,大雪纷纷地飘落。乌鸦兄弟俩都蜷缩在破窝里,结果,窝被风吹到地上,两只乌鸦都冻僵了。安全警示:对发现的安全隐患一定要想法设法及时排除,决不能推诿扯皮,更不能任其发展而埋下更大的安全隐患!

  第二则寓言故事:有一种小鸟叫寒号鸟。秋天到了,鸟们都各自忙开了,有的结伴飞到南边越冬;有的留下来,整天辛勤忙碌,积聚食物,修理窝巢,做好过冬的准备。只有寒号鸟,既没有飞到南方去的本领,又不愿劳动。

  冬天终于来了,鸟们都归到自己温暖的窝巢里。到了夜间,寒号鸟只有躲在石缝里,冻得浑身直哆嗦,它不停地叫着:好冷啊,好冷啊,等天亮了我一定造个窝。等到天亮后,太阳出来了,温暖的阳光一照,它又忘记了昨夜的寒冷。最后,它没能混过寒冷的冬天,终于冻死在岩石缝里了。

  安全警示: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安全生产一定要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决不能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寓言故事及道理11

  玉器和瓦罐

  韩昭侯平时说话不大注意,往往在无意间将一些重大的机密事情泄露了出去,使得大臣们周密的计划不能实施。大家对此很伤脑筋,却又不好直言告诉韩昭侯。

  有一位叫堂(xi)公的聪明人,自告奋勇到韩昭候那里去,对韩昭侯说:“假如这里有一只玉做的酒器,价值千金,它的中间是空的,没有底,它能盛水吗?”韩昭侯说:“不能盛水。”堂豁公又说:“有一只瓦罐子,很不值钱,但它不漏,你看,它能盛酒吗?”韩昭侯说:“可以。”

  于是,堂公因势利导,接着说:“这就是了。一个瓦罐子,虽然值不了几文钱,非常卑贱,但因为它不漏,却可以用来装酒;而一个玉做的酒器,尽管它十分贵重,但由于它空而无底,因此连水都不能装,更不用说人们会将可口的饮料倒进里面去了。人也是一样,作为一个地位、举止至重的国君,如果经常泄露臣下商讨有关国家的`机密的话,那么他就好像一件没有底的玉器。即使是再有才干的人,如果他的机密总是被泄露出去了,那他的计划就无法实施,因此就不能施展他的才干和谋略了。”

  一番话说得韩昭侯恍然大悟,他连连点头说道:“你的话真对,你的话真对。”

  从此以后,凡是要采取重要措施,大臣们在一起密谋策划的计划、方案,韩昭侯都小心对待,慎之又慎,连晚上睡觉都是独自一人,因为他担心自己在熟睡中说梦话时把计划和策略泄露给别人听见,以至于误了国家大事。

  寓意:堂公开导韩昭侯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智慧的人很善于说话,能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出治国安邦的大道理;能够虚心接受意见、不唯我独尊的人,才是明智的。

寓言故事及道理12

  卫灵公在位时,不大亲理朝政。这给一些有政治野心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用腐蚀、献媚的手段取悦于灵公,从而换取灵公的宠信。在封建官场的争权夺利中,弥子瑕是一个获胜者。他不仅使卫灵公对他言听计从,而且即使他用自己所把持的朝廷大权为非作歹,灵公也不去过问。对此,很多人深感痛恨。

  有一次,一个侏儒求见灵公。进殿后,他兴冲冲朝灵公走去。到了灵公面前,他神秘地说了一句:“我昨天做的一个梦已经应验了!”灵公好奇地问:“是怎样的'一个梦?”侏儒说:“我梦见了一口灶。它预示我能见君王。

  现在我不是见到君王您了吗?这说明我的梦已经应验。”灵公一听很生气。他忿忿地说:“人们都把国君比做太阳,你却把梦见灶与求见我联系在一起,真是岂有此理!”侏儒说道:“请君王息怒。我这样讲是有道理的。大家都知道太阳的光芒普照天下,地上没有哪一件东西能遮挡其光辉;君王的功德荫庇全国,没有哪一个人能够取而代之。

  然而灶却不一样。如果有一个人坐在灶前烧火,就能把灶口完全遮住,他身后的人哪里还能看到灶膛里的光亮呢?现在君王身边不是经常只有一个人在那里‘烧火’吗?既然如此,我见您之前没有梦见太阳而是梦见了灶,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这篇故事,抓住了封建君王好大喜功、梦想与日同辉的自私心理,把一个不理朝政的昏君比做灶,其寓意是以此来藐视、刺激他,促使其摆脱个别坏人的控制,振兴朝纲。

  道理:寓言还告诫人们,我们对于弥子瑕那种通过给君王歌功颂德来博取名利的野心家,决不能掉以轻心。

寓言故事及道理13

  有个小弟在脚踏车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部发生故障的脚踏车。小弟除了将车修好,还把它整理得漂亮如新,其他学徒笑他多此一举。后来雇主将脚踏车领回去的第二天,小弟被挖到那位雇主的公司上班。原来出人头地就这么简单,勤劳能干就可以了。

  有个小孩对母亲说:“妈妈你今天好漂亮。”母亲问:“为什么?”小孩说:“因为妈妈今天没有生气。”原来拥有漂亮很简单,只要不生气就可以了。

  有一家商店经常灯火通明,有人问:“你们店里到底是用什么牌子的灯管?那么耐用。”店家回答说:“我们的灯管也常常坏,只是坏了我们就换而已。”原来保持明亮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常常更换就可以了。

  住在田边的青蛙对住在路边的青蛙说:“你这里太危险,搬来跟我住吧!”路边的青蛙说:“我已经习惯了,懒得搬了。”几天后,田边的.青蛙去探望路边的青蛙,却发现它已被车子轧死,暴尸在马路上。原来掌握命运的方法很简单,远离懒惰就可以了。

  有几个小孩很想当天使,上帝给他们一人一个烛台,叫他们要保持光亮,结果一天两天过去了,上帝都没来,很多小孩已不再擦拭那烛台。有一天上帝突然造访,大家的烛台都蒙上厚厚的灰尘,只有一个被大家叫笨小孩的每天都坚持擦拭,结果这个笨小孩成了天使。原来当天使很简单,只要实实在在去做就可以了。

  有只小猪,向神请求做它的门徒,神欣然答应。刚好有一头小牛由泥沼里爬出来,浑身都是泥泞,神对小猪说:“去帮它洗洗身子吧!”小猪讶异地答道:“我是神的门徒,怎么能去侍候那脏兮兮的小牛呢!”神说:“你不去侍候别人,别人怎会知道你是我的门徒呢?”原来要变成神很简单,只要真心付出就可以了。

  有一支淘金队伍在沙漠中行走,大家都步伐沉重,痛苦不堪,只有一人快乐地走着。别人问:“你为何如此惬意?”他笑着回答:“因为我带的东西最少。”原来快乐很简单,背负的东西少一点就可以了。

  所有的成功、快乐和幸福,都源于这简单的道理。

寓言故事及道理14

  《滥竽充数》这则寓言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古时候,齐国有个叫南郭的处士,听说齐宣王喜欢听三百多人合奏吹竽,觉得有机可趁,于是在齐宣王面前吹嘘一番,齐宣王信以为真,他顺利地混进了乐队,整天装模作样的,白拿薪水。齐宣王去世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齐湣王不喜欢听合奏,他要求三百人轮流吹竽供他欣赏,南郭先生听到此消息后,连夜收拾行李,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了。

  读完故事后,我想对齐宣王说:“如果您能听其言而观其行,而不仅仅是听其言而信其行,那么像南郭先生这样没有真本事的人,就没有机会混进您的乐队了。”这个学期,我们学校新开了花样跳绳社团,好多同学都想参加,我也想参加,可老师说必须经过严格的挑选才能进入这个社团,虽然最后我没有被选上,但我仍觉得很开心,因为我们都喜欢的'花样跳绳社团,没有像南郭先生这样滥竽充数的队员。

  我想对齐湣王说:“别以为您的这一招,吓跑了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您就比您的父亲了不起,我觉得您花费这么多时间去欣赏吹竽,而白白浪费了治理国家的时间和精力,也是不明智的。就像我们小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可有些同学长时间地玩游戏,而浪费了自己宝贵的学习时间,结果得不偿失。

  我还想对那三百个乐师说:“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我相信你们都知道,那为什么没有人勇敢地站出来揭发他呢?不诚实守信,难称君子者也。”

  最后我想对那位自以为聪明的南郭先生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则故事虽短,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我们要想成功,不能靠一时的运气和耍小聪明,而要长期坚持不懈,刻苦努力的学习真本事。

寓言故事及道理15

  一列拉着陶瓷罐儿的货车

  到达山顶,面临着下陡坡。

  管事人吩咐其余车辆待命,他驾驭着第一辆车儿先行。

  驾辕的那匹大马着实干练,骶骨顶着车辆,步稳行慢。

  山顶上有匹马儿年纪轻轻,它一边观望,一边不住批评:

  “哎呀!这事实在太稀奇。

  它是素负盛誉的`马匹,拉车却慢得与虾子无异!

  你看,几乎碰上石头,走得简直歪歪扭扭。

  喂,喂,朋友!加油,加油!

  啊!又一次撞进了坑里。

  他为什么不向左避避?

  这笨货实在太没有本事。

  既不是上坡,既不是黑天,又是下坡,又是大天白日。

  没有本事,哪里配拉陶瓷器!

  这种事叫人看着干着急。

  呆一会儿,且看看我们的,我们绝不浪费分秒,车儿将全速飞驶。”

  过了一会儿,该着那马起步,它挺胸昂首,背也老直。

  但是,一个小丘刚刚过去,重载下压,车儿已刹不住,把马儿往下直推,往旁直挤,他的四只蹄儿已不由自主。

  妙极了!

  车儿颠簸跳动,撞撞跌跌,管什么路上的石块、深辙!

  车儿越来越左,越来越左。

  忽听得轰地一声,连车带马掉进了沟壑。

  报销了,主人的一车陶瓷货!

  世上许多人都犯这个毛病,别人干事,我们全盘否定。

  一旦该着我们自己干起,却弄出加倍糟糕的结局。

【寓言故事及道理】相关文章:

小学生寓言故事及道理06-30

寓言故事05-07

[经典]寓言故事05-18

经典寓言故事12-13

经典寓言故事12-12

经典寓言故事【经典】12-14

寓言故事【经典】05-22

寓言故事范文02-16

寓言故事[集合]10-19

关于寓言故事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