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为了更有效地推进和深化我园的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全面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本学期我们以每位教师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坚持以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实验为主要形式、渠道和方法。我们确立了“以教师发展促进幼儿成长”的园本管理理念,使每位教师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提升,成为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研究的主导者。
一、加强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让教师在团队合作中得到提升
教研组是幼儿园专门开展园本培训的组织,旨在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在新学期开始时,幼儿园首先向数学和心理教研组的组长和成员明确了本学期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并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确定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追求目标。根据市区的计划以及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各教研组的组长为成员们制定了相应的目标和措施,并得到了成员们的积极响应。例如,在数学教研组中,成员冯新、文璇和淑萍作为试验班的教师,他们大胆地引用了皮亚杰建构主义的理念,并结合相关教具开展了“幼儿建构式数学”的实践与研究,这一举措受到了家长们的赞赏。淑萍老师还在“3—5年青年教师开课汇报”中展示了她的建构式数学活动——小熊请客,获得了同行教师以及教研室的林卉老师的一致好评。
其次,本学期,幼儿园举行了两次教研组建设与发展经验交流会。在学期初,各教研组先进行了教研计划、成员实践分配和小课题计划的交流。在学期中,教研组进行了经验分享交流会,学习和借鉴成功的经验,并对失败案例进行了分析和梳理,提出了解决策略。例如,在心理教研组中,教师们的课题开展进程非常顺利。这得益于每位教师都在教育投入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在教研活动过程中,每个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营造出一种讨论的氛围。这种积极的态度使得对问题的讨论能够深入进行。及时的经验交流分享有效地促进了教研组的建设和发展。
二、有效开展群众性教育科研,让教师在研究中实现超越
开展群众性教育科研是广大教师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的重要行动,也是对自身实践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这种科研活动不仅有助于超越传统角色,更可以促进教师群体形成研究型的态势,发挥出不可或缺的催化作用。
1、从问题到课题,提升教师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线的教师在从事教育科研时,主要关注的并不是对教育理论的研究,而是侧重于研究教学和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这要求教师们以问题为导向,分析、尝试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效果。这种行动研究的过程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十分有益。举例来说,本学期我们幼儿园尝试进行幼儿“分享阅读”的教学实践。起初,教师们只接受了简单的两次理论培训,并没有真正掌握指导幼儿进行分享阅读的窍门,大部分教师都无法有效开展这项教学活动。因此,我们请有经验的一线老师来分享自己的实践,让教师们提出在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并一起进行分析和解答。心理教研组的教师们还运用客观的心理学角度剖析教材。通过一次次问题的碰撞和解决,教师们开始养成了带着问题去学习、教学、总结和提高的良好研究习惯,使自己成为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有意识地运用先进教育思想和方法指导实践的研究型教师。
2、从经验到实践,提升教师的积累意识与能力
群众性教育科研追求的境界是在即时即事的研究中不断实践和积累的结果。而这种实践和积累也是研究型教师群体建立的基础。我们深知,从事教育科研最重要的是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不断获得体验和经验,并进行归纳和总结。例如,本学期我们校选拔了林玉芬老师参加市举办的“创新大赛”。在9月份片区的说课选拔赛中,我们要求林老师对自己首次说课的表现进行自我剖析。在这个过程中,她很快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如说课时语速过快、《纲要》的精神与其他教育理念无法自然融入说课等。针对这些问题,林老师进行了内化和整合。她平时大量阅读相关书籍,并分析典型案例,还多次邀请领导和同事听她的说课,并从他们的建议中不断积累和整合经验。
10月中旬,林老师再次“披挂上阵”,参加区举行的创新大赛选拔,最终获得三等奖并入选参加市赛。在区赛的过程中,林老师通过对整个说课、教学活动设计、执教过程、反思答辩等环节进行再次的问题查找、经验剖析,并在研究自己经验的同时重视吸收他人的成功经验,因为只有在别人经验和自身经历的互动中才能拥有更丰富、更宝贵的经验。不断的经验积累与总结使林玉芬老师对参加市创新大赛充满信心,在11月中旬的市赛中,她设计并执教的小班主题活动——我的小鞋,效果较好,同时在反思答辩环节中,她能从实际出发,清晰地、独到地分析出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亮点,得到评委们的好评。
受到市创新大赛的启发,我园的教师们都深受触动,纷纷表示希望能亲身体验“创新大赛”的氛围。因此,在11月底,我们园也举办了一场“创新大赛”活动。在这个模拟比赛中,教师们展现出各自的才华与技能。魏老师在说课中表达了她的真情实感;刘老师设计了一堂有趣的大班主题活动——有用的尾巴,获得了众多好评;黄文璇老师在反思答辩中对自己进行了深入剖析,展现了她的自信和专业素养。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鼓励教师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了群众性教育科研能力,提高了研究型教师群体的质量和水平。
3、从结果到成果,提升教师提炼意识与能力
所谓从结果到成果,就是初步的结果提炼成成熟的结果。这好比是从初步的结出果子到果子的成熟,既要顺其自然,又要精心培育,尽可能使其瓜熟蒂落。我们把重点放在信息资料、教学实践、案例分析三方面,并整合成一体,不断加以研究、总结、提炼,以至形成成果。我们在工作中要求教师要“写学习笔记、写教学札记、写案例分析。教师在三写“成绩斐然,庄园长的文章《寻找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对策》刊登在《福建幼儿教育》:林老师的文章《数学活动中师幼互动关系策略浅探》刊登在《学前教育研究》;戚老师的文章《让音乐伴随幼儿成长》刊登在《厦门教育》;
三、价值引领配以项目推进,让教师发展成为一种自觉
为了满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我们园区着重强化了这项工作,在价值引领、项目推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价值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只有得到教师的心理支持,教师才可能自觉接受并将其转化成为自身的一种自觉行为。为此,我园强调实现价值引领,提高教师的抱负水平,让教师具有自我发展的意识和动力。我们在政治学习中对教师提出了一系列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理念,如:“平凡中绽放美丽”,“培训是福利、学习是享受”,“工作着、学习着、享受着”等。这些价值理念对教师的行为倾向与选择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了具有时代精神和园本特色的教师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发教师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探索,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2、项目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途径和载体来推进。我园以项目为载体,找到了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独具特色的途径。
(1)创建“青蓝组合”,将优秀的高级教师与初级教师进行搭配;骨干教师与新进教师进行搭配;学科带头人与青年教师进行搭配等不同组合。
(2)开设“高级教师讲坛”,请高级教师针对青年教师“网上问题文件夹”中的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举办相关的讲座、沙龙活动。
(3)举办“家园对对碰”活动,通过班级“网络日记本”“周末亲子沙龙”“家长来园日”等活动与家长零距离的共同探讨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所面临的挑战和选择空间也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教师的人生价值追求、工作态度和目标都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思考、探索和实践如何让每位教师都始终保持一颗快乐的童心,用自己的人生为孩子的成长贡献力量,并且永远热爱幼教这一职业。我们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各种挑战,将解决问题作为自己的责任。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教师在事业中不断成长,在童心的世界中获得美好和成功。我们致力于打造一支快乐而奉献的教师队伍,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相关文章:
教师教育心得幼儿园12-13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心得12-19
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03-14
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荐]06-09
【精】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12-23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心得12-30
最新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05-12
幼儿园小班教师教育心得12-03
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精】12-06
【热】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