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大班教案锦集【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蜈蚣爬”的合作行走方式,锻炼腿部和腰部的力量。
2.体验按左右方向顺序游戏的方法,提高辨别左右方向的能力。
3.积极与同伴合作,体验多人同步行走的快乐,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使幼儿喜欢参加游戏活动,并从游戏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5.感受运动的快乐,愉悦身心。
活动准备
1.幼儿20名。
2.幼儿玩过一些合作的小游戏。
3.宽敞的场地、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随音乐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队列练习。
大圆—开花走—六路纵队—向左、右、前、后四个方向高人,矮人走。师用哨音提示幼儿。
2.一起玩向左向右走的`游戏,为学习新动作做铺垫。
请幼儿分别面向或背向教师玩“1、2、3”的游戏,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找准左、右方向。
3.学习新游戏“蜈蚣爬”。
(1)师交代游戏名称,并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2)多名幼儿分组尝试“蜈蚣爬”游戏比赛,师敲鼓表示快、慢节奏。请合作较好的幼儿进行示范。
4.音乐下教师组织幼儿做放松活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歌曲,理解歌词内容。较合拍地跟随歌曲传米罐,初步了解游戏玩法和规则。
2、借助传米罐的游戏,进一步引发幼儿关注歌曲(歌词、旋律)。
3、在合作传米罐游戏中,关注米罐传递到的位置,能较协调地接住和传递米罐。
重点难点重点:学唱歌曲。
难点:4/4拍节奏的练习。
活动准备
1。椅子摆圆形、米罐(1个)、标记(人手一个)。
2。曲谱《弟弟不听话》。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有个淘气的小弟弟,他做了件什么事?让我们来听一听。
2、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倾听,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词内容
弟弟做了什么事?(饭粒儿沾了一下巴)什么叫饭粒儿沾了一下巴?(就是满嘴都是饭粒)
结果怎么样?(一群小鸡要啄他。)
是不是像你们说的呢?我们再听一次。
3、师幼共同玩传递游戏
(1)教师唱歌曲,幼儿练习传递的动作,初步熟悉节奏型。
老师要把弟弟不听话的事情告诉我的朋友,看我告诉了谁?(弟弟不听话呀。)
我告诉谁了?(旁边的朋友)我两边都有朋友,是哪边的朋友?(贴了标记的那只手旁边的朋友。)
伸出你们贴了标记的手,指一指你下一个朋友。
我告诉朋友时,做了什么动作?(轻轻拍他的腿。)
你会用两只手一起拍你旁边的朋友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告诉你旁边的朋友小弟弟不听话的事。
这次,我们跟着音乐,告诉你的朋友。
(2)教师唱歌,师幼共同传米罐,熟悉游戏的玩法。
你们知道吗?淘气的小弟弟就在你们中间,用什么方法找到他?(出示米罐)传米罐。最后拿到米罐的小朋友就是小弟弟。
米罐怎么传给你旁边的小朋友?(老师示范)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那怎么才能接住米罐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接米罐。
这次,我们真的要来传米罐了。接到米罐的时候,在腿上放稳了再传给你下一个朋友哦!(教师帮助每一个孩子感受传和摇米罐的动作。)
(3)反思接住米罐的方法。
在传米罐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啊?有的人米罐接得很好,有的小朋友米罐总是接不住,谁能帮帮他,怎么才能接住米罐呢?(眼睛要看着米罐来的方向,发现米罐快要传到自己的时候,做好接的准备。)
(4)教师当大公鸡在外圈做动作,幼儿传递米罐。
这次真的要有大公鸡了,我是大公鸡。
你们想被捉住吗?(边示范边讲解)小弟弟拿到米罐之后,在什么地方跑?
(椅子的外面)大公鸡会顺着小弟弟跑的方向追他,小弟弟要赶紧跑回自己原来的座位哦!什么叫顺着小弟弟的方向追?
(小弟弟向哪儿跑,大公鸡跟在他后面追。)(大公鸡站在第一个拿米罐的孩子的后面,随着音乐在原地做大公鸡的动作。)
你们是谁?我是谁?玩的时候,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跟着一起唱。
哎呀,没追上。这次,谁来当大公鸡?(刚才的小弟弟)
(幼儿当大公鸡)请你站在我的后面,在原地做大公鸡的动作。
游戏你们会玩了,那这首歌你们会唱了吗?还有哪里不清楚?(反思)会唱的小朋友跟着我一起唱。
没被捉住的小朋友可以当小鸡。(如果被捉住,就请大公鸡指定下一个当鸡的人。)
这次,大公鸡可以选一个位置站好。(幼儿选择)
4、小结活动,共同演唱歌曲
今天我们玩的游戏就叫《弟弟不听话》,让我们一边变成小鸡的样子,一边演唱歌曲吧。
活动总结
在铺垫的时候,我选择了游戏规则与活动较接近的“丢手绢”游戏,希望通过游戏了解孩子有关传递游戏的经验和班级孩子的常规。 活动中,首先我用简短的问题导入,引起孩子们对歌曲的兴趣,并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们熟悉歌词的内容,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通过两遍的倾听,让孩子们对歌曲有初步的印象。
在第四遍演唱的`时候,为了增加孩子的兴趣和导入传递活动,我加入了拍腿的动作,并帮助孩子区分拍哪边的朋友和动作的顺序,通过练习帮助孩子形成动力定型。过程中,有个别孩子不清楚动作的顺序和方向,教师用体态、语言和眼神进行帮助,并且较慢的演唱歌曲。 接着,米罐作为新的刺激出现了,比起空手传递,传递米罐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孩子要接住米罐,就要较专注的观察米罐传递的位置,还要跟着节奏传给下一个朋友。有了前面传递的经验,孩子们的节奏型比较固定,但是在传递的时候还是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没有来得及接住米罐,接到米罐后直接传给下一个朋友,节奏型不稳定等。 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有三:第一是没有关注到米罐传来的方向;第二是动力定型不够稳固,没有让米罐在自己面前停留就传走了;第三是对乐曲不熟悉。
当孩子出现了这些问题的时候,我没有直接指出,而是请孩子们自己先反思问题出在哪里,并尽量自己解决问题。我对提出问题进行反思和帮助同伴的孩子表达了感谢,这样有助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也能体现出孩子的主体性。
我将对歌曲的反思放在了最后。我先让孩子自己提出问题,他们表示没有问题。这时我通过让孩子自己演唱的方式来验证是否会遇到困难,结果发现是存在问题的。此时,教师可以用清唱而非伴奏的方式,让孩子清楚有问题的地方歌词内容是什么,避免因伴奏对孩子的倾听造成一定的干扰。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国旗红红的哩》,学习用跳跃的方法演唱歌曲中的部分歌词,唱准休止符。
2、能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体会歌唱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喜欢国旗,热爱国旗的情感。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活动重难点:
能够用跳跃的声音唱出歌曲中的部分歌词。
在歌唱时不拉长声,能够在指定的歌词处停顿。
活动准备:
幼儿了解国旗的含义;学过有关国旗的歌曲
国旗图片;歌词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1、师生问好
2、练习单音的音节"哩"和"啦"重点指导:指导幼儿不要拉长声,唱出快乐活泼的情绪。
二、国旗多美丽
1、观察国旗图片,说说自己对国旗的了解是什么?
2、复习曾学过的有关国旗的歌曲教师小结:观察国旗的外形和颜色,重点提出来国旗是红红的,五颗星是黄色的。
三、学习歌曲《国旗红红的哩》
1、欣赏歌曲"请你听一听这首歌歌词里是怎么说国旗的?"
2、学习歌词
(1)看PPT学歌词
(2)分组利用小图卡摆一摆歌词顺序
(3)展示每组摆的顺序,和音乐确认最后结果
(4)随音乐念歌词
3、演唱歌曲
(1)看图片随音乐进行演唱。
重点指导:在有休止符的地方要强调幼儿注意空拍,声音要断开。
(2)尝试轮唱、对唱(与老师)
(3)利用课件指导幼儿唱准"哩哩"和"啦啦"重点指导:指导幼儿分清"啦"和"哩"的标志。在唱这两个字时不要拉长声。
4、我爱国旗
(1)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国旗的什么地方。
(2)讨论升国旗的时候要怎么做。
教学反思:
歌唱活动"国旗红红的哩"是一首表达幼儿对国旗喜爱之情的一首歌。过去我们曾学过一首有关国旗的歌曲"国旗国旗多美丽",与这首个不同的是"国旗红红的哩"是从国旗的外观上展示给小朋友国旗的美丽。所以为了使幼儿能够直观的看到国旗的外观,我将一些国旗的图片配合歌词向幼儿展示出来,形象化的`歌词更容易使幼儿记忆。为了使幼儿能够正确记忆歌词我利用各种方法,实物对应;倾听范唱;图片排序这些方法,用不同的途径激发幼儿学习记忆歌词的兴趣,并利用集体和小组两种教学方式帮助幼儿更好的记忆歌词。但活动环节的进行中还是出现了幼儿听的多,唱的少的情况,而且在听、学休止音的环节我没有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而是进行了直接教授,这样没有使幼儿主动的去听,去感受歌曲中的休止。最后我以"你喜欢国旗的哪里?"的一个小的谈话结束了活动,孩子们通过学习歌曲,也从歌词中感受到国旗外形的美丽,都纷纷举手发言,我能够感受到孩子们对国旗的喜爱之情。
小百科:国旗是国家的一种标志性旗帜,是国家的象征,它通过一定的样式、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安全教案_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01-13
幼儿园大班教案01-18
幼儿园大班教案06-08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2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7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7-20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0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1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7-21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2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