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幼儿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08-23 10:06:23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9篇【热门】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大班教案9篇【热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共用一条边。

  2、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火柴棒若干,三角尺,钟表,骰子,钱包,ppt。

  活动过程:

  一、儿歌律动《凑十儿歌》

  二、新授课

  1、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

  师:小朋友你们来看看老师手中都有些什么东西啊?

  幼:三角尺、钟表、骰子、钱包

  师:你们回答的非常好,现在哪位小朋友来告诉老师,这些东西都可以用什么平面图形来表示呢?

  (出示ppt)

  幼: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2、用火柴柜拼搭图形,引出公用边。

  师:小朋友们非常棒,现在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些是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是由几条边组成的呢?

  幼:三角形,2个,它们分别是由三条边组成的。

  师:好,那么请小朋友拿出你的右手食指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条边,二条边,三条边。现在请小朋友们从学具中拿出六根小棒来自己拼出两个三角形,老师看看谁拼的又快又好。(巡场指导)

  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都拼出来了没有?现在老师有一个难题要考考大家?请大家拿走其中的.一根小棍放回学具盒里,用剩下的5根小棍看看还能不能拼出两个三角形了?

  幼:(用实物投影仪)小朋友自己来摆一摆。

  小结,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看这两个三角形有几条边,是不是由一条我们数了两次,这条共用的边,我们就叫它“公用边”

  3、继续让幼儿拼搭图形,感知图形边的共用特征。

  师:现在老师再来考考大家,请小朋友自己摆出1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并数数有几条边,共用了几个小棍?

  幼:正方形4条边,三角形3条边,一共用了7根小棍。

  师:取走其中的一根小棍,,那你怎么拼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

  幼:自己拼,巡场指导。

  师:好,我们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拼一拼,我们大家一起来数一数。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图形公用边的含义,他们都是共用一条边,就叫做公用边。

  4、出示复杂图形,寻找公用边,加深印象。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下列图中的图形,有没有公用边,有的话有几条?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图形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的公用边有可能不只是一条,大家要善于发现公用边。

  三、巩固练习

  请小朋友们拼出5个正方形,看看谁用的火柴棒最少?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依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想象,会根据动物不同特征,合理的续编故事情节。

  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3、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乘坐过出租车的生活经历,认识多种动物的外形特征。

  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ppt。

  活动重难点:

  能够根据图画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能依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想象,积极参与故事续编。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画面,引起幼儿兴趣。

  1、课件播放第一个画面,引起幼儿兴趣。

  2、师:孩子们,今天我们这来了位新朋友,你们看,是谁?你们猜猜它是做什么工作的呢?

  二、课件播放第二个画面,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1、师:今天小猴开着他神奇的出租车上路了,嘀嘀…瞧,他遇到了谁?

  2、小熊长的什么样?我们来学学小熊的样子。你们觉得小熊能坐进小猴的出租车吗?

  3、带着问题听故事第部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大胆表述。

  问题(1)小猴碰见小熊,说的什么?

  (2)小猴是怎样让小熊满意的?我们来听!

  三、观看画面听故事第二段,边听边鼓励幼儿帮助小猴想办法。

  1、嘀嘀,小猴的车继续向前开了,咦?小猴又遇见了谁?蛋宝宝怎么了?为什么哭啊?如果你是蛋宝宝会上小猴的车吗?(幼儿说说自己的理由)

  2、幼儿讨论完,听故事第二段。

  3、完整听故事一遍,集体讨论:帮助别人是件很快乐的事。

  (1)师:这个故事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小猴的出租车》。

  (2)师:故事里的小猴做了些什么事情?你们喜欢这只小猴吗?为什么?

  小结:小猴能主动动脑筋想办法帮助别人,而且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

  四、创设想象情景,引导幼儿大胆想象,根据动物不同特征续编故事。

  1、碰见乘客长颈鹿画面,帮助小猴想办法,续编故事。

  师:小猴的出租车真厉害,真神奇!许多小动物都想来坐一坐他的出租车,嘀嘀!车继续往前开了,碰见了下一位乘客,是谁?(长颈鹿)长颈鹿长的什么样?那一按按钮,小猴的车会变成什么样,长颈鹿才能坐进去?(幼儿自由表达,老师给予肯定,示范创编故事)

  2、碰见乘客刺猬画面,改造小猴的.出租车,续编故事。

  3、碰见乘客小鱼的画面,幼儿续编故事。

  师:你们刚才帮助了小猴,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小猴现在也特别开心呢!(小结:帮助别人和被帮助都是一件快乐的事)

  五、结束

  老师也有辆神奇的出租车,孩子们坐上我的车去游玩吧!

  活动反思:

  小熊和蛋宝宝都是幼儿比较熟悉的形象,再加上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效果,孩子们立刻被吸引了。整个活动以“猜测”贯穿其中。很多幼儿都纷纷发言,气氛活跃而又热烈。

  但老师在处理幼儿回答的问题时还欠缺智慧,还需要更多的语言技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网络能传播各种信息。

  2、能结合已有经验续编故事。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的内容。

  续编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活动前幼儿已大致了解网吧的含义,教学VCD《动物网吧》、故事录音《动物网吧》、幼儿用书《动物网吧》。

  活动过程:

  1、引出故事内容:

  出示幼儿用书A《动物网吧》,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什么地方?

  “在动物网吧里会发生什么事?”

  幼儿听故事,大致了解故事。

  2、听看结合,理解故事内容:

  幼儿观看《动物网吧》教学VCD,边看边思考以下问题。

  ——“动物网吧里,猴哥哥帮助了哪些朋友?”“猴哥哥是怎样帮助这些朋友的?”

  “猴哥哥在网上查阅了哪些资料呢?”

  “猴哥哥是怎样查阅资料的?”

  “这些朋友后来都去干什么了?”

  3、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续编故事:

  启发幼儿思考。

  ——“还有哪些小动物想请猴哥哥帮忙?上网可以查到什么信息?”

  幼儿自由结伴,采用表演、绘画、讲故事等形式进行交流。

  师生共同小结交流情况。

  4、联络生活经验进行讨论:

  幼儿介绍自己熟悉的网站,也可提出疑问,与同伴共同解决。

  幼儿相互讨论。

  ——“人们还可以上网做哪些事情?”“上网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小百科:网吧,是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提供上网服务营利性场所。网吧提供电脑相关硬件,消费者可自由操控软件设施。收费方式一般有以小时收费、通宵收费。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沙尘暴的成因,树立环保意识。

  2、初步知道沙尘暴的危害。

  3、初步了解根治沙尘暴的措施。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1、观看有关沙尘暴危害的图片或录象。

  2、向父母了解有关沙尘暴的危害。

  3、向父母初步了解根治沙尘暴的措施。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说说风有哪些益处和害处,引出沙尘暴的话题。

  2、教师:“你们见过沙尘暴吗说说你的体验。”引导幼儿从风沙的.声音,风沙的速度,风沙吹在人脸上的感觉,当时空气中的味道等多方面展开讨论。

  教师根据幼儿讨论情况给予小结。

  3、教师简单介绍沙尘暴的危害。

  4、教师:“你们知道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吗?”引导幼儿从植被的破坏,森林的大量砍伐等方面讨论。

  5、请幼儿说说用什么方法才能减少和控制沙尘暴。教师从种植花草、保护树木、建防护林等方面提示补充。

  活动建议:

  1、可在有沙尘暴的天气开展此项活动。

  2、在活动区摆放有关的图片或图书。

  3、组织幼儿参加简单的种植活动。

  活动反思

  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学习层次不齐。个别幼儿对科学探究没兴趣。需要老师家长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和兴趣。部分幼儿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保护自己的安全知识方面欠缺。

  沙尘暴对于我们大人来说也许并不陌生,但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似乎是遥不可及的,更不用说对它的了解了,可总不能因为幼儿对此陌生就放弃。本节课主要让幼儿了解沙尘暴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危害?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怎样不让沙尘暴发生?为了让幼儿对沙尘暴有更多的了解,我上网查了很多资料,并从网上下载了许多有关的图片。

  小百科: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特点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创编故事中狐狸与兔子的主要对话。

  2、体验与同伴合作创编、表演童话剧的快乐。

  3、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教学重难点:

  幼儿在创编对话时,语气、语调与故事角色的匹配

  幼儿合作创编并且表演情节

  教学准备:

  视频、故事录音、PPT

  教学课时:

  第二两课时(共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故事图片引出活动

  1、引出活动

  最近我们在表演童话剧《狐狸和兔子》,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还记得,故事中提到了怎样的狐狸和兔子?

  ——小结:狡猾的狐狸遇上了善良的兔子,故事就这样开始的。(听故事录音开始部分)

  二、尝试创编台词

  1、狐狸、兔子介绍自己房子时各自的对话

  (1)出示图片一(狐狸和兔子各自的房子)

  提问:睡在这房子里会有什么感觉(外形、作用)

  提问:兔子和狐狸会怎么介绍自己的房子?

  2、狐狸出场

  (2)看啊,狐狸来了。

  听音频(事先准备狐狸和兔子的音频)

  提问:兔子和狐狸说话时的声音听起来有什么地方不同?

  (3)出示幼儿说的不同之处,制作成卡片贴在黑板上作为记录(口气、语调、情感等)

  (4)幼儿听一听、学一学

  ——兔子的'声音很温柔,狐狸的声音又尖又细,不同的声音能表现不同性格的角色

  3、视频表演

  肖老师也录了视频,分别是狐狸骗兔子、狐狸赶走兔子的片段,看了以后,说说这两段视频说了什么?

  出示两段无声音的表演

  幼儿说说理由(动作、神态、表情)

  小结:相同的动物可以用不同的动作、神态、表情表演出不同的心情。

  (3)再看一遍视频,配上声音、动作

  (4)放完整视频,幼儿跟着试一试

  4、兔子重新回家

  (1)提问:兔子被赶出了自己房子后,想了什么办法要回房子

  今天的结局不一样了,兔子是聪明、勇敢的,她会想什么办法要回房子?

  (2)我们来尝试做导演,两人合作,分别扮演狐狸和兔子,演一演兔子被赶出后想要回房子时他们的对话。

  两人尝试表演

  (3)展示

  请2到3组幼儿上前表演,观众点评(通过评价动作、表情、语调等)

  幼儿评价同伴的表演

  三、欣赏童话剧,激发幼儿表演欲望。

  这是你们的剧照,像不像为小朋友继续表演新编的故事呢?下次再来试一试。

  教学评析:

  根据大班童话剧的目标中提到的:“能创造性地表演同一主题中的不同情节,表现不同角色的形象”这一点,结合这一目标,我借助故事中“狐狸的房子融化了,兔子的房子还好好的,狐狸求兔子借住一晚上,倒把兔子赶出来家”一句话,引发幼儿的想象,启发幼儿根据角色的性格、故事情节合理、大胆地创编相关台词,一步步将幼儿自己创编的情节、对话转变为童话剧的一部分,从而推动大班幼儿合理想象的能力。另外,教案中也关注大班幼儿合作表演的能力,结合“大班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演,并能合作、协商进行角色之间的分配以及情节的展开”,在上一环节的创编台词、表演基础上递进要求,两人合作表演,并由幼儿进行评价,进一步巩固表演中神态、动作、语气的表演要素,推进幼儿自主表演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理解诗歌内容,并学习有感情的朗诵,感受其中所表达的深厚感情。

  2、激起对老师、幼儿园的留恋之情和对小学生活的期待。

  活动准备:

  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谈话

  1、小朋友们你们在幼儿园生活了几年了?现在小朋友们即将要毕业了,要离开幼儿园了,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2、就要毕业了,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呢?

  3、你喜欢幼儿园吗?为什么?

  4、你觉得你在幼儿园里有哪些进步?引导幼儿比较、讲述自己刚上幼儿园时候的样子和现在的样子,体验自己的进步之处。

  5、你快要毕业,离开幼儿园了,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心里话。

  二、理解诗歌内容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诗歌,诗歌的名字就叫《毕业诗》。

  2、教师结合幻灯片完整朗诵诗歌?

  3、提问:诗歌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诗歌里说了什么?

  三、学习诗歌

  1、这首诗歌表达了即将离开幼儿园的小朋友想说的话,你们想说一说吗?

  2、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歌说一说。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风,体验与风游戏的乐趣。

  2、想象表现风来了的各种情景,仿编诗歌。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观察有风的各种情景用图画形式记录。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炎热的天气越是谁给大家带来凉快?

  2、风看不见,摸不到,你发现风来过的秘密了吗?

  二、诗歌《风》

  1、展示交流幼儿观察风的图画记录。

  说说自己从哪些地方发现的秘密。

  2、让我们听听诗歌里的`风是怎样的?

  3、师幼共同讨论风来过了的影响。

  三、仿编诗歌

  1、结合生活经验,尝试仿编诗歌。

  活动延伸:

  回忆风对物体的影响,如街上飞舞的报纸,吹落的帽子,飘落树叶等。

  附:《风》

  你没见过风,我也没见过风,你听树叶沙沙沙,那是树儿和风在谈话。

  你没见过风,我也没见过风,你看树叶在点头,那是风儿在树林里走。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欣赏了诗歌《风》,知道了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从其他事物的变化上发现风的存在。让小朋友知道,怎样知道风来了,有什么方法是可以知道。风来了又有哪些东西在动了。通过对诗歌的创编,扩大了孩子思维的角度,他们发现我们不仅可以用眼睛,还能用耳朵、鼻子、皮肤等等去发现风来过了。

  小百科: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一、设计意图:

  大班的孩子,抽象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思维较活跃,基本上已能够理解图形的典型特征,同时能进一步理解图形之间较复杂的组合关系。他们开始对识别重叠图形感兴趣,并能运用点数的方法,尝试找出几何图形的个数。为了加深幼儿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帮助幼儿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幼儿思维灵活性的发展,我们设计了一套大班数学学具《图形变变变》。

  二、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各种图形的特征。

  2、根据图案统计出相应图形的数量,并会用各种图形拼出多种图案。

  3、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空间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4、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的能力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够根据平面图形的特征,辨别组合图中的图形,进行计数,增进对图形的认识。

  难点:会根据各种图形的特征拼出各种图案。

  四、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机器人拼图一份;学具:每人一套几何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知识准备:已认识的'几何图形

  五、说活动过程:

  (一)复习律动《不说话》。

  (二)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图形宝宝,小朋友想不想看他们都是谁呀?

  幼:想。

  (三)展示各种图形卡片。

  1、例正方形。

  (1)、师:这是什么图形?它有哪些特征?

  (2)、师幼共同讨论,老师,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一样长(相等),有四个直角。

  (3)、老师出示正方形卡片,让幼儿亲自摸一摸。

  2、依次出示三角形,圆形,长方形图片。师幼共同:

  (1)、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2)、圆形有边没有角,像个盘子。

  (3)、长方形有四个角,四条边,对边相等。

  3、认识图形。

  (1)、老师单独出示各种图形。

  (2)、集中出示不同图形。

  (四)出示机器人,找出图案中的不同图形,并进行计数。

  1、教师出示机器人图案,提问:

  (1)这是什么图案?上面有哪些图形组成?

  (2)、那个小朋友能亲自上台找一找图形?

  2、老师说图形名称,让幼儿找一找。

  3、师幼共同说出每个图形有几个?

  4、老师再一次不种图形的特征。

  (五)、老师逐步出示各种图案,让幼儿自己观察,说出每个图案是有哪些图形组成的?各有多少个?

  1、大树 2、小房子 3、小花

  4、太阳 5、小鱼 6、小鸡

  (1)、逐自出示一遍,让幼儿说出是什么图案,有哪些图形组成,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

  (2)、集中展示。

  (3)、鼓励幼儿粘出不同的组合图形或其他的图形。

  (六)、幼儿拼图,老师巡回指导。

  (每一组幼儿准备各种图形若干,请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组合不同的图案。)

  (七)、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1、介绍自己的作品名称是什么?

  2、作品都用了哪几种图形?

  3、各用了几个?

  (八)、老师:

  1、小朋友用不同的图形变成了这么多漂亮的图案,好不好玩?为什么?

  幼:自由回答。

  师: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图形变变变》。

  2、再一次集中出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并说出他们的不同特征。

  六、教学延伸:

  小朋友,老师现在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下去以后,我们在教室里,校园或家里边找一找哪些物体也是这些形状的,再上课的时候,我们比一比看一看那个小朋友说得最多?

  (让数学图形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数学《图像变变变》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掌握了不同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说出相应的图形名称,能在不同的图案中找出不同的图形并学会计数。再通过自己动手拼图,更加进一步掌握了图形的特征。

  活动过程中,老师先出示不同的图形,让幼儿辨认不同的图形特征,再集中展示。又在机器人的图案中辨认计数,最后又通过拼图来进一步掌握图形的特征。整节课程,思路清晰,设计完整,气氛活跃,效果较好。

  但还有太多的不足之处:

  1、ppt课件的制作不熟悉,方法老套。

  2、语言不够亲切,缺乏亲和力。

  3、幼儿动手操作粘贴时间较长。

  4、缺乏了鼓励孩子的语言。

  5、启发幼儿动手操作练习之间没有衔接的语言。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带孩子们一起感受赏雪、玩雪的快乐。

  2、通过观察,让幼儿了解雪花的特征。

  3、通过折、剪,促进幼儿小肌肉群的协调发展。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

  让幼儿掌握三等分对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幼儿能够按照所画图形剪掉阴影部分。

  教学准备:

  1、情境准备:选择冬天下雪的天气。

  2、材料准备:放大镜黑纸片《雪花》图片白纸若干。

  3、经验准备:有在户外玩雪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带孩子到户外玩雪感受赏雪、玩雪的快乐。

  1、孩子们,现在我们出去玩雪,你们看一看,雪花是什么颜色的?它一片一片落下来像什么?

  2、雪花落到了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观察,丰富幼儿词汇,如:雪花落到了树枝上,树枝上挂满了……,雪花落到了屋顶上、大地上厚厚的像……)

  二、观察雪花。

  接一片雪花,让幼儿感知雪的特征,观察雪在手心融化的.过程。

  1、雪花落在你的手上是什么感觉?咦,雪怎么不见了?

  2、请用黑纸片接住小雪花,用放大镜看一看,雪花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观察并得出结论。(小雪花有六个花瓣毛绒绒的)

  三、学剪小雪花。

  1、教师出示《雪花》图片,展示雪花的各种形态。

  2、出示白色正方形的纸和剪刀,引起幼儿注意。

  3、教师示范剪《雪花》,幼儿认真观察学习。

  交代剪雪花的步骤,折的过程中重点让幼儿掌握对折后三等分对折的方法,折好后让幼儿画上图后再剪。

  4、幼儿剪雪花,教师巡回指导。

  (一)看步骤进行正确的折叠方法。

  (二)幼儿用剪子按图将虚线部分剪掉。

  结束部分:

  幼儿将剪好的窗花贴到窗户上。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以情感为主线不仅使幼儿感受了雪花的美,感受了赏雪、玩雪的快乐还使幼儿对雪花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又引导幼儿欣赏了各种各样的剪纸雪花作品,激发了幼儿的学习欲望。

  《雪花》是一堂以折剪为主的手工制作课。六角花瓣的纸张折叠对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我将本课重点放在折剪雪花上,教师示范制作,幼儿跟着学,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书中所示雪花的折法过于复杂,有点难,思考再三我先将正方形纸对折两次(上下对折,左右对折),将最难的三等分放到最后,这样就成了。剪纸这个环节中,我发现情况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好,只有少部分孩子能完整的制作完雪花,大部分孩子都失败了原因是他们没有掌握好剪的正确方法而且操作纸的方法也不正确,因此导致雪花四分五裂。有的能力弱点的甚至不知如何下手。因此,在下次有类似活动时,我也要提前想一个方法,给能力弱一点的孩子画出要剪的形状模型,这样制作活动可以会比较成功。

《幼儿园大班教案9篇【热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安全教案_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01-13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2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7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8-17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31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8-10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8-10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7-20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0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1

幼儿园大班教案9篇【热门】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大班教案9篇【热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共用一条边。

  2、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火柴棒若干,三角尺,钟表,骰子,钱包,ppt。

  活动过程:

  一、儿歌律动《凑十儿歌》

  二、新授课

  1、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

  师:小朋友你们来看看老师手中都有些什么东西啊?

  幼:三角尺、钟表、骰子、钱包

  师:你们回答的非常好,现在哪位小朋友来告诉老师,这些东西都可以用什么平面图形来表示呢?

  (出示ppt)

  幼: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2、用火柴柜拼搭图形,引出公用边。

  师:小朋友们非常棒,现在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些是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是由几条边组成的呢?

  幼:三角形,2个,它们分别是由三条边组成的。

  师:好,那么请小朋友拿出你的右手食指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条边,二条边,三条边。现在请小朋友们从学具中拿出六根小棒来自己拼出两个三角形,老师看看谁拼的又快又好。(巡场指导)

  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都拼出来了没有?现在老师有一个难题要考考大家?请大家拿走其中的.一根小棍放回学具盒里,用剩下的5根小棍看看还能不能拼出两个三角形了?

  幼:(用实物投影仪)小朋友自己来摆一摆。

  小结,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看这两个三角形有几条边,是不是由一条我们数了两次,这条共用的边,我们就叫它“公用边”

  3、继续让幼儿拼搭图形,感知图形边的共用特征。

  师:现在老师再来考考大家,请小朋友自己摆出1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并数数有几条边,共用了几个小棍?

  幼:正方形4条边,三角形3条边,一共用了7根小棍。

  师:取走其中的一根小棍,,那你怎么拼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

  幼:自己拼,巡场指导。

  师:好,我们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拼一拼,我们大家一起来数一数。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图形公用边的含义,他们都是共用一条边,就叫做公用边。

  4、出示复杂图形,寻找公用边,加深印象。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下列图中的图形,有没有公用边,有的话有几条?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图形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的公用边有可能不只是一条,大家要善于发现公用边。

  三、巩固练习

  请小朋友们拼出5个正方形,看看谁用的火柴棒最少?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依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想象,会根据动物不同特征,合理的续编故事情节。

  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3、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乘坐过出租车的生活经历,认识多种动物的外形特征。

  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ppt。

  活动重难点:

  能够根据图画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能依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想象,积极参与故事续编。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画面,引起幼儿兴趣。

  1、课件播放第一个画面,引起幼儿兴趣。

  2、师:孩子们,今天我们这来了位新朋友,你们看,是谁?你们猜猜它是做什么工作的呢?

  二、课件播放第二个画面,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1、师:今天小猴开着他神奇的出租车上路了,嘀嘀…瞧,他遇到了谁?

  2、小熊长的什么样?我们来学学小熊的样子。你们觉得小熊能坐进小猴的出租车吗?

  3、带着问题听故事第部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大胆表述。

  问题(1)小猴碰见小熊,说的什么?

  (2)小猴是怎样让小熊满意的?我们来听!

  三、观看画面听故事第二段,边听边鼓励幼儿帮助小猴想办法。

  1、嘀嘀,小猴的车继续向前开了,咦?小猴又遇见了谁?蛋宝宝怎么了?为什么哭啊?如果你是蛋宝宝会上小猴的车吗?(幼儿说说自己的理由)

  2、幼儿讨论完,听故事第二段。

  3、完整听故事一遍,集体讨论:帮助别人是件很快乐的事。

  (1)师:这个故事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小猴的出租车》。

  (2)师:故事里的小猴做了些什么事情?你们喜欢这只小猴吗?为什么?

  小结:小猴能主动动脑筋想办法帮助别人,而且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

  四、创设想象情景,引导幼儿大胆想象,根据动物不同特征续编故事。

  1、碰见乘客长颈鹿画面,帮助小猴想办法,续编故事。

  师:小猴的出租车真厉害,真神奇!许多小动物都想来坐一坐他的出租车,嘀嘀!车继续往前开了,碰见了下一位乘客,是谁?(长颈鹿)长颈鹿长的什么样?那一按按钮,小猴的车会变成什么样,长颈鹿才能坐进去?(幼儿自由表达,老师给予肯定,示范创编故事)

  2、碰见乘客刺猬画面,改造小猴的.出租车,续编故事。

  3、碰见乘客小鱼的画面,幼儿续编故事。

  师:你们刚才帮助了小猴,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小猴现在也特别开心呢!(小结:帮助别人和被帮助都是一件快乐的事)

  五、结束

  老师也有辆神奇的出租车,孩子们坐上我的车去游玩吧!

  活动反思:

  小熊和蛋宝宝都是幼儿比较熟悉的形象,再加上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效果,孩子们立刻被吸引了。整个活动以“猜测”贯穿其中。很多幼儿都纷纷发言,气氛活跃而又热烈。

  但老师在处理幼儿回答的问题时还欠缺智慧,还需要更多的语言技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网络能传播各种信息。

  2、能结合已有经验续编故事。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的内容。

  续编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活动前幼儿已大致了解网吧的含义,教学VCD《动物网吧》、故事录音《动物网吧》、幼儿用书《动物网吧》。

  活动过程:

  1、引出故事内容:

  出示幼儿用书A《动物网吧》,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什么地方?

  “在动物网吧里会发生什么事?”

  幼儿听故事,大致了解故事。

  2、听看结合,理解故事内容:

  幼儿观看《动物网吧》教学VCD,边看边思考以下问题。

  ——“动物网吧里,猴哥哥帮助了哪些朋友?”“猴哥哥是怎样帮助这些朋友的?”

  “猴哥哥在网上查阅了哪些资料呢?”

  “猴哥哥是怎样查阅资料的?”

  “这些朋友后来都去干什么了?”

  3、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续编故事:

  启发幼儿思考。

  ——“还有哪些小动物想请猴哥哥帮忙?上网可以查到什么信息?”

  幼儿自由结伴,采用表演、绘画、讲故事等形式进行交流。

  师生共同小结交流情况。

  4、联络生活经验进行讨论:

  幼儿介绍自己熟悉的网站,也可提出疑问,与同伴共同解决。

  幼儿相互讨论。

  ——“人们还可以上网做哪些事情?”“上网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小百科:网吧,是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提供上网服务营利性场所。网吧提供电脑相关硬件,消费者可自由操控软件设施。收费方式一般有以小时收费、通宵收费。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沙尘暴的成因,树立环保意识。

  2、初步知道沙尘暴的危害。

  3、初步了解根治沙尘暴的措施。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1、观看有关沙尘暴危害的图片或录象。

  2、向父母了解有关沙尘暴的危害。

  3、向父母初步了解根治沙尘暴的措施。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说说风有哪些益处和害处,引出沙尘暴的话题。

  2、教师:“你们见过沙尘暴吗说说你的体验。”引导幼儿从风沙的.声音,风沙的速度,风沙吹在人脸上的感觉,当时空气中的味道等多方面展开讨论。

  教师根据幼儿讨论情况给予小结。

  3、教师简单介绍沙尘暴的危害。

  4、教师:“你们知道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吗?”引导幼儿从植被的破坏,森林的大量砍伐等方面讨论。

  5、请幼儿说说用什么方法才能减少和控制沙尘暴。教师从种植花草、保护树木、建防护林等方面提示补充。

  活动建议:

  1、可在有沙尘暴的天气开展此项活动。

  2、在活动区摆放有关的图片或图书。

  3、组织幼儿参加简单的种植活动。

  活动反思

  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学习层次不齐。个别幼儿对科学探究没兴趣。需要老师家长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和兴趣。部分幼儿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保护自己的安全知识方面欠缺。

  沙尘暴对于我们大人来说也许并不陌生,但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似乎是遥不可及的,更不用说对它的了解了,可总不能因为幼儿对此陌生就放弃。本节课主要让幼儿了解沙尘暴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危害?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怎样不让沙尘暴发生?为了让幼儿对沙尘暴有更多的了解,我上网查了很多资料,并从网上下载了许多有关的图片。

  小百科: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特点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创编故事中狐狸与兔子的主要对话。

  2、体验与同伴合作创编、表演童话剧的快乐。

  3、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教学重难点:

  幼儿在创编对话时,语气、语调与故事角色的匹配

  幼儿合作创编并且表演情节

  教学准备:

  视频、故事录音、PPT

  教学课时:

  第二两课时(共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故事图片引出活动

  1、引出活动

  最近我们在表演童话剧《狐狸和兔子》,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还记得,故事中提到了怎样的狐狸和兔子?

  ——小结:狡猾的狐狸遇上了善良的兔子,故事就这样开始的。(听故事录音开始部分)

  二、尝试创编台词

  1、狐狸、兔子介绍自己房子时各自的对话

  (1)出示图片一(狐狸和兔子各自的房子)

  提问:睡在这房子里会有什么感觉(外形、作用)

  提问:兔子和狐狸会怎么介绍自己的房子?

  2、狐狸出场

  (2)看啊,狐狸来了。

  听音频(事先准备狐狸和兔子的音频)

  提问:兔子和狐狸说话时的声音听起来有什么地方不同?

  (3)出示幼儿说的不同之处,制作成卡片贴在黑板上作为记录(口气、语调、情感等)

  (4)幼儿听一听、学一学

  ——兔子的'声音很温柔,狐狸的声音又尖又细,不同的声音能表现不同性格的角色

  3、视频表演

  肖老师也录了视频,分别是狐狸骗兔子、狐狸赶走兔子的片段,看了以后,说说这两段视频说了什么?

  出示两段无声音的表演

  幼儿说说理由(动作、神态、表情)

  小结:相同的动物可以用不同的动作、神态、表情表演出不同的心情。

  (3)再看一遍视频,配上声音、动作

  (4)放完整视频,幼儿跟着试一试

  4、兔子重新回家

  (1)提问:兔子被赶出了自己房子后,想了什么办法要回房子

  今天的结局不一样了,兔子是聪明、勇敢的,她会想什么办法要回房子?

  (2)我们来尝试做导演,两人合作,分别扮演狐狸和兔子,演一演兔子被赶出后想要回房子时他们的对话。

  两人尝试表演

  (3)展示

  请2到3组幼儿上前表演,观众点评(通过评价动作、表情、语调等)

  幼儿评价同伴的表演

  三、欣赏童话剧,激发幼儿表演欲望。

  这是你们的剧照,像不像为小朋友继续表演新编的故事呢?下次再来试一试。

  教学评析:

  根据大班童话剧的目标中提到的:“能创造性地表演同一主题中的不同情节,表现不同角色的形象”这一点,结合这一目标,我借助故事中“狐狸的房子融化了,兔子的房子还好好的,狐狸求兔子借住一晚上,倒把兔子赶出来家”一句话,引发幼儿的想象,启发幼儿根据角色的性格、故事情节合理、大胆地创编相关台词,一步步将幼儿自己创编的情节、对话转变为童话剧的一部分,从而推动大班幼儿合理想象的能力。另外,教案中也关注大班幼儿合作表演的能力,结合“大班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演,并能合作、协商进行角色之间的分配以及情节的展开”,在上一环节的创编台词、表演基础上递进要求,两人合作表演,并由幼儿进行评价,进一步巩固表演中神态、动作、语气的表演要素,推进幼儿自主表演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理解诗歌内容,并学习有感情的朗诵,感受其中所表达的深厚感情。

  2、激起对老师、幼儿园的留恋之情和对小学生活的期待。

  活动准备:

  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谈话

  1、小朋友们你们在幼儿园生活了几年了?现在小朋友们即将要毕业了,要离开幼儿园了,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2、就要毕业了,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呢?

  3、你喜欢幼儿园吗?为什么?

  4、你觉得你在幼儿园里有哪些进步?引导幼儿比较、讲述自己刚上幼儿园时候的样子和现在的样子,体验自己的进步之处。

  5、你快要毕业,离开幼儿园了,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心里话。

  二、理解诗歌内容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诗歌,诗歌的名字就叫《毕业诗》。

  2、教师结合幻灯片完整朗诵诗歌?

  3、提问:诗歌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诗歌里说了什么?

  三、学习诗歌

  1、这首诗歌表达了即将离开幼儿园的小朋友想说的话,你们想说一说吗?

  2、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歌说一说。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风,体验与风游戏的乐趣。

  2、想象表现风来了的各种情景,仿编诗歌。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观察有风的各种情景用图画形式记录。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炎热的天气越是谁给大家带来凉快?

  2、风看不见,摸不到,你发现风来过的秘密了吗?

  二、诗歌《风》

  1、展示交流幼儿观察风的图画记录。

  说说自己从哪些地方发现的秘密。

  2、让我们听听诗歌里的`风是怎样的?

  3、师幼共同讨论风来过了的影响。

  三、仿编诗歌

  1、结合生活经验,尝试仿编诗歌。

  活动延伸:

  回忆风对物体的影响,如街上飞舞的报纸,吹落的帽子,飘落树叶等。

  附:《风》

  你没见过风,我也没见过风,你听树叶沙沙沙,那是树儿和风在谈话。

  你没见过风,我也没见过风,你看树叶在点头,那是风儿在树林里走。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欣赏了诗歌《风》,知道了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从其他事物的变化上发现风的存在。让小朋友知道,怎样知道风来了,有什么方法是可以知道。风来了又有哪些东西在动了。通过对诗歌的创编,扩大了孩子思维的角度,他们发现我们不仅可以用眼睛,还能用耳朵、鼻子、皮肤等等去发现风来过了。

  小百科: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一、设计意图:

  大班的孩子,抽象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思维较活跃,基本上已能够理解图形的典型特征,同时能进一步理解图形之间较复杂的组合关系。他们开始对识别重叠图形感兴趣,并能运用点数的方法,尝试找出几何图形的个数。为了加深幼儿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帮助幼儿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幼儿思维灵活性的发展,我们设计了一套大班数学学具《图形变变变》。

  二、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各种图形的特征。

  2、根据图案统计出相应图形的数量,并会用各种图形拼出多种图案。

  3、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空间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4、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的能力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够根据平面图形的特征,辨别组合图中的图形,进行计数,增进对图形的认识。

  难点:会根据各种图形的特征拼出各种图案。

  四、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机器人拼图一份;学具:每人一套几何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知识准备:已认识的'几何图形

  五、说活动过程:

  (一)复习律动《不说话》。

  (二)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图形宝宝,小朋友想不想看他们都是谁呀?

  幼:想。

  (三)展示各种图形卡片。

  1、例正方形。

  (1)、师:这是什么图形?它有哪些特征?

  (2)、师幼共同讨论,老师,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一样长(相等),有四个直角。

  (3)、老师出示正方形卡片,让幼儿亲自摸一摸。

  2、依次出示三角形,圆形,长方形图片。师幼共同:

  (1)、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2)、圆形有边没有角,像个盘子。

  (3)、长方形有四个角,四条边,对边相等。

  3、认识图形。

  (1)、老师单独出示各种图形。

  (2)、集中出示不同图形。

  (四)出示机器人,找出图案中的不同图形,并进行计数。

  1、教师出示机器人图案,提问:

  (1)这是什么图案?上面有哪些图形组成?

  (2)、那个小朋友能亲自上台找一找图形?

  2、老师说图形名称,让幼儿找一找。

  3、师幼共同说出每个图形有几个?

  4、老师再一次不种图形的特征。

  (五)、老师逐步出示各种图案,让幼儿自己观察,说出每个图案是有哪些图形组成的?各有多少个?

  1、大树 2、小房子 3、小花

  4、太阳 5、小鱼 6、小鸡

  (1)、逐自出示一遍,让幼儿说出是什么图案,有哪些图形组成,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

  (2)、集中展示。

  (3)、鼓励幼儿粘出不同的组合图形或其他的图形。

  (六)、幼儿拼图,老师巡回指导。

  (每一组幼儿准备各种图形若干,请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组合不同的图案。)

  (七)、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1、介绍自己的作品名称是什么?

  2、作品都用了哪几种图形?

  3、各用了几个?

  (八)、老师:

  1、小朋友用不同的图形变成了这么多漂亮的图案,好不好玩?为什么?

  幼:自由回答。

  师: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图形变变变》。

  2、再一次集中出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并说出他们的不同特征。

  六、教学延伸:

  小朋友,老师现在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下去以后,我们在教室里,校园或家里边找一找哪些物体也是这些形状的,再上课的时候,我们比一比看一看那个小朋友说得最多?

  (让数学图形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数学《图像变变变》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掌握了不同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说出相应的图形名称,能在不同的图案中找出不同的图形并学会计数。再通过自己动手拼图,更加进一步掌握了图形的特征。

  活动过程中,老师先出示不同的图形,让幼儿辨认不同的图形特征,再集中展示。又在机器人的图案中辨认计数,最后又通过拼图来进一步掌握图形的特征。整节课程,思路清晰,设计完整,气氛活跃,效果较好。

  但还有太多的不足之处:

  1、ppt课件的制作不熟悉,方法老套。

  2、语言不够亲切,缺乏亲和力。

  3、幼儿动手操作粘贴时间较长。

  4、缺乏了鼓励孩子的语言。

  5、启发幼儿动手操作练习之间没有衔接的语言。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带孩子们一起感受赏雪、玩雪的快乐。

  2、通过观察,让幼儿了解雪花的特征。

  3、通过折、剪,促进幼儿小肌肉群的协调发展。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

  让幼儿掌握三等分对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幼儿能够按照所画图形剪掉阴影部分。

  教学准备:

  1、情境准备:选择冬天下雪的天气。

  2、材料准备:放大镜黑纸片《雪花》图片白纸若干。

  3、经验准备:有在户外玩雪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带孩子到户外玩雪感受赏雪、玩雪的快乐。

  1、孩子们,现在我们出去玩雪,你们看一看,雪花是什么颜色的?它一片一片落下来像什么?

  2、雪花落到了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观察,丰富幼儿词汇,如:雪花落到了树枝上,树枝上挂满了……,雪花落到了屋顶上、大地上厚厚的像……)

  二、观察雪花。

  接一片雪花,让幼儿感知雪的特征,观察雪在手心融化的.过程。

  1、雪花落在你的手上是什么感觉?咦,雪怎么不见了?

  2、请用黑纸片接住小雪花,用放大镜看一看,雪花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观察并得出结论。(小雪花有六个花瓣毛绒绒的)

  三、学剪小雪花。

  1、教师出示《雪花》图片,展示雪花的各种形态。

  2、出示白色正方形的纸和剪刀,引起幼儿注意。

  3、教师示范剪《雪花》,幼儿认真观察学习。

  交代剪雪花的步骤,折的过程中重点让幼儿掌握对折后三等分对折的方法,折好后让幼儿画上图后再剪。

  4、幼儿剪雪花,教师巡回指导。

  (一)看步骤进行正确的折叠方法。

  (二)幼儿用剪子按图将虚线部分剪掉。

  结束部分:

  幼儿将剪好的窗花贴到窗户上。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以情感为主线不仅使幼儿感受了雪花的美,感受了赏雪、玩雪的快乐还使幼儿对雪花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又引导幼儿欣赏了各种各样的剪纸雪花作品,激发了幼儿的学习欲望。

  《雪花》是一堂以折剪为主的手工制作课。六角花瓣的纸张折叠对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我将本课重点放在折剪雪花上,教师示范制作,幼儿跟着学,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书中所示雪花的折法过于复杂,有点难,思考再三我先将正方形纸对折两次(上下对折,左右对折),将最难的三等分放到最后,这样就成了。剪纸这个环节中,我发现情况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好,只有少部分孩子能完整的制作完雪花,大部分孩子都失败了原因是他们没有掌握好剪的正确方法而且操作纸的方法也不正确,因此导致雪花四分五裂。有的能力弱点的甚至不知如何下手。因此,在下次有类似活动时,我也要提前想一个方法,给能力弱一点的孩子画出要剪的形状模型,这样制作活动可以会比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