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幼儿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09-12 10:36:40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华(9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华(9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画画中了解一些自己会做的事情。

  2、在自己制定计划中体验做事的快乐,萌发幼儿乐意做事的情感。

  3、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4、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独立计划做事有一定的局限性

  活动准备

  1、自己、家里、大三班、小区的四列小火车样板。

  2、幼儿操作的纸和笔、浆糊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老师讲故事《君君请客》

  2、幼儿讨论:君君为什么留不住朋友?

  二、观看《小美做事》

  1、我们看看小红会做些什么事情?

  自己穿衣服

  在家里扫地

  帮助班级整理图书

  在小区中捡垃圾

  三、幼儿制定计划

  1、想一想:你为自己、家人、班级、小区做过什么事?

  2、幼儿制定计划用简单的绘画表现为自己家人、班级、小区做过的事。

  四、计划归类

  1、我们一起把你们做的事来分一分,贴一贴(幼儿将自己计划书、按自己、家里、班级、小区进行分类。)

  2、教师总结归类。

  五、拓展“我乐意做……我会做”

  引导幼儿尝试做更多的事。

  教学反思

  学期大班的专题内容是培养幼儿的计划能力。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独立计划做一些事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引导幼儿逐步地尝试计划呢?我们觉得要选择一些幼儿熟悉,平时经常做的事,这样促使幼儿去计划时能大胆、积极主动地进行,而非因困难度过大而退缩、害怕。

  班中的幼儿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但“我会做事,我想做事”的意识还很薄弱,因此这一方面着手,让幼儿去尝试计划一下,我会做的事,以及我想做的事,幼儿的兴趣很高。让幼儿进行计划与成人相比很大的`差异,成人可以用文字表达,而幼儿只能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故在活动中人物做事的简笔画是主要的表现方式。

  在设计的各活动中,为了引出幼儿计划,在前两个环节中运用“军军与小红”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进行讨论,激发了幼儿要学习小红会做很多事。在每个环节之间,老师将四大幅示意图放于教室的四周。幼儿归类黏贴时积极地投入,并能仔细观察,从而将自己的画正确归类。

  在最后交流与乃至此后几天中,幼儿常围绕着四大幅画在交流。并时常来告诉我:“老师,我今天又做了××事!”

  在整个活动中,我注意到了幼儿的随机反应,并及时地鼓励、提醒、引导。如:汪涵说帮爸爸切菜,我就引导幼儿要小心,避免危险:又如沈子妍说要过节了,帮教室打扮,我马上与孩子谈到了要来临的圣诞与元旦,丰富幼儿各方面的知识。

  存在的不足:

  在活动中,幼儿围绕老师提出的四大主题“自己、班级、家里、小区”计划了做的各种事。但由于老师规定了范围,幼儿在计划时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下次活动中,可以让幼儿计划做各种不同的事。

  小百科:做汉语中的常用动词,使用范围非常广泛,由没有到存在之间的过程;做就是造,产生这个东西的意思—做生意、做饭、做工、做鬼脸等。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建立爱护花草的观念。

  2.了解一些日常照顾花草的简单方法。

  3.知道花草树木是我们的朋友,要爱护它们。

  4.尝试通过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一盆折断的花(其中花朵是用折纸方法作成的`、可以修复的),几个用可乐瓶子制作的洒水壶。

  2.幼儿用书:《花宝宝笑了》。

  活动过程:

  1.出示被折断的盆花,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小朋友们,看小花怎么了?它会说什么呢?

  教师:是谁把花弄成这个样子了?这个摘花的人做得对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花园里的花宝宝真好看,我们都喜欢,这些花宝宝不但把我们幼儿园装扮得很美丽,而且也把我们的城市装扮得更漂亮。所以,花儿好看,大家都不能摘,应该爱护它们,让它们长得更美丽。

  2.了解简单的照料花草的方法,学习照料花草。

  教师:我们应该如何照料这些美丽的花宝宝,让它们开放得更加美丽呢?

  教师介绍:花宝宝需要空气,还要太阳晒晒;泥土不能太紧,太紧了它们透不过气来,因此,我们可以帮它松一松土;另外花宝宝也象小朋友一样要喝水,也要适当的给花浇水。

  幼儿用自制的可乐瓶水壶给花宝宝浇水,把花宝宝搬出来晒太阳。

  3.夸夸自己是爱护花草的好孩子。

  教师:你们刚才是怎样照顾花草的呢? 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

  教师:大家都是爱护花草的好孩子,小花送来了礼物,谢谢你们。

  教师:我们也来帮帮被折断的小花吧!

  教师与幼儿一起将折断的花接好。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经常看到孩子们在教室里推椅子玩,从椅子上往下跳等等危险的动作。每当看到孩子们做这些危险的事情时,我们老师都很苦恼。后来,我想为什么不给孩子们上一节椅子的课,让孩子们尽情的去玩去探索,让他们既能释放他们的思维,又能让他们知道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是不可以玩椅子。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探索在椅子上的平衡能力。

  2. 锻炼幼儿的四肢协调,反应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4. 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每人一把小椅子,地垫。

  活动过程:

  1、 热身活动

  师: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用身体的每个部位来画圈圈吧!

  (头、肩膀、手、腰、膝盖、脚等)

  2、发展幼儿的平衡力。

  游戏一:坐在椅子上练平衡

  师:小朋友们来练一下你们的反应能力,请举起你们的左手、右手、左脚、右脚、拍手、拍脚

  游戏二:站在椅子上练平衡。

  师:小朋友我们站在椅子上抬起你的左脚、抬起你的右脚、身体向下压

  游戏三:躺在椅子上练平衡。

  师:小朋友我们躺在椅子上用肚子贴在椅子上,打开你的手和脚,用两只手抓住你的脚踝

  游戏四:站在椅子背后练平衡

  师:小朋友站在椅子后用小腹倚在椅背上,用双手撑在椅子上抬起脚保持平衡

  3、 加大难度,让幼儿探索在椅子上练平衡

  师:小朋友我们两个人一个椅子怎样才能保持平衡,

  4、 锻炼幼儿的四肢协调

  5、 学习匍匐前进

  师:小朋友看这样怎么过去呢?练习匍匐前进

  6、 放松活动。

  活动反思:

  幼儿在上本节课的时候兴趣特别的高,特别是让孩子们从凳子上往下跳的时候,有几个女生还是有些胆怯,在老师的.一句鼓励:“你可以的”,勇敢的跳下来了。在两人、三人、四人站在一个椅子上时,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思维,效果比较明显,特别是体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这节课达到了一定的成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不同的画法,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创作刮画,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感知蜡刻画的奇特效果。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激发幼儿喜欢画、愿意的画的活动兴趣。

  活动准备:

  竹签若干、刮画纸若干、教师范画、轻音乐、PPT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七彩世界,可是,七彩世界里有一个老巫婆,把整个世界都变成了黑色,小动物们哭的很伤心,被仙女姐姐听到了,仙女姐姐就送给了我们每人一支魔术笔,帮小动物们把这个七彩的世界找回来。

  二、欣赏范画

  1、出示黑色画纸

  2、幼儿自由发言

  小结;如果我有一支魔术笔我现在最想把菊花画出来,因为现在菊花会开始了,我觉得菊花很漂亮,也可以设计出很多不同的造型,让人们去欣赏。所以我最想把菊花画出来,出示范画。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画法,叫做“刮蜡画”。刮腊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三、演示范画并讲解

  1、我们刮画所用到的工具有竹签和蜡画纸。

  2、讲解刮画的技巧与方法。(划、涂、刮的基本技能。)

  3、教师小结

  四、大胆尝试,自由创造。

  1、师:现在请小朋友拿着有趣的画纸和魔术笔,把你最想画的七彩世界画出来。

  2、幼儿进行蜡刻画创作活动,提醒幼儿注意构图,画面不能画得太满。

  3、在幼儿进行蜡刻画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五、作品展示

  把幼儿作品贴到展示栏中,相互欣赏、评价。

  活动反思:

  我首先以故事的形式引入,幼儿较敢兴趣,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幼儿尝试学习蜡刻画,在讲解示范这一环节中,我觉得自己引导的还不够清楚,幼儿也不是很理解,在示范环节后应让幼儿欣赏作品,再让幼儿自由创作,这样才能让幼儿的思路更清晰,活动中,可提供多些材料工具让幼儿创作,整节课下来,孩子们对蜡刻画是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没有真正掌握一些划、涂、刮的基本技能。

  小百科:世界广义上来讲,就是全部、所有、一切。现在一般来讲世界指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世界也代称有天地、天下、此岸、世间、万物、世上等。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饶有趣味的作品内容,很吸引幼儿。“够月亮”的画面和内容让幼儿充满好奇,产生了游戏的冲动。因此这是一个可以“玩”、可以“游戏”的作品,适宜在大班进行集体教学。

  叠高是各年龄段幼儿都喜欢的活动,大班幼儿已积累了一些操作经验,但对叠高中蕴含的“奥秘”却不甚清楚。于是,我们借助文学作品,设计了“够月亮”活动,让大班幼儿在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探究叠高的“奥秘”,初步体验合作的乐趣和重要性,引发幼儿积极主动的操作、探究和发现。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动物“吃月亮”的画面中,讨论并发现叠高时保持平衡的方法。

  2.与同伴一起探究叠高的“奥秘”,从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作品的动画片、幼儿建构作品的照片、PPT(人体叠高):叠高用的多种用具、纸制隔板、可移动的“月亮”。

  活动过程

  一、交代名称,引发好奇

  (通过“开门见山”式的问题引出作品,引起幼儿无限的遐想和学习的积极性。)

  1.这是什么(月亮)这里有一个关于月亮的有趣的故事,一起看看这个故事的名字——《月亮的味道》。

  2.你认为月亮是什么味道的

  3.过渡:有一群动物也在想: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它们想去摘月亮,动物们有没有摘到月亮动物们用什么方法摘到月亮的

  二、听讲故事,理解作品

  (借助重点问题和插问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讨论并发现叠高的一些方法,促进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1.播放PPT:看看讲讲(讲述中适当进行一些插问)。

  (1)大象这么大,海龟这么小,我们一起帮忙想个好办法,让上面的大象站稳、下面的海龟不受伤,可以怎么做(引导幼儿大胆推测)

  (2)现在谁来帮忙了狮子站在斑马身上,它的头往哪边比较合适呢为什么这样站比较好

  (3)现在几个动物在摘月亮(7个)你认为猴子会请哪个动物爬上去比较合适(推进)为什么小老鼠爬上去比较合适

  (4)小老鼠为什么能成功这是朋友们互相合作、努力配合的结果吗

  (5)谁能说说动物们是用什么办法站稳、够到月亮的

  2.小结:动物们互相配合,慢慢地往上叠,它们都找到了保持平衡的方法。它们不怕失败,最终成功地够到了月亮,尝到了月亮的味道。大家都觉得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很值。

  3.过渡:动物们齐心协力用叠高的方法够到了月亮,品尝到了“它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你们想不想也和朋友一起“够月亮”

  三、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借助操作体验和问题讨论,引导幼儿在共同游戏中探究叠高的“奥秘”,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1.第一次探索。

  提供材料:每个桌上有一个可移动的“月亮”。一个塑料筐,筐里有一些小纸板、罐头、积木、木板等。每组材料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1)交代操作要求:

  这些材料像什么呢(动物的腿)这些小纸板可以代替什么(动物的身体)

  有的动物是两条腿的,也有的动物是四条腿的。你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代替动物的'腿。

  材料只有4份,而我们有16个人,可以怎么玩游戏呢(4人合作游戏)

  (2)幼儿4人一组探索活动。

  [观察要点]:怎样的材料适合放在下(上)面怎样放置材料才会稳稳当当的

  (3)交流各自用什么办法“够月亮”

  2.第二次探索。

  提供材料:每个小组增添相同数量的药盒、酸奶罐、圆柱体积木。

  (1)交代操作要求:

  这次每个小组增加了材料,你们可以用和动物不一样的方法试试叠高“够月亮”。

  提醒幼儿可移动的“月亮”可移至中间处或最高处。

  (2)幼儿4人一组探索活动。

  [观察要点]:幼儿是否有意识地挑选材料幼儿是否能分工合作进行叠高叠高时是否细心

  (3)交流各自用什么办法“够月亮”。

  (重点介绍与众不同的方法,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3.小结激趣。

  “够月亮”的办法有很多,今天有的小组成功了,有的小组失败了……以后,我们可以试试各种办法,相信你们肯定可以够到月亮。

  延伸活动

  1.请幼儿欣赏图片或PPT,引导幼儿看看说说有关人体叠高等画面,进一步感知其中蕴含着的有关叠高——平衡的“奥秘”。

  2.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叠高用的多种材料,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继续玩游戏,并记录游戏的操作情况,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活动反思:

  一、目标定位偏难,幼儿基本掌握

  针对三个目标来说,第一个目标偏难,但是在幼儿的掌握情况来说还算不错,不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太过于去抓住目标进行教学,显的有些死板,不够灵活。第二个目标是感受夜晚大自然的美好意境,但是在活动中不太能体现出来,月亮本是夜空中的精灵,体现一种纯净宁静的美,但是在活动中没有营造起这样的氛围,这是有点欠缺的。可以在活动开始的时候播放一点关于夜晚的轻音乐,让幼儿仿佛置身于夜空中。

  二、内容主体单板,幼儿兴趣不大。

  整个活动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比较老套,缺乏新意。导入部分过于着急的想去进入下一个环节,所以幼儿思考的比较少,幼儿的主体性体现的还不够,可以让幼儿来说一说会在哪里看到过月亮,看到的月亮是怎样的。可能由于我教龄不长,我怕把问题抛出去之后会收不回来,还是要在以后的更多活动中自己获取经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请幼儿第一次欣赏完诗歌的时候,我提问的问题可以在广泛一点,不要把问题框死在诗歌中,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发挥想象力,让他们想一想听到了什么,他们的思维肯定还会更加广阔。

  在活动中应该肯定幼儿的每一个回答,不能去否定幼儿的想法,在活动结束后我才发现,我过分的去强调了诗歌的题目是《月亮》,而一直去否定幼儿提出的“月亮和我好”,这也是一大忌。

  三、延伸环节仓促,主题没有升华

  过于仓促的去结束活动,忽略可以很精彩的主题升华部分,可以在结束部分让幼儿在说说,可以给月亮找哪些好朋友,在活动中也要突出夜晚的情感,安静纯净。突然的让幼儿出去给月亮找朋友也显得有点不切实际。可能我的教育手法比较稚嫩,在幼儿面前也不太能放开自己,显的有些拘谨,情感的表现还不是很到位,不能以感情以声音来吸引幼儿,这也是我在以后需要继续发展的方向。

  关于这次的活动,王老师给予的意见和评价也是我以后继续前进的动力,我相信在这样一片和谐的环境中,我也一定会继续努力,不断吸取成熟教师和有经验的老师的良好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自己,努力为八幼的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还有,在活动中,我的目标达成度不够,没有诗歌的意境美;教师教的痕迹也较多,幼儿理解不够;对幼儿的表述细节,教师关注不够,“飘”“盛”,没有及时纠正。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培养小朋友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2、说说画画,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记号笔、油画棒、妈妈的一张照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活动,引导幼儿观察照片。

  小朋友,你喜欢自己的`妈妈吗?(喜欢)你的妈妈长的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围绕面部特征回答)刚才小朋友说的很好!今天,你们还带了妈妈的照片,我们看看照片上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主要观察头发、衣着,加深印象。)

  二、教师示范写生难点。

  我们要给妈妈画长相,看着照片画也可以叫人物写生,人物写生分为头像胸像及全身三种写生。这次我们来画头像写生。就是主要画妈妈的头部。脸的外轮廓要大一点,鼻子也要大一点。(注意鼻子有鼻梁、鼻孔,不是一条线。)眼睛、耳朵、眉毛等是左右对称的。

  三、交代要求、幼儿作画。

  今天我们给妈妈画张相,送给妈妈。画的时候慢慢来,仔细观察,看一眼画一笔,把你看到的全画出来。完成后,边线用轻涂手抹法涂油画棒。(指导幼儿抓住脸的特征。并且要画得大,画得仔细。)

  【活动结束】

  小朋友把画好的图片带回家送给妈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送礼物等的方式,认识大小标记及其特征。

  2、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大小。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大、小标记图片、大小娃娃各一

  2、各类大小不同的物品:幼儿人手一份、教师处若干

  3、一把大椅子和一把小椅子、大小娃娃家

  活动过程:

  1、导入。“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玩个。我说‘请起立’,你就说‘我起立’;我说‘请坐下’,你就说‘我坐下’,试试看好吗?”

  2、“今天,有两位客人和我们一块儿做。”

  1出示大娃娃。“这是大大,我们拍拍大大,对它说句话好吗?”(大大你好!大大我喜欢你!大大欢迎你!)“请起立”“我们一起说‘大大力气大、大大是个大胖子、大大要吃大蛋糕’…”(加上动作)

  3、出示小娃娃。“这是小小,我们也和小小打个招呼好吗?”(小小你好!小小我请你喝水!小小我跟你玩!)“请起立”“我们一起说‘小小力气小、小小不锻炼、小小吃小面包’…”

  4、给大大、小小坐椅子。“这儿有两把椅子,看看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把大、一把小)“我请大大和小小坐椅子,谁来帮助它们?”

  小结:大大坐大椅子,小小坐小椅子。

  5、幼儿送礼物

  要求:幼儿能在目测比较出礼物的大小后,将对应的送给客人,并能讲一句话。

  (1)教师提供,个别幼儿进行。

  1、相同的两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2、相同的三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3、从许多同类的东西中(每类3———4个)找出大小不同两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2)每个幼儿将自己小篮里的礼物送给大大和小小。

  (3)将大大小小送回相应的家,幼儿在娃娃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温馨、柔美的意境。

  2、能用恰当的语言续编部分故事情节。

  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梨、小提琴独奏曲《梦幻曲》的磁带,故事挂图《梨子小提琴》。

  2、幼儿用书第2册第16—17页。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梨,引发幼儿兴趣。请幼儿观察梨,想象半个梨向什么。

  2、请幼儿欣赏配乐故事,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1)欣赏故事,配合播放小提琴独奏曲《梦幻曲》,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根据需要可设计以下问题:说一说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动物们不再追来打去了?

  (2)再次随音乐欣赏故事,体会故事和音乐带来的意境。

  3、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讲述并仿编故事。

  (1)请幼儿两人一组,分别讲述故事。

  (2)请幼儿仿编其他动物听到音乐后的表现等情节,讲给同伴听

  活动反思:

  这是一堂选自《建构式幼儿园课程》中的一堂以语言为主的整合课程。《梨子小提琴》是赵冰波先生的一篇优秀的美文,我们的课堂设计没按原来语言课的基本程序,而是加进了音乐律动的.环节,让幼儿在课堂上能够与教师充分的互动起来。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是感受舒缓、温馨、柔美的意境,整个课堂气氛上下来觉得很轻松,比较活泼,与孩子们的互动较好!原本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以及加深幼儿对小提琴演奏的印象,我们设计了课堂中真人表演的环节,但由于表演者受伤而取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平衡控制能力,学习单脚连续向前跳。

  2、体验游戏的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地上画有格子图,积木

  活动过程:

  一、一起运动

  1、开始部分"今天天气真好,老师带你们出去活动活动吧!"我们一起来做做运动吧。

  2、动动手,踢踢腿,跳一跳,跳过来玩一玩。

  二、学习单脚连续向前跳

  1、诶,这是什么?像房子一样的,有许多的格子,每个格子里还有数字呢。可定很好玩,,你们想玩吗?那我先来试一试你们看老师是怎么玩这个格子游戏的。按数字的顺序一个一个跳,跳的时候不能踩到线。你们会吗?那先请你们来玩一玩,玩好了之后来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玩这个游戏的?

  2、你们刚才是怎么玩的?今天老师也要教你们一个本领就是单脚连续向前跳的办法来玩这个游戏。跳的`时候用一只脚来跳,另外一只脚不能踩到地上去,那样就算犯规了。

  3、请幼儿示范。师幼一起来跳一次。

  三、比赛

  1、小朋友真厉害,现在我们来进行一场比赛,看看哪队最先把积木运回,自己这组的篮子里,哪队就算胜利了,得到冠军的那组小朋友每个人奖励一个红苹果,但是在跳的时候,积木不能掉到地上去,要是掉到地上就算犯规,那一组就不能得到冠军。

  2、我们现在开始比赛。

  四、放松运动

  给你们的好朋友捶捶背,捏捏腿,放松放松。我们也玩累了,一起去喝口水休息。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华(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安全教案_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01-13

幼儿园大班教案01-18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2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7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31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8-10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8-10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7-20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0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1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华(9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华(9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画画中了解一些自己会做的事情。

  2、在自己制定计划中体验做事的快乐,萌发幼儿乐意做事的情感。

  3、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4、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独立计划做事有一定的局限性

  活动准备

  1、自己、家里、大三班、小区的四列小火车样板。

  2、幼儿操作的纸和笔、浆糊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老师讲故事《君君请客》

  2、幼儿讨论:君君为什么留不住朋友?

  二、观看《小美做事》

  1、我们看看小红会做些什么事情?

  自己穿衣服

  在家里扫地

  帮助班级整理图书

  在小区中捡垃圾

  三、幼儿制定计划

  1、想一想:你为自己、家人、班级、小区做过什么事?

  2、幼儿制定计划用简单的绘画表现为自己家人、班级、小区做过的事。

  四、计划归类

  1、我们一起把你们做的事来分一分,贴一贴(幼儿将自己计划书、按自己、家里、班级、小区进行分类。)

  2、教师总结归类。

  五、拓展“我乐意做……我会做”

  引导幼儿尝试做更多的事。

  教学反思

  学期大班的专题内容是培养幼儿的计划能力。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独立计划做一些事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引导幼儿逐步地尝试计划呢?我们觉得要选择一些幼儿熟悉,平时经常做的事,这样促使幼儿去计划时能大胆、积极主动地进行,而非因困难度过大而退缩、害怕。

  班中的幼儿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但“我会做事,我想做事”的意识还很薄弱,因此这一方面着手,让幼儿去尝试计划一下,我会做的事,以及我想做的事,幼儿的兴趣很高。让幼儿进行计划与成人相比很大的`差异,成人可以用文字表达,而幼儿只能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故在活动中人物做事的简笔画是主要的表现方式。

  在设计的各活动中,为了引出幼儿计划,在前两个环节中运用“军军与小红”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进行讨论,激发了幼儿要学习小红会做很多事。在每个环节之间,老师将四大幅示意图放于教室的四周。幼儿归类黏贴时积极地投入,并能仔细观察,从而将自己的画正确归类。

  在最后交流与乃至此后几天中,幼儿常围绕着四大幅画在交流。并时常来告诉我:“老师,我今天又做了××事!”

  在整个活动中,我注意到了幼儿的随机反应,并及时地鼓励、提醒、引导。如:汪涵说帮爸爸切菜,我就引导幼儿要小心,避免危险:又如沈子妍说要过节了,帮教室打扮,我马上与孩子谈到了要来临的圣诞与元旦,丰富幼儿各方面的知识。

  存在的不足:

  在活动中,幼儿围绕老师提出的四大主题“自己、班级、家里、小区”计划了做的各种事。但由于老师规定了范围,幼儿在计划时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下次活动中,可以让幼儿计划做各种不同的事。

  小百科:做汉语中的常用动词,使用范围非常广泛,由没有到存在之间的过程;做就是造,产生这个东西的意思—做生意、做饭、做工、做鬼脸等。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建立爱护花草的观念。

  2.了解一些日常照顾花草的简单方法。

  3.知道花草树木是我们的朋友,要爱护它们。

  4.尝试通过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一盆折断的花(其中花朵是用折纸方法作成的`、可以修复的),几个用可乐瓶子制作的洒水壶。

  2.幼儿用书:《花宝宝笑了》。

  活动过程:

  1.出示被折断的盆花,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小朋友们,看小花怎么了?它会说什么呢?

  教师:是谁把花弄成这个样子了?这个摘花的人做得对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花园里的花宝宝真好看,我们都喜欢,这些花宝宝不但把我们幼儿园装扮得很美丽,而且也把我们的城市装扮得更漂亮。所以,花儿好看,大家都不能摘,应该爱护它们,让它们长得更美丽。

  2.了解简单的照料花草的方法,学习照料花草。

  教师:我们应该如何照料这些美丽的花宝宝,让它们开放得更加美丽呢?

  教师介绍:花宝宝需要空气,还要太阳晒晒;泥土不能太紧,太紧了它们透不过气来,因此,我们可以帮它松一松土;另外花宝宝也象小朋友一样要喝水,也要适当的给花浇水。

  幼儿用自制的可乐瓶水壶给花宝宝浇水,把花宝宝搬出来晒太阳。

  3.夸夸自己是爱护花草的好孩子。

  教师:你们刚才是怎样照顾花草的呢? 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

  教师:大家都是爱护花草的好孩子,小花送来了礼物,谢谢你们。

  教师:我们也来帮帮被折断的小花吧!

  教师与幼儿一起将折断的花接好。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经常看到孩子们在教室里推椅子玩,从椅子上往下跳等等危险的动作。每当看到孩子们做这些危险的事情时,我们老师都很苦恼。后来,我想为什么不给孩子们上一节椅子的课,让孩子们尽情的去玩去探索,让他们既能释放他们的思维,又能让他们知道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是不可以玩椅子。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探索在椅子上的平衡能力。

  2. 锻炼幼儿的四肢协调,反应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4. 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每人一把小椅子,地垫。

  活动过程:

  1、 热身活动

  师: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用身体的每个部位来画圈圈吧!

  (头、肩膀、手、腰、膝盖、脚等)

  2、发展幼儿的平衡力。

  游戏一:坐在椅子上练平衡

  师:小朋友们来练一下你们的反应能力,请举起你们的左手、右手、左脚、右脚、拍手、拍脚

  游戏二:站在椅子上练平衡。

  师:小朋友我们站在椅子上抬起你的左脚、抬起你的右脚、身体向下压

  游戏三:躺在椅子上练平衡。

  师:小朋友我们躺在椅子上用肚子贴在椅子上,打开你的手和脚,用两只手抓住你的脚踝

  游戏四:站在椅子背后练平衡

  师:小朋友站在椅子后用小腹倚在椅背上,用双手撑在椅子上抬起脚保持平衡

  3、 加大难度,让幼儿探索在椅子上练平衡

  师:小朋友我们两个人一个椅子怎样才能保持平衡,

  4、 锻炼幼儿的四肢协调

  5、 学习匍匐前进

  师:小朋友看这样怎么过去呢?练习匍匐前进

  6、 放松活动。

  活动反思:

  幼儿在上本节课的时候兴趣特别的高,特别是让孩子们从凳子上往下跳的时候,有几个女生还是有些胆怯,在老师的.一句鼓励:“你可以的”,勇敢的跳下来了。在两人、三人、四人站在一个椅子上时,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思维,效果比较明显,特别是体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这节课达到了一定的成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不同的画法,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创作刮画,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感知蜡刻画的奇特效果。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激发幼儿喜欢画、愿意的画的活动兴趣。

  活动准备:

  竹签若干、刮画纸若干、教师范画、轻音乐、PPT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七彩世界,可是,七彩世界里有一个老巫婆,把整个世界都变成了黑色,小动物们哭的很伤心,被仙女姐姐听到了,仙女姐姐就送给了我们每人一支魔术笔,帮小动物们把这个七彩的世界找回来。

  二、欣赏范画

  1、出示黑色画纸

  2、幼儿自由发言

  小结;如果我有一支魔术笔我现在最想把菊花画出来,因为现在菊花会开始了,我觉得菊花很漂亮,也可以设计出很多不同的造型,让人们去欣赏。所以我最想把菊花画出来,出示范画。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画法,叫做“刮蜡画”。刮腊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三、演示范画并讲解

  1、我们刮画所用到的工具有竹签和蜡画纸。

  2、讲解刮画的技巧与方法。(划、涂、刮的基本技能。)

  3、教师小结

  四、大胆尝试,自由创造。

  1、师:现在请小朋友拿着有趣的画纸和魔术笔,把你最想画的七彩世界画出来。

  2、幼儿进行蜡刻画创作活动,提醒幼儿注意构图,画面不能画得太满。

  3、在幼儿进行蜡刻画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五、作品展示

  把幼儿作品贴到展示栏中,相互欣赏、评价。

  活动反思:

  我首先以故事的形式引入,幼儿较敢兴趣,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幼儿尝试学习蜡刻画,在讲解示范这一环节中,我觉得自己引导的还不够清楚,幼儿也不是很理解,在示范环节后应让幼儿欣赏作品,再让幼儿自由创作,这样才能让幼儿的思路更清晰,活动中,可提供多些材料工具让幼儿创作,整节课下来,孩子们对蜡刻画是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没有真正掌握一些划、涂、刮的基本技能。

  小百科:世界广义上来讲,就是全部、所有、一切。现在一般来讲世界指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世界也代称有天地、天下、此岸、世间、万物、世上等。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饶有趣味的作品内容,很吸引幼儿。“够月亮”的画面和内容让幼儿充满好奇,产生了游戏的冲动。因此这是一个可以“玩”、可以“游戏”的作品,适宜在大班进行集体教学。

  叠高是各年龄段幼儿都喜欢的活动,大班幼儿已积累了一些操作经验,但对叠高中蕴含的“奥秘”却不甚清楚。于是,我们借助文学作品,设计了“够月亮”活动,让大班幼儿在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探究叠高的“奥秘”,初步体验合作的乐趣和重要性,引发幼儿积极主动的操作、探究和发现。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动物“吃月亮”的画面中,讨论并发现叠高时保持平衡的方法。

  2.与同伴一起探究叠高的“奥秘”,从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作品的动画片、幼儿建构作品的照片、PPT(人体叠高):叠高用的多种用具、纸制隔板、可移动的“月亮”。

  活动过程

  一、交代名称,引发好奇

  (通过“开门见山”式的问题引出作品,引起幼儿无限的遐想和学习的积极性。)

  1.这是什么(月亮)这里有一个关于月亮的有趣的故事,一起看看这个故事的名字——《月亮的味道》。

  2.你认为月亮是什么味道的

  3.过渡:有一群动物也在想: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它们想去摘月亮,动物们有没有摘到月亮动物们用什么方法摘到月亮的

  二、听讲故事,理解作品

  (借助重点问题和插问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讨论并发现叠高的一些方法,促进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1.播放PPT:看看讲讲(讲述中适当进行一些插问)。

  (1)大象这么大,海龟这么小,我们一起帮忙想个好办法,让上面的大象站稳、下面的海龟不受伤,可以怎么做(引导幼儿大胆推测)

  (2)现在谁来帮忙了狮子站在斑马身上,它的头往哪边比较合适呢为什么这样站比较好

  (3)现在几个动物在摘月亮(7个)你认为猴子会请哪个动物爬上去比较合适(推进)为什么小老鼠爬上去比较合适

  (4)小老鼠为什么能成功这是朋友们互相合作、努力配合的结果吗

  (5)谁能说说动物们是用什么办法站稳、够到月亮的

  2.小结:动物们互相配合,慢慢地往上叠,它们都找到了保持平衡的方法。它们不怕失败,最终成功地够到了月亮,尝到了月亮的味道。大家都觉得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很值。

  3.过渡:动物们齐心协力用叠高的方法够到了月亮,品尝到了“它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你们想不想也和朋友一起“够月亮”

  三、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借助操作体验和问题讨论,引导幼儿在共同游戏中探究叠高的“奥秘”,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1.第一次探索。

  提供材料:每个桌上有一个可移动的“月亮”。一个塑料筐,筐里有一些小纸板、罐头、积木、木板等。每组材料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1)交代操作要求:

  这些材料像什么呢(动物的腿)这些小纸板可以代替什么(动物的身体)

  有的动物是两条腿的,也有的动物是四条腿的。你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代替动物的'腿。

  材料只有4份,而我们有16个人,可以怎么玩游戏呢(4人合作游戏)

  (2)幼儿4人一组探索活动。

  [观察要点]:怎样的材料适合放在下(上)面怎样放置材料才会稳稳当当的

  (3)交流各自用什么办法“够月亮”

  2.第二次探索。

  提供材料:每个小组增添相同数量的药盒、酸奶罐、圆柱体积木。

  (1)交代操作要求:

  这次每个小组增加了材料,你们可以用和动物不一样的方法试试叠高“够月亮”。

  提醒幼儿可移动的“月亮”可移至中间处或最高处。

  (2)幼儿4人一组探索活动。

  [观察要点]:幼儿是否有意识地挑选材料幼儿是否能分工合作进行叠高叠高时是否细心

  (3)交流各自用什么办法“够月亮”。

  (重点介绍与众不同的方法,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3.小结激趣。

  “够月亮”的办法有很多,今天有的小组成功了,有的小组失败了……以后,我们可以试试各种办法,相信你们肯定可以够到月亮。

  延伸活动

  1.请幼儿欣赏图片或PPT,引导幼儿看看说说有关人体叠高等画面,进一步感知其中蕴含着的有关叠高——平衡的“奥秘”。

  2.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叠高用的多种材料,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继续玩游戏,并记录游戏的操作情况,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活动反思:

  一、目标定位偏难,幼儿基本掌握

  针对三个目标来说,第一个目标偏难,但是在幼儿的掌握情况来说还算不错,不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太过于去抓住目标进行教学,显的有些死板,不够灵活。第二个目标是感受夜晚大自然的美好意境,但是在活动中不太能体现出来,月亮本是夜空中的精灵,体现一种纯净宁静的美,但是在活动中没有营造起这样的氛围,这是有点欠缺的。可以在活动开始的时候播放一点关于夜晚的轻音乐,让幼儿仿佛置身于夜空中。

  二、内容主体单板,幼儿兴趣不大。

  整个活动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比较老套,缺乏新意。导入部分过于着急的想去进入下一个环节,所以幼儿思考的比较少,幼儿的主体性体现的还不够,可以让幼儿来说一说会在哪里看到过月亮,看到的月亮是怎样的。可能由于我教龄不长,我怕把问题抛出去之后会收不回来,还是要在以后的更多活动中自己获取经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请幼儿第一次欣赏完诗歌的时候,我提问的问题可以在广泛一点,不要把问题框死在诗歌中,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发挥想象力,让他们想一想听到了什么,他们的思维肯定还会更加广阔。

  在活动中应该肯定幼儿的每一个回答,不能去否定幼儿的想法,在活动结束后我才发现,我过分的去强调了诗歌的题目是《月亮》,而一直去否定幼儿提出的“月亮和我好”,这也是一大忌。

  三、延伸环节仓促,主题没有升华

  过于仓促的去结束活动,忽略可以很精彩的主题升华部分,可以在结束部分让幼儿在说说,可以给月亮找哪些好朋友,在活动中也要突出夜晚的情感,安静纯净。突然的让幼儿出去给月亮找朋友也显得有点不切实际。可能我的教育手法比较稚嫩,在幼儿面前也不太能放开自己,显的有些拘谨,情感的表现还不是很到位,不能以感情以声音来吸引幼儿,这也是我在以后需要继续发展的方向。

  关于这次的活动,王老师给予的意见和评价也是我以后继续前进的动力,我相信在这样一片和谐的环境中,我也一定会继续努力,不断吸取成熟教师和有经验的老师的良好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自己,努力为八幼的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还有,在活动中,我的目标达成度不够,没有诗歌的意境美;教师教的痕迹也较多,幼儿理解不够;对幼儿的表述细节,教师关注不够,“飘”“盛”,没有及时纠正。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培养小朋友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2、说说画画,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记号笔、油画棒、妈妈的一张照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活动,引导幼儿观察照片。

  小朋友,你喜欢自己的`妈妈吗?(喜欢)你的妈妈长的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围绕面部特征回答)刚才小朋友说的很好!今天,你们还带了妈妈的照片,我们看看照片上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主要观察头发、衣着,加深印象。)

  二、教师示范写生难点。

  我们要给妈妈画长相,看着照片画也可以叫人物写生,人物写生分为头像胸像及全身三种写生。这次我们来画头像写生。就是主要画妈妈的头部。脸的外轮廓要大一点,鼻子也要大一点。(注意鼻子有鼻梁、鼻孔,不是一条线。)眼睛、耳朵、眉毛等是左右对称的。

  三、交代要求、幼儿作画。

  今天我们给妈妈画张相,送给妈妈。画的时候慢慢来,仔细观察,看一眼画一笔,把你看到的全画出来。完成后,边线用轻涂手抹法涂油画棒。(指导幼儿抓住脸的特征。并且要画得大,画得仔细。)

  【活动结束】

  小朋友把画好的图片带回家送给妈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送礼物等的方式,认识大小标记及其特征。

  2、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大小。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大、小标记图片、大小娃娃各一

  2、各类大小不同的物品:幼儿人手一份、教师处若干

  3、一把大椅子和一把小椅子、大小娃娃家

  活动过程:

  1、导入。“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玩个。我说‘请起立’,你就说‘我起立’;我说‘请坐下’,你就说‘我坐下’,试试看好吗?”

  2、“今天,有两位客人和我们一块儿做。”

  1出示大娃娃。“这是大大,我们拍拍大大,对它说句话好吗?”(大大你好!大大我喜欢你!大大欢迎你!)“请起立”“我们一起说‘大大力气大、大大是个大胖子、大大要吃大蛋糕’…”(加上动作)

  3、出示小娃娃。“这是小小,我们也和小小打个招呼好吗?”(小小你好!小小我请你喝水!小小我跟你玩!)“请起立”“我们一起说‘小小力气小、小小不锻炼、小小吃小面包’…”

  4、给大大、小小坐椅子。“这儿有两把椅子,看看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把大、一把小)“我请大大和小小坐椅子,谁来帮助它们?”

  小结:大大坐大椅子,小小坐小椅子。

  5、幼儿送礼物

  要求:幼儿能在目测比较出礼物的大小后,将对应的送给客人,并能讲一句话。

  (1)教师提供,个别幼儿进行。

  1、相同的两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2、相同的三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3、从许多同类的东西中(每类3———4个)找出大小不同两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2)每个幼儿将自己小篮里的礼物送给大大和小小。

  (3)将大大小小送回相应的家,幼儿在娃娃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温馨、柔美的意境。

  2、能用恰当的语言续编部分故事情节。

  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梨、小提琴独奏曲《梦幻曲》的磁带,故事挂图《梨子小提琴》。

  2、幼儿用书第2册第16—17页。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梨,引发幼儿兴趣。请幼儿观察梨,想象半个梨向什么。

  2、请幼儿欣赏配乐故事,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1)欣赏故事,配合播放小提琴独奏曲《梦幻曲》,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根据需要可设计以下问题:说一说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动物们不再追来打去了?

  (2)再次随音乐欣赏故事,体会故事和音乐带来的意境。

  3、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讲述并仿编故事。

  (1)请幼儿两人一组,分别讲述故事。

  (2)请幼儿仿编其他动物听到音乐后的表现等情节,讲给同伴听

  活动反思:

  这是一堂选自《建构式幼儿园课程》中的一堂以语言为主的整合课程。《梨子小提琴》是赵冰波先生的一篇优秀的美文,我们的课堂设计没按原来语言课的基本程序,而是加进了音乐律动的.环节,让幼儿在课堂上能够与教师充分的互动起来。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是感受舒缓、温馨、柔美的意境,整个课堂气氛上下来觉得很轻松,比较活泼,与孩子们的互动较好!原本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以及加深幼儿对小提琴演奏的印象,我们设计了课堂中真人表演的环节,但由于表演者受伤而取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平衡控制能力,学习单脚连续向前跳。

  2、体验游戏的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地上画有格子图,积木

  活动过程:

  一、一起运动

  1、开始部分"今天天气真好,老师带你们出去活动活动吧!"我们一起来做做运动吧。

  2、动动手,踢踢腿,跳一跳,跳过来玩一玩。

  二、学习单脚连续向前跳

  1、诶,这是什么?像房子一样的,有许多的格子,每个格子里还有数字呢。可定很好玩,,你们想玩吗?那我先来试一试你们看老师是怎么玩这个格子游戏的。按数字的顺序一个一个跳,跳的时候不能踩到线。你们会吗?那先请你们来玩一玩,玩好了之后来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玩这个游戏的?

  2、你们刚才是怎么玩的?今天老师也要教你们一个本领就是单脚连续向前跳的办法来玩这个游戏。跳的`时候用一只脚来跳,另外一只脚不能踩到地上去,那样就算犯规了。

  3、请幼儿示范。师幼一起来跳一次。

  三、比赛

  1、小朋友真厉害,现在我们来进行一场比赛,看看哪队最先把积木运回,自己这组的篮子里,哪队就算胜利了,得到冠军的那组小朋友每个人奖励一个红苹果,但是在跳的时候,积木不能掉到地上去,要是掉到地上就算犯规,那一组就不能得到冠军。

  2、我们现在开始比赛。

  四、放松运动

  给你们的好朋友捶捶背,捏捏腿,放松放松。我们也玩累了,一起去喝口水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