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幼儿教案>幼儿园大班在月亮上玩教案

幼儿园大班在月亮上玩教案

时间:2023-10-21 07:30:17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大班在月亮上玩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在月亮上玩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在月亮上玩教案

幼儿园大班在月亮上玩教案1

  活动目标:

  1、根据月亮的外形创意想象,制作自己喜欢的泥塑作品。

  2、用捏、盘等方法进行创意造型并做适当装饰。

  3、体验创意泥塑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彩泥、吸管、彩色纸、记号笔等

  活动过程:

  一、ppt导入

  师:今天,吴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出示图片(月亮)

  师:嘘!老师呀告诉你们一个关于月亮的小秘密,它呀很喜欢把自己变成各种东西,然后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好不好?(好)

  二、欣赏视频

  1、教师提问:月亮变成了什么?(篮球、气泡、红绿灯、冰淇淋等等)

  师:你们把藏起来的'月亮都找了出来,真厉害!

  2、教师提问:那你们觉得月亮还可能会变成什么呢?

  师:是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图1、月亮师这么变成葡萄和汉堡的?(用搓圆、捏的方法)

  图2、那月亮又是怎么变成汽车和棒棒糖的呢?(在吸管、卡纸等不同的材料帮助下变成的)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你们想不想让月亮来个大变身呢?(想)

  师:那老师呀给你们准备好了许多不同的材料,现在赶紧动手吧!

  四、幼儿作品评价

  邀请幼儿各自介绍自己创意的作品。

  五、活动延伸:

  师:那月亮还能变成什么呢?我们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想一想吧!

幼儿园大班在月亮上玩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学习故事中的词汇,用句式那儿有…那儿有…那儿有…大胆讲述自己和蒲公英所见的海南的美丽山河。

  2、感受家乡海南的美丽和美好,爱家乡,爱海南。

  二、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

  2.实物小图:月亮船、仙女、小兔(小兔的尾巴能伸缩)。

  3.故事磁带。

  4.幼儿用书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难点:学习运用恰当的词组、句式讲述故事和海南的美景。

  2.指导要点:通过听录音故事、教具演示等方式帮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学习词组和句式。

  四、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带幼儿做划小船动作进活动室,根据划船动作引入故事《月亮船》。

  2.幼儿完整听一遍录音故事,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描述美丽景色的词汇和句式。

  提问: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遇到了谁?最后是谁帮她找到了家?月亮仙女在帮助她找家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美景?她的家在哪里?

  3.教师演示教具分段讲述故事,帮助幼儿学习用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式大胆讲述。

  (1)教师演示教具讲述第一段故事提问:

  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她睁开眼看到了什么?("陌生的地方"(陌生的树、陌生的山、陌生的小河。)讨论故事中说的"陌生的地方"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蒲公英碰到了谁?蟋蟀是怎样劝说蒲公英的?

  蒲公英又碰到了谁?螳螂是怎样劝说蒲公英的?

  蒲公英最后碰到了谁?蒲公英是怎样对她说的'?

  蒲公英的家在哪儿?(在中国的南方,那儿有蓝蓝的大海、洁白的沙滩;那儿有清清的河流、高高的椰树;那儿有密密的雨林,有象五指一样的山。)这个环节要求幼儿用词组蓝蓝的大海、洁白的沙滩、清清的河流、高高的椰树、密密的雨林和句式那儿有…那儿有…那儿有…大胆讲述。

  (2)教师继续演示教具讲述第二段故事提问:

  月亮仙女带它飘呀飘,蒲公英看见了哪里?(亚龙湾)让幼儿说说亚龙湾的美景(蓝蓝的大海、洁白的沙滩)及海南其它的美丽海湾。(引发幼儿经验讲述)蒲公英又看到了什么?(清清的河流,密密的雨林)仙女告诉它那里是什么地方?(万泉河、尖峰岭森林公园)蒲公英的家在哪? (五指山下的一棵椰树旁)

  4.幼儿阅读故事。

  (1)幼儿阅读图画故事书,进一步理解故事内涵、内化所学词组和句式。

  (2)讨论交流:蒲公英的家在五指山,你们的家在哪儿呢?你们喜欢它吗?为什么?培养幼儿爱家乡、爱海南的情感。

  5.说一说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描述自己熟悉的其它的海南美景。

  五、评价要素是否能积极、大胆地按要求讲述故事和描述美景。

  六、 活动建议在日常语言交流、讲述中运用所学的词组和句式。

  月亮船有一次,一朵小小的蒲公英被大风吹到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

  风停了,蒲公英睁开眼睛一看,啊!这是什么地方?陌生的树,陌生的山,陌生的小河。迷路的蒲公英急得哭了。

  好心的蟋蟀说:"别哭,别哭,听我唱歌。""不,我不听,我要回家。"蒲公英说。

  好心的螳螂说:"别哭,别哭,看我跳舞。""不,我不要看,我要回家。"蒲公英伤心地说。

  天黑了,月亮升起来了,像只弯弯的小船,小船上有个仙女和小白兔。仙女看见蒲公英在伤心地哭,她问:"可怜的孩子,你怎么了?"蒲公英说:"我迷路了,我要回家。"仙女和气地问:"你的家在哪儿?"蒲公英说:"妈妈告诉我,我的家在中国的南方,那儿有蓝蓝的大海、洁白的沙滩;那儿有清清的河流、高高的椰树;那儿有密密的雨林,有象五指一样的山。"仙女微笑着说:"我明白了,坐上我的船,我送你回家。"小白兔把短尾巴伸到船外,尾巴越变越长,一直拖到地上,蒲公英沿着兔子尾巴,攀上了月亮船。

幼儿园大班在月亮上玩教案3

  环境创设

  以“快乐中秋节”为主题布置墙饰,在这一主题下设三个小主题。

  1 、“看月亮”——表现幼儿和亲人、同伴赏月的场景;

  2 、“月亮的秘密我知道”——展示幼儿绘制的月亮周期变化图。

  3 、“团圆中秋”——由表现幼儿与家人一起快乐生活的绘画作品或幼儿的全家福组成。

  引导幼儿将自己观察到的农历八月十五期间月亮的圆缺变化画在对折的彩纸上,然后剪下,剪出两个一样的月亮,然后将两个相同的月亮合拢粘贴,在中间穿线,并缀上铃铛,制成美丽的“月亮风铃”装饰教室,增添节日气氛。在班内宣传栏中创设“温馨小站”栏目,主要包括幼儿全家福、介绍家庭成员和生活中最快乐的事情的图画作品,每周推出一个温馨家庭。

  区域活动

  1、在美工区为幼儿提供彩色折纸或挂历纸,鼓励幼儿观察周围的物体,抓住其特点,大胆运用撕纸的方式再现出来。

  2、在认知区或科学区投放月亮“变脸”记录册,鼓励幼儿将农历八月十五前后一个月观察到的月亮圆缺变化画在本上,记录月亮的变化。

  3、在交往区设置“乐乐超市”,提供彩泥和泥工工具,引导幼儿手工自制月饼,并将做好的月饼送给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们,为他们的娃娃家的节日餐桌增添一道美食。

  家园共育

  1、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种造型的月饼包装盒,为开展制作包装盒活动提供物质准备。

  2、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月亮的书籍、图片、光盘等材料,丰富幼儿对月亮的认识,激发幼儿创作撕纸画“玉兔和桂花树”的兴趣。

  3、合家欢聚,共同分享、品尝月饼时,引导孩子观察月饼的外部、内部特征。

  4、幼儿园可根据自身情况邀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制作月饼的活动。

  日常活动

  1、与幼儿玩“变脸”游戏,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的.表情,感受不同情绪引起的不同的表情变化。

  2、过渡环节中,教师或幼儿为大家讲述关于月亮的故事,激发幼儿创作“玉兔和桂花树”、探索月亮的兴趣。

  3、平时为幼儿提供挂历纸,让幼儿随意撕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建议从易到难练习,如从斯门帘(直线条)到撕图形(折线、曲线),再到撕简单的图案(如房子、桌椅、小汽车等),以增强幼儿小肌肉的灵活性和控制力。

  4、户外活动时,带领幼儿观察花朵的外形特征、花瓣的层次变化等,为制作祝福花奠定基础。

幼儿园大班在月亮上玩教案4

  活动目标:

  1.了解月亮的基本组成部分,能够大胆、自信的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月亮。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能力。

  3.体验用水粉涂鸦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月亮图片 实物月亮

  学具:绘画纸、颜料盘、颜料、擦手巾等

  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

  (1)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东西。

  出示月亮(ppt)提问:这是什么?

  (2)今天月亮姑娘到我们班做客。

  整体观察月亮以及展开想象

  引导观察不同状态的月亮。

  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样月亮?

  咦,这个月亮是什么样的?看上去像什么?

  继续观察不同状态的月亮,展开想象

  你觉得这时候的月亮像什么?

  师小结:原来月亮的形状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想怎么变就怎么变,真有趣!

  三、教师示范画

  1.教师引导幼儿作画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黄色的颜料,然后用棉花签轻轻的蘸一点红色的'颜料,把月亮画出来。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你们想不想也来玩一玩,可有趣了!

  2、作画要求

  (1)画画先想好,然后轻轻的蘸一点颜料,轻轻的画。

  (2)画画时,不要让颜料跑到你的衣服上。

  四、幼儿作画

  1、教师一边巡视,一边指导。

  2、请画好的幼儿说说自己画了什么样的月亮。

  五.评价

  自评:你画了一个什么样的月亮?

  互评: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师评:小朋友的月亮画的真有趣啊!下次我们一起再玩哦!

幼儿园大班在月亮上玩教案5

  目标:

  1、了解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2、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故事录音。

  过程:

  1、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播放故事录音片段(蒲公英的哭声)。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是谁在哭啊?”

  “蒲公英为什么哭啊?”

  2、阅读图书感受内容:

  幼儿阅读图书。

  ——“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路上碰到了谁?”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呢?”

  3、阅读理解内容:

  幼儿自主阅读后发表自己的想法:

  ——“你们在图书里看到些什么?”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个?最高的山是什么山?”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里?”

  “是谁帮助它找到了家?”

  4、完整欣赏:

  播放背景音乐,教师讲述故事。

  幼儿自由结伴讨论:

  ——“你们的家在哪里?”

  “那儿有些什么美丽的景物呢?”

  师生共同小结,共同感受热爱家乡的情感。

  建议与提示:

  可引导幼儿合作画一幅自己家乡的画,并尝试写一写自己家乡的故事。

  活动反思:

  1、在初步欣赏故事时,我能抓住主线来提问,让幼儿听完故事后就能记住大概,这一点较好。

  2、在引导幼儿认识四大之最时,我直接告诉幼儿是什么,让幼儿来复述从而来巩固故事中的知识点,但幼儿还不能真正明白最高、最大、最长的真正含义,我应该用一些比较的手法来实现这个目标,效果会更好。

  3、《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我通过让幼儿学习蒲公英和蟋蟀、螳螂、仙女之间的对话,让幼儿体会蒲公英迷路后的伤心,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在用教具演示第一段故事时,我将幼儿置于故事之中,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蒲公英迷路时那种害怕、紧张、难过的心情,进而进一步感受到蒲公英的无助和伤心。

幼儿园大班在月亮上玩教案6

  设计意图:

  月亮船,让幼儿带着问题听故事,引发幼儿有目的,专注地倾听故事。本故事主要是为了让幼儿根据现有的经验帮助蒲公英,一起探讨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里,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感受帮助别人的乐趣。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我国的世界之最。

  2.学说故事中的对话,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月亮床、太平洋、喜马拉雅山、长城、天安门图片。

  2.活动前幼儿收集一些关于中国的世界之最的'资料。

  3.幼儿用书第5~10页。

  4.挂图《月亮船》

  活动过程

  一、引导故事。

  1.出示月亮船。

  教师:小朋友们,这是月亮船,看看,月亮船上有谁?

  教师:月亮船可以带大家到任何想去的地方。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故事―月亮船。听听,谁坐上了月亮船?它为什么会坐月亮船?它要去什么地方?

  二、欣赏故事前半段,理解故事情节。

  1.引导幼儿欣赏故事前半段。

  教师:故事叫什么名字呢?蒲公英为什么哭》如果你是这棵蒲公英,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你的心里会感觉怎么样?

  教师:螳螂和蟋蟀是怎么安慰蒲公英的?

  教师:最后蒲公英遇见了谁?蒲公英是怎么对仙女说的?

  教师:你觉得蒲公英的家在什么地方?

  2.出示挂图,讲述故事至结尾。

  教师:蒲公英的家在哪里?叫什么?

  蒲公英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了什么?仙女是怎么对蒲公英说的?

  我们和蒲公英一样,我们的家都叫中国。我们一起来学学。

  3.完整听赏故事。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请幼儿翻开幼儿用书,边看图边学讲故事,重点鼓励引导幼儿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三、抢答游戏。

  1.根据故事内容抢答。

  教师: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叫什么?(太平洋)

  世界上虽高的是什么山?(喜马拉雅山)

  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什么广场?(天安门广场)

  蒲公英的家到底是在哪?(万里长城墙下的一棵小草旁)

  你还知道中国有哪些世界之最?

  引导幼儿翻看幼儿用书,说说中国的世界之最。

幼儿园大班在月亮上玩教案7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特有的地貌和文明建筑,知道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城墙、最大的广场。

  2、学讲故事,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3、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挂图8号、《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

  提问:蒲公英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在哪里,你有什么好办法?

  我们来听听蒲公英是怎么迷路的,最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家。

  2、教师出示挂图并完整讲述故事《月亮船》。

  提问:小朋友把小耳朵竖起来,仔细地听一听故事。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蒲公英看见了什么?蒲公英的家在哪里?

  3、结合《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教师讲述故事第二遍。

  提问:蒲公英为什么哭了?

  提问:好心的蟋蟀、善良的螳螂是怎么安慰蒲公英的?

  提问:蒲公英是怎么对仙女说的?

  提问:仙女又告诉蒲公英什么?

  4、完整欣赏故事录音一遍,强化幼儿对中国几个重要特征的认识。

  活动延伸:

  故事听完了,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来表演仙女和蒲公英,说说故事里它们的对话。

  提问:你家住在哪里?你可以做一些介绍吗?

  活动反思:

  一、环节设置方面

  教师开门见山地引出《月亮船》的故事,孩子们听的十分认真,能够清晰明了的回答问题。但在故事的.后半部分,由于有些名词幼儿平时很少接触,如喜马拉雅山,孩子们听了两次故事还是说不上来。为了让幼儿更深入了解故事内容和含义,第三遍故事我让孩子们和我一起复述,目的是学习故事中的一些对话和了解祖国的一些世界之最,加强对故事的熟悉程度。

  二、教师组织方面

  在幼儿谈论自己的家园时,许多幼儿只是说出自己家在哪里,没有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在此环节之前,教师可以让孩子们欣赏另外的一些祖国的美丽山河和世界之最,感受自己祖国的富强,铺垫自豪感,激发幼儿介绍自己家乡时的亲切、热爱的情感。

【幼儿园大班在月亮上玩教案】相关文章: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12-03

幼儿园大班我上大班了教案02-07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玩绳》09-30

《玩乒乓球》幼儿园大班教案02-16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月亮01-09

幼儿园大班语言《月亮船》教案03-28

幼儿园大班教案《牙齿上的洞洞》02-17

幼儿园大班垫子上的游戏教案09-30

幼儿园大班教案《妙玩呼啦圈》03-10

《月亮船》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