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秋分节气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秋分节气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秋分节气教案 1
1、活动背景: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个季节,分四个季节。无论是从气候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还是人自身,都能真正感受到秋天的特色。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虽不是节日,却有着许多民俗风情。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这些风土人情,大团将开展丰富多彩的秋分活动,让孩子们感受秋分,感受民俗风情。我们的幼儿园位于城乡结合部。孩子们住在乡下。幼儿园也有很多种植园。这个季节,许多农作物和果树发生了变化。例如,室外开始出现小露珠;桂花缓缓开放,香气四溢。溢出;大雁南飞,果实累累;小动物们也在准备过冬的食物。《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奥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理解兴趣。大班孩子喜欢接触新事物,经常动脑筋去探索物体和材料,提出一些与事物相关的问题。为此,在本次主题中,我们将围绕秋分节气这一主题,鼓励孩子们以各种方式去体验、体验、做事。操作,通过多种感官感知秋天的美,用音乐、艺术、诗歌等方式表达秋天的童话故事,激发孩子对自然的热爱,提高孩子感受和表达美的能力,让孩子逐渐掌握秋天的主要特征,了解气候与动植物的关系。
2.活动目标:
1.对白露、秋分等节气的'名称、时间及相关习俗有初步的了解,对中华民族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感兴趣。
2.在当地的寻露、寻桂花、寻蚂蚁、品尝水果等活动中体验秋分节气的独特民俗和乐趣。
3.愿意通过考察、体验、操作实践等多种形式,感知秋分前后环境、动植物的变化。
4.我喜欢大自然,愿意以某种方式表达我的所见所想,提高我感受和表达美的能力。
5.通过活动,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心态,成为快乐的孩子。
3.活动口号《秋语》
4、活动时间:9月22日上午10点
5.参加者:水果水果班的部分小朋友和老师
6、活动策划:王晓红
7.活动准备
1、各班老师向孩子们宣传秋分节气风俗。
2.级长为活动准备幕布。
3.班主任准备自己捡树叶的工具。
4、摄制组:秦娇老师
九、活动流程
1.9月21日
各班开展“秋语”相关活动,了解“秋分”节气风俗。
2.9月22日(红船广场)户外观察活动:
秋天在哪里,让孩子们对秋天有个初步的认识。我们组织孩子们到户外寻找秋天:
①户外谈话: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
②寻找秋天:孩子们分散在广场上寻找秋天,发现了许多秋天的景色。
③关于秋天的风土人情、童谣等。
④捡树叶(戴树叶项链、设计树叶衣服、用树叶为娃娃屋做蔬菜和食物等)。
幼儿园秋分节气教案 2
活动目标
1.幼儿知道秋分节气的时间,知道秋分是秋天里的一个节气。
2.幼儿初步了解秋分期间的气候特点、动植物的变化,节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教学图片:太极八卦图、秋分三候图片、丰收的果园、丰收的麦田、秋天的桂花树、准备冬眠的动物、中秋祭月图)
2.教学资料包:二十四节气故事——秋分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拜孔礼、上课礼
2. 曲韵静心
3.教师出示教学图片(太极八卦图),引导幼儿找出秋分节气的位置,引出秋分节气。
教师引导:小朋友,秋分是代表季节变化的节气。每年公历的九月二十三日前后,就进入了秋分节气。秋分节气期间阴气逐渐增加,阳气逐渐减少。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赤道。
秋分,意味着秋天已经过去了一半,从这一天开始逐渐进入深秋。秋分的“分”,不仅是平分秋天,还有昼夜平分的意思。秋分和春分一样,白天和黑夜都是一样长的。
(二)活动展开
1.教师讲述二十四节气故事—秋分,请小朋友们倾听。
2.根据故事内容,教师提出问题,然后结合图片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所涉及的自然现象。
(1)秋分三候指的是什么?
一候,雷始收声。春分后雷乃发声。到了秋分,雷入地收声。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的(比如夏天的时候因为阳气盛,所以表现出天气非常热,地上水和地下水因为阳气盛而蒸发升入空中,凝结在一起变成云,云与云层之间发生碰撞出的声音便形成雷电,而秋分过后,阴气生发,阳气收藏,天气逐渐变冷,地下水不再向上升,在天空中云层之间发生碰撞的机会也就减少,因此秋分过后不再有轰隆隆的雷声)。古人还认为行云布雨的龙春分升天,秋分潜渊,于是云和雨在秋分时节迅速消减。
二侯,蛰虫坯户。秋分过后天气转凉,小虫子藏入地下的巢穴,它们用细土把洞口封起来,以防寒风的`侵袭。这是在为冬眠做准备了。
三候,水始涸。“涸”的意思是干涸、干竭的意思。秋分过后,降水减少,天气又干燥,水分蒸发很快,湖泊和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了。
(2)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
①果园里的水果成熟了,火红的石榴、紫色的葡萄、橙黄的柿子、金色的梨......
②农田里的农作物也成熟了,沉甸甸的稻子、火红的高粱、金灿灿的玉米,还有向日葵、豆子等也成熟了。
③秋分时节丹桂飘香,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香味。
(3)需要冬眠的小动物在忙着干什么?
准备冬眠的小动物忙着建造自己的家,准备过冬的食物。冬眠的动物有松鼠、青蛙、蛇、棕熊等。
(4)秋分期间人们有哪些活动?
①秋收、秋耕、秋种。
秋分是收获的大好时节,同时也是大忙时节。秋分到,田里的庄稼成熟了,人们一边忙着收割田里的庄稼,一边抓紧时间耕地,准备播种冬小麦和油菜。民间谚语讲“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在秋分节气种麦子是最合适的,这也表现了节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②秋分祭月。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从周朝开始,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祭月的场所就叫“月坛”。因为每年秋分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不同,而且不一定有圆月,于是祭月节就由秋分调到了八月十五,因此就有了“中秋节”。
(三)活动结束
1.教师带领幼儿朗诵古诗《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古诗精解:
小朋友,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在中秋节的时候所作。
“中庭地白树栖鸦”的意思是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鸣叫,进入了梦乡。“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思是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最后两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意思是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诗人用委婉的疑问语气,来表达自己对家乡和亲人浓浓的思念之情。
2 .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3.下课礼。
幼儿园秋分节气教案 3
一、活动背景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无论是从气候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还是人们自身,都真切地感受到秋天的特征。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虽然不是节日,但却有很多的民间xxxx俗。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这些xxxx俗,大班组准备开展丰富多样的秋分活动,让孩子感受秋分、感受民俗。我们的幼儿园处在城乡结合地,孩子生活在农村中,幼儿园也有很多的种植田地,这个季节有很多的农作物果树发生了变化,如户外开始出现小露珠了;桂花慢慢的开放了,香气四溢;鸿雁往南飞去了,许多的瓜果成熟了;小动物们也在准备粮食过冬啦。《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大班孩子喜欢接触新事物,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问一些与事物有关的问题,为此,本主题中,我们将围绕秋分节气主题,通过各种形式鼓励幼儿亲身经历、体验、动手操作,通过多种感官感知秋天的美丽,用音乐、美术、诗歌等多种手段表现秋天的童话,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幼儿逐步掌握秋天的主要特征,了解气候与动植物的关系。
二、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白露、秋分等节气的名称、时间和有关xxxx俗,对中华民族传统二十四节气感兴趣。
2.在找露水、寻桂花、找蚂蚁、尝瓜果等等地方特色活动中体验秋分节气特有的民俗风情乐趣。
3.愿意通过调查、体验、操作实践等多种形式,感知秋分时节周围环境和动植物的变化。
4、喜欢大自然,愿意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提高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5、通过活动,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成为一名快乐的孩子。
三、活动口号
“秋天的悄悄话”
四、活动时间:
9月22日上午10:00
五、参加人员:
果果班部分幼儿及教师
六、活动策划人:
汪晓虹
七、活动准备
1、各班教师向幼儿宣传秋分时节节气和风俗。
2、级长准备活动幕布。
3、班级教师自行准备捡拾树叶的`工具。
八、活动过程
1、 9月21日
各班开展有关“秋天的悄悄话”的活动,了解“秋分”的节气和风俗。
2、 9月22日户外观察活动(红船广场、:
秋天在哪儿为了让幼儿对秋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我们组织幼儿来到户外找秋天:
①户外谈话: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找秋天:幼儿四散开结伴在广场周围找秋天,看谁找到的秋天景象多。
③有关秋天的时气和风俗、儿歌等。
④捡拾树叶(穿树叶项链、设计树叶服装、用树叶做娃娃家的蔬菜、食物等、。
幼儿园秋分节气教案 4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孩子了解秋分的含义和相关传统习俗。
2.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1.图片、图片卡片或者小道具:秋分的图画、水果、五谷杂粮等。
2.活动材料: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五谷杂粮等。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孩子们展示秋分的图片,引导他们观察图片中的细节,然后问孩子们:“你们知道秋分是什么意思吗?”
2.探究(10分钟)
教师向孩子们讲解秋分的含义,告诉他们秋分是秋天的中分点,也是农历的一个重要节气。并且秋分时,白天和黑夜的时间是一样长的。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小道具向孩子们展示秋分的传统习俗,如吃水果、烧香等。
3.制作五谷杂粮画(15分钟)
教师给每个孩子发放纸、颜料、画笔和剪刀等材料,然后告诉他们要用这些材料制作一个五谷杂粮画。教师可以展示一些五谷杂粮的.图片,让孩子们参考并思考如何用颜料和画笔来画出五谷杂粮的形状。然后,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用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来制作五谷杂粮画。制作完成后,可以让孩子们互相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4.活动延伸(15分钟)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一起玩一个游戏,叫做“猜水果”。教师准备一些水果,如苹果、橙子、香蕉等,并把它们放在一个袋子里。然后,教师把袋子递给一个孩子,让他闭上眼睛,从袋子里摸一个水果出来。孩子摸到水果后,可以通过触摸和闻味来猜测是哪种水果。最后,孩子打开眼睛,看看自己猜对了没有。
5.总结(5分钟)
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他们总结秋分的含义和传统习俗。并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到秋分的庆祝活动中。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孩子们对秋分的含义和相关传统习俗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通过制作五谷杂粮画和玩游戏等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让孩子们参与到活动中,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秋分的知识。
幼儿园秋分节气教案 5
一、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秋分节气的含义、时间及特点,知道秋分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昼夜平分。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节气的兴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秋分节气的相关图片、视频、教学课件(包括太极八卦图、秋分三候图片、丰收的果园等)、生鸡蛋(用于立蛋活动)、绘画工具等。
环境准备:选择宽敞明亮的室内或室外场地,确保活动安全。
三、活动过程
导入环节
教师出示太极八卦图,引导幼儿找出秋分节气的位置,引出秋分节气。
播放秋分节气的视频或PPT,让幼儿初步了解秋分的知识。
知识讲解
讲述秋分节气的含义和特点,强调昼夜平分和秋季过半的概念。
介绍秋分三候:雷始收声、蛰虫坯户、水始涸,结合图片和视频帮助幼儿理解。
体验活动
秋分立蛋:教师讲述秋分立蛋的习俗,组织幼儿尝试立蛋,体验传统文化的乐趣。
画秋分:带领幼儿观察秋天的树叶变化,指导幼儿用绘画工具画出秋天的叶子,并写上“秋分”字样或盖章。
总结与分享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秋分节气的特点和习俗。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增强互动和交流。
四、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进行秋游活动,观察秋天的自然景色和动植物变化。
在班级内设置“秋分节气角”,展示与秋分相关的图片、手工作品等,营造节日氛围。
幼儿园秋分节气教案 6
一、活动目标
了解秋分的含义和特点。
研究秋分的传统俗和节日活动。
培养孩子们对秋分的兴趣和参与度。
二、活动准备
准备一篇简短的秋分介绍材料。
打印或准备相关图片和图表。
准备相关手工材料和游戏道具。
三、活动内容
1、活动引导
显示图片或图表,引导孩子们了解秋分是秋天的一个重要节气。
解释秋分的含义,如日夜平分、秋天开始、温度逐渐降低等。
提问孩子们对秋分的感受和了解程度。
2、传统俗
介绍秋分的传统俗,如中秋节、重阳节等,可以配以相关图片和简单的故事。
带领孩子们制作传统食物或手工制品,如月饼、菊花手环等。
3、室内游戏
设计一些与秋分相关的室内游戏,如秋天拼图、找单词、画秋天的景象等。
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游戏,加强对秋分的认知和记忆。
4、室外活动
利用季节特点,组织室外活动,如采摘水果、观察变色叶子等。
带领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秋分带来的变化和美丽。
四、总结和延伸
整理活动中孩子们的收获和经验,让他们分享自己对秋分的理解和喜爱。
延伸讨论其他与秋分相关的.话题,如秋天的服装、食物、动物等。
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观察和体验秋分的变化,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关注。
五、活动评价
评估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收集家长和教师的反馈意见,了解活动的效果和改进空间。
【幼儿园秋分节气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节气雨水教案04-16
幼儿园节气小雪教案06-29
幼儿园立夏节气教案07-16
幼儿园大雪节气教案08-30
幼儿园小暑节气教案07-03
幼儿园大班节气教案06-11
幼儿园小班教案节气活动05-24
幼儿园小班小满节气教案12-26
幼儿园芒种节气活动教案06-06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