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幼儿教案>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追呀追》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追呀追》

时间:2025-01-14 08:32:32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追呀追》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追呀追》,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追呀追》

  活动目标:

  1.理解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作品中的主要对话。

  2.通过观察图片及表演,感知、理解作品幽默诙谐的风格。

  3.体验朋友间互相关爱的情感。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小猫、小狗、小猪、小熊头饰。

  3.蝴蝶道具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幼儿用书,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用很神秘的口吻):这本书里面藏着非常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追呀追》。

  2.教师边慢慢地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教师讲到一定的故事情节时,从出示相应的头饰引导幼儿观察。

  3.教师采用边讲故事边提问的方法,鼓励幼儿参与故事的讲述。

  讲到“小狗看见啦……”时,教师提问:小狗的鞋子怎么啦?它知道吗?

  讲到“小猪看见啦……”时,教师提问:小猪说什么?它的眼镜怎么啦?它知道吗?

  讲到“小熊看见啦……”时,教师提问:小熊是怎么做的?(请小朋友学一学小熊捡帽子、捡鞋子、捡眼镜及追的动作。)

  讲到“蝴蝶飞进花丛里不见啦……”时,教师边做喘气的动作边提问:小猫、小狗和小猪累得怎样?

  讲到“小猫着急啦、小狗着急啦、小猪着急啦”时,教师分别拉长音调让幼儿接说。

  讲到“小熊追过来,累得呼呼喘”时,教师做喘气的动作让幼儿接说,并提问:小熊是怎么说的?

  4.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教师帮助幼儿分配好小猫、小狗、小猪、小熊等角色,并戴上头饰。

  故事的叙述部分由教师带领没有扮演角色的幼儿讲,讲到故事中的对话时,分角色进行对话。

  启发幼儿用有趣的动作表现小动物们掉东西的情景。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语言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的环境刺激,“我们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所以我充分运用直观性的课件,引领孩子观察、讨论,同时将教学活动生活化,童话故事和孩子的生活经验相结合,静态的内容变成了动态的情境,孩子们喜欢看,喜欢说,愿意说,为理解故事内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从而为突破活动的重点目标——“乐意观察图片,在幼儿观察图片的基础上理解故事情节。”提供了有效的解决策略。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培养了初步的阅读能力。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追呀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追呀追》】相关文章:

《小乌龟爬呀爬》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05-17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吹呀吹小船摇09-19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07-28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07-01

幼儿小班语言汽车轱辘转呀转教案09-22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09-04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春风》04-25

幼儿园小班语言主题活动教案08-23

小班幼儿语言活动教案06-02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追呀追》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追呀追》,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追呀追》

  活动目标:

  1.理解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作品中的主要对话。

  2.通过观察图片及表演,感知、理解作品幽默诙谐的风格。

  3.体验朋友间互相关爱的情感。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小猫、小狗、小猪、小熊头饰。

  3.蝴蝶道具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幼儿用书,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用很神秘的口吻):这本书里面藏着非常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追呀追》。

  2.教师边慢慢地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教师讲到一定的故事情节时,从出示相应的头饰引导幼儿观察。

  3.教师采用边讲故事边提问的方法,鼓励幼儿参与故事的讲述。

  讲到“小狗看见啦……”时,教师提问:小狗的鞋子怎么啦?它知道吗?

  讲到“小猪看见啦……”时,教师提问:小猪说什么?它的眼镜怎么啦?它知道吗?

  讲到“小熊看见啦……”时,教师提问:小熊是怎么做的?(请小朋友学一学小熊捡帽子、捡鞋子、捡眼镜及追的动作。)

  讲到“蝴蝶飞进花丛里不见啦……”时,教师边做喘气的动作边提问:小猫、小狗和小猪累得怎样?

  讲到“小猫着急啦、小狗着急啦、小猪着急啦”时,教师分别拉长音调让幼儿接说。

  讲到“小熊追过来,累得呼呼喘”时,教师做喘气的动作让幼儿接说,并提问:小熊是怎么说的?

  4.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教师帮助幼儿分配好小猫、小狗、小猪、小熊等角色,并戴上头饰。

  故事的叙述部分由教师带领没有扮演角色的幼儿讲,讲到故事中的对话时,分角色进行对话。

  启发幼儿用有趣的动作表现小动物们掉东西的情景。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语言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的环境刺激,“我们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所以我充分运用直观性的课件,引领孩子观察、讨论,同时将教学活动生活化,童话故事和孩子的生活经验相结合,静态的内容变成了动态的情境,孩子们喜欢看,喜欢说,愿意说,为理解故事内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从而为突破活动的重点目标——“乐意观察图片,在幼儿观察图片的基础上理解故事情节。”提供了有效的解决策略。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培养了初步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