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幼儿教案>祖国幼儿园教案

祖国幼儿园教案

时间:2024-05-21 11:50:34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祖国幼儿园教案13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祖国幼儿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祖国幼儿园教案13篇

  祖国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对中国地图感兴趣,知道中国的南北区域。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中国南北气候差异。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中国地图”图片;“南北大不同”组图;《我们的祖国真大》诗歌音频及图片。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中国地图”,引导幼儿了解中国的南北区域。

  ——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中国的地图长得像什么?(大公鸡)

  ——找一找我们住的地方在大公鸡的哪里?

  ——这是中国的北方还是南方呢?

  ——中国地图上的的“南方”和“北方”以哪里为分界线?

  小结:中国的地图长得像一只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以秦岭、淮河为界限,分

  为北方和南方。我们住在xx,是秦岭淮河以x,所以我们住在x方。

  出示组图“南北大不同”,引导幼儿了解中国南北气候的差异。

  ——在夏季的`时候,中国所有的地方都比较炎热,但是到了秋冬,南北方的差别就很大,一起来看看吧。

  ——冬天的北方是什么样的?人们穿得怎么样?

  ——冬天的南方是什么样的?人们穿的怎么样?

  小结:在冬天,北方非常非常寒冷,经常下雪,人们外出都穿着厚厚的衣服,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而南方很少下雪或者不下雪。在最南的地方,即使到了冬天,天气也不会很冷。

  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我们的祖国真大》,引导幼儿理解诗歌,感知祖国的广阔。

  1.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有一首诗歌描述了我们祖国南北方的不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北方是谁的家?几月就开始下雪?说明了什么?(北方秋冬气温低)

  ——南方是谁的家?什么时候会盛开鲜花?说明了什么?(南方一年四季气温都比较高,四季如春)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时候,都做了哪些事?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感知祖国真大。

  ——东西南北中是什么意思?请你在中国地图上指出来。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为什么能在同一时候做不同的事?

  小结:中国很大很大,所以住在中国东边、西边、南方、北方、中部的小朋友们在同一时候做的事情也不一样。比如秋冬时节,南方的广东、海南天气还很热,那里的小朋友可以游泳;而北方的黑龙江已经很冷,开始下雪,那里的小朋友可以滑雪;同时西北边的新疆因为早晚和中午的气温变化很大,所以有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

  再次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我们的祖国真大》,鼓励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1.鼓励幼儿跟读、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我们的祖国真大呀,你爱我们的祖国吗?请你带着热爱祖国的心情朗诵诗歌吧。

  2.组织幼儿分组朗诵诗歌。

  附【诗歌】

  我们的祖国真大

  我们的祖国真大,北方,有冬爷爷的家,十月就飘雪花。

  我们的祖国真大,南方,有春姑娘的家,一年四季盛开鲜花。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们,在同一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祖国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熟读儿歌,识字“泥、孩子”

  2、让幼儿感知“爱”,热爱祖国。

  活动准备

  课件、字卡

  活动过程

  1、课前律动:在上课之前呢,我们先来做一个手指律动,叫做……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儿歌,叫做《从小爱祖国》

  3、引入“爱”的概念

  师:小朋友们知道“爱”是什么吗?你都爱谁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小结)

  4、 刚刚小朋友们都说出了自己爱的人和事物,今天呀,老师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玩一个爱的连线游戏。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你觉得那个小动物爱谁,就请小朋友举手告诉老师,看你们的答案到底对不对。(跟着幼儿的思维将图正确的连线)

  5、小结:小朋友们真棒,都连对了,表扬你们!小动物们都爱自己生活或居住的地方,我们也要爱自己的祖国!

  6、根据正确的图谱,教师将儿歌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老师把小朋友们刚刚连线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从小爱祖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录音(提醒幼儿认真听,等一下老师要提问) 师:这首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啊?(从小爱祖国)

  师:这首儿歌里面,每一句都出现了一个同样的字,那是什么字啊?(引导幼儿回答出“爱”字,)

  7、带读儿歌:

  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读,老师念一句,小朋友念一句(2遍)

  请幼儿编舞蹈动作,一起做两遍

  教师做动作,幼儿来念儿歌一遍

  8、认识字宝宝:泥、孩子

  现在我们来认识字宝宝,分别请出字宝宝,并引导幼儿组词,然后请幼儿用“大风吹”把字宝宝吹到黑板上去

  9、游戏1:少了谁

  把所学的字张贴在黑板上,让幼儿注视几秒钟后闭上眼睛,迅速拿掉其中一字,让幼儿观察一下少了谁并说出其名字,然后亮出该字,加深记忆。 游戏2:照相机

  大家面向教师坐好,集体说儿歌:“我有一架照相机,照出照片真像你。我来给你拍个照,马上把照片送给你。”教师出示大字卡,幼儿用两手做拍照状,嘴里说:“咔嚓”,然后就在自己的小字卡中找出相应字卡举起来。游戏反复进行

  10、与字宝宝再见

  11、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请小朋友回到家把这首儿歌念给爸爸妈妈听,还有要热爱我们的祖国,比如: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出力。

  祖国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了解国庆节的时间以及放假。

  2、学会“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歌曲。

  3、体会爱祖国,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国旗,“祖国祖国我们爱你”音乐。

  活动重难点:

  对国庆的理解和学习歌曲。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诶,小朋友们小眼睛看这里。老师手里的图片,有没有小朋友认识?

  哦,是生日蛋糕。小朋友们都过过生日吧?有哪个小朋友来说说自己生日的时候是怎么过的呢?

  恩,吃了蛋糕,唱了生日歌,还玩了,吃了好多好东西。

  真棒呀。那么,老师知道,很快,又有一个生日要到啦,小朋友想知道是谁的吗?

  二、引入国庆。

  即将到来的生日是我们的祖国妈妈。她的生日是四月一日。我们称之为国庆节。虽然我们吃不到祖国妈妈的蛋糕,也没办法送她礼物,但是,祖国妈妈的生日,也给我们带来了七天的'假期。在这假期间,我们可以尽情的玩耍,也算是祖国妈妈在生日时送给我们的礼物了。

  那么,让我们跟着音乐,为祖国妈妈送上一首生日快乐歌吧。

  三、唱生日歌。

  四、学唱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我们的祖国生我养我,让我们幸福快乐的成长,我们爱不爱她?那么,今天跟老师一起学一首“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歌曲吧。

  1、先听一遍。

  2、跟读歌词。

  3、尝试学唱。

  4、反复学唱,熟悉音乐。

  五、现在,我们也学会了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这首歌了,那么,国庆回去之后,在十月一日这一天,唱给我们的祖国妈妈听哦。

  祖国幼儿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莱蒙托夫的经历及其创作。

  2.领略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

  3.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

  4.品味诗歌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

  【教学重点】

  1.诗歌的深厚文化背景。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研讨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同学们,爱国主义是诗歌的永恒主题,更是诗人的永恒歌唱。在我国诗歌长河中是这样,在外国优秀的作品中也不乏其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祖国》,去聆听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的吟唱。

  边听边想,进入情景

  二、资料助读

  1.密哈依尔·莱蒙托夫(1814~1841)十九世纪俄国继普希金之后的伟大诗人。十四岁开始写诗,1837年他为普希金因决斗而死写的《诗人之死》一诗名震文坛。由于反抗专制统治,因此屡遭流放和入狱,最后死于预谋的决斗,年仅二十七岁。

  注意听讲,了解作者及作品

  《祖国》发表于1841年4月号的《祖国纪事》杂志。1839年俄国斯拉夫派诗人霍米亚柯夫发表一首《祖国》,认为俄罗斯的伟大在于人民的温顺和对东正教的虔信,沙皇统治集团的御用文人也借爱国主义来炫耀他们的文治武功,莱蒙托夫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把祖国美好的大地和勤劳的人民视为祖国概念的真正内涵,表现出他想了解和接近人民并休戚与共的强烈愿望。

  了解作品写作背景,帮助理解诗歌深刻内涵

  三、研读《祖国》

  1.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教师提示:诗句“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是解读诗意的关键。诗人把对祖国的感情比喻为“爱情”,统摄全诗。

  认真听读录音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自由诵读,认真领会诗句、诗段所表达的意思,思考:从诗歌内容看,诗人对祖国奇异的“爱情”指什么?

  自由诵读,认真领会诗意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诗人没有用豪言壮语去盛赞祖国的'光荣历史、英雄业绩,也没有去歌颂名山大川,无尽宝藏,而是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俄罗斯原野的景色和农家生活。平实中见真情,奇异的“爱情”表现在诗人把自己对祖国的爱和对俄罗斯大自然、对普通百姓的爱糅合,化为一体;即对俄罗斯山河景物和淳朴乐观的人民的热爱。

  各抒己见,互相补充

  3.思考:《祖国》一诗充分显示了诗人在描摹自然景物上的卓越才能。诗中构置了哪些充满浓郁诗意的画画?

  思考讨论

  学生归结体会,教师明确:诗人对俄罗斯山河风景和人民生活热烈讴歌。冷漠沉静的草原,随风晃动的森林,奔腾的激流,村间的小路,苍黄的田野,闪光的白桦,苍茫的夜色,颤抖的灯光,远近相映、声色兼备,把俄罗斯山河的雄壮之美和秀丽之美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绚丽变幻而朦胧流动的画面。打谷场丘堆满丰收的谷物,农家茅舍覆盖着稻草,小窗上的浮雕窗板,更有节日夜晚,农人醉酒笑谈、尽情舞蹈的场面,恰似一幅绝妙的民俗图,洋溢着俄罗斯的生活气息。

  认真发言

  4.合作研讨:诗人所抒发的爱国之情主要是通过描写俄罗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来表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小组讨论,选代表发言

  学生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诗歌在对原野景色和农家生活的描述中,隐含着诗人对祖国的真挚感情,即“真实地、神圣地、理智地理解对祖国的爱”(比勃罗留波夫语),这种爱是真实的,也是最本色的。

  积极发言

  5.学生熟读全诗。

  认真朗读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爱国,是一面飘扬在世界各国上空的永不褪色的旗帜。莱蒙托夫的《祖国》他们的心声是和我们相通的。那种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都是令人荡气回肠的。掩卷遐思,备感肩上使命崇高,恰如一代伟人吟唱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愿我们能挂帆济海,谱写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磅礴诗章。

  谈谈体会和收获

  五、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什么是牵挂?牵挂是一种思念,牵挂是一种情怀。牵挂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线绳,牵挂有如皿豆的藤蔓缠绕着篱笆。

  仔细审题,完成短文

  请以“牵挂”为话题写一篇抒怀短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

  祖国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知祖国地大物博,初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2、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提高大胆表达、表现的能力。

  3、喜欢参加学习诗歌活动,感受诗歌所表现出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重点:

  是让幼儿理解并掌握诗歌的内容;

  活动难点:

  是让幼儿学习一年四季有哪些季节,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课件,画好祖国版图轮廓线的背景图,诗歌相应图片及内容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 引出课题,引导幼儿感受"祖国真大"。

  (1) 、出示背景图: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2) 、寻找家乡位置,感受"祖国真大"。

  2、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大胆表达。

  二、基本环节。——通过范诵、欣赏图片、配动作朗诵等形式,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多次欣赏诗歌,初步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1、听听看诗歌里都说了什么?北方和南方有什么不同?不同地方的孩子们在同一个时候做些什么?

  2、集体交流,师、幼共同梳理理解诗歌内容。

  问: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观察、了解幼儿对诗歌理解的程度及遇到的困难

  3、教师用图片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问:北方是谁的家?它是什么样的?南方是谁的家?它又是什么样的?

  4、多形式让幼儿学习诗歌。——采用相互朗诵、分段朗诵等形式进行,进一步激发幼儿朗诵诗歌的兴趣)

  5、讨论:为什么说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个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三、结束环节。

  四、延伸环节

  请幼儿根据所学诗歌的内容,用手中的画笔画一幅漂亮的画,表达自己爱祖国妈妈的情感。

  活动延伸:

  1、 利用"小舞台",继续鼓励幼儿朗诵表演儿歌,更好地理解儿歌的意思,达到有表情地朗诵。

  2、 可以延伸绘画活动《美丽的祖国》,表达自己爱祖国妈妈的情感,理解我们的祖国真大。

  活动建议:为了让幼儿容易理解诗歌的内容,我运用了课件和图片这些直观、形象的教具展开教学。孩子们先欣赏了祖国风光的图片,只能简单说出图片上有什么,不明白其要表达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情况等内容。我通过课件用"游泳与滑雪;围着火炉吃西瓜"不可能的'事情却在同一个时间发生。让幼儿初步理解南北方的四季特征,了解了南北方的气候差异,诗歌的内容比较抽象,让幼儿理解的内容很多,只能通过比较让幼儿明白中国分为南北方,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同一时间各自的气候和人们所做的活动是不一样的。随着孩子社会经验的积累,诗歌里的内容才能慢慢渗透在孩子的脑海里,他们才能真正懂得诗歌内容。

  活动反思:《我们的祖国真大》是一首简短的诗歌,诗歌内容讲述了中国的地大物博,从而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也让孩子们了解我们南方于北方的气候差异。

  首先通过ppt中的中国的地图进入活动中,其次通过地图中南方和北方的人们的比较,让孩子知道中国的广阔,从而激发孩子的自豪感。为了使幼儿能更有效的记住诗歌,我利用了东西南北的手势方向,将歌词中的事物放入相应的位置,帮助孩子记忆。诗歌中的“十月就飘大雪花”“围着火炉吃西瓜”通过讲解以及与我们自身的比较,还有游戏“找一找,说一说”,幼儿都能够在游戏中了解了北方的气候特点,知道南北方有着明显的气候差异。

  诗歌中心句:伟大的祖国——妈 妈,幼儿对于妈 妈的概念只局限在自己的妈 妈上,对于祖国妈 妈还不能理解,一直有小朋友问:“为什么要叫祖国妈 妈?”在念诗歌时也经常落下这句,在此老师还需要做更多的讲解,让幼儿真正理解句意基础上,更有效的学习诗歌,不仅知道中国的地大物博,也增进幼儿对祖国的了解与热爱。

  祖国幼儿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中“祖国”的含义,知道祖国很大、很美,产生自豪感。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学习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朗诵诗歌,尝试仿编诗歌。

  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动物图片小白鹅、小山羊、小燕子、小蜜蜂、小鸭子、小牛、小鸟、小猴子等。

  2、《美丽的祖国》语言cd(盒带)、教师教学资源。

  3、幼儿学习资源②第32~33页。

  活动过程

  1、借助图片,帮助幼儿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1)分别出示小白鹅、小山羊、小燕子、小蜜蜂等图片,请幼儿说说动物的名称及其生活的地方。

  (2)分别出示河流、山坡、泥窝、花朵图片,请幼儿说说是什么地方,分别是谁的.家。

  2、结合教师教学资源完整感知诗歌内容,尝试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朗诵诗歌。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幼儿欣赏。

  (2)教师尝试接龙朗诵诗歌,如教师朗诵前半句,幼儿接后半句。

  (3)完整朗诵诗歌,用轻柔、优美的声音表现诗歌的美感。

  3、理解诗歌中事物之间的关系,引导幼儿尝试仿编诗歌。

  (1)尝试仿编诗歌。

  为什么小白鹅说,祖国有清清的河流?(因为河流是小白鹅生活的家。)

  用同样的方法仿编出其他诗句。

  (2)尝试创编诗歌。

  出示小鸟、小猴等的图片,请幼儿说说它们生活在哪里,它们会告诉我们祖国有什么?

  (3)师幼结合图片,共同朗诵所仿编、创编的诗歌。

  活动延伸:

  1、阅读幼儿学习资源②第32~33页,根据画面提示,引导幼儿继续仿编《美丽的祖国》。

  2、可在阅读区里投放更多图片,供幼儿进行仿编诗歌游戏。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祖国幼儿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10月1日是祖国母亲的生日,理解国庆节的含义。

  2、通过资料和相互交流讨论,知道一些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了解维吾尔族、藏族等的服饰特点、生活习惯。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中国地图。

  2、准备汉族、西藏、蒙古、新疆、傣族风格的歌曲或乐曲各一首。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通过唱《祝你生日快乐》歌导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1、师:你们猜猜这首生日歌是送给谁的?为什么送给祖国呢?

  二、引导幼儿理解国庆节的含义。

  1、师:你们知道国庆节在哪天?

  2、请小朋友一起来和老师说一说对国庆节的认识。(鼓励幼儿用响亮的声音大胆的、清楚的讲话)

  三、师出示中国地图,帮助幼儿了解祖国。

  1、师:这是什么?哪个国家的地图?从地图上看中国像什么?你还知道我们的祖国有哪些少数民族?

  2、师:我们的祖国是个历史悠久和文明灿烂的国家,谁知到我国有哪四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火药)

  3、请幼儿用手沿着中国地图轮廓来描绘,感受版图形状。

  4、师小结:从地图上看我们的祖国像一只鸡,我们国家土地面积很大,人口也很多,有很多少数民族,共育56个,所以国庆节时全国各族人民会一起庆祝,特别热闹。

  四、出示维吾尔族、藏族挂图让幼儿欣赏。

  1、师:它们是哪个民族的?各有什么特点?(发型、服装、等)

  重点介绍这两个民族,其他民族介绍一下服装特点和主要习惯。

  2、幼儿欣赏歌曲《青藏高原》一小段,初步认识西藏。

  师:听到这首曲子,你想到了哪个民族?请你在地图上找出这个民族。(向幼儿介绍西藏在地图上的位置,族人的生活习俗)

  师:谁能做出西藏的几个舞蹈动作?(请幼儿下来表演),感受一下藏族的舞蹈风格。

  3、幼儿欣赏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一小段,初步认识维吾尔族。

  师:听到这首曲子,你想到了哪个民族?请你在地图上找出这个民族。(向幼儿介绍西藏在地图上的位置,族人的生活习俗)

  师生共同唱着《掀起你的盖头来》的歌曲做几个维吾尔族舞蹈动作,感受一下维吾尔族的舞蹈风格。

  五、结合幼儿用书,欣赏图片。

  1、师:图上的少数民族,你认识那几个?各有什么特点?找出来和小朋友说一说。(让幼儿了解高山族、哈尼族、朝鲜族、回族、满族、蒙古族、壮族、苗族…的特点)

  六、师小结,了解各民族庆祝国庆节的方式。

  师:10月1日是中国的国庆节,这一天,全国各族人民都在欢庆节日。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并且都挂上了国旗。各个地方都有各种庆祝的活动。爸爸妈妈都会休息,和孩子、老人一起过国庆节,有的还会全家外出旅游。各民族的人穿着自己民族的衣服,跳着自己民族的.舞蹈、弹着自己民族的器乐,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活动反思:

  一直以来我都是带的中小班,这次带了大班又要上教研课,心里还真直打鼓。担心中小班说话罗嗦的习惯会出现,担心时间把握不好。

  活动结束后我静下心仔细想了想自己上的这节课,发现了以下问题:

  1.问题的提出不够简洁明了。虽然我设计了一些主要的提问,但在上课时还是不由自主的提出了其他的问题,有时问题还会重复提出。

  2.活动的结尾部分处理的不是很好,幼儿的情感没有带动起来。

  3.活动中没有带领幼儿完整地朗诵诗歌。

  祖国幼儿园教案 篇8

  目标:

  1、通过游戏及看录象感知祖国真大及各地气候不同。

  2、感知诗歌的趣味性,学习用图标记诵诗歌。

  准备:

  中国地图一幅。

  过程:

  1、出示中国地图引起幼儿兴趣。

  2、会议天气预报,感知在同一天祖国各地气温和气候的不同。

  (1)教师播放“天气预报”录象。

  (2)提问:为什么北方(如哈尔滨)和南方(如海口)的气候、气温不一样?

  (3)小结:我们的国家很大很大。南方和北方在同一时间里气候不一样,北方很冷,南方很温暖。

  3、学习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

  (1)欣赏教师朗诵诗歌。

  (2)提问:你觉得诗歌有趣吗?什么地方有趣?

  (3)幼儿回忆诗歌内容,教师将有关图片逐一贴在地图相应的位置上,如雪花、鲜花、滑雪、游泳及吃西瓜的孩子。

  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

  我们的祖国真大我们的祖国真大

  北方,有冬爷爷的家,十月就飘大雪花。

  我们的祖国真大

  南方,有春姑娘的家,一年四季开鲜花。

  啊!伟大的祖国妈妈,

  东南西北中的孩子,

  在同一个时候,

  有的滑雪,有的游泳,

  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设计意图:

  过生日是一个让每个幼儿都兴奋不已的话题。在小班时,班上的许多孩子每到生日这一天,就会带蛋糕来园,接受同伴的祝福,并和大家分享蛋糕。升人中班后,有几个在7、8月份(暑假期间)过生日的幼儿提出也想在幼儿园过生日。为了满足他们的愿望,我们在开学初给7、8月份过生日的幼儿过了一个集体生日。对此,孩子们觉得很新鲜,都希望自己也能过一个集体生日。于是,我们布置了一个有关生日的墙饰:“小熊过生日”的`背景,旁边画了标有“1月”到“12月”的12个心形蛋糕。孩子可在自己生日的那个月份的蛋糕边贴上自己的照片。

  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集体生日呢?不同的月份以什么方式过集体生日比较合适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这一综合活动。根据中班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习特点和现有经验,我们在活动中设计了四个环环相扣的环节:

  第一环节,教师让幼儿通过观看以不同方式过生日的录像片段自然进入活动情境,并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让他们看看说说。这不仅激发了幼儿过集体生日的愿望,也为下面做生日计划作了铺垫。

  第二环节,教师在抛出问题“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过集体生日”之后,为了避免人云亦云,没有急于让幼儿讲述,而是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用绘画方式做计划,表现自己的构想。如此,每个幼儿都有充分发挥主动性咱勺空间,满足了探究式学习的需要。

  第三环节,幼儿展示、介绍自己的计划,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的零星经验和构想经过归纳整理,形成几种有典型意义的过集体生日的方式。这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还能提升他们分类、归纳的能力。

  第四环节,完善计划。教师引导幼儿展开讨论,积极阐述自己对不同月份出生的人具体以什么方式过集体生日的见解,最后达成一致。这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经验,也能赋予活动更多的社会意义。

  祖国幼儿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了解祖国新貌,介绍中国之最,激发幼儿作为中国儿童的自豪感,萌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系列活动,使幼儿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几个主要的少数民族,培养幼儿尊重少数民族。

  3、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对祖国见解。

  活动时间:2周

  环境创设:

  1、在升旗活动中,开展争做小旗手的活动。

  2、在教室里悬挂中国地图,让幼儿随时观察并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

  3、玩玩做做:西藏裙、西藏头饰(编彩辫)新疆帽、朝鲜裙大飘带等,进行展示。

  4、布置祖国风光图片展览会

  家长工作:

  1、协助幼儿收集祖国各地的图片或照片,并讲出图片的内容。

  2、向幼儿介绍一处名胜古迹。

  3、向幼儿介绍各民族的小常识。

  4、向孩子介绍自己熟悉的省市情况(出差去过的地方)使幼儿知道中国很大,各地很美等。

  活动内容:

  社会——美丽的祖国;社会——各族儿童喜洋洋;科学——学习2的组成;科学——学习3的组成;艺术——绘画:天安门;艺术——律动:挤奶;艺术——舞蹈:小伙伴,你好;分区活动:我们的祖国真大;游戏活动:祖国知识我知道;游戏活动:谈话——美丽的家乡;游戏活动:绘画——美丽的家乡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了解祖国的兴趣)请幼儿说出我们国家首都的名字。请幼儿分别谈谈自己去过哪些地方,看到些什么?

  二、展??

  1、让幼儿看“大地图”,使他们知道我们的祖国很大

  (1)请幼儿在地图上找出首都北京的位置。

  (2)请幼儿在地图上找出中国最北、最南的地方。(最北的地方是漠河,那里天气很冷,到那里去要穿厚厚的'皮大衣。中国的最南面是南沙群岛,那里一年四季都很热,到那里要穿很薄的衣服)

  (3)向幼儿介绍我国的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东北的大片森林和我国的两条河流:长江、黄河。

  2、引导幼儿看图片,了解我国的世界之??

  (1)师生共同观看《长城》录像,给幼儿讲解:长城的一头在山海关,另一头是嘉峪关,弯弯曲曲,上上下下,很长很长

  (2)师生共同观看《故宫》录像或图片,教师讲解: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有近一万间房屋。房屋的顶是金黄的琉璃瓦,四周装饰着各色的图案,雕刻着龙、凤等吉祥物。故宫里有大量的珍贵文物,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3、教师小结三、结束请幼儿“游览”美丽的祖国幼儿自由结伴,在大地图上的“各地”游览,说说自己来到了祖国的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些什么。

  小百科;祖国是祖先开辟的生存之地,人们崇拜、爱惜和捍卫这片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土地。人们对祖国的感情包括了对国家主权,大好河山,灿烂文化以及骨肉同胞的感情。

  祖国幼儿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祖国各地的土特产品,知道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2、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一张大的中国地图平放在桌上。

  2、幼儿操作材料“祖国各地特产”。

  3、请家长给幼儿讲自己老家的署名土特产(名称和用途)

  4、请幼儿与家长一同收集土特产布置成“特产觉”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看中国地图,启发谈话,引导幼儿介绍祖国特产的兴趣。

  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中国)

  请你在地图上找出中国首都--北京及自己家乡的位置,并向别人介绍这座城市有哪些名胜古迹。

  请你在地图上找出长江、黄河的位置。

  2、认识祖国各地的特产。

  (1)教师先作示范,介绍自己收集的祖国特产。哪些特产可列举一些(如新疆的葡萄干,景德镇瓷砖),与挂图对应起来。

  (2)请个别幼儿向集体介绍自己收集的祖国各地特产,要求幼儿说出他的名称、产地、特点、用途等,引导幼儿在地图上找到相应位置。

  (3)游戏“小小旅行家”

  让幼儿在地图上相应的地方摆放各地的特产,并介绍哪些城市有哪些特产。

  3、出示教学挂图,请幼儿说出挂图上各种题材的产地。

  活动反思:

  《特产》是一个开放性单元,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全国各地的特产,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如何较好地体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实现教学目标,结合“生本”实验,我进行了一些设计:

  “生本”课堂是“以学定教”,那作为教师就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先学”。其实,就是前置性作业的布置。认真研读了单元教材,思考了学生最近课前预习及资料收集情况后,我在小黑板上出示了“先学”提示——预习7单元,大致了解书中需学习的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区或某几种物产去收集相关特产或地区资料(简洁、明确、易于介绍)。当然,根据上次《天外来客——陨石》的前置作业完成情况,我也将这项作业放在了周末,以便于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查找。

  有了“先学”的铺垫,我便用一次早读的时间检查了“先学”效果,并提出了一些(主要是针对收集的资料)建议,然后,我调整了本来的教学设计——由我先教,改为学生先交流、汇报,我再补充。课堂上,学生们在小组内充分展示、交流,然后争着上台向全班展示。当听到底下的同学发出了赞叹声、惊讶声,交流的学生及所在的小组都露出了骄傲的`神情。由于资料收集范围的广泛、图片的精美,吸引了学生的目光,也使得课堂显得较热闹。这时,出现了让我意想不到的场景——两位代表“乖乖虎”组上台交流的孩子上台后,并未开始介绍,而是小声交流后大声对全班说:“同学们,我们愿意与大家分享我们辛苦收集来的资料,但你们闹哄哄的,一点儿也不尊重我们,让我们很失望。”我听后瞪大眼观察下面的学生,嘿,一下就安静了。学生们已开始学着组织课堂的交流学习了,真好。

  学生的资料收集范围较大,结果用了两节课才交流完成。但他们都还是意犹未尽。这时,我将《我爱故乡的杨梅》提出,让学生在小组内读并体会,他们很快就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再通过全班交流,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成熟季节、产地呼之欲出;也再一次使他们知道了介绍家乡特产应注意的方面,为下一步习作奠定了基础。

  这个单元的学习还未结束,仅从已完成的内容及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生是感兴趣的,自主参与的意识是强烈的,但也发现了这样那样的不足——

  前置性作业的布置(主要指资料的收集),教师应给予明确的指向性,避免太广、太多,影响教材的学习;课堂的交流学习,学生语言明确、简洁训练还需大大加强;倾听习惯的培养还需巩固;对于组内“懒虫”的帮辅需重点关注,需在探索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尽量控制“懒虫”更懒;教师对学生“先学”结果的检查需更细致,要及时给予指导、建议;课堂上,教师一定要耐心,要忍住想去帮学生说、帮学生做的欲念,给学生充分交流、展示的舞台······

  祖国幼儿园教案 篇11

  国庆节刚刚过去,小朋友们知道这个节日是祖国妈妈的节日,充满了对这个节日的喜爱。本班幼儿爱唱爱跳,根据孩子们这个特点,我特地以音乐活动为契机,以一种让孩子们乐意接受的方式自然地渗透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教学目标:

  1、喜欢音乐活动,随音乐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积极参与表演,并从中体验乐趣。

  教学重点:

  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即兴表演歌曲

  教具准备:

  小帖画奖品、多媒体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前不久刚刚度过了国庆长假,咱们今天来聊聊国庆节吧!

  1、国庆节是哪一天?是谁的生日?

  2、欣赏童老师拍下来的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

  二、学唱歌曲

  师:欣赏完毕,小朋友有什么感受?

  1、看图记歌词,有节奏的朗诵。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仔细瞧瞧,什么小精灵来到我们身边了?出示头饰:小蜡笔。

  师:对,蜡笔小精灵在跟小朋友们打招呼呢!它还带来了4位好朋友。

  引出歌词:小小蜡笔,穿花衣。

  出示课件:红、黄、蓝、绿四个蜡笔小精灵出现在屏幕上。

  师问:蜡笔小精灵身上的衣裳漂不漂亮?它们都穿了一件什么样的衣服呀?它们衣服上的颜色都一样吗?有哪几种颜色?

  有节奏地读歌词“小小蜡笔,穿花衣,红黄蓝绿多美丽。”

  师:这么可爱的蜡笔小精灵你们喜欢它吗?

  师小结:“小朋友们多么欢喜”,那你能用小蜡笔做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画面:小朋友们比赛画画的图片

  师问:咦?他们在干什么呢?要比赛什么呢?

  引导幼儿看图说出歌词:“画个图画比一比”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位小朋友都画了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画面:可爱的小鸟在蓝蓝的天空上自由自在的飞翔;青青的小草钻出泥土,舒展着柔嫩的身体,随风摆动,一幅春机盎然的景色。

  引导学生看图说出歌词:“画小鸟飞在蓝天里,画小草长在春天里。”

  师:看看还画了些什么?

  课件出示画面:太阳公公面带微笑,高挂在天空,向四周放射着金色的光芒和国旗的图片,占据屏幕的另一半。

  课件显示歌词:“你画太阳,我画国旗”

  画面:校园内,高高飘扬的国旗,小朋友们仰着头,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着国旗。

  师:小朋友们,当你们听到国歌,看着国旗冉冉升起,你的心中会想到什么呢?

  课件显示歌词:“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引导幼儿有激情的朗读。

  2、播放歌曲,完整欣赏。

  3、发声练习:《山谷回音真好听》

  4、幼儿随视频学唱歌曲。

  师:小朋友,你们在听这首歌的时候,感觉歌曲旋律是怎样的(活泼欢快)第一遍:引导学生用高兴、快乐的心情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师:你刚才在听的时候,发现哪两句是重复的?——祖国,祖国,我们爱你”。为什么要重复呢?

  师:因为只唱一句“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我觉得好像还不能够表达出心中对祖国的爱,所以还要再重复一次。那后面的那句跟前面要唱得一样吗?

  师小结:后面的那句歌词和旋律虽然是重复的,但力度上应该要更强一些,这样才能完全表现出我们对祖国的爱。

  第二遍:注意末句反复的力度加强

  5、全体幼儿随伴奏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鼓励幼儿站在老师面前大胆演唱。

  三、表演歌曲

  1、启发幼儿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

  2、欣赏老师舞蹈,幼儿伴唱。

  3、跟随老师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四、结束部分

  小朋友们,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美丽而富饶的国家,今天你们唱出了对祖国妈妈的爱!让我们也拿起小蜡笔去画出心中的祖国吧!

  课后延伸:知识扩大,情感升华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歌唱对祖国的.爱的歌曲,我们一起和爸爸妈妈去找一找,听一听吧!如《国旗国旗多美丽》,《我爱北京天安门》,《娃哈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反思:

  ?纲要》中指出,音乐教育要使幼儿通过聆听、表现、创造等感受音乐的内涵和美的情感,在本次活动的教学中,我从情感入手,通过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祖国的美丽图片,再通过配图有感情朗诵歌词,掌握歌曲的节奏,在学唱歌曲中,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音乐情绪,使技巧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串于音乐实践中,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充分给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如要求他们自信大方的站在客人老师面前演唱;用身体的动作演绎歌曲尽情表现自我;欣赏老师舞蹈为老师伴唱;用ktv伴奏幼儿进行演唱请评委老师打分等多种形式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抓住幼儿的好奇、好动、形象直观思维强的年龄特点和注意教学的趣味性、自主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着眼于幼儿的自主发展,致力应用现代信息技巧优化课堂教学,使整个活动生动活泼,盎然有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这一堂课里,幼儿的爱国情感的启蒙在音乐的力量中唤醒了,我相信:“音乐的力量是无限的!”

  祖国幼儿园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和学习诗歌的内容。感受我们的祖国真大。

  2、引导幼儿了解祖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

  3、幼儿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活动准备:

  1.中国地图一幅。

  2.小图片:小房子、冬爷爷、雪花,春姑娘、花。滑雪、游泳、围着火炉吃西瓜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这些天我们看见大街上、商店门口都挂上了红旗,你们知道是为了迎接什么日子的到来?

  我们幼儿园大厅里的生日大蛋糕是为谁准备的?

  我今天把我们的祖国妈妈请来了。

  2、出示中国地图,感知我们祖国地域辽阔。

  (1)让幼儿了解中国地图,知道自己生活在祖国妈妈的怀抱里,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请幼儿在地图上找找自己居住的地方。

  (3)通过地图和现实距离比较感知祖国地域之大。

  (4)认识地图四个不同的方位的名称。

  3、运用小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祖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

  (1)教师在地图的相应位置贴上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小图片。利用带幼儿旅行的情境,让幼儿逐句学习诗歌。

  (2)讨论:

  a北方有谁的家?它给人们带来什么?为什么十月就飘大雪花?

  b谁住在的南方?南方为什么一年四季盛开鲜花?

  c在同一个时候,南北方的`孩子在干什么呢?

  小结:我们的国家很大很大。南方和北方在同一时间里气候不一样,北方很冷,南方很温暖。

  (3)现在我们把这些小图片编成一首诗歌,题目是:《我们的祖国真大》

  4、幼儿欣赏诗歌。

  (1)教师结合小图片,用甜美、自豪的语气朗诵诗歌。

  (2)提问:你觉得诗歌有趣吗?什么地方有趣?

  (3)和老师一起朗诵诗歌。

  5、运用多种方式学习朗诵诗歌。

  (1)看着小图片,跟着教师朗诵诗歌。

  (2)全体幼儿起立,跟随教师边做动作边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延伸活动:

  幼儿在地图上寻找诗歌中的内容。

  祖国幼儿园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 知道国旗、国徽、国歌等代表着我们的国家,是国家的标志。

  2、 为对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感到高兴,萌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代表我国的各种标志。

  难点: 有做人的自豪感,懂得长大要为祖国争光。

  活动准备

  1、自制PPT、国歌音乐。

  2、活动前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向成人了解为国争光的先进人物和事例。

  活动过程:

  一、观看PPT,知道国旗、国徽是祖国的标志。

  1、介绍国旗、国徽中的五星、齿轮、稻穗等代表的寓意。(国旗是红色表示纪念为祖国牺牲流血的解放军战士、齿轮表示工人、稻穗表示农民,紧紧围着中央。)

  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国旗、国徽代表着什么呢?”

  2、你们还在哪里看见过国旗国徽?

  二、引发幼儿对国歌的兴趣,知道它也是祖国的标志。

  1、我们运动员拿金牌领奖时除了升国旗还会听到什么音乐?(奏国歌,它也是我们祖国的标志)

  2、幼儿集体学唱国歌。

  三、拓展经验,感知多种代表国家的'标志,了解祖国的建筑标志、传统标志。

  1、教师:“还有哪些东西也能代表祖国?”(龙,长城,国徽,天安门……结,画等)

  2、“你什么时候见过?在哪儿见过?”

  四、通过观看运动员拼搏、获奖的图片,激发幼儿做娃的自豪感,有为国争光的愿望。

  1、教师:“这是哪个国家的运动员,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师:“为什么我国运动员在得了冠军之后,要奏国歌,升五星红旗呢?”

  3、教师:“当我们看到我们国家的运动员获得冠军,站在领奖台上升国旗,奏国歌时,心里是什么感觉?”鼓励幼儿好好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祖国幼儿园教案1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祖国幼儿园教案】相关文章:

祖国幼儿园教案03-11

幼儿园中班《美丽的祖国》教案08-02

幼儿园《我的祖国》教案优秀10-18

幼儿园中班语言《美丽的祖国》教案06-01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祖国》08-04

幼儿园中班祖国妈妈的生日教案12-12

幼儿园大班语言《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08-27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我们祖国真大09-29

幼儿园大班社会《从小爱祖国》教案范文10-22

祖国幼儿园教案13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祖国幼儿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祖国幼儿园教案13篇

  祖国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对中国地图感兴趣,知道中国的南北区域。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中国南北气候差异。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中国地图”图片;“南北大不同”组图;《我们的祖国真大》诗歌音频及图片。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中国地图”,引导幼儿了解中国的南北区域。

  ——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中国的地图长得像什么?(大公鸡)

  ——找一找我们住的地方在大公鸡的哪里?

  ——这是中国的北方还是南方呢?

  ——中国地图上的的“南方”和“北方”以哪里为分界线?

  小结:中国的地图长得像一只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以秦岭、淮河为界限,分

  为北方和南方。我们住在xx,是秦岭淮河以x,所以我们住在x方。

  出示组图“南北大不同”,引导幼儿了解中国南北气候的差异。

  ——在夏季的`时候,中国所有的地方都比较炎热,但是到了秋冬,南北方的差别就很大,一起来看看吧。

  ——冬天的北方是什么样的?人们穿得怎么样?

  ——冬天的南方是什么样的?人们穿的怎么样?

  小结:在冬天,北方非常非常寒冷,经常下雪,人们外出都穿着厚厚的衣服,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而南方很少下雪或者不下雪。在最南的地方,即使到了冬天,天气也不会很冷。

  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我们的祖国真大》,引导幼儿理解诗歌,感知祖国的广阔。

  1.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有一首诗歌描述了我们祖国南北方的不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北方是谁的家?几月就开始下雪?说明了什么?(北方秋冬气温低)

  ——南方是谁的家?什么时候会盛开鲜花?说明了什么?(南方一年四季气温都比较高,四季如春)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时候,都做了哪些事?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感知祖国真大。

  ——东西南北中是什么意思?请你在中国地图上指出来。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为什么能在同一时候做不同的事?

  小结:中国很大很大,所以住在中国东边、西边、南方、北方、中部的小朋友们在同一时候做的事情也不一样。比如秋冬时节,南方的广东、海南天气还很热,那里的小朋友可以游泳;而北方的黑龙江已经很冷,开始下雪,那里的小朋友可以滑雪;同时西北边的新疆因为早晚和中午的气温变化很大,所以有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

  再次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我们的祖国真大》,鼓励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1.鼓励幼儿跟读、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我们的祖国真大呀,你爱我们的祖国吗?请你带着热爱祖国的心情朗诵诗歌吧。

  2.组织幼儿分组朗诵诗歌。

  附【诗歌】

  我们的祖国真大

  我们的祖国真大,北方,有冬爷爷的家,十月就飘雪花。

  我们的祖国真大,南方,有春姑娘的家,一年四季盛开鲜花。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们,在同一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祖国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熟读儿歌,识字“泥、孩子”

  2、让幼儿感知“爱”,热爱祖国。

  活动准备

  课件、字卡

  活动过程

  1、课前律动:在上课之前呢,我们先来做一个手指律动,叫做……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儿歌,叫做《从小爱祖国》

  3、引入“爱”的概念

  师:小朋友们知道“爱”是什么吗?你都爱谁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小结)

  4、 刚刚小朋友们都说出了自己爱的人和事物,今天呀,老师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玩一个爱的连线游戏。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你觉得那个小动物爱谁,就请小朋友举手告诉老师,看你们的答案到底对不对。(跟着幼儿的思维将图正确的连线)

  5、小结:小朋友们真棒,都连对了,表扬你们!小动物们都爱自己生活或居住的地方,我们也要爱自己的祖国!

  6、根据正确的图谱,教师将儿歌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老师把小朋友们刚刚连线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从小爱祖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录音(提醒幼儿认真听,等一下老师要提问) 师:这首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啊?(从小爱祖国)

  师:这首儿歌里面,每一句都出现了一个同样的字,那是什么字啊?(引导幼儿回答出“爱”字,)

  7、带读儿歌:

  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读,老师念一句,小朋友念一句(2遍)

  请幼儿编舞蹈动作,一起做两遍

  教师做动作,幼儿来念儿歌一遍

  8、认识字宝宝:泥、孩子

  现在我们来认识字宝宝,分别请出字宝宝,并引导幼儿组词,然后请幼儿用“大风吹”把字宝宝吹到黑板上去

  9、游戏1:少了谁

  把所学的字张贴在黑板上,让幼儿注视几秒钟后闭上眼睛,迅速拿掉其中一字,让幼儿观察一下少了谁并说出其名字,然后亮出该字,加深记忆。 游戏2:照相机

  大家面向教师坐好,集体说儿歌:“我有一架照相机,照出照片真像你。我来给你拍个照,马上把照片送给你。”教师出示大字卡,幼儿用两手做拍照状,嘴里说:“咔嚓”,然后就在自己的小字卡中找出相应字卡举起来。游戏反复进行

  10、与字宝宝再见

  11、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请小朋友回到家把这首儿歌念给爸爸妈妈听,还有要热爱我们的祖国,比如: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出力。

  祖国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了解国庆节的时间以及放假。

  2、学会“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歌曲。

  3、体会爱祖国,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国旗,“祖国祖国我们爱你”音乐。

  活动重难点:

  对国庆的理解和学习歌曲。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诶,小朋友们小眼睛看这里。老师手里的图片,有没有小朋友认识?

  哦,是生日蛋糕。小朋友们都过过生日吧?有哪个小朋友来说说自己生日的时候是怎么过的呢?

  恩,吃了蛋糕,唱了生日歌,还玩了,吃了好多好东西。

  真棒呀。那么,老师知道,很快,又有一个生日要到啦,小朋友想知道是谁的吗?

  二、引入国庆。

  即将到来的生日是我们的祖国妈妈。她的生日是四月一日。我们称之为国庆节。虽然我们吃不到祖国妈妈的蛋糕,也没办法送她礼物,但是,祖国妈妈的生日,也给我们带来了七天的'假期。在这假期间,我们可以尽情的玩耍,也算是祖国妈妈在生日时送给我们的礼物了。

  那么,让我们跟着音乐,为祖国妈妈送上一首生日快乐歌吧。

  三、唱生日歌。

  四、学唱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我们的祖国生我养我,让我们幸福快乐的成长,我们爱不爱她?那么,今天跟老师一起学一首“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歌曲吧。

  1、先听一遍。

  2、跟读歌词。

  3、尝试学唱。

  4、反复学唱,熟悉音乐。

  五、现在,我们也学会了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这首歌了,那么,国庆回去之后,在十月一日这一天,唱给我们的祖国妈妈听哦。

  祖国幼儿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莱蒙托夫的经历及其创作。

  2.领略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

  3.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

  4.品味诗歌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

  【教学重点】

  1.诗歌的深厚文化背景。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研讨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同学们,爱国主义是诗歌的永恒主题,更是诗人的永恒歌唱。在我国诗歌长河中是这样,在外国优秀的作品中也不乏其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祖国》,去聆听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的吟唱。

  边听边想,进入情景

  二、资料助读

  1.密哈依尔·莱蒙托夫(1814~1841)十九世纪俄国继普希金之后的伟大诗人。十四岁开始写诗,1837年他为普希金因决斗而死写的《诗人之死》一诗名震文坛。由于反抗专制统治,因此屡遭流放和入狱,最后死于预谋的决斗,年仅二十七岁。

  注意听讲,了解作者及作品

  《祖国》发表于1841年4月号的《祖国纪事》杂志。1839年俄国斯拉夫派诗人霍米亚柯夫发表一首《祖国》,认为俄罗斯的伟大在于人民的温顺和对东正教的虔信,沙皇统治集团的御用文人也借爱国主义来炫耀他们的文治武功,莱蒙托夫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把祖国美好的大地和勤劳的人民视为祖国概念的真正内涵,表现出他想了解和接近人民并休戚与共的强烈愿望。

  了解作品写作背景,帮助理解诗歌深刻内涵

  三、研读《祖国》

  1.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教师提示:诗句“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是解读诗意的关键。诗人把对祖国的感情比喻为“爱情”,统摄全诗。

  认真听读录音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自由诵读,认真领会诗句、诗段所表达的意思,思考:从诗歌内容看,诗人对祖国奇异的“爱情”指什么?

  自由诵读,认真领会诗意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诗人没有用豪言壮语去盛赞祖国的'光荣历史、英雄业绩,也没有去歌颂名山大川,无尽宝藏,而是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俄罗斯原野的景色和农家生活。平实中见真情,奇异的“爱情”表现在诗人把自己对祖国的爱和对俄罗斯大自然、对普通百姓的爱糅合,化为一体;即对俄罗斯山河景物和淳朴乐观的人民的热爱。

  各抒己见,互相补充

  3.思考:《祖国》一诗充分显示了诗人在描摹自然景物上的卓越才能。诗中构置了哪些充满浓郁诗意的画画?

  思考讨论

  学生归结体会,教师明确:诗人对俄罗斯山河风景和人民生活热烈讴歌。冷漠沉静的草原,随风晃动的森林,奔腾的激流,村间的小路,苍黄的田野,闪光的白桦,苍茫的夜色,颤抖的灯光,远近相映、声色兼备,把俄罗斯山河的雄壮之美和秀丽之美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绚丽变幻而朦胧流动的画面。打谷场丘堆满丰收的谷物,农家茅舍覆盖着稻草,小窗上的浮雕窗板,更有节日夜晚,农人醉酒笑谈、尽情舞蹈的场面,恰似一幅绝妙的民俗图,洋溢着俄罗斯的生活气息。

  认真发言

  4.合作研讨:诗人所抒发的爱国之情主要是通过描写俄罗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来表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小组讨论,选代表发言

  学生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诗歌在对原野景色和农家生活的描述中,隐含着诗人对祖国的真挚感情,即“真实地、神圣地、理智地理解对祖国的爱”(比勃罗留波夫语),这种爱是真实的,也是最本色的。

  积极发言

  5.学生熟读全诗。

  认真朗读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爱国,是一面飘扬在世界各国上空的永不褪色的旗帜。莱蒙托夫的《祖国》他们的心声是和我们相通的。那种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都是令人荡气回肠的。掩卷遐思,备感肩上使命崇高,恰如一代伟人吟唱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愿我们能挂帆济海,谱写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磅礴诗章。

  谈谈体会和收获

  五、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什么是牵挂?牵挂是一种思念,牵挂是一种情怀。牵挂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线绳,牵挂有如皿豆的藤蔓缠绕着篱笆。

  仔细审题,完成短文

  请以“牵挂”为话题写一篇抒怀短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

  祖国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知祖国地大物博,初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2、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提高大胆表达、表现的能力。

  3、喜欢参加学习诗歌活动,感受诗歌所表现出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重点:

  是让幼儿理解并掌握诗歌的内容;

  活动难点:

  是让幼儿学习一年四季有哪些季节,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课件,画好祖国版图轮廓线的背景图,诗歌相应图片及内容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 引出课题,引导幼儿感受"祖国真大"。

  (1) 、出示背景图: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2) 、寻找家乡位置,感受"祖国真大"。

  2、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大胆表达。

  二、基本环节。——通过范诵、欣赏图片、配动作朗诵等形式,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多次欣赏诗歌,初步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1、听听看诗歌里都说了什么?北方和南方有什么不同?不同地方的孩子们在同一个时候做些什么?

  2、集体交流,师、幼共同梳理理解诗歌内容。

  问: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观察、了解幼儿对诗歌理解的程度及遇到的困难

  3、教师用图片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问:北方是谁的家?它是什么样的?南方是谁的家?它又是什么样的?

  4、多形式让幼儿学习诗歌。——采用相互朗诵、分段朗诵等形式进行,进一步激发幼儿朗诵诗歌的兴趣)

  5、讨论:为什么说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个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三、结束环节。

  四、延伸环节

  请幼儿根据所学诗歌的内容,用手中的画笔画一幅漂亮的画,表达自己爱祖国妈妈的情感。

  活动延伸:

  1、 利用"小舞台",继续鼓励幼儿朗诵表演儿歌,更好地理解儿歌的意思,达到有表情地朗诵。

  2、 可以延伸绘画活动《美丽的祖国》,表达自己爱祖国妈妈的情感,理解我们的祖国真大。

  活动建议:为了让幼儿容易理解诗歌的内容,我运用了课件和图片这些直观、形象的教具展开教学。孩子们先欣赏了祖国风光的图片,只能简单说出图片上有什么,不明白其要表达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情况等内容。我通过课件用"游泳与滑雪;围着火炉吃西瓜"不可能的'事情却在同一个时间发生。让幼儿初步理解南北方的四季特征,了解了南北方的气候差异,诗歌的内容比较抽象,让幼儿理解的内容很多,只能通过比较让幼儿明白中国分为南北方,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同一时间各自的气候和人们所做的活动是不一样的。随着孩子社会经验的积累,诗歌里的内容才能慢慢渗透在孩子的脑海里,他们才能真正懂得诗歌内容。

  活动反思:《我们的祖国真大》是一首简短的诗歌,诗歌内容讲述了中国的地大物博,从而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也让孩子们了解我们南方于北方的气候差异。

  首先通过ppt中的中国的地图进入活动中,其次通过地图中南方和北方的人们的比较,让孩子知道中国的广阔,从而激发孩子的自豪感。为了使幼儿能更有效的记住诗歌,我利用了东西南北的手势方向,将歌词中的事物放入相应的位置,帮助孩子记忆。诗歌中的“十月就飘大雪花”“围着火炉吃西瓜”通过讲解以及与我们自身的比较,还有游戏“找一找,说一说”,幼儿都能够在游戏中了解了北方的气候特点,知道南北方有着明显的气候差异。

  诗歌中心句:伟大的祖国——妈 妈,幼儿对于妈 妈的概念只局限在自己的妈 妈上,对于祖国妈 妈还不能理解,一直有小朋友问:“为什么要叫祖国妈 妈?”在念诗歌时也经常落下这句,在此老师还需要做更多的讲解,让幼儿真正理解句意基础上,更有效的学习诗歌,不仅知道中国的地大物博,也增进幼儿对祖国的了解与热爱。

  祖国幼儿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中“祖国”的含义,知道祖国很大、很美,产生自豪感。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学习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朗诵诗歌,尝试仿编诗歌。

  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动物图片小白鹅、小山羊、小燕子、小蜜蜂、小鸭子、小牛、小鸟、小猴子等。

  2、《美丽的祖国》语言cd(盒带)、教师教学资源。

  3、幼儿学习资源②第32~33页。

  活动过程

  1、借助图片,帮助幼儿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1)分别出示小白鹅、小山羊、小燕子、小蜜蜂等图片,请幼儿说说动物的名称及其生活的地方。

  (2)分别出示河流、山坡、泥窝、花朵图片,请幼儿说说是什么地方,分别是谁的.家。

  2、结合教师教学资源完整感知诗歌内容,尝试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朗诵诗歌。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幼儿欣赏。

  (2)教师尝试接龙朗诵诗歌,如教师朗诵前半句,幼儿接后半句。

  (3)完整朗诵诗歌,用轻柔、优美的声音表现诗歌的美感。

  3、理解诗歌中事物之间的关系,引导幼儿尝试仿编诗歌。

  (1)尝试仿编诗歌。

  为什么小白鹅说,祖国有清清的河流?(因为河流是小白鹅生活的家。)

  用同样的方法仿编出其他诗句。

  (2)尝试创编诗歌。

  出示小鸟、小猴等的图片,请幼儿说说它们生活在哪里,它们会告诉我们祖国有什么?

  (3)师幼结合图片,共同朗诵所仿编、创编的诗歌。

  活动延伸:

  1、阅读幼儿学习资源②第32~33页,根据画面提示,引导幼儿继续仿编《美丽的祖国》。

  2、可在阅读区里投放更多图片,供幼儿进行仿编诗歌游戏。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祖国幼儿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10月1日是祖国母亲的生日,理解国庆节的含义。

  2、通过资料和相互交流讨论,知道一些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了解维吾尔族、藏族等的服饰特点、生活习惯。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中国地图。

  2、准备汉族、西藏、蒙古、新疆、傣族风格的歌曲或乐曲各一首。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通过唱《祝你生日快乐》歌导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1、师:你们猜猜这首生日歌是送给谁的?为什么送给祖国呢?

  二、引导幼儿理解国庆节的含义。

  1、师:你们知道国庆节在哪天?

  2、请小朋友一起来和老师说一说对国庆节的认识。(鼓励幼儿用响亮的声音大胆的、清楚的讲话)

  三、师出示中国地图,帮助幼儿了解祖国。

  1、师:这是什么?哪个国家的地图?从地图上看中国像什么?你还知道我们的祖国有哪些少数民族?

  2、师:我们的祖国是个历史悠久和文明灿烂的国家,谁知到我国有哪四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火药)

  3、请幼儿用手沿着中国地图轮廓来描绘,感受版图形状。

  4、师小结:从地图上看我们的祖国像一只鸡,我们国家土地面积很大,人口也很多,有很多少数民族,共育56个,所以国庆节时全国各族人民会一起庆祝,特别热闹。

  四、出示维吾尔族、藏族挂图让幼儿欣赏。

  1、师:它们是哪个民族的?各有什么特点?(发型、服装、等)

  重点介绍这两个民族,其他民族介绍一下服装特点和主要习惯。

  2、幼儿欣赏歌曲《青藏高原》一小段,初步认识西藏。

  师:听到这首曲子,你想到了哪个民族?请你在地图上找出这个民族。(向幼儿介绍西藏在地图上的位置,族人的生活习俗)

  师:谁能做出西藏的几个舞蹈动作?(请幼儿下来表演),感受一下藏族的舞蹈风格。

  3、幼儿欣赏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一小段,初步认识维吾尔族。

  师:听到这首曲子,你想到了哪个民族?请你在地图上找出这个民族。(向幼儿介绍西藏在地图上的位置,族人的生活习俗)

  师生共同唱着《掀起你的盖头来》的歌曲做几个维吾尔族舞蹈动作,感受一下维吾尔族的舞蹈风格。

  五、结合幼儿用书,欣赏图片。

  1、师:图上的少数民族,你认识那几个?各有什么特点?找出来和小朋友说一说。(让幼儿了解高山族、哈尼族、朝鲜族、回族、满族、蒙古族、壮族、苗族…的特点)

  六、师小结,了解各民族庆祝国庆节的方式。

  师:10月1日是中国的国庆节,这一天,全国各族人民都在欢庆节日。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并且都挂上了国旗。各个地方都有各种庆祝的活动。爸爸妈妈都会休息,和孩子、老人一起过国庆节,有的还会全家外出旅游。各民族的人穿着自己民族的衣服,跳着自己民族的.舞蹈、弹着自己民族的器乐,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活动反思:

  一直以来我都是带的中小班,这次带了大班又要上教研课,心里还真直打鼓。担心中小班说话罗嗦的习惯会出现,担心时间把握不好。

  活动结束后我静下心仔细想了想自己上的这节课,发现了以下问题:

  1.问题的提出不够简洁明了。虽然我设计了一些主要的提问,但在上课时还是不由自主的提出了其他的问题,有时问题还会重复提出。

  2.活动的结尾部分处理的不是很好,幼儿的情感没有带动起来。

  3.活动中没有带领幼儿完整地朗诵诗歌。

  祖国幼儿园教案 篇8

  目标:

  1、通过游戏及看录象感知祖国真大及各地气候不同。

  2、感知诗歌的趣味性,学习用图标记诵诗歌。

  准备:

  中国地图一幅。

  过程:

  1、出示中国地图引起幼儿兴趣。

  2、会议天气预报,感知在同一天祖国各地气温和气候的不同。

  (1)教师播放“天气预报”录象。

  (2)提问:为什么北方(如哈尔滨)和南方(如海口)的气候、气温不一样?

  (3)小结:我们的国家很大很大。南方和北方在同一时间里气候不一样,北方很冷,南方很温暖。

  3、学习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

  (1)欣赏教师朗诵诗歌。

  (2)提问:你觉得诗歌有趣吗?什么地方有趣?

  (3)幼儿回忆诗歌内容,教师将有关图片逐一贴在地图相应的位置上,如雪花、鲜花、滑雪、游泳及吃西瓜的孩子。

  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

  我们的祖国真大我们的祖国真大

  北方,有冬爷爷的家,十月就飘大雪花。

  我们的祖国真大

  南方,有春姑娘的家,一年四季开鲜花。

  啊!伟大的祖国妈妈,

  东南西北中的孩子,

  在同一个时候,

  有的滑雪,有的游泳,

  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设计意图:

  过生日是一个让每个幼儿都兴奋不已的话题。在小班时,班上的许多孩子每到生日这一天,就会带蛋糕来园,接受同伴的祝福,并和大家分享蛋糕。升人中班后,有几个在7、8月份(暑假期间)过生日的幼儿提出也想在幼儿园过生日。为了满足他们的愿望,我们在开学初给7、8月份过生日的幼儿过了一个集体生日。对此,孩子们觉得很新鲜,都希望自己也能过一个集体生日。于是,我们布置了一个有关生日的墙饰:“小熊过生日”的`背景,旁边画了标有“1月”到“12月”的12个心形蛋糕。孩子可在自己生日的那个月份的蛋糕边贴上自己的照片。

  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集体生日呢?不同的月份以什么方式过集体生日比较合适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这一综合活动。根据中班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习特点和现有经验,我们在活动中设计了四个环环相扣的环节:

  第一环节,教师让幼儿通过观看以不同方式过生日的录像片段自然进入活动情境,并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让他们看看说说。这不仅激发了幼儿过集体生日的愿望,也为下面做生日计划作了铺垫。

  第二环节,教师在抛出问题“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过集体生日”之后,为了避免人云亦云,没有急于让幼儿讲述,而是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用绘画方式做计划,表现自己的构想。如此,每个幼儿都有充分发挥主动性咱勺空间,满足了探究式学习的需要。

  第三环节,幼儿展示、介绍自己的计划,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的零星经验和构想经过归纳整理,形成几种有典型意义的过集体生日的方式。这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还能提升他们分类、归纳的能力。

  第四环节,完善计划。教师引导幼儿展开讨论,积极阐述自己对不同月份出生的人具体以什么方式过集体生日的见解,最后达成一致。这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经验,也能赋予活动更多的社会意义。

  祖国幼儿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了解祖国新貌,介绍中国之最,激发幼儿作为中国儿童的自豪感,萌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系列活动,使幼儿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几个主要的少数民族,培养幼儿尊重少数民族。

  3、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对祖国见解。

  活动时间:2周

  环境创设:

  1、在升旗活动中,开展争做小旗手的活动。

  2、在教室里悬挂中国地图,让幼儿随时观察并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

  3、玩玩做做:西藏裙、西藏头饰(编彩辫)新疆帽、朝鲜裙大飘带等,进行展示。

  4、布置祖国风光图片展览会

  家长工作:

  1、协助幼儿收集祖国各地的图片或照片,并讲出图片的内容。

  2、向幼儿介绍一处名胜古迹。

  3、向幼儿介绍各民族的小常识。

  4、向孩子介绍自己熟悉的省市情况(出差去过的地方)使幼儿知道中国很大,各地很美等。

  活动内容:

  社会——美丽的祖国;社会——各族儿童喜洋洋;科学——学习2的组成;科学——学习3的组成;艺术——绘画:天安门;艺术——律动:挤奶;艺术——舞蹈:小伙伴,你好;分区活动:我们的祖国真大;游戏活动:祖国知识我知道;游戏活动:谈话——美丽的家乡;游戏活动:绘画——美丽的家乡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了解祖国的兴趣)请幼儿说出我们国家首都的名字。请幼儿分别谈谈自己去过哪些地方,看到些什么?

  二、展??

  1、让幼儿看“大地图”,使他们知道我们的祖国很大

  (1)请幼儿在地图上找出首都北京的位置。

  (2)请幼儿在地图上找出中国最北、最南的地方。(最北的地方是漠河,那里天气很冷,到那里去要穿厚厚的'皮大衣。中国的最南面是南沙群岛,那里一年四季都很热,到那里要穿很薄的衣服)

  (3)向幼儿介绍我国的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东北的大片森林和我国的两条河流:长江、黄河。

  2、引导幼儿看图片,了解我国的世界之??

  (1)师生共同观看《长城》录像,给幼儿讲解:长城的一头在山海关,另一头是嘉峪关,弯弯曲曲,上上下下,很长很长

  (2)师生共同观看《故宫》录像或图片,教师讲解: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有近一万间房屋。房屋的顶是金黄的琉璃瓦,四周装饰着各色的图案,雕刻着龙、凤等吉祥物。故宫里有大量的珍贵文物,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3、教师小结三、结束请幼儿“游览”美丽的祖国幼儿自由结伴,在大地图上的“各地”游览,说说自己来到了祖国的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些什么。

  小百科;祖国是祖先开辟的生存之地,人们崇拜、爱惜和捍卫这片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土地。人们对祖国的感情包括了对国家主权,大好河山,灿烂文化以及骨肉同胞的感情。

  祖国幼儿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祖国各地的土特产品,知道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2、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一张大的中国地图平放在桌上。

  2、幼儿操作材料“祖国各地特产”。

  3、请家长给幼儿讲自己老家的署名土特产(名称和用途)

  4、请幼儿与家长一同收集土特产布置成“特产觉”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看中国地图,启发谈话,引导幼儿介绍祖国特产的兴趣。

  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中国)

  请你在地图上找出中国首都--北京及自己家乡的位置,并向别人介绍这座城市有哪些名胜古迹。

  请你在地图上找出长江、黄河的位置。

  2、认识祖国各地的特产。

  (1)教师先作示范,介绍自己收集的祖国特产。哪些特产可列举一些(如新疆的葡萄干,景德镇瓷砖),与挂图对应起来。

  (2)请个别幼儿向集体介绍自己收集的祖国各地特产,要求幼儿说出他的名称、产地、特点、用途等,引导幼儿在地图上找到相应位置。

  (3)游戏“小小旅行家”

  让幼儿在地图上相应的地方摆放各地的特产,并介绍哪些城市有哪些特产。

  3、出示教学挂图,请幼儿说出挂图上各种题材的产地。

  活动反思:

  《特产》是一个开放性单元,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全国各地的特产,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如何较好地体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实现教学目标,结合“生本”实验,我进行了一些设计:

  “生本”课堂是“以学定教”,那作为教师就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先学”。其实,就是前置性作业的布置。认真研读了单元教材,思考了学生最近课前预习及资料收集情况后,我在小黑板上出示了“先学”提示——预习7单元,大致了解书中需学习的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区或某几种物产去收集相关特产或地区资料(简洁、明确、易于介绍)。当然,根据上次《天外来客——陨石》的前置作业完成情况,我也将这项作业放在了周末,以便于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查找。

  有了“先学”的铺垫,我便用一次早读的时间检查了“先学”效果,并提出了一些(主要是针对收集的资料)建议,然后,我调整了本来的教学设计——由我先教,改为学生先交流、汇报,我再补充。课堂上,学生们在小组内充分展示、交流,然后争着上台向全班展示。当听到底下的同学发出了赞叹声、惊讶声,交流的学生及所在的小组都露出了骄傲的`神情。由于资料收集范围的广泛、图片的精美,吸引了学生的目光,也使得课堂显得较热闹。这时,出现了让我意想不到的场景——两位代表“乖乖虎”组上台交流的孩子上台后,并未开始介绍,而是小声交流后大声对全班说:“同学们,我们愿意与大家分享我们辛苦收集来的资料,但你们闹哄哄的,一点儿也不尊重我们,让我们很失望。”我听后瞪大眼观察下面的学生,嘿,一下就安静了。学生们已开始学着组织课堂的交流学习了,真好。

  学生的资料收集范围较大,结果用了两节课才交流完成。但他们都还是意犹未尽。这时,我将《我爱故乡的杨梅》提出,让学生在小组内读并体会,他们很快就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再通过全班交流,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成熟季节、产地呼之欲出;也再一次使他们知道了介绍家乡特产应注意的方面,为下一步习作奠定了基础。

  这个单元的学习还未结束,仅从已完成的内容及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生是感兴趣的,自主参与的意识是强烈的,但也发现了这样那样的不足——

  前置性作业的布置(主要指资料的收集),教师应给予明确的指向性,避免太广、太多,影响教材的学习;课堂的交流学习,学生语言明确、简洁训练还需大大加强;倾听习惯的培养还需巩固;对于组内“懒虫”的帮辅需重点关注,需在探索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尽量控制“懒虫”更懒;教师对学生“先学”结果的检查需更细致,要及时给予指导、建议;课堂上,教师一定要耐心,要忍住想去帮学生说、帮学生做的欲念,给学生充分交流、展示的舞台······

  祖国幼儿园教案 篇11

  国庆节刚刚过去,小朋友们知道这个节日是祖国妈妈的节日,充满了对这个节日的喜爱。本班幼儿爱唱爱跳,根据孩子们这个特点,我特地以音乐活动为契机,以一种让孩子们乐意接受的方式自然地渗透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教学目标:

  1、喜欢音乐活动,随音乐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积极参与表演,并从中体验乐趣。

  教学重点:

  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即兴表演歌曲

  教具准备:

  小帖画奖品、多媒体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前不久刚刚度过了国庆长假,咱们今天来聊聊国庆节吧!

  1、国庆节是哪一天?是谁的生日?

  2、欣赏童老师拍下来的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

  二、学唱歌曲

  师:欣赏完毕,小朋友有什么感受?

  1、看图记歌词,有节奏的朗诵。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仔细瞧瞧,什么小精灵来到我们身边了?出示头饰:小蜡笔。

  师:对,蜡笔小精灵在跟小朋友们打招呼呢!它还带来了4位好朋友。

  引出歌词:小小蜡笔,穿花衣。

  出示课件:红、黄、蓝、绿四个蜡笔小精灵出现在屏幕上。

  师问:蜡笔小精灵身上的衣裳漂不漂亮?它们都穿了一件什么样的衣服呀?它们衣服上的颜色都一样吗?有哪几种颜色?

  有节奏地读歌词“小小蜡笔,穿花衣,红黄蓝绿多美丽。”

  师:这么可爱的蜡笔小精灵你们喜欢它吗?

  师小结:“小朋友们多么欢喜”,那你能用小蜡笔做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画面:小朋友们比赛画画的图片

  师问:咦?他们在干什么呢?要比赛什么呢?

  引导幼儿看图说出歌词:“画个图画比一比”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位小朋友都画了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画面:可爱的小鸟在蓝蓝的天空上自由自在的飞翔;青青的小草钻出泥土,舒展着柔嫩的身体,随风摆动,一幅春机盎然的景色。

  引导学生看图说出歌词:“画小鸟飞在蓝天里,画小草长在春天里。”

  师:看看还画了些什么?

  课件出示画面:太阳公公面带微笑,高挂在天空,向四周放射着金色的光芒和国旗的图片,占据屏幕的另一半。

  课件显示歌词:“你画太阳,我画国旗”

  画面:校园内,高高飘扬的国旗,小朋友们仰着头,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着国旗。

  师:小朋友们,当你们听到国歌,看着国旗冉冉升起,你的心中会想到什么呢?

  课件显示歌词:“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引导幼儿有激情的朗读。

  2、播放歌曲,完整欣赏。

  3、发声练习:《山谷回音真好听》

  4、幼儿随视频学唱歌曲。

  师:小朋友,你们在听这首歌的时候,感觉歌曲旋律是怎样的(活泼欢快)第一遍:引导学生用高兴、快乐的心情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师:你刚才在听的时候,发现哪两句是重复的?——祖国,祖国,我们爱你”。为什么要重复呢?

  师:因为只唱一句“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我觉得好像还不能够表达出心中对祖国的爱,所以还要再重复一次。那后面的那句跟前面要唱得一样吗?

  师小结:后面的那句歌词和旋律虽然是重复的,但力度上应该要更强一些,这样才能完全表现出我们对祖国的爱。

  第二遍:注意末句反复的力度加强

  5、全体幼儿随伴奏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鼓励幼儿站在老师面前大胆演唱。

  三、表演歌曲

  1、启发幼儿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

  2、欣赏老师舞蹈,幼儿伴唱。

  3、跟随老师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四、结束部分

  小朋友们,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美丽而富饶的国家,今天你们唱出了对祖国妈妈的爱!让我们也拿起小蜡笔去画出心中的祖国吧!

  课后延伸:知识扩大,情感升华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歌唱对祖国的.爱的歌曲,我们一起和爸爸妈妈去找一找,听一听吧!如《国旗国旗多美丽》,《我爱北京天安门》,《娃哈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反思:

  ?纲要》中指出,音乐教育要使幼儿通过聆听、表现、创造等感受音乐的内涵和美的情感,在本次活动的教学中,我从情感入手,通过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祖国的美丽图片,再通过配图有感情朗诵歌词,掌握歌曲的节奏,在学唱歌曲中,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音乐情绪,使技巧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串于音乐实践中,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充分给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如要求他们自信大方的站在客人老师面前演唱;用身体的动作演绎歌曲尽情表现自我;欣赏老师舞蹈为老师伴唱;用ktv伴奏幼儿进行演唱请评委老师打分等多种形式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抓住幼儿的好奇、好动、形象直观思维强的年龄特点和注意教学的趣味性、自主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着眼于幼儿的自主发展,致力应用现代信息技巧优化课堂教学,使整个活动生动活泼,盎然有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这一堂课里,幼儿的爱国情感的启蒙在音乐的力量中唤醒了,我相信:“音乐的力量是无限的!”

  祖国幼儿园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和学习诗歌的内容。感受我们的祖国真大。

  2、引导幼儿了解祖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

  3、幼儿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活动准备:

  1.中国地图一幅。

  2.小图片:小房子、冬爷爷、雪花,春姑娘、花。滑雪、游泳、围着火炉吃西瓜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这些天我们看见大街上、商店门口都挂上了红旗,你们知道是为了迎接什么日子的到来?

  我们幼儿园大厅里的生日大蛋糕是为谁准备的?

  我今天把我们的祖国妈妈请来了。

  2、出示中国地图,感知我们祖国地域辽阔。

  (1)让幼儿了解中国地图,知道自己生活在祖国妈妈的怀抱里,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请幼儿在地图上找找自己居住的地方。

  (3)通过地图和现实距离比较感知祖国地域之大。

  (4)认识地图四个不同的方位的名称。

  3、运用小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祖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

  (1)教师在地图的相应位置贴上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小图片。利用带幼儿旅行的情境,让幼儿逐句学习诗歌。

  (2)讨论:

  a北方有谁的家?它给人们带来什么?为什么十月就飘大雪花?

  b谁住在的南方?南方为什么一年四季盛开鲜花?

  c在同一个时候,南北方的`孩子在干什么呢?

  小结:我们的国家很大很大。南方和北方在同一时间里气候不一样,北方很冷,南方很温暖。

  (3)现在我们把这些小图片编成一首诗歌,题目是:《我们的祖国真大》

  4、幼儿欣赏诗歌。

  (1)教师结合小图片,用甜美、自豪的语气朗诵诗歌。

  (2)提问:你觉得诗歌有趣吗?什么地方有趣?

  (3)和老师一起朗诵诗歌。

  5、运用多种方式学习朗诵诗歌。

  (1)看着小图片,跟着教师朗诵诗歌。

  (2)全体幼儿起立,跟随教师边做动作边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延伸活动:

  幼儿在地图上寻找诗歌中的内容。

  祖国幼儿园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 知道国旗、国徽、国歌等代表着我们的国家,是国家的标志。

  2、 为对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感到高兴,萌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代表我国的各种标志。

  难点: 有做人的自豪感,懂得长大要为祖国争光。

  活动准备

  1、自制PPT、国歌音乐。

  2、活动前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向成人了解为国争光的先进人物和事例。

  活动过程:

  一、观看PPT,知道国旗、国徽是祖国的标志。

  1、介绍国旗、国徽中的五星、齿轮、稻穗等代表的寓意。(国旗是红色表示纪念为祖国牺牲流血的解放军战士、齿轮表示工人、稻穗表示农民,紧紧围着中央。)

  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国旗、国徽代表着什么呢?”

  2、你们还在哪里看见过国旗国徽?

  二、引发幼儿对国歌的兴趣,知道它也是祖国的标志。

  1、我们运动员拿金牌领奖时除了升国旗还会听到什么音乐?(奏国歌,它也是我们祖国的标志)

  2、幼儿集体学唱国歌。

  三、拓展经验,感知多种代表国家的'标志,了解祖国的建筑标志、传统标志。

  1、教师:“还有哪些东西也能代表祖国?”(龙,长城,国徽,天安门……结,画等)

  2、“你什么时候见过?在哪儿见过?”

  四、通过观看运动员拼搏、获奖的图片,激发幼儿做娃的自豪感,有为国争光的愿望。

  1、教师:“这是哪个国家的运动员,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师:“为什么我国运动员在得了冠军之后,要奏国歌,升五星红旗呢?”

  3、教师:“当我们看到我们国家的运动员获得冠军,站在领奖台上升国旗,奏国歌时,心里是什么感觉?”鼓励幼儿好好学习,长大为国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