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幼儿教案>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

时间:2024-07-18 09:29:33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范文汇编九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范文汇编九篇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慢羊羊,这一憨厚、可爱的卡通形象,已经受到了幼儿及成人的青睐。通过慢羊羊减肥这一生活化、游戏化的情节来诠释音乐三段体的结构,能够让幼儿从生活经验和思维形式上引起共鸣,而对慢羊羊发自内心的喜欢,又能促使幼儿积极、热情地去感受、想象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胖人走和瘦人走的样子以及运动的多种方式又是平时幼儿生活中经常能够接触到的,也是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乐于模仿的对象,可以说有丰富的经验基础,对于幼儿创编表现慢羊羊肥胖和减肥后的行走方式,以及表现慢羊羊的减肥过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音乐《瑞典狂想曲》本身乐曲的结构形式和丰富的节奏变化又能帮助进一步提升幼儿的表演能力。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初步理解音乐三段体的结构。

  2.能根据音乐节奏及乐句变化创编健身动作。

  3.了解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对身体健康的.作用。

  活动准备:

  音乐《瑞典狂想曲》片段,喜羊羊、胖慢羊羊、瘦慢羊羊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兴趣

  1.出示喜羊羊图(目的:情境的引入)。师提问:我请来了一位客人是谁啊?

  2.师戴上胸饰,我现在是谁啊?我的羊朋友在哪?

  3.师幼一起随音乐做游戏。(音乐《别看我只是一只羊》)(这个环节调动幼儿表现的积极性,同时倾听音乐表现羊的动作,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进入下个环节)

  二、感受及表现

  1.探索A段动作

  (1)师:我还有一个好朋友没有到,你们猜猜它是谁?(倾听慢羊羊走路的音乐)

  (2)幼儿听音乐,感受节奏××︱××︱,探索表现慢羊羊摇摇摆摆、笨手笨脚的样子。(师可以用点头等让幼儿先感受节奏)。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羊呢?它是怎么走路的?

  师:慢羊羊肚子大大的,身体肥肥的,走起路来怎么样啊?谁来做一做?

  请几个幼儿来学一学。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慢羊羊走路。(播放音乐)(这个环节模仿慢羊羊笨重的动作,为后面慢羊羊减肥做铺垫。)

  2.探索B段动作

  (1)慢羊羊觉得朋友们都嘲笑它胖,它心里又难过又着急了,怎么办呢?(通过运动来减肥)幼儿倾听B段音乐。

  (2)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自由探索红太狼可能做的减肥动作。

  师:你能帮慢羊羊想想有那些减肥的动作吗?(请幼儿个别表现)

  师用哼唱的方式请2-3人做动作。(跑步、跳跃、蹲起)

  (3)配上音乐,一起来做一做健身动作。

  师:我们听着好听的音乐和慢羊羊一起来运动。

  (4)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各自表现。

  师:你喜欢用什么样的运动来减肥呢?我们一起来试试。

  (5)幼儿来当小老师,跟着音乐节奏一起来运动。

  师:老师发现xx小朋友运动真棒,大家跟他一起做运动。(做运动的动作幼儿还是比较熟悉的,所以我给幼儿自主的机会,让幼儿自由表现运动的动作,让所有的幼儿都动起来。)

  3.探索C段动作

  (1)出示瘦慢羊羊图片

  师:正像小朋友所希望的那样,通过运动胖慢羊羊变瘦了。它变瘦以后走路会变得怎么样呢?(轻快)我们来听听慢羊羊怎么轻快地走路?(播放音乐)

  (2)幼儿根据节奏××××︱××××︱探索表现减肥后的红太狼轻快的动作。

  师:你觉得红太狼是怎么走的?你来试试。我们大家一起来学学。

  (3)引导幼儿在乐曲结尾表现慢羊羊减肥后的激动神情和快速奔跑的动作。

  师:减肥后的慢羊羊用最快的速度跑去见喜羊羊朋友们了,它现在的心情怎样?请你用动作表现快乐的心情。(播放音乐)

  三、完整表演

  1.播放音乐,完整欣赏。师:这就是慢羊羊减肥的故事,我们完整来听一听。

  师提示:听一听,哪段音乐红太狼走来了,哪段音乐是红太狼在运动,哪段音乐红太狼减肥成功了。

  2.完整表演《慢羊羊瘦身》。

  师:我们跟着音乐再来完整表演吧。

  四、结束活动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 篇2

  活动时间:20xx年9月29日(星期六)下午3点整

  活动目标:

  1.通过中秋知识竞答的形式,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基本的文化习俗。

  2.通过一起过中秋,共同分享节日的快乐,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体验。

  3.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

  4.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5.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1.视频《月亮姑娘做衣裳》、爷爷为我打月饼、中秋月儿圆

  2.请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一起收集关于中秋节的知识,(中秋节的来历或者古时候的人怎样过中秋节的知识,月亮的大小变化、月亮的故事、月亮的古诗等等)

  3.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小问答

  4.盘子若干

  活动流程:

  各位家长好,感谢大家能来参加今天的活动,明天就是中秋节了,今天我们邀请了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陪我们一起欢度中秋,之前也让家长和孩子们了解了相关中秋节的知识,知道了月亮在中秋节这天是最圆的,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个故事感受月亮形状的变化。

  流程一: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看完故事老师总结: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月亮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上。

  流程二:中秋知识问答小比拼

  有关中秋节和月亮的知识有很多,下面就来考考我们家长和小朋友,来个"中秋知识问答小比拼"

  1.八月十五又称什么节?(b)

  a月饼节 b团圆节 c故乡节 d诗人节

  2.中秋节又可以称为什么?(a)

  a仲秋 b月夕 c秋节 d追月节

  3.在哪个朝代中秋节才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a)

  a唐 b宋 c元 d明

  4.月饼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

  a祭奉月神的祭品 b馈赠亲友的礼物 c节日食品 d地方小吃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谁的佳作?(a)

  a王安石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6.在典故中,吴刚伐的是什么树? B

  a槐树 b桂树 c柳树 d杨树

  7.以下哪个不是中秋节传说? D

  a嫦娥奔月 b吴刚伐桂 c玉兔捣药 d迎涛神说

  8.中秋节在亚洲其他国家也很盛行,在( b ),中秋节也叫感恩节。

  a 日本 b 韩国 c 新加坡 d 马来西亚

  9.在古代月圆和月缺一般形容什么?(a)

  a悲欢离合 b天气的好坏 c凶吉的.象征 d身体是否健康

  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描写中秋节的千古名句,它出自( a )

  a 苏轼《水调歌头》 b 苏轼《中秋月》

  c 王建《十五夜望月》 d 辛弃疾《太常引》

  游戏三 《猜灯谜》

  1. 老师提前将若干灯谜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

  2. 请宝宝们站在教室中间,告诉宝宝们在教室内去寻找灯谜(并拿一个写有灯谜的卡片,让宝宝进行观察,知道去找什么样子的卡片)

  (1)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圆盘,有时像镰刀---月亮

  (2)中秋归来---八归

  (3)嫦娥下凡---月季

  (4)中秋菊开---花好月圆

  (5)明月照我还---归有光

  (6)举杯邀明月---赏光

  (7)举头望明月---当归(药名)

  3. 找到后,交到自己的爸爸妈妈的手中,请爸爸妈妈去猜灯谜,用时最短的家庭获胜。

  流程四:合唱歌曲《中秋月儿圆》、亲子表演

  为了庆祝中秋节,我们小朋友学了一首新歌,一起来唱给爸爸妈妈听。

  老师还知道小朋友在家和爸爸妈妈也学习了新的儿歌和歌曲,欢迎大家到前面来表演。

  流程四:亲子制作月饼

  我们中秋节必吃的一样食品就是月饼,下面老师带来了许多颜色形状都很特别很漂亮的月饼,请大家一起欣赏,看到自己喜欢的可以用橡皮泥模仿着做出来,当然也可以发挥想象做出自己想吃的月饼。

  流程五:月饼展示

  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

  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看,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是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小问题:

  1.月亮姑娘为什么要做衣裳?

  2.月亮姑娘为什么三次都没做成衣裳?

  3.月亮姑娘她是怎么变的呢? 故事里把月亮姑娘比作什么?

  教学反思: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大班幼儿已经有多次中秋节庆祝的体验,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开展中秋节庆祝活动,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有关知识,以及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

  小百科: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撕撕贴贴,引发婴幼儿开口说话的兴趣,愿意跟着教师一起学念儿歌。

  2.引导婴幼儿对圆形的变化展开想象,培养婴幼儿的想象力。

  3.帮助家长进一步了解“生活中处处有教材”,提高家长的科学教养能力。

  活动对象:25~30个月的婴幼儿。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片及小动物垃圾盒(同宝宝人数)、小河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拍手游戏

  采用简短的谈话和小游戏集中婴幼儿的注意力。

  二、学念儿歌

  1.出示一张大圆形纸片。

  师:今天,圆宝宝要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你们看圆宝宝像什么?

  2.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讲故事,通过儿歌让婴幼儿感受圆形的变化。

  3.教师边做撕纸游戏,边念儿歌,婴幼儿一起学念儿歌,加深对圆形变化的理解。

  三、亲子互动

  1.家长与婴幼儿进行一对一的亲子互动,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2.进行亲子游戏“贴小船”,将撕好的“弯弯的小船”贴到小河背景图上。

  3.指导家长和婴幼儿一起收拾碎纸片,通过游戏“喂小动物”,将碎纸片送进小动物垃圾盒里。

  活动反思:

  25~30个月是婴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开展早教活动时应采用各种形式帮助婴幼儿开口说话。短小精悍的儿歌由于朗朗上口,易读易记,深受婴幼儿的喜爱,因此在本次关于图形认知的活动中,我们以儿歌《我的圆宝宝,变变变》贯穿始终,让婴幼儿更直观形象地感知圆形的变化,同时在学念儿歌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语言能力。

  撕纸是这一月龄段婴幼儿特别喜爱的游戏,他们不仅喜欢听撕纸时发出的响声,而且手部的小肌肉也能在撕的动作中得到充分发展。我们通过设置“撕纸游戏”,先由教师示范,再由亲子共同完成,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圆形变化的'理解。

  活动最后我们安排了“喂小动物”的游戏,让亲子共同将活动中产生的碎纸片放进垃圾盒,其目的在于帮助婴幼儿养成不乱扔纸屑的好习惯。

  提高家长的科学教养能力也是本次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们对家长的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在呈现活动材料时,提醒家长多利用生活中熟悉的日常生活物品,培养婴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当看到某个外表独特的物品时,可以先让婴幼儿说说这是什么形状的,它像什么,还像什么。让家长了解,只要做个有心人,生活中处处有帮助婴幼儿成长的“教材”。

  其次,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家长和婴幼儿一起边做撕纸游戏,边问“像什么”,这时教师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指导的重点为:告诉家长在生活中要多给予婴幼儿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的机会,从而获得多种感官刺激;婴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可能先于语言的表达,当婴幼儿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时,家长不用着急,可以多给予婴幼儿语言刺激,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也可利用学念儿歌的形式,多让婴幼儿开口说话。

  最后,在活动结束后发放的“温馨提示”中,我们提醒家长平时在家也要注重婴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婴幼儿力所能及的小事,家长千万不要包办代替。其实,习惯和能力的养成并不难,关键在于家长的持之以恒。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 篇4

  【材料准备】

  一个小红旗、一只皮球、一根木棍,空旷的场。

  【适合年龄】

  3—5岁

  【游戏功能】

  1、增强宝宝对体育游戏的热爱。

  2、培养宝宝的游戏竞赛精神。

  3、发展宝宝的大肌肉的运动。

  【游戏方法】

  1、家长现在空旷的'场地上划出游戏的范围,画有一条起跑线和一条终点线。

  2、另外,在起跑线的前方2—3米处划一道标志线,跑到终点处插上小红旗。

  3、在起跑线上放一个皮球、一根木棍,家长负责拨球,等球滚过标志线后,就让宝宝快速的追球,并且要绕过小红旗,然后跑回来,将球放在原来的位置上。

  亲子游戏:小小乐队

  儿童在幼儿时期已经显露乐感。在幼儿会说话之前,他们就会唧唧哼哼地发出一些声音,乐感强的幼儿甚至会不顾周围环境,开始哼着属于自己的小曲儿、打着拍子,或是听到音乐时变得安静,那是孩子在倾听,还会跟着唱歌。培养孩子的乐感可以从一些亲子小游戏开始。

  【适合年龄】

  2—4岁。

  【游戏目的】

  让孩子用耳朵听、用手敲打,认识不同质料发出的不同音色,培养孩子的乐感,训练幼儿的听觉。

  【游戏步骤】

  1、准备好塑料罐、玻璃罐、铁罐若干个,大纸箱一个,可以敲打的棒子,并选好音乐。

  2、先由家长示范者敲三种不同的罐子,让孩子用耳朵仔细听听不同罐子发出的不同声响,然后请孩子闭上眼睛,家长再敲其中一个罐子,让孩子睁开眼后猜一猜是哪一个罐子发出的声音。

  3、请孩子站在中间,然后家长站在远处敲打其中一个罐子,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倾听,然后指出声音的方向。

  4、用各种瓶瓶罐罐和大纸箱当成乐器,配上一段音乐,请孩子来一场即兴的演奏。

  【小贴士】

  1、若孩子太小,尽量不要选用玻璃瓶等易碎物品,以免孩子敲打易碎物品,造成受伤。

  2、适时给予孩子赞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更热衷于尝试。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 篇5

  活动内容:

  语言故事《百花公主》班次:大一班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在生活中关心、帮助他人,懂得助人为乐的道理。

  2、继续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3、理解故事内容,记住大体情节,学习词:助人为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卡

  活动分析:

  这个故事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适合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学习这个故事的重点是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懂得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难点是体会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以提问法、引导法突破重难点,在导入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理解在什么时候心情会很快乐。以欣赏课件为切入点,引起幼儿兴趣,讲述故事,进行提问:故事的名字?故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分段欣赏课件并进行提问:金龟子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小鱼、大龙虾和蝴蝶是怎么做的?他们的心情怎么样?进行生活延伸:你想想还有什么办法来帮助它?在生活中应该怎样来帮助有困难的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提问:小朋友,你们遇到什么事时,心情会很快乐?

  二、展开

  1、展示课件,幼儿听故事

  提问:(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出示字卡:百花公主)

  (2)故事中有谁?(出示字卡:百花公主、鱼、金龟子、龙虾、蝴蝶)

  (3)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分段欣赏故事

  提问:(1)金龟子是怎样做的?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鱼儿们听到公主的哭声是怎样做的?鱼儿、龙虾帮助公主后,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3)蝴蝶是怎样帮助公主的?帮助后的心情怎么样?

  (4)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词语:助人为乐)

  3、扩散思维

  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百花公主?

  三、结束:

  进行生活渗透,请幼儿讲一讲如何在生活中帮助有困难的人?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 篇6

  目标:

  1.尝试与同伴组成临时家庭,协商、分工、合作制作一份披萨。

  2.在共同制作披萨的过程中感受家庭的幸福快乐需要全家人的相互合作和体谅。

  准备:

  1.大任务单,制作披萨的视频及流程图。

  2.小任务单和笔各4份,工具盒(安全刀具、砧板、毛刷、毛巾)4套,分隔盘4个,夹子若干。

  3.披萨饼皮、披萨酱、芝士各4份;小番茄、彩椒(青、红、黄)、蘑菇、玉米粒等蔬菜若干;香肠、培根、虾(焯过水)等荤菜若干。

  过程:

  一、谈话导入。产生兴趣

  1.回忆《朱家故事》的内容。

  (教师出示绘本第26~27页,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进一步意识到家庭的幸福快乐需要家人共同努力。)

  师:我们都已经看过《朱家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师(小结):《朱家故事》告诉我们,家里的事要共同分担,这样全家人才会幸福快乐。

  2.了解活动要求,萌发参与兴趣。

  师:今天,我们要组成4个临时家庭,进行“家庭披萨大比拼”的活动,比比哪个家庭做披萨又快又好。

  师:你们觉得怎样才能做得又快又好?

  (教师引导幼儿迁移《朱家故事》中的经验,了解合作的重要性。)

  师(小结):全家人一起分工合作才能干得又快又好。

  二、解读制作流程和任务单,了解如何分工合作

  1.观看视频,了解做披萨的流程和方法。

  师:我们先看一段视频。(幼儿观看制作披萨的视频。)

  师:披萨是怎么做的?

  2.共同解读制作流程图和任务单。

  师:①今天做披萨前要完成几个步骤?②第一步干什么?任务单上的图片和文字是什么意思?③这么多事情,大家可以怎么做?哪些食材是必选的?哪些是可挑选的?挑选时有什么要求?(3素2荤。)

  师:如果一家人喜欢吃的'东西不一样怎么办?

  师(小结):全家人商量好各自做什么,理清做事的顺序,就一定会成功。

  三、组织临时家庭制作披萨,体验分工合作的重要

  1.了解要求。

  师:大家制作的时间为10分钟,最后2分钟时大屏幕上会有倒计时提醒大家。先制作好的家庭把披萨放在前面的桌上,并把任务单挂在挂钩上。

  2.幼儿自由组成临时家庭进行制作,教师巡回观察。

  (教师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①提醒幼儿注意成功合作的要点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 篇7

  目标

  1.认识、区别绿色、黄色,能一一对应找到相同的颜色。

  2.体验妈妈和孩子的亲情。

  准备

  1.纸板胸饰一份(正面是绿树叶,反面是黄树叶)。

  2.一筐树叶,有绿、黄两种颜色。

  过程

  1.树叶宝宝找朋友。

  ――请幼儿闭上眼睛,从教师的筐里抽取一片树叶。

  ――你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宝宝?

  ――请相同颜色的树叶宝宝坐在一起,把树叶放在椅凳下。

  2.树叶妈妈找孩子。

  ――教师扮演大树,伤心地说:“我是树叶妈妈,秋天到了,我的宝宝们一片一片地往下掉,都飞走了。我真想他们,谁能帮我找到我的树叶宝宝呢?”

  ――引发幼儿讨论:怎样帮助树叶妈妈找回孩子?

  ――请幼儿每人从椅凳下拿起树叶看一看,自己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宝宝,自己的妈妈在哪里。

  ――教师挂上绿树叶(黄树叶)胸饰,说:“我的绿(黄)树叶宝宝在哪里?”这时,绿(黄)树叶宝宝就上前抱抱妈妈,说:“妈妈,妈妈,我在这里!”

  3.游戏:大风来了。

  ――绿树叶宝宝的小手拉在一起,黄树叶宝宝的小手也拉在了一起:树叶妈妈带孩子们去散步,边走边念:“绿树叶宝宝,黄树叶宝宝,树叶妈妈爱宝宝。”

  ――当听到“大风来了”的`信号时,绿树叶宝宝、黄树叶宝宝分别抱住自己的树叶妈妈,树叶妈妈与孩子们继续玩耍。

  建议

  1.在玩“大风来了”的游戏时,可请配班教师扮其中一种颜色的树叶妈妈,让绿、黄树叶宝宝分别拥抱与自己颜色相同的树叶妈妈。树叶妈妈交换颜色后,游戏可再次进行。

  2.游戏时,总有些孩子找不到树叶妈妈,因此,树叶妈妈应随机运用鼓励的语言和神情去暗示他们,引导他们进入角色,缓解其紧张的心理状态。

  3.益智区幼儿自主操作《树叶妈妈和孩子》。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 篇8

  一:给小兔送青菜

  1、蒙氏活动《线上精灵》

  活动目标:

  (1)稳定宝宝情绪,为进行下面的工作做准备;

  (2)练习平衡,矫正脚型,培养优雅的走姿、体态;

  (3)学会等待,培养专注力。

  2、点名游戏。

  教师向家长介绍活动目标和要求:家长鼓励宝宝听到点名后,能大胆走向教师。对于胆小的宝宝,家长可牵着宝宝走向教师。

  教师边拍手边唱歌曲:“×××,×××,你在哪里”请宝宝大胆地走向老师,并回答“老师,我在这里”。(老师拥抱每位宝宝,拉近距离)

  3、奥尔夫亲子游戏《会跳舞的线》。

  活动目标:

  (1) 通过线的变化感知直线和曲线,并能用身体动作简单的表现。

  (2) 和妈妈一起玩线,变线,感知亲子玩线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用皱纹纸剪成的线若干。

  活动过程:

  一、感受直线和曲线,直线跳波浪舞和圆圈舞。

  (1) 直线跳波浪舞。

  教师:分别拉住线的两端,上下抖动手腕,直线跳波浪舞。

  (2) 直线跳圆圈舞。

  教师:抓住线的一端,手画圈,直线跳圆圈舞。

  二、妈妈和宝宝一起让直线跳波浪舞和圆圈舞。

  (1) 一起跳波浪舞。

  师:妈妈抓住线的一端,宝宝抓住线的另一端,妈妈和宝宝手腕上下抖动,直线跳波浪舞。

  (2) 一起让线跳圆圈舞。

  师:妈妈抓住宝宝的手,和宝宝一起手画圈,直线跳圆圈舞。

  三、用身体变线,尝试用身体表现线的变化。

  (1) 身体的线跳波浪舞

  师:把手臂伸直,也变成一条直线了。手臂上下动,也跳波浪舞拉!

  (2) 宝宝和妈妈线连线跳圆圈舞。

  师:妈妈和宝宝身体的`线连起来,跳圆圈舞。

  休息活动:家长带宝宝喝水、拉尿。

  3、生活空间:《摘青菜》

  活动目的:

  练习宝宝手的精细动作,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绿色皱纹纸、小篓子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老师示范摘菜,向家长介绍游戏的目的和要求:鼓励、指导宝宝自己动手把纸撕成长条,在家让宝宝自由自主地撕纸,训练宝宝撕的动作,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和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2、宝宝领取活动材料,在家长的鼓励下自己摘菜(撕纸)。

  3、宝宝把摘好的菜送给王姐姐清洗。

  4、感统游戏: 《给小兔送青菜》

  活动目标:在成人的帮助下学走走平衡木,发展平衡能力,培养勇敢精神。

  活动准备:平衡木宽20cm左右,长1米左右的平衡木两个,已撕好的纸条和小兔瓶。

  活动过程:

  1、介绍游戏的目的和要求:鼓励、引导、表扬宝宝,让宝宝自己尝试过桥,发展其平衡能力。

  2、练本领过小桥:宝宝自由地自己走平衡木,家长在一旁给予鼓励。

  3、给小兔送青菜:在家长的帮助下有序地排队,自己走过平衡木把青菜送给小兔。

  5、情感空间:《小兔跳跳》

  活动目的:增进亲子感情,感受儿歌的节奏,发展宝宝跳的动作。

  活动准备:优美、舒缓的音乐。

  活动过程:

  1、示范念儿歌和动作,请家长带着宝宝跟老师拍手念儿歌。

  2、介绍游戏的目的、要求:家长和宝宝面对面站好,托拉着宝宝的双手或托着宝宝的手臂进行游戏。在抱着宝宝转的时候,注意宝宝的安全。

  3、宝宝和妈妈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游戏。

  “小白兔,跳跳跳,一跳跳,二跳跳,三跳跳,四跳跳, ”家长托拉着宝宝的双手或托着宝宝的手臂原地一句一跳,“五—抱抱”家长抱起宝宝转一圈,“嘘—滑下来”家长很快地将宝宝从上向下顺着身体滑下来。

  6、再见时光:

  道谢:妈妈今天辛苦了,请宝宝亲亲妈妈,说谢谢妈妈。

  家长一定要宝宝亲亲妈妈说谢谢妈妈,从小培养宝宝良好的行为品德。

  再见:家长带着宝宝伴随着音乐找一个小伙伴一起唱歌,拍手、拉手、说再见;第二遍时,请家长帮助宝宝换一个小伙伴一起唱、跳《再见歌》,并和小伙伴、老师说再见。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的名字,老师喊宝宝名字时能应答。

  2.愿意和老师、父母、同伴一起做游戏,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3.初步感知红与绿,尝试用红颜色与绿颜色纸团印画春天的花草。

  活动准备:魔术瓶两个,红、绿海洋球若干,红、绿颜料,纸团若干。

  活动过程:

  一、问候时光:

  接待与点名:老师边唱《找朋友》的`歌曲边走到每个宝宝面前,拉起小手问好:XXX宝宝,你好(要求宝宝能应答:你好)。

  二、运动时光:

  模仿操:《小猪》,鼓励宝宝能跟着模仿。

  三、快乐时光:

  1.变魔术:(老师出示一个饮料瓶)问:这是什么?里面装的是什么?

  请宝宝张大眼睛,别眨眼,看老师变变变(摇瓶子)

  师:真的变了,变什么拉?(红色)

  引导宝宝认说:红色(个别集体相结合)

  同样办法变绿色。

  2.亲子游戏:传球。

  ①老师发球:要求宝宝拿到球后说明谢谢。

  ②复习巩固红色与绿色。

  a、老师说颜色,宝宝举相应的球。

  b、老师举球,宝宝说出球的颜色名称。

  c、亲子游戏:传球。

  宝宝与妈妈面对面:妈妈说,宝宝举球;妈妈说:请把红球传给我,宝宝就把球 传给妈妈。

  四.温馨时光:春天来了。(绘画活动)

  1.老师以故事的形式讲明与示范纸团印画小草与花。

  2.宝宝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纸团印画活动。

  小猪睡觉 1=bB 2/4 刘明将 词曲

  3 5 3 5颌 53 5 3 5颌 56 65 3

  小猪 吃得 饱 饱,闭着 眼睛 睡觉,大耳 朵在 扇扇,

  6 65 35 5 5 5 ˇ5 5 5 5 ˇ5 5 3

  小 尾 巴在 摇摇,呼噜噜噜 噜,呼噜噜噜 噜,呼噜 呼噜,

  5 5 3 5 1 3 21 1‖

  呼噜 呼噜, 小尾 巴在 摇摇。

《关于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范文汇编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01-04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11-15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推荐】02-17

【推荐】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02-17

【精】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02-18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热】02-19

【热】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02-20

关于幼儿园的亲子活动教案01-25

【优选】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10-10

幼儿园中班亲子活动教案10-10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关于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范文汇编九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范文汇编九篇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慢羊羊,这一憨厚、可爱的卡通形象,已经受到了幼儿及成人的青睐。通过慢羊羊减肥这一生活化、游戏化的情节来诠释音乐三段体的结构,能够让幼儿从生活经验和思维形式上引起共鸣,而对慢羊羊发自内心的喜欢,又能促使幼儿积极、热情地去感受、想象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胖人走和瘦人走的样子以及运动的多种方式又是平时幼儿生活中经常能够接触到的,也是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乐于模仿的对象,可以说有丰富的经验基础,对于幼儿创编表现慢羊羊肥胖和减肥后的行走方式,以及表现慢羊羊的减肥过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音乐《瑞典狂想曲》本身乐曲的结构形式和丰富的节奏变化又能帮助进一步提升幼儿的表演能力。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初步理解音乐三段体的结构。

  2.能根据音乐节奏及乐句变化创编健身动作。

  3.了解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对身体健康的.作用。

  活动准备:

  音乐《瑞典狂想曲》片段,喜羊羊、胖慢羊羊、瘦慢羊羊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兴趣

  1.出示喜羊羊图(目的:情境的引入)。师提问:我请来了一位客人是谁啊?

  2.师戴上胸饰,我现在是谁啊?我的羊朋友在哪?

  3.师幼一起随音乐做游戏。(音乐《别看我只是一只羊》)(这个环节调动幼儿表现的积极性,同时倾听音乐表现羊的动作,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进入下个环节)

  二、感受及表现

  1.探索A段动作

  (1)师:我还有一个好朋友没有到,你们猜猜它是谁?(倾听慢羊羊走路的音乐)

  (2)幼儿听音乐,感受节奏××︱××︱,探索表现慢羊羊摇摇摆摆、笨手笨脚的样子。(师可以用点头等让幼儿先感受节奏)。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羊呢?它是怎么走路的?

  师:慢羊羊肚子大大的,身体肥肥的,走起路来怎么样啊?谁来做一做?

  请几个幼儿来学一学。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慢羊羊走路。(播放音乐)(这个环节模仿慢羊羊笨重的动作,为后面慢羊羊减肥做铺垫。)

  2.探索B段动作

  (1)慢羊羊觉得朋友们都嘲笑它胖,它心里又难过又着急了,怎么办呢?(通过运动来减肥)幼儿倾听B段音乐。

  (2)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自由探索红太狼可能做的减肥动作。

  师:你能帮慢羊羊想想有那些减肥的动作吗?(请幼儿个别表现)

  师用哼唱的方式请2-3人做动作。(跑步、跳跃、蹲起)

  (3)配上音乐,一起来做一做健身动作。

  师:我们听着好听的音乐和慢羊羊一起来运动。

  (4)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各自表现。

  师:你喜欢用什么样的运动来减肥呢?我们一起来试试。

  (5)幼儿来当小老师,跟着音乐节奏一起来运动。

  师:老师发现xx小朋友运动真棒,大家跟他一起做运动。(做运动的动作幼儿还是比较熟悉的,所以我给幼儿自主的机会,让幼儿自由表现运动的动作,让所有的幼儿都动起来。)

  3.探索C段动作

  (1)出示瘦慢羊羊图片

  师:正像小朋友所希望的那样,通过运动胖慢羊羊变瘦了。它变瘦以后走路会变得怎么样呢?(轻快)我们来听听慢羊羊怎么轻快地走路?(播放音乐)

  (2)幼儿根据节奏××××︱××××︱探索表现减肥后的红太狼轻快的动作。

  师:你觉得红太狼是怎么走的?你来试试。我们大家一起来学学。

  (3)引导幼儿在乐曲结尾表现慢羊羊减肥后的激动神情和快速奔跑的动作。

  师:减肥后的慢羊羊用最快的速度跑去见喜羊羊朋友们了,它现在的心情怎样?请你用动作表现快乐的心情。(播放音乐)

  三、完整表演

  1.播放音乐,完整欣赏。师:这就是慢羊羊减肥的故事,我们完整来听一听。

  师提示:听一听,哪段音乐红太狼走来了,哪段音乐是红太狼在运动,哪段音乐红太狼减肥成功了。

  2.完整表演《慢羊羊瘦身》。

  师:我们跟着音乐再来完整表演吧。

  四、结束活动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 篇2

  活动时间:20xx年9月29日(星期六)下午3点整

  活动目标:

  1.通过中秋知识竞答的形式,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基本的文化习俗。

  2.通过一起过中秋,共同分享节日的快乐,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体验。

  3.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

  4.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5.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1.视频《月亮姑娘做衣裳》、爷爷为我打月饼、中秋月儿圆

  2.请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一起收集关于中秋节的知识,(中秋节的来历或者古时候的人怎样过中秋节的知识,月亮的大小变化、月亮的故事、月亮的古诗等等)

  3.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小问答

  4.盘子若干

  活动流程:

  各位家长好,感谢大家能来参加今天的活动,明天就是中秋节了,今天我们邀请了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陪我们一起欢度中秋,之前也让家长和孩子们了解了相关中秋节的知识,知道了月亮在中秋节这天是最圆的,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个故事感受月亮形状的变化。

  流程一: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看完故事老师总结: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月亮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上。

  流程二:中秋知识问答小比拼

  有关中秋节和月亮的知识有很多,下面就来考考我们家长和小朋友,来个"中秋知识问答小比拼"

  1.八月十五又称什么节?(b)

  a月饼节 b团圆节 c故乡节 d诗人节

  2.中秋节又可以称为什么?(a)

  a仲秋 b月夕 c秋节 d追月节

  3.在哪个朝代中秋节才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a)

  a唐 b宋 c元 d明

  4.月饼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

  a祭奉月神的祭品 b馈赠亲友的礼物 c节日食品 d地方小吃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谁的佳作?(a)

  a王安石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6.在典故中,吴刚伐的是什么树? B

  a槐树 b桂树 c柳树 d杨树

  7.以下哪个不是中秋节传说? D

  a嫦娥奔月 b吴刚伐桂 c玉兔捣药 d迎涛神说

  8.中秋节在亚洲其他国家也很盛行,在( b ),中秋节也叫感恩节。

  a 日本 b 韩国 c 新加坡 d 马来西亚

  9.在古代月圆和月缺一般形容什么?(a)

  a悲欢离合 b天气的好坏 c凶吉的.象征 d身体是否健康

  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描写中秋节的千古名句,它出自( a )

  a 苏轼《水调歌头》 b 苏轼《中秋月》

  c 王建《十五夜望月》 d 辛弃疾《太常引》

  游戏三 《猜灯谜》

  1. 老师提前将若干灯谜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

  2. 请宝宝们站在教室中间,告诉宝宝们在教室内去寻找灯谜(并拿一个写有灯谜的卡片,让宝宝进行观察,知道去找什么样子的卡片)

  (1)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圆盘,有时像镰刀---月亮

  (2)中秋归来---八归

  (3)嫦娥下凡---月季

  (4)中秋菊开---花好月圆

  (5)明月照我还---归有光

  (6)举杯邀明月---赏光

  (7)举头望明月---当归(药名)

  3. 找到后,交到自己的爸爸妈妈的手中,请爸爸妈妈去猜灯谜,用时最短的家庭获胜。

  流程四:合唱歌曲《中秋月儿圆》、亲子表演

  为了庆祝中秋节,我们小朋友学了一首新歌,一起来唱给爸爸妈妈听。

  老师还知道小朋友在家和爸爸妈妈也学习了新的儿歌和歌曲,欢迎大家到前面来表演。

  流程四:亲子制作月饼

  我们中秋节必吃的一样食品就是月饼,下面老师带来了许多颜色形状都很特别很漂亮的月饼,请大家一起欣赏,看到自己喜欢的可以用橡皮泥模仿着做出来,当然也可以发挥想象做出自己想吃的月饼。

  流程五:月饼展示

  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

  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看,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是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小问题:

  1.月亮姑娘为什么要做衣裳?

  2.月亮姑娘为什么三次都没做成衣裳?

  3.月亮姑娘她是怎么变的呢? 故事里把月亮姑娘比作什么?

  教学反思: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大班幼儿已经有多次中秋节庆祝的体验,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开展中秋节庆祝活动,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有关知识,以及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

  小百科: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撕撕贴贴,引发婴幼儿开口说话的兴趣,愿意跟着教师一起学念儿歌。

  2.引导婴幼儿对圆形的变化展开想象,培养婴幼儿的想象力。

  3.帮助家长进一步了解“生活中处处有教材”,提高家长的科学教养能力。

  活动对象:25~30个月的婴幼儿。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片及小动物垃圾盒(同宝宝人数)、小河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拍手游戏

  采用简短的谈话和小游戏集中婴幼儿的注意力。

  二、学念儿歌

  1.出示一张大圆形纸片。

  师:今天,圆宝宝要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你们看圆宝宝像什么?

  2.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讲故事,通过儿歌让婴幼儿感受圆形的变化。

  3.教师边做撕纸游戏,边念儿歌,婴幼儿一起学念儿歌,加深对圆形变化的理解。

  三、亲子互动

  1.家长与婴幼儿进行一对一的亲子互动,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2.进行亲子游戏“贴小船”,将撕好的“弯弯的小船”贴到小河背景图上。

  3.指导家长和婴幼儿一起收拾碎纸片,通过游戏“喂小动物”,将碎纸片送进小动物垃圾盒里。

  活动反思:

  25~30个月是婴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开展早教活动时应采用各种形式帮助婴幼儿开口说话。短小精悍的儿歌由于朗朗上口,易读易记,深受婴幼儿的喜爱,因此在本次关于图形认知的活动中,我们以儿歌《我的圆宝宝,变变变》贯穿始终,让婴幼儿更直观形象地感知圆形的变化,同时在学念儿歌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语言能力。

  撕纸是这一月龄段婴幼儿特别喜爱的游戏,他们不仅喜欢听撕纸时发出的响声,而且手部的小肌肉也能在撕的动作中得到充分发展。我们通过设置“撕纸游戏”,先由教师示范,再由亲子共同完成,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圆形变化的'理解。

  活动最后我们安排了“喂小动物”的游戏,让亲子共同将活动中产生的碎纸片放进垃圾盒,其目的在于帮助婴幼儿养成不乱扔纸屑的好习惯。

  提高家长的科学教养能力也是本次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们对家长的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在呈现活动材料时,提醒家长多利用生活中熟悉的日常生活物品,培养婴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当看到某个外表独特的物品时,可以先让婴幼儿说说这是什么形状的,它像什么,还像什么。让家长了解,只要做个有心人,生活中处处有帮助婴幼儿成长的“教材”。

  其次,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家长和婴幼儿一起边做撕纸游戏,边问“像什么”,这时教师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指导的重点为:告诉家长在生活中要多给予婴幼儿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的机会,从而获得多种感官刺激;婴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可能先于语言的表达,当婴幼儿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时,家长不用着急,可以多给予婴幼儿语言刺激,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也可利用学念儿歌的形式,多让婴幼儿开口说话。

  最后,在活动结束后发放的“温馨提示”中,我们提醒家长平时在家也要注重婴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婴幼儿力所能及的小事,家长千万不要包办代替。其实,习惯和能力的养成并不难,关键在于家长的持之以恒。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 篇4

  【材料准备】

  一个小红旗、一只皮球、一根木棍,空旷的场。

  【适合年龄】

  3—5岁

  【游戏功能】

  1、增强宝宝对体育游戏的热爱。

  2、培养宝宝的游戏竞赛精神。

  3、发展宝宝的大肌肉的运动。

  【游戏方法】

  1、家长现在空旷的'场地上划出游戏的范围,画有一条起跑线和一条终点线。

  2、另外,在起跑线的前方2—3米处划一道标志线,跑到终点处插上小红旗。

  3、在起跑线上放一个皮球、一根木棍,家长负责拨球,等球滚过标志线后,就让宝宝快速的追球,并且要绕过小红旗,然后跑回来,将球放在原来的位置上。

  亲子游戏:小小乐队

  儿童在幼儿时期已经显露乐感。在幼儿会说话之前,他们就会唧唧哼哼地发出一些声音,乐感强的幼儿甚至会不顾周围环境,开始哼着属于自己的小曲儿、打着拍子,或是听到音乐时变得安静,那是孩子在倾听,还会跟着唱歌。培养孩子的乐感可以从一些亲子小游戏开始。

  【适合年龄】

  2—4岁。

  【游戏目的】

  让孩子用耳朵听、用手敲打,认识不同质料发出的不同音色,培养孩子的乐感,训练幼儿的听觉。

  【游戏步骤】

  1、准备好塑料罐、玻璃罐、铁罐若干个,大纸箱一个,可以敲打的棒子,并选好音乐。

  2、先由家长示范者敲三种不同的罐子,让孩子用耳朵仔细听听不同罐子发出的不同声响,然后请孩子闭上眼睛,家长再敲其中一个罐子,让孩子睁开眼后猜一猜是哪一个罐子发出的声音。

  3、请孩子站在中间,然后家长站在远处敲打其中一个罐子,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倾听,然后指出声音的方向。

  4、用各种瓶瓶罐罐和大纸箱当成乐器,配上一段音乐,请孩子来一场即兴的演奏。

  【小贴士】

  1、若孩子太小,尽量不要选用玻璃瓶等易碎物品,以免孩子敲打易碎物品,造成受伤。

  2、适时给予孩子赞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更热衷于尝试。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 篇5

  活动内容:

  语言故事《百花公主》班次:大一班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在生活中关心、帮助他人,懂得助人为乐的道理。

  2、继续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3、理解故事内容,记住大体情节,学习词:助人为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卡

  活动分析:

  这个故事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适合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学习这个故事的重点是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懂得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难点是体会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以提问法、引导法突破重难点,在导入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理解在什么时候心情会很快乐。以欣赏课件为切入点,引起幼儿兴趣,讲述故事,进行提问:故事的名字?故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分段欣赏课件并进行提问:金龟子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小鱼、大龙虾和蝴蝶是怎么做的?他们的心情怎么样?进行生活延伸:你想想还有什么办法来帮助它?在生活中应该怎样来帮助有困难的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提问:小朋友,你们遇到什么事时,心情会很快乐?

  二、展开

  1、展示课件,幼儿听故事

  提问:(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出示字卡:百花公主)

  (2)故事中有谁?(出示字卡:百花公主、鱼、金龟子、龙虾、蝴蝶)

  (3)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分段欣赏故事

  提问:(1)金龟子是怎样做的?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鱼儿们听到公主的哭声是怎样做的?鱼儿、龙虾帮助公主后,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3)蝴蝶是怎样帮助公主的?帮助后的心情怎么样?

  (4)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词语:助人为乐)

  3、扩散思维

  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百花公主?

  三、结束:

  进行生活渗透,请幼儿讲一讲如何在生活中帮助有困难的人?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 篇6

  目标:

  1.尝试与同伴组成临时家庭,协商、分工、合作制作一份披萨。

  2.在共同制作披萨的过程中感受家庭的幸福快乐需要全家人的相互合作和体谅。

  准备:

  1.大任务单,制作披萨的视频及流程图。

  2.小任务单和笔各4份,工具盒(安全刀具、砧板、毛刷、毛巾)4套,分隔盘4个,夹子若干。

  3.披萨饼皮、披萨酱、芝士各4份;小番茄、彩椒(青、红、黄)、蘑菇、玉米粒等蔬菜若干;香肠、培根、虾(焯过水)等荤菜若干。

  过程:

  一、谈话导入。产生兴趣

  1.回忆《朱家故事》的内容。

  (教师出示绘本第26~27页,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进一步意识到家庭的幸福快乐需要家人共同努力。)

  师:我们都已经看过《朱家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师(小结):《朱家故事》告诉我们,家里的事要共同分担,这样全家人才会幸福快乐。

  2.了解活动要求,萌发参与兴趣。

  师:今天,我们要组成4个临时家庭,进行“家庭披萨大比拼”的活动,比比哪个家庭做披萨又快又好。

  师:你们觉得怎样才能做得又快又好?

  (教师引导幼儿迁移《朱家故事》中的经验,了解合作的重要性。)

  师(小结):全家人一起分工合作才能干得又快又好。

  二、解读制作流程和任务单,了解如何分工合作

  1.观看视频,了解做披萨的流程和方法。

  师:我们先看一段视频。(幼儿观看制作披萨的视频。)

  师:披萨是怎么做的?

  2.共同解读制作流程图和任务单。

  师:①今天做披萨前要完成几个步骤?②第一步干什么?任务单上的图片和文字是什么意思?③这么多事情,大家可以怎么做?哪些食材是必选的?哪些是可挑选的?挑选时有什么要求?(3素2荤。)

  师:如果一家人喜欢吃的'东西不一样怎么办?

  师(小结):全家人商量好各自做什么,理清做事的顺序,就一定会成功。

  三、组织临时家庭制作披萨,体验分工合作的重要

  1.了解要求。

  师:大家制作的时间为10分钟,最后2分钟时大屏幕上会有倒计时提醒大家。先制作好的家庭把披萨放在前面的桌上,并把任务单挂在挂钩上。

  2.幼儿自由组成临时家庭进行制作,教师巡回观察。

  (教师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①提醒幼儿注意成功合作的要点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 篇7

  目标

  1.认识、区别绿色、黄色,能一一对应找到相同的颜色。

  2.体验妈妈和孩子的亲情。

  准备

  1.纸板胸饰一份(正面是绿树叶,反面是黄树叶)。

  2.一筐树叶,有绿、黄两种颜色。

  过程

  1.树叶宝宝找朋友。

  ――请幼儿闭上眼睛,从教师的筐里抽取一片树叶。

  ――你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宝宝?

  ――请相同颜色的树叶宝宝坐在一起,把树叶放在椅凳下。

  2.树叶妈妈找孩子。

  ――教师扮演大树,伤心地说:“我是树叶妈妈,秋天到了,我的宝宝们一片一片地往下掉,都飞走了。我真想他们,谁能帮我找到我的树叶宝宝呢?”

  ――引发幼儿讨论:怎样帮助树叶妈妈找回孩子?

  ――请幼儿每人从椅凳下拿起树叶看一看,自己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宝宝,自己的妈妈在哪里。

  ――教师挂上绿树叶(黄树叶)胸饰,说:“我的绿(黄)树叶宝宝在哪里?”这时,绿(黄)树叶宝宝就上前抱抱妈妈,说:“妈妈,妈妈,我在这里!”

  3.游戏:大风来了。

  ――绿树叶宝宝的小手拉在一起,黄树叶宝宝的小手也拉在了一起:树叶妈妈带孩子们去散步,边走边念:“绿树叶宝宝,黄树叶宝宝,树叶妈妈爱宝宝。”

  ――当听到“大风来了”的`信号时,绿树叶宝宝、黄树叶宝宝分别抱住自己的树叶妈妈,树叶妈妈与孩子们继续玩耍。

  建议

  1.在玩“大风来了”的游戏时,可请配班教师扮其中一种颜色的树叶妈妈,让绿、黄树叶宝宝分别拥抱与自己颜色相同的树叶妈妈。树叶妈妈交换颜色后,游戏可再次进行。

  2.游戏时,总有些孩子找不到树叶妈妈,因此,树叶妈妈应随机运用鼓励的语言和神情去暗示他们,引导他们进入角色,缓解其紧张的心理状态。

  3.益智区幼儿自主操作《树叶妈妈和孩子》。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 篇8

  一:给小兔送青菜

  1、蒙氏活动《线上精灵》

  活动目标:

  (1)稳定宝宝情绪,为进行下面的工作做准备;

  (2)练习平衡,矫正脚型,培养优雅的走姿、体态;

  (3)学会等待,培养专注力。

  2、点名游戏。

  教师向家长介绍活动目标和要求:家长鼓励宝宝听到点名后,能大胆走向教师。对于胆小的宝宝,家长可牵着宝宝走向教师。

  教师边拍手边唱歌曲:“×××,×××,你在哪里”请宝宝大胆地走向老师,并回答“老师,我在这里”。(老师拥抱每位宝宝,拉近距离)

  3、奥尔夫亲子游戏《会跳舞的线》。

  活动目标:

  (1) 通过线的变化感知直线和曲线,并能用身体动作简单的表现。

  (2) 和妈妈一起玩线,变线,感知亲子玩线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用皱纹纸剪成的线若干。

  活动过程:

  一、感受直线和曲线,直线跳波浪舞和圆圈舞。

  (1) 直线跳波浪舞。

  教师:分别拉住线的两端,上下抖动手腕,直线跳波浪舞。

  (2) 直线跳圆圈舞。

  教师:抓住线的一端,手画圈,直线跳圆圈舞。

  二、妈妈和宝宝一起让直线跳波浪舞和圆圈舞。

  (1) 一起跳波浪舞。

  师:妈妈抓住线的一端,宝宝抓住线的另一端,妈妈和宝宝手腕上下抖动,直线跳波浪舞。

  (2) 一起让线跳圆圈舞。

  师:妈妈抓住宝宝的手,和宝宝一起手画圈,直线跳圆圈舞。

  三、用身体变线,尝试用身体表现线的变化。

  (1) 身体的线跳波浪舞

  师:把手臂伸直,也变成一条直线了。手臂上下动,也跳波浪舞拉!

  (2) 宝宝和妈妈线连线跳圆圈舞。

  师:妈妈和宝宝身体的`线连起来,跳圆圈舞。

  休息活动:家长带宝宝喝水、拉尿。

  3、生活空间:《摘青菜》

  活动目的:

  练习宝宝手的精细动作,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绿色皱纹纸、小篓子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老师示范摘菜,向家长介绍游戏的目的和要求:鼓励、指导宝宝自己动手把纸撕成长条,在家让宝宝自由自主地撕纸,训练宝宝撕的动作,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和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2、宝宝领取活动材料,在家长的鼓励下自己摘菜(撕纸)。

  3、宝宝把摘好的菜送给王姐姐清洗。

  4、感统游戏: 《给小兔送青菜》

  活动目标:在成人的帮助下学走走平衡木,发展平衡能力,培养勇敢精神。

  活动准备:平衡木宽20cm左右,长1米左右的平衡木两个,已撕好的纸条和小兔瓶。

  活动过程:

  1、介绍游戏的目的和要求:鼓励、引导、表扬宝宝,让宝宝自己尝试过桥,发展其平衡能力。

  2、练本领过小桥:宝宝自由地自己走平衡木,家长在一旁给予鼓励。

  3、给小兔送青菜:在家长的帮助下有序地排队,自己走过平衡木把青菜送给小兔。

  5、情感空间:《小兔跳跳》

  活动目的:增进亲子感情,感受儿歌的节奏,发展宝宝跳的动作。

  活动准备:优美、舒缓的音乐。

  活动过程:

  1、示范念儿歌和动作,请家长带着宝宝跟老师拍手念儿歌。

  2、介绍游戏的目的、要求:家长和宝宝面对面站好,托拉着宝宝的双手或托着宝宝的手臂进行游戏。在抱着宝宝转的时候,注意宝宝的安全。

  3、宝宝和妈妈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游戏。

  “小白兔,跳跳跳,一跳跳,二跳跳,三跳跳,四跳跳, ”家长托拉着宝宝的双手或托着宝宝的手臂原地一句一跳,“五—抱抱”家长抱起宝宝转一圈,“嘘—滑下来”家长很快地将宝宝从上向下顺着身体滑下来。

  6、再见时光:

  道谢:妈妈今天辛苦了,请宝宝亲亲妈妈,说谢谢妈妈。

  家长一定要宝宝亲亲妈妈说谢谢妈妈,从小培养宝宝良好的行为品德。

  再见:家长带着宝宝伴随着音乐找一个小伙伴一起唱歌,拍手、拉手、说再见;第二遍时,请家长帮助宝宝换一个小伙伴一起唱、跳《再见歌》,并和小伙伴、老师说再见。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的名字,老师喊宝宝名字时能应答。

  2.愿意和老师、父母、同伴一起做游戏,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3.初步感知红与绿,尝试用红颜色与绿颜色纸团印画春天的花草。

  活动准备:魔术瓶两个,红、绿海洋球若干,红、绿颜料,纸团若干。

  活动过程:

  一、问候时光:

  接待与点名:老师边唱《找朋友》的`歌曲边走到每个宝宝面前,拉起小手问好:XXX宝宝,你好(要求宝宝能应答:你好)。

  二、运动时光:

  模仿操:《小猪》,鼓励宝宝能跟着模仿。

  三、快乐时光:

  1.变魔术:(老师出示一个饮料瓶)问:这是什么?里面装的是什么?

  请宝宝张大眼睛,别眨眼,看老师变变变(摇瓶子)

  师:真的变了,变什么拉?(红色)

  引导宝宝认说:红色(个别集体相结合)

  同样办法变绿色。

  2.亲子游戏:传球。

  ①老师发球:要求宝宝拿到球后说明谢谢。

  ②复习巩固红色与绿色。

  a、老师说颜色,宝宝举相应的球。

  b、老师举球,宝宝说出球的颜色名称。

  c、亲子游戏:传球。

  宝宝与妈妈面对面:妈妈说,宝宝举球;妈妈说:请把红球传给我,宝宝就把球 传给妈妈。

  四.温馨时光:春天来了。(绘画活动)

  1.老师以故事的形式讲明与示范纸团印画小草与花。

  2.宝宝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纸团印画活动。

  小猪睡觉 1=bB 2/4 刘明将 词曲

  3 5 3 5颌 53 5 3 5颌 56 65 3

  小猪 吃得 饱 饱,闭着 眼睛 睡觉,大耳 朵在 扇扇,

  6 65 35 5 5 5 ˇ5 5 5 5 ˇ5 5 3

  小 尾 巴在 摇摇,呼噜噜噜 噜,呼噜噜噜 噜,呼噜 呼噜,

  5 5 3 5 1 3 21 1‖

  呼噜 呼噜, 小尾 巴在 摇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