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幼儿教案>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4-06-27 09:34:19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范文集锦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华】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范文集锦6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1

  一、小山羊盖新房

  知识与技能:

  1、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字词:盖、立柱、砌墙、安窗。

  2、提高幼儿的朗诵水平和准确的发音能力。

  过程与方法:

  上课前带幼儿观察盖房的现场,上课时观察教室的结构,然后看图教学儿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儿歌的节奏美,学习生动而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2、有团结互助意识,乐意帮助别人。

  教学过程:

  一、集体交流。

  1、教师提问:小朋友喜欢新房子吗?盖新房需要哪些材料呢?一个人盖新房行吗?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启发幼儿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教室的结构。

  二、阅读图书,导入新课。

  1、让幼儿一边观看画面,一边自由讲述画面内容。

  2、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画面的内容。

  (1)图上画的有些什么?整个画面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2)小山羊要盖新房子,有哪些动物来帮忙?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3)教幼儿练习发准字音:“盖、立柱、砌墙、安窗”。

  (4)请幼儿指认教室的门、窗、墙、柱子。

  三、朗诵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让幼儿感受儿歌的节奏美。

  2、教师教幼儿朗诵儿歌。

  (1)采用分句教和整首教相结合的方式教幼儿朗诵儿歌。

  (2)幼儿一边朗诵儿歌一边做动作。

  (3)注意纠正个别幼儿不准确的发音。

  四、编讲故事。

  1、鼓励幼儿看图互相讲述《小山羊盖新房》的故事。

  2、引导幼儿讲一讲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别人的事。

  3、表扬幼儿助人为乐的行为,让他们明白有些事情大家一起干,才会做的又快又好。

  资料

  小山羊盖新房

  小山羊,盖新房,

  一人有事大家帮。

  熊立柱,兔砌墙,

  猴做门,鹿安窗,

  新房盖得真漂亮。

  二、微笑(散文欣赏)

  活动目标:

  1、喜欢倾听散文,感受散文的美。

  2、理解并掌握散文情节,丰富词语“愿意”、“微笑”。

  3、能分角色朗诵散文,学会一句接一句的朗诵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具:(头饰)小鸟、大象、小兔、小蜗牛、一群小蚂蚁。

  2、散文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相互观察同伴的微笑,激发幼儿的快乐情绪。

  (1)请幼儿相互观看同伴的微笑。

  (2)集体讨论。当你看到同伴微笑的时候,你觉得开心吗?

  (3)教师小结。

  2、教师边演示教具边朗诵散文《微笑》的前四句,并提出问题。

  (1)教师演示教具,朗诵散文前四句。

  (2)教师根据诗歌内容提问如:“小鸟想出了什么办法给别人带来快乐”。引导幼儿回答时用散文中的语句:“我愿意……”。

  (3)引导幼儿讨论,帮助小蜗牛想出各种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办法。

  3、教师朗诵散文的最后两句。

  (1)教师朗诵散文最后两句。

  (2)教师根据散文内容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散文。

  (3)鼓励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展开想象,设想各种不同的方法,并学。

  4、完整欣赏及朗诵散文,感受散文中美好的意境。

  (1)在背景轻音乐中,教师有感情地完整朗诵散文,并用眼神和表情与幼儿进行交流互动。

  (2)幼儿分角色扮演小鸟、大象、小兔、小蚂蚁,并学习散文中小动物的对话和动作表情。

  5、幼儿表演朗诵散文。

  (1)分角色朗诵。

  (2)集体朗诵。

  6、讨论:你喜欢散文中的“微笑”吗?生活中你会经常“微笑”吗?生活中你最喜欢谁的“微笑”?为什么?

  活动延伸:

  请幼儿在幼儿园做一件让他人高兴的事,把快乐送给其他的小朋友。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有节奏地朗读儿歌,感受儿歌的音韵美。

  2.理解词语“摇摇摆摆、蹦蹦跳跳”。

  3.懂得做个有礼貌、有爱心的孩子。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学唱歌曲《走路》并把山羊公公编入歌曲中。

  (2)做过体育游戏“过独木桥”。

  2.物质准备:棒偶、小兔、山羊公公各一个,背景图一副。小白兔头饰、山羊公公头饰、小鱼头饰。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理解儿歌内容,有节奏、完整地朗读儿歌。

  2.活动难点:理解词语“摇摇摆摆、蹦蹦跳跳”。

  3.活动指导:通过谈话演示教具、角色表演等形式帮助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的节奏美及音韵美。

  四、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听音乐交替模仿兔子和山羊公公走路的样子进入教室。(歌曲《走路》)

  2.出示图片和棒偶,引导幼儿讨论和表述。

  提问:这是什么?为什么叫独木桥?

  如果小白兔和山羊公公同时要过独木桥,应该怎么办?(鼓励幼儿大胆表述,注意回应和提升幼儿的语言经验。)

  3.视听朗诵儿歌,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提问:儿歌的名称是什么?儿歌里有谁?说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操作棒偶,再次示范朗诵儿歌。幼儿欣赏并理解儿歌内容。

  提问:小白兔是怎么走路的`?(模仿动作并学习词语“蹦蹦跳跳”。)

  山羊公公是怎么走路的?(模仿动作并学习词语“摇摇摆摆”。)

  小白兔遇到了山羊公公,它是怎么说的?它是怎么做的?

  河水为什么哗哗笑?鲤鱼为什么蹦蹦跳?

  5.教师完整朗诵儿歌,帮助幼儿感受儿歌的节奏美和音韵美。

  提问:这首诗歌好听吗?哪里好听?(让孩子评价)

  6.幼儿学习朗读儿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幼儿小声跟读。(利用棒偶操作)

  (2)集体朗诵。(指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诵,并读准字音。)

  (3)分组分角色朗读,一组扮演小白兔,另一组扮演山羊公公,边读儿歌边表演。(注意指导幼儿表演出角色的动态特征。)

  7.分角色表演。(指导幼儿表演出角色的动态特征。)

  8.讨论、理解儿歌主题。

  提问:(1)小白兔为什么要让山羊公公先过桥?

  (2)如果在公共汽车上遇到爷爷奶奶应该怎么做?(联系经验)

  小结:小白兔是个有礼貌、有爱心、尊重老人的好孩子,大家都喜欢它。我们也要向小白兔学习,做个有礼貌、懂得谦让的孩子。

  附:儿歌

  小白兔过桥

  小白兔过小桥,

  走到桥上瞧一瞧,

  山羊公公过来了,

  摇摇摆摆走上桥。

  小白兔往回跑,

  站在桥下把手招,

  山羊公公您走好,

  山羊公公您先过桥。

  河水听了哗哗笑,

  小鱼乐得蹦蹦跳,

  都夸白兔有礼貌。

  小百科:小白兔俗称兔子,是哺乳类兔形目,草食性脊椎动物。为幼小的白色的兔子。因为比较可爱,常出现在儿歌和冷笑话当中。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尝试为生活中各种常见的事物找关联。

  2、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竞赛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谁和花儿好?”图片或照片、卡片若干(柳树、鸟、录音机、电话、太阳、牛奶等)。

  活动过程:

  游戏一:谁和花儿好?

  玩法:幼儿为花儿找十个不同的朋友。找对了,每一片花瓣的颜色就会变,最后成为一朵美丽的花。

  规则:

  1、幼儿给花儿找好朋友,每讲出一样和花儿要好的东西,花瓣的颜色就会变,如果幼儿能讲出十样和花儿要好的东西,它就会变为一朵美丽的花,你们就赢了。

  2、幼儿为花儿找到的朋友不能重复,而且要讲出这些东西和花儿要好的.理由。

  重点:引领幼儿大胆想象,寻找不同的事物和花儿做朋友。

  游戏二:谁和谁好?

  玩法:幼儿分成两队比赛,看哪一组能在卡片中寻找到多种关联,得卡片数多的队为赢。

  规则:

  1、每组派一个代表选择两张能做好朋友的图片,用优美好听的话说出它们做好朋友的理由。

  2、答对者将图片放在排头幼儿的旁边。

  3、找到的两个好朋友不能和别人的重复。

  4、游戏轮番进行,最后图片得数多的一队获胜。

  重点:

  能用完整的语句表达各种关联。

  附儿歌: 谁和谁好?

  谁和谁好? 藤儿和瓜好,

  它们手拉手, 不吵也不闹。

  谁和谁好? 蜜蜂和花好,

  蜜蜂来采蜜, 花儿仰脸笑。

  谁和谁好? 我和小朋友好,

  大家唱起歌, 一起上学校。

  谁跟小绵羊去避暑_语言整合活动

  活动目标:

  1、 通过听和看感受夏天。(情感目标)

  2、 知道一些动物避暑的方法。(知识目标)

  3、 引导幼儿大胆表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技能目标)

  活动重点:能说出常见动物避暑的方法。

  活动难点:能分享夏天的感觉。

  活动准备:各种动物头饰人手一个、磁带、录音机、多媒体平台和故事课件、小动物图片若干、礼物箱一个、小蝴蝶头饰一个,活动前布置故事场景。

  活动过程:

  一、 幼儿扮演“小动物”与“小猫姐姐”(老师扮演)跟随音乐进入活动室。

  (1)“今天天气真好,小猫姐姐和你们一块儿到草地玩,好吗?”

  “你们想开着什么交通工具去呢?”(引导幼儿自由想象后带领幼儿跟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围坐在老师身边)

  (2)“金灿灿的太阳把草地晒得绿油油的,我们来一起做早操舒展一下身体吧!”(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做简单的韵律操)

  (3)“小动物真棒,今天小猫姐姐给大家带来了两幅美丽的画,你们想不想看啊?”(教师边引导幼儿观察多媒体出示的图片:如艳阳、蓝天、白云、荷花以及雷鸣的声音)

  “你们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吗?”(引导幼儿根据图片中的提示,引出夏天的主题)

  组织幼儿讨论:夏天是怎么样的?(如热热的、蓝天、白云、蝉鸣声

  以及一些与夏天相关的物品:风扇、雪糕、空调及扇子等)

  (4)“艳阳高照的时候我们感觉很热,有一群聪明的小动物却想到为自己解暑降温的方法。你们知道这些小单位是怎样解暑降温的吗?”(引导幼儿分组讨论,教师从中参与及引导)

  教师请幼儿把讨论的结果告诉大家。“究竟小动物是怎样避暑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朋友小绵羊,就让他来告诉你们吧!”(引入故事,与幼儿共同观看课件《谁跟小绵羊去避暑》,观看前先给小朋友提出要求,带着问题观看课件,介绍动物避暑的好方法。)

  (4)“瞧,小蝴蝶飞来了!“小蝴蝶说:“小动物,刚才你们看的故事太有趣了,又小红马又大黄狗的,究竟说了些什么啊?你们能告诉我吗?”(引导幼儿第2次观看课件,与幼儿共同复述故事内容。)

  二、“小动物们,你们真棒,蝴蝶姐姐说为了表扬你们,今天她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神秘的客人,他们都藏在这个礼物箱里,你们想和它们交朋友吗?可小动物说啊,你们要为他们想出解暑降温的方法他们才跟你们交朋友” (教师故作神秘地摇摇礼品箱,抽出动物图片,引发通幼儿讨论、、、、、、,可邀请客人老师和小朋友抽图片,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孩子们的讨论)

  三、“今天小猫姐姐给你们带来的故事好听吗?还有不少小动物找到好朋友呢!太阳公公快要出来了,我们赶紧找个地方避暑吧!”(请幼儿玩避暑游戏,边听音乐边拍手,听到“太阳公公出来了,小动物们赶紧去避暑吧”这句话后就各自找属于自己的地方避暑。如小青蛙到荷叶底去避暑,小绵羊到山上避暑,小鸡到树底下避暑等等。待幼儿都找到避暑的地方后教师巡视检查并提问)

  游戏进行第二次,请幼儿与好朋友交换头饰后再次进行。(可邀请客人老师一起玩)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顶锅盖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2、知道水中倒映的现象。

  3、丰富词汇:“倒影”。

  活动准备

  1、大水盆,盆里盛有清水。

  2、小猪纸偶

  活动过程

  一、看“倒影”,引起活动兴趣。

  1、出示几个较大的水盆,盆里盛有清水。

  教师:小朋友,我们在镜子里能看到自己,那我们在水面上看一看是怎样的呢?

  2、幼儿分散活动看“倒影”。

  让幼儿在水面上看倒影,看一看水中有自己,看一看水中有同伴,看一看水中倒映出物品。

  3、谈话:在水面上看到了什么?

  让幼儿知道这是倒影,水面上能映出倒影。

  二、出示教具月亮,引起听故事的兴趣。

  1、教师:月亮在哪里?月亮什么时侯出来?月亮出来了会不会有倒影呢?在哪里有倒影呢?

  请幼儿听故事找“月亮”。

  2、教师讲故事

  第一遍讲完后提示幼儿:在听故事的时侯要记住小猪在什么地方看到了地上的月亮?

  3、出示小猪纸偶,教师操纵纸偶讲第二遍故事。

  4、边问答边教幼儿学说故事中角色的说话。

  (1)开始,猪老大对猪老二说了什么?

  (2)第一个发现月亮的小猪是怎样说的?

  (3)第二个发现月亮的小猪是怎样说的?

  (4)后来发现月亮的小猪是怎样说的?

  三、想一想,还可以在地上找到哪里的月亮?

  1、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扩散。

  2、教师操纵纸偶,以小猪的口吻对幼儿说:喜欢听我的`故事吗?

  老师带着你们再讲一遍,要把我的故事记下来讲给爸爸妈妈听。

  带领幼儿讲一遍故事。

  3、教师:我是爱动脑筋喜欢发现的小猪,你们是不是也喜欢发现呀,

  今天晚上你们也去在地上找月亮,看看能在地上找到几个月亮。

  鼓励幼儿晚上回家找月亮,第二天来讲给大家听。

  附故事:找月亮

  有一天晚上,小猪老大和猪老二在一起,小猪老大说:“听说月亮不只天上有,地上也有呢!”老二说:“真的?那我们和朋友一起去找找看。”老大说“好!”

  他俩请来了一群小猪,四处去寻找。走到山泉边,一只小猪高兴地叫起来:“哇,山泉里有一个月亮!”另一个小猪又说:“哇,露珠里有一个月亮!”另一只小猪喊:“哇,玻璃窗上也有一个月亮!”它们还看到水桶里有一个月亮,镜子里有一个月亮,水潭里有一个月亮,望远镜里也有一个月亮┄月亮又大又小,多得数不清。一只小猪意外地发现,每头小猪的每只眼睛里都有一个小月亮呢!

  小猪们带着自己找到的月亮,高高兴兴回家去。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初步学会朗诵诗歌,体验诗歌的节奏美;

  2.认识一些秋天的水果,知道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二、活动准备:

  1.盘子一个。

  2.各种秋天的水果:核桃、龙眼、苹果、橘子、香蕉、猕猴桃、柿子、梨。

  3.梨子、葡萄、橘子、绿苹果、红柿子等剪好的图片和大盘子图片 幼儿人手一份。

  4.胶水。

  三、活动过程:

  1.听秋天的音乐,如活动室。

  2.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

  教师说: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我今天就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水果,小朋友们看一看都有些什么水果呀?

  3.教师总结:其实秋天就是一只大盘子呢?

  现在就把小朋友们刚才说的各种水果编成了一首好听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叫《秋天果子多》。现在我们就来听听吧!

  4.幼儿学念诗歌

  a.第一遍:教师边念儿歌,边在大盘子图片里贴水果。念完时把水果拿下来。

  b.第二遍:放慢速度,教师念一句幼儿念一句,在念的同时贴上一个水果,直到念完贴完为止。

  c.让幼儿一起参与。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贴水果图,幼儿集体念诗歌;

  d.幼儿个别练习:请一位幼儿把手中的水果图片按照诗歌内容,边念,边贴到大盘子图片上。

  5.幼儿制作水果盘:请幼儿每人贴一个水果盘。

  6.教师说:现在果子已经装到秋天这个大盘子里了,我们把水果盘送给客人老师好吗?(好)

  小朋友们送水果盘给客人老师的时候要记得念《秋天果子多》这首诗歌给客人老师听哦!

  附诗歌:

  秋天像只大盘子,盛满各种甜果子。

  绿苹果、红柿子,黄澄澄的大梨子。

  串串葡萄赛珠子,像灯笼的是橘子。

  秋天是只果盘子,人人喜欢吃果子。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并想象对话。

  2、感受角色间真挚的友情,懂得朋友间应相互关心和帮助。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倾听、观察图片、猜测故事的发展;

  难点:想象对话并学习用较为连贯的语言讲述。

  三、活动准备:图片、布绒玩具蛤蟆

  四、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师:(出示布绒玩具蛤蟆,模仿蛤蟆口气,与孩子打招呼):“呱,呱,小朋友们好!”

  幼儿:青蛙好。

  师:“哎,我不是青蛙,我是青蛙的好朋友——蛤蟆”

  教学反思:孩子对于蛤蟆和青蛙是比较难分辨的,但是很喜欢布绒玩具,而且已经养成了主动和故事里的角色打招呼的好习惯。布偶或是手偶的引入能较好的'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二)理解故事,体验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1、在看看说说中——了解蛤蟆不见朋友及时到来而为朋友担心的所想所为。

  师:今天是蛤蟆的生日,他邀请好朋友——青蛙,来家里一起过生日。

  “看(出示图一)桌子上摆满了菜和蛋糕,可是,青蛙来了吗?

  师:青蛙为什么还没来呢,发生了什么事了吗?

  2、教师讲述故事第1—4段,并出示图二:蛤蟆为朋友着急,他想到了什么?

  3、教师提问,幼儿自由想象回答。蛤蟆决定去救青蛙,他要准备哪些东西去救青蛙?

  1)“假如是,青蛙跌进很深的沟里,要准备什么?

  2)“假如是,天黑了,青蛙看不清路,要准备什么?”

  3)“假如是青蛙遇到了野兽,要怎么办?”

  4、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并提问

  1)青蛙终于来了,蛤蟆看到青蛙后,会和青蛙说些什么呢?

  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青蛙和蛤蟆是一对好朋友?

  教学反思:在理解故事这一重要环节中,我结合图片进行了分段理解,意图通过看看、说说中,激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猜测故事发展的情节。小朋友们思维非常活跃,当问道:青蛙为什么还没来,发生了什么事吗?孩子们从老师的提问口吻中纷纷猜测:可能是病了;是不是迷路了;忘记蛤蟆的生日了……甚至还有的猜测:出车祸了;被大灰狼抓住了;掉进了猎人的陷阱了……,基本和故事中蛤蟆猜测的种种情节相吻合。所以,当问到怎么办时,孩子们的方法千奇百怪,对于蛤蟆所拿的道具很理解,尤其是平底锅的用处马上就说出来了,因为看了《喜洋洋和灰太狼》的动画片,孩子们对于平底锅非常熟悉。但是有一点在最后一个问题时,是考验孩子的总结能力,只有个别孩子能细心的察觉到一些细节,比如:生日时只请了青蛙;当青蛙没来时为他担心;青蛙细心的为蛤蟆挑选礼物以致于来晚来 ……

  (三)完整欣赏故事——体验好朋友间惦记、关心的心情

  师:那我们再来完整听听故事,故事的题目叫“有朋友真好”。

  师:蛤蟆为什么那么担心青蛙会遭遇危险?(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教学反思:所以,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完整的讲述加深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并感受有朋友真好的情谊。

  (四)学说角色对话——加深体验

  1、师生互换角色学习角色对话

  2、分男女学习对话。

  教学反思:角色对话练习是我班长期坚持锻炼孩子的一个重要环节,孩子们对于师生之间的分工以及男女生之间的分工合作比较熟悉,在个别语言能力较强的孩子带动下,能很好开展这一环节,孩子们能较好掌握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五)生活迁移:结合班级实际理解“有朋友真好”

  1、有朋友真好!你有好朋友吗?请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

  2、你和好朋友有互相关心的事情吗?

  3、今天有哪个好朋友生病了没来幼儿园,晚上能打电话去问候吗?

《【精华】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范文集锦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语言的教案10-06

幼儿园中班语言故事教案05-28

幼儿园中班语言《摇篮》教案09-07

幼儿园中班语言课教案09-28

中班语言幼儿园故事教案10-24

幼儿园中班语言《家》教案07-25

幼儿园中班语言家教案08-26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06-12

[经典]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08-29

(经典)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09-12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精华】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范文集锦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华】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范文集锦6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1

  一、小山羊盖新房

  知识与技能:

  1、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字词:盖、立柱、砌墙、安窗。

  2、提高幼儿的朗诵水平和准确的发音能力。

  过程与方法:

  上课前带幼儿观察盖房的现场,上课时观察教室的结构,然后看图教学儿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儿歌的节奏美,学习生动而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2、有团结互助意识,乐意帮助别人。

  教学过程:

  一、集体交流。

  1、教师提问:小朋友喜欢新房子吗?盖新房需要哪些材料呢?一个人盖新房行吗?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启发幼儿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教室的结构。

  二、阅读图书,导入新课。

  1、让幼儿一边观看画面,一边自由讲述画面内容。

  2、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画面的内容。

  (1)图上画的有些什么?整个画面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2)小山羊要盖新房子,有哪些动物来帮忙?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3)教幼儿练习发准字音:“盖、立柱、砌墙、安窗”。

  (4)请幼儿指认教室的门、窗、墙、柱子。

  三、朗诵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让幼儿感受儿歌的节奏美。

  2、教师教幼儿朗诵儿歌。

  (1)采用分句教和整首教相结合的方式教幼儿朗诵儿歌。

  (2)幼儿一边朗诵儿歌一边做动作。

  (3)注意纠正个别幼儿不准确的发音。

  四、编讲故事。

  1、鼓励幼儿看图互相讲述《小山羊盖新房》的故事。

  2、引导幼儿讲一讲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别人的事。

  3、表扬幼儿助人为乐的行为,让他们明白有些事情大家一起干,才会做的又快又好。

  资料

  小山羊盖新房

  小山羊,盖新房,

  一人有事大家帮。

  熊立柱,兔砌墙,

  猴做门,鹿安窗,

  新房盖得真漂亮。

  二、微笑(散文欣赏)

  活动目标:

  1、喜欢倾听散文,感受散文的美。

  2、理解并掌握散文情节,丰富词语“愿意”、“微笑”。

  3、能分角色朗诵散文,学会一句接一句的朗诵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具:(头饰)小鸟、大象、小兔、小蜗牛、一群小蚂蚁。

  2、散文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相互观察同伴的微笑,激发幼儿的快乐情绪。

  (1)请幼儿相互观看同伴的微笑。

  (2)集体讨论。当你看到同伴微笑的时候,你觉得开心吗?

  (3)教师小结。

  2、教师边演示教具边朗诵散文《微笑》的前四句,并提出问题。

  (1)教师演示教具,朗诵散文前四句。

  (2)教师根据诗歌内容提问如:“小鸟想出了什么办法给别人带来快乐”。引导幼儿回答时用散文中的语句:“我愿意……”。

  (3)引导幼儿讨论,帮助小蜗牛想出各种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办法。

  3、教师朗诵散文的最后两句。

  (1)教师朗诵散文最后两句。

  (2)教师根据散文内容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散文。

  (3)鼓励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展开想象,设想各种不同的方法,并学。

  4、完整欣赏及朗诵散文,感受散文中美好的意境。

  (1)在背景轻音乐中,教师有感情地完整朗诵散文,并用眼神和表情与幼儿进行交流互动。

  (2)幼儿分角色扮演小鸟、大象、小兔、小蚂蚁,并学习散文中小动物的对话和动作表情。

  5、幼儿表演朗诵散文。

  (1)分角色朗诵。

  (2)集体朗诵。

  6、讨论:你喜欢散文中的“微笑”吗?生活中你会经常“微笑”吗?生活中你最喜欢谁的“微笑”?为什么?

  活动延伸:

  请幼儿在幼儿园做一件让他人高兴的事,把快乐送给其他的小朋友。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有节奏地朗读儿歌,感受儿歌的音韵美。

  2.理解词语“摇摇摆摆、蹦蹦跳跳”。

  3.懂得做个有礼貌、有爱心的孩子。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学唱歌曲《走路》并把山羊公公编入歌曲中。

  (2)做过体育游戏“过独木桥”。

  2.物质准备:棒偶、小兔、山羊公公各一个,背景图一副。小白兔头饰、山羊公公头饰、小鱼头饰。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理解儿歌内容,有节奏、完整地朗读儿歌。

  2.活动难点:理解词语“摇摇摆摆、蹦蹦跳跳”。

  3.活动指导:通过谈话演示教具、角色表演等形式帮助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的节奏美及音韵美。

  四、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听音乐交替模仿兔子和山羊公公走路的样子进入教室。(歌曲《走路》)

  2.出示图片和棒偶,引导幼儿讨论和表述。

  提问:这是什么?为什么叫独木桥?

  如果小白兔和山羊公公同时要过独木桥,应该怎么办?(鼓励幼儿大胆表述,注意回应和提升幼儿的语言经验。)

  3.视听朗诵儿歌,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提问:儿歌的名称是什么?儿歌里有谁?说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操作棒偶,再次示范朗诵儿歌。幼儿欣赏并理解儿歌内容。

  提问:小白兔是怎么走路的`?(模仿动作并学习词语“蹦蹦跳跳”。)

  山羊公公是怎么走路的?(模仿动作并学习词语“摇摇摆摆”。)

  小白兔遇到了山羊公公,它是怎么说的?它是怎么做的?

  河水为什么哗哗笑?鲤鱼为什么蹦蹦跳?

  5.教师完整朗诵儿歌,帮助幼儿感受儿歌的节奏美和音韵美。

  提问:这首诗歌好听吗?哪里好听?(让孩子评价)

  6.幼儿学习朗读儿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幼儿小声跟读。(利用棒偶操作)

  (2)集体朗诵。(指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诵,并读准字音。)

  (3)分组分角色朗读,一组扮演小白兔,另一组扮演山羊公公,边读儿歌边表演。(注意指导幼儿表演出角色的动态特征。)

  7.分角色表演。(指导幼儿表演出角色的动态特征。)

  8.讨论、理解儿歌主题。

  提问:(1)小白兔为什么要让山羊公公先过桥?

  (2)如果在公共汽车上遇到爷爷奶奶应该怎么做?(联系经验)

  小结:小白兔是个有礼貌、有爱心、尊重老人的好孩子,大家都喜欢它。我们也要向小白兔学习,做个有礼貌、懂得谦让的孩子。

  附:儿歌

  小白兔过桥

  小白兔过小桥,

  走到桥上瞧一瞧,

  山羊公公过来了,

  摇摇摆摆走上桥。

  小白兔往回跑,

  站在桥下把手招,

  山羊公公您走好,

  山羊公公您先过桥。

  河水听了哗哗笑,

  小鱼乐得蹦蹦跳,

  都夸白兔有礼貌。

  小百科:小白兔俗称兔子,是哺乳类兔形目,草食性脊椎动物。为幼小的白色的兔子。因为比较可爱,常出现在儿歌和冷笑话当中。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尝试为生活中各种常见的事物找关联。

  2、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竞赛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谁和花儿好?”图片或照片、卡片若干(柳树、鸟、录音机、电话、太阳、牛奶等)。

  活动过程:

  游戏一:谁和花儿好?

  玩法:幼儿为花儿找十个不同的朋友。找对了,每一片花瓣的颜色就会变,最后成为一朵美丽的花。

  规则:

  1、幼儿给花儿找好朋友,每讲出一样和花儿要好的东西,花瓣的颜色就会变,如果幼儿能讲出十样和花儿要好的东西,它就会变为一朵美丽的花,你们就赢了。

  2、幼儿为花儿找到的朋友不能重复,而且要讲出这些东西和花儿要好的.理由。

  重点:引领幼儿大胆想象,寻找不同的事物和花儿做朋友。

  游戏二:谁和谁好?

  玩法:幼儿分成两队比赛,看哪一组能在卡片中寻找到多种关联,得卡片数多的队为赢。

  规则:

  1、每组派一个代表选择两张能做好朋友的图片,用优美好听的话说出它们做好朋友的理由。

  2、答对者将图片放在排头幼儿的旁边。

  3、找到的两个好朋友不能和别人的重复。

  4、游戏轮番进行,最后图片得数多的一队获胜。

  重点:

  能用完整的语句表达各种关联。

  附儿歌: 谁和谁好?

  谁和谁好? 藤儿和瓜好,

  它们手拉手, 不吵也不闹。

  谁和谁好? 蜜蜂和花好,

  蜜蜂来采蜜, 花儿仰脸笑。

  谁和谁好? 我和小朋友好,

  大家唱起歌, 一起上学校。

  谁跟小绵羊去避暑_语言整合活动

  活动目标:

  1、 通过听和看感受夏天。(情感目标)

  2、 知道一些动物避暑的方法。(知识目标)

  3、 引导幼儿大胆表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技能目标)

  活动重点:能说出常见动物避暑的方法。

  活动难点:能分享夏天的感觉。

  活动准备:各种动物头饰人手一个、磁带、录音机、多媒体平台和故事课件、小动物图片若干、礼物箱一个、小蝴蝶头饰一个,活动前布置故事场景。

  活动过程:

  一、 幼儿扮演“小动物”与“小猫姐姐”(老师扮演)跟随音乐进入活动室。

  (1)“今天天气真好,小猫姐姐和你们一块儿到草地玩,好吗?”

  “你们想开着什么交通工具去呢?”(引导幼儿自由想象后带领幼儿跟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围坐在老师身边)

  (2)“金灿灿的太阳把草地晒得绿油油的,我们来一起做早操舒展一下身体吧!”(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做简单的韵律操)

  (3)“小动物真棒,今天小猫姐姐给大家带来了两幅美丽的画,你们想不想看啊?”(教师边引导幼儿观察多媒体出示的图片:如艳阳、蓝天、白云、荷花以及雷鸣的声音)

  “你们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吗?”(引导幼儿根据图片中的提示,引出夏天的主题)

  组织幼儿讨论:夏天是怎么样的?(如热热的、蓝天、白云、蝉鸣声

  以及一些与夏天相关的物品:风扇、雪糕、空调及扇子等)

  (4)“艳阳高照的时候我们感觉很热,有一群聪明的小动物却想到为自己解暑降温的方法。你们知道这些小单位是怎样解暑降温的吗?”(引导幼儿分组讨论,教师从中参与及引导)

  教师请幼儿把讨论的结果告诉大家。“究竟小动物是怎样避暑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朋友小绵羊,就让他来告诉你们吧!”(引入故事,与幼儿共同观看课件《谁跟小绵羊去避暑》,观看前先给小朋友提出要求,带着问题观看课件,介绍动物避暑的好方法。)

  (4)“瞧,小蝴蝶飞来了!“小蝴蝶说:“小动物,刚才你们看的故事太有趣了,又小红马又大黄狗的,究竟说了些什么啊?你们能告诉我吗?”(引导幼儿第2次观看课件,与幼儿共同复述故事内容。)

  二、“小动物们,你们真棒,蝴蝶姐姐说为了表扬你们,今天她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神秘的客人,他们都藏在这个礼物箱里,你们想和它们交朋友吗?可小动物说啊,你们要为他们想出解暑降温的方法他们才跟你们交朋友” (教师故作神秘地摇摇礼品箱,抽出动物图片,引发通幼儿讨论、、、、、、,可邀请客人老师和小朋友抽图片,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孩子们的讨论)

  三、“今天小猫姐姐给你们带来的故事好听吗?还有不少小动物找到好朋友呢!太阳公公快要出来了,我们赶紧找个地方避暑吧!”(请幼儿玩避暑游戏,边听音乐边拍手,听到“太阳公公出来了,小动物们赶紧去避暑吧”这句话后就各自找属于自己的地方避暑。如小青蛙到荷叶底去避暑,小绵羊到山上避暑,小鸡到树底下避暑等等。待幼儿都找到避暑的地方后教师巡视检查并提问)

  游戏进行第二次,请幼儿与好朋友交换头饰后再次进行。(可邀请客人老师一起玩)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顶锅盖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2、知道水中倒映的现象。

  3、丰富词汇:“倒影”。

  活动准备

  1、大水盆,盆里盛有清水。

  2、小猪纸偶

  活动过程

  一、看“倒影”,引起活动兴趣。

  1、出示几个较大的水盆,盆里盛有清水。

  教师:小朋友,我们在镜子里能看到自己,那我们在水面上看一看是怎样的呢?

  2、幼儿分散活动看“倒影”。

  让幼儿在水面上看倒影,看一看水中有自己,看一看水中有同伴,看一看水中倒映出物品。

  3、谈话:在水面上看到了什么?

  让幼儿知道这是倒影,水面上能映出倒影。

  二、出示教具月亮,引起听故事的兴趣。

  1、教师:月亮在哪里?月亮什么时侯出来?月亮出来了会不会有倒影呢?在哪里有倒影呢?

  请幼儿听故事找“月亮”。

  2、教师讲故事

  第一遍讲完后提示幼儿:在听故事的时侯要记住小猪在什么地方看到了地上的月亮?

  3、出示小猪纸偶,教师操纵纸偶讲第二遍故事。

  4、边问答边教幼儿学说故事中角色的说话。

  (1)开始,猪老大对猪老二说了什么?

  (2)第一个发现月亮的小猪是怎样说的?

  (3)第二个发现月亮的小猪是怎样说的?

  (4)后来发现月亮的小猪是怎样说的?

  三、想一想,还可以在地上找到哪里的月亮?

  1、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扩散。

  2、教师操纵纸偶,以小猪的口吻对幼儿说:喜欢听我的`故事吗?

  老师带着你们再讲一遍,要把我的故事记下来讲给爸爸妈妈听。

  带领幼儿讲一遍故事。

  3、教师:我是爱动脑筋喜欢发现的小猪,你们是不是也喜欢发现呀,

  今天晚上你们也去在地上找月亮,看看能在地上找到几个月亮。

  鼓励幼儿晚上回家找月亮,第二天来讲给大家听。

  附故事:找月亮

  有一天晚上,小猪老大和猪老二在一起,小猪老大说:“听说月亮不只天上有,地上也有呢!”老二说:“真的?那我们和朋友一起去找找看。”老大说“好!”

  他俩请来了一群小猪,四处去寻找。走到山泉边,一只小猪高兴地叫起来:“哇,山泉里有一个月亮!”另一个小猪又说:“哇,露珠里有一个月亮!”另一只小猪喊:“哇,玻璃窗上也有一个月亮!”它们还看到水桶里有一个月亮,镜子里有一个月亮,水潭里有一个月亮,望远镜里也有一个月亮┄月亮又大又小,多得数不清。一只小猪意外地发现,每头小猪的每只眼睛里都有一个小月亮呢!

  小猪们带着自己找到的月亮,高高兴兴回家去。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初步学会朗诵诗歌,体验诗歌的节奏美;

  2.认识一些秋天的水果,知道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二、活动准备:

  1.盘子一个。

  2.各种秋天的水果:核桃、龙眼、苹果、橘子、香蕉、猕猴桃、柿子、梨。

  3.梨子、葡萄、橘子、绿苹果、红柿子等剪好的图片和大盘子图片 幼儿人手一份。

  4.胶水。

  三、活动过程:

  1.听秋天的音乐,如活动室。

  2.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

  教师说: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我今天就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水果,小朋友们看一看都有些什么水果呀?

  3.教师总结:其实秋天就是一只大盘子呢?

  现在就把小朋友们刚才说的各种水果编成了一首好听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叫《秋天果子多》。现在我们就来听听吧!

  4.幼儿学念诗歌

  a.第一遍:教师边念儿歌,边在大盘子图片里贴水果。念完时把水果拿下来。

  b.第二遍:放慢速度,教师念一句幼儿念一句,在念的同时贴上一个水果,直到念完贴完为止。

  c.让幼儿一起参与。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贴水果图,幼儿集体念诗歌;

  d.幼儿个别练习:请一位幼儿把手中的水果图片按照诗歌内容,边念,边贴到大盘子图片上。

  5.幼儿制作水果盘:请幼儿每人贴一个水果盘。

  6.教师说:现在果子已经装到秋天这个大盘子里了,我们把水果盘送给客人老师好吗?(好)

  小朋友们送水果盘给客人老师的时候要记得念《秋天果子多》这首诗歌给客人老师听哦!

  附诗歌:

  秋天像只大盘子,盛满各种甜果子。

  绿苹果、红柿子,黄澄澄的大梨子。

  串串葡萄赛珠子,像灯笼的是橘子。

  秋天是只果盘子,人人喜欢吃果子。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并想象对话。

  2、感受角色间真挚的友情,懂得朋友间应相互关心和帮助。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倾听、观察图片、猜测故事的发展;

  难点:想象对话并学习用较为连贯的语言讲述。

  三、活动准备:图片、布绒玩具蛤蟆

  四、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师:(出示布绒玩具蛤蟆,模仿蛤蟆口气,与孩子打招呼):“呱,呱,小朋友们好!”

  幼儿:青蛙好。

  师:“哎,我不是青蛙,我是青蛙的好朋友——蛤蟆”

  教学反思:孩子对于蛤蟆和青蛙是比较难分辨的,但是很喜欢布绒玩具,而且已经养成了主动和故事里的角色打招呼的好习惯。布偶或是手偶的引入能较好的'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二)理解故事,体验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1、在看看说说中——了解蛤蟆不见朋友及时到来而为朋友担心的所想所为。

  师:今天是蛤蟆的生日,他邀请好朋友——青蛙,来家里一起过生日。

  “看(出示图一)桌子上摆满了菜和蛋糕,可是,青蛙来了吗?

  师:青蛙为什么还没来呢,发生了什么事了吗?

  2、教师讲述故事第1—4段,并出示图二:蛤蟆为朋友着急,他想到了什么?

  3、教师提问,幼儿自由想象回答。蛤蟆决定去救青蛙,他要准备哪些东西去救青蛙?

  1)“假如是,青蛙跌进很深的沟里,要准备什么?

  2)“假如是,天黑了,青蛙看不清路,要准备什么?”

  3)“假如是青蛙遇到了野兽,要怎么办?”

  4、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并提问

  1)青蛙终于来了,蛤蟆看到青蛙后,会和青蛙说些什么呢?

  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青蛙和蛤蟆是一对好朋友?

  教学反思:在理解故事这一重要环节中,我结合图片进行了分段理解,意图通过看看、说说中,激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猜测故事发展的情节。小朋友们思维非常活跃,当问道:青蛙为什么还没来,发生了什么事吗?孩子们从老师的提问口吻中纷纷猜测:可能是病了;是不是迷路了;忘记蛤蟆的生日了……甚至还有的猜测:出车祸了;被大灰狼抓住了;掉进了猎人的陷阱了……,基本和故事中蛤蟆猜测的种种情节相吻合。所以,当问到怎么办时,孩子们的方法千奇百怪,对于蛤蟆所拿的道具很理解,尤其是平底锅的用处马上就说出来了,因为看了《喜洋洋和灰太狼》的动画片,孩子们对于平底锅非常熟悉。但是有一点在最后一个问题时,是考验孩子的总结能力,只有个别孩子能细心的察觉到一些细节,比如:生日时只请了青蛙;当青蛙没来时为他担心;青蛙细心的为蛤蟆挑选礼物以致于来晚来 ……

  (三)完整欣赏故事——体验好朋友间惦记、关心的心情

  师:那我们再来完整听听故事,故事的题目叫“有朋友真好”。

  师:蛤蟆为什么那么担心青蛙会遭遇危险?(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教学反思:所以,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完整的讲述加深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并感受有朋友真好的情谊。

  (四)学说角色对话——加深体验

  1、师生互换角色学习角色对话

  2、分男女学习对话。

  教学反思:角色对话练习是我班长期坚持锻炼孩子的一个重要环节,孩子们对于师生之间的分工以及男女生之间的分工合作比较熟悉,在个别语言能力较强的孩子带动下,能很好开展这一环节,孩子们能较好掌握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五)生活迁移:结合班级实际理解“有朋友真好”

  1、有朋友真好!你有好朋友吗?请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

  2、你和好朋友有互相关心的事情吗?

  3、今天有哪个好朋友生病了没来幼儿园,晚上能打电话去问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