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幼儿教案>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4-09-12 16:54:37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模板锦集9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模板锦集9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将收集的种子进行分类、排列,并做记录。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蚕豆、黄豆、赤豆各十颗)

  2.纸板人手一张

  3.乒乓球、海洋球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看桌子上有什么?

  (蚕豆、黄豆、赤豆)

  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知道叫什么吗?”(种子)

  二、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

  1.讲解操作要领.

  教师:现在请你们做件事,给这些种子分分家。

  (1)观察:请你们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为什么?”(红豆,因为有红豆标记)

  第二、第三条线呢?(黄豆、蚕豆)

  (2)排的时候要从红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线上。

  三排全排完了,不要收,数一数,把数字记到后面的格子中。

  2.幼儿操作,用种子在纸板上排队。

  3.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

  提问:红豆有几颗?(十颗)

  黄豆有几颗?(十颗)

  蚕豆有几颗?(十颗)

  它们都是十颗啊?那它们排的队伍一样长吗?(不一样)

  4.讨论:为什么都是十颗,队伍不一样长呢?

  (因为红豆小,所以排得最短。因为蚕豆大,所以排得最长。因为黄豆不大也不小,

  所以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

  5.小结:相同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大,排列越长。

  三、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1.请幼儿把纸板翻过来,观察另一面。

  教师:看看纸板上有什么?(种子标记、线)

  这三条线怎么样?(一样长)

  2.设疑、引导幼儿思考

  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想想它们用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

  3.交待探索要求,幼儿操作。

  教师:请你们用不同的种子分别在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列,看看它们用的数量到底会不会一样多呢?”

  4.讲述操作结果。

  (不一样多,红豆用得最多,蚕豆最少)

  5.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红豆用得最多,蚕豆用得最少呢?

  6.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种子用得多,大种子用得少。

  四、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1.出示海洋球、乒乓球

  2.提问:如果用相同数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短,为什么?

  (小结:乒乓球小,排的队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队伍长)。

  提问: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谁用得多?为什么?

  (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大的海洋球用得少;小的乒乓球用得多)。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6,并知道其代表的实际意义。

  2、通过操作、目测等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巩固对6以内数字的认识。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动手操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若干,动物图片若干,小刺猬背果子,幼儿操作练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教师身上贴1—5数字):小朋友们看,我的身上有什么?(复习数字1—5)这是数字国王送给我的礼物,他还邀请我们去他的王国玩。开着你的小汽车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幼儿目测动物数量,巩固对数字“4”、“5”的认识。

  师:数字王国到了,你们发现了什么?它们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请小朋友从我的身上找出数字宝宝送给它。

  三、认识数字“6”。

  师:(出示小刺猬)谁来了呀?它的身上有什么?瞧:我这儿有许多水果,谁来帮助小刺猬背果子?可以对它说什么?还可以怎么说?(数字5可以表示5个水果,5个水果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师:小刺猬要给小朋友们变魔术,(添上一个水果)你发现了什么?数字5还能不能表示6个水果?6个水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师:(出示数字6)6像什么呢?知道6里面有6个1,6个1合起来是6。

  师:这6个水果都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每一种有几个?(1个),共有几个?(6个)6个1合起来是几?6里面有几个1?

  师:请幼儿讨论讲述“6”还可以表示什么?

  四、操作活动。

  师:数字国王带来了两张神奇的卡片,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师:数字国王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张神奇的卡片,快去玩一玩吧!

  (幼儿在音乐声中进行操作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后,大部分的孩子完成的不错。有薛力伟、顶顶、马子悦、德德、这几个小朋友认识了数字6,在拿出同等玩具时出了错误。在我一步一步慢慢地对他们几个再次引导最后也完成的不错。只有给孩子们时间,一定会越来越棒的。加油宝贝们!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3、4的组成,知道把3分成两份有2种份法,知道把4分成两份有3种份法。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懂得交换两个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

  3、在游戏中学习3、4的组成,发展动手能力及观察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 贴绒数字1、2、3、4及分合号、背景图(3辆汽车和4个圆点图)黑板。

  学具 幼儿人手一套操作材料,记号笔一支,一个盘子里装有雪花片3片。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

  2、初步探索3的组成。

  (1)小组活动:幼儿自由操作"今天,我们要来玩"雪花片"的游戏,好不好?那请小朋友每次都拿3个雪花片分成2份,试试看你能分出多少种不同的分法。"幼儿操作,老师巡视。提醒幼儿拿3个雪花片分成2份。

  (2)集体活动:汽车开来啦老师小结: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3可以分成1和2,2和,1和2;2和1合起来都是4。

  3、初步探索4的组成。

  (1)幼儿操作:"分颜色宝宝圆点",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4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2)让幼儿给4个颜色圆点宝宝分成2份。你们会怎么分?有几种分法?

  (3)老师写出4 的.分合式: 4分成1和3,还有3和1这两组数都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它们的数字相同,但是它们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种分法后,将两个部分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就是另一种分法,左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多1,右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少1,左右两边的数合起来都是4。

  (4)老师小结:4分成两份有三种分法,4可以分成1和3,3和1,还有2和2,1和3,3和1,还有2和2它们合起来都是4。

  4、幼儿操作练习,巩固游戏----"花朵和树叶":

  3的组成3朵花朵分成2份,4的组成4片树叶分成2份。

  5、集体讲评幼儿操作练习,进一步巩固3、4的组成。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活动准备:

  教具: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

  学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与圆形的直径等长);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第三、四组,给最多的圆点打"*"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认识椭圆形。

  出示椭圆形,"它是不是圆形呢?"(不是)"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圆形的呢?""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引导幼儿将前面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证实椭圆形比圆形长。)"那么这个图形叫什么名字呢?"(椭圆形)"椭圆形除了比圆形长以外,还有哪里和圆形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先将圆形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并用纸条测量两次的折印,验证圆形两条折印一样长;然后再引导幼儿将椭圆形上下对折,再次测量折印,验证椭圆形的折印不一样长。

  2、小结椭圆形的特征。

  "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3、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

  "你在家里、幼儿园里还看到哪些东西像椭圆形?"

  二、小组活动

  1、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

  "把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

  2、第三、四组,给最多的点子打"*"3、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三、活动评价展示个别幼儿给椭圆形涂色的作业。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小班时,大家是在不同的幼儿园度过的,刚到中(8)班,孩子们之间较为陌生,彼此之间交往也较少。通过将近一年的接触、交往,孩子们之间由陌生逐渐相熟起来,有很多孩子在班里都有了好朋友,大家在一起做游戏,学本领,其乐融融。一次自由活动时,王蕾对张希源说:“源源,今天下午吃好饭了到我家玩吧。”源源听了很开心,就问王蕾说:“你家住在哪里呀?”“住在6楼。”“6楼的哪个房间呀?”“6楼呀,就是6楼呀。”王蕾很着急,可越着急越说不清楚。“我们家住201,可你们家住六零几呀?”源源有些不耐烦了。王蕾急得脸上通红,可就是说不清楚,直到她的奶奶来了,才彻底解决了问题。那天晚饭后,张希源确实去王蕾家了,两人玩得很开心,以后在幼儿园里更加形影不离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班后半学期幼儿的社会交往欲望更加强烈,而认识门牌号码无疑给孩子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工具,使孩子在交往中更方便,更自信。因此,我设计了这次教学活动,以丰富孩子在门牌号码方面的经验,促进幼儿在交往方面的发展。

  活动目标:

  1.在理解5以内序数的基础上,根据门牌号码找到相应的房间。

  2.在活动中体验帮助小动物搬新房的快乐。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流程:

  情景导入——巩固经验——幼儿讨论——幼儿尝试操作——教师讲评——体验帮助小动物的快乐

  重点指导:

  理解门牌号码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

  1、幼儿分别对横的、纵的两方面的序数已有了解。

  2、有少数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玩过此类游戏,有一定的经验积累。

  材料准备:

  1、教师示范用不同的房子(有五间房子的平房一座,高五层、每层只有一个房间的高楼一座,高三层、每层有两间房子的高楼一座);小猴、小羊、小鸡、小猪、小兔的图片各一张。

  2、幼儿操作用楼房每人一份(根据不同层次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分别为每层有两个房间的二层、三层、四层、五层、六层的楼房及每层有三个房间的三层、四层的楼房若干,能力不同则提供给不同的材料。这样,在横的、总的两方面都拉开了距离,满足了不同幼儿的发展,使不同幼儿在体验成功快乐的基础上经验都得到一定的提升);身上写有门牌号码的小动物若干。

  3、皱纸做的用于庆祝的彩带;录有《喜洋洋》音乐的磁带。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很多小动物们都围在小猴身边,他们在说什么呀?

  ——原来小猴告诉大家:“今天我去城里玩了,发现那里的人们住的都是高高的楼房,又宽敞又亮堂,我们也来盖楼房吧!”“好呀,好呀!”小动物们都欢呼起来。

  2、巩固经验

  (1)、小动物们说干就干,不多久就盖出了一座新房子(出示有五间房子的平房)

  1)、请幼儿帮某个小动物搬进第一座房子

  2)、小兔问什么要住在这里?

  (此处要巩固的经验是:从左往右数房间,依次是:第一间,第二间------以巩固幼儿在横的方面的序数经验)

  (2)、小兔觉得新房子虽然很宽敞,可并不能看到远处的风景,于是小动物们商量了一下,又盖起了第二座房子,看,第二座房子盖起来了,好高呀!(出示高五层,美层只有一个房间的高楼)

  1)、请幼儿帮某个小动物们搬进第二座房子。

  2)、小猪为什么住这里?

  ——原来数高楼是从下往上数,第一层,第二层------

  (此处要巩固的经验是:从下往上来数楼层,依次是:第一层,第二层-----以巩固幼儿在纵的方面序数的经验)

  3、幼儿讨论

  ——小猪觉得这栋楼房的虽然很高,可是每一层就一家,找好朋友一起玩还要上上下下,真不方便。于是小动物们又商量着要盖第三座房子,

  (1)、你们猜小动物们盖的第三座房子会是怎样的?

  (引导幼儿说出每层有两个或三个房间)

  (2)、哇!果然和你们说的一样,小动物们这次盖的楼房每层都有两个房间。(出示高三层,每层有两个房间的楼房)小猴子看到这样的楼房真想立刻住进去,谁来帮小猴搬新房?(请能力一般和能力较强的幼儿分别上来帮忙)

  (1)、小猴若住错了,这样讨论:小猴住得对不对,为什么?

  (2)、小猴若住对了,这样讨论:你为什么请小猴住这里?(请帮忙的幼儿自己来回答)

  ——此处幼儿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意见,有的幼儿会认为小猴住对了,有的幼儿则认为小猴住错了,老师要请两种意见的幼儿分别说出理由。在此处教师要挖深挖透。

  ——教师小结:原来门牌号码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层,第三个数字表示第几间。

  (3)、说出一个门牌号码请幼儿来找出房间:

  例:教师说出302,请能力一般的幼儿来找出相应的房间

  1)、他找得对不对,为什么?

  ——教师在此处可重新小结:门牌号码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层,第二个数字表

  示第几个房间。找房间时我们先找到第几层,然后再找到第几个房间。

  4、教师提出要求,幼儿尝试操作

  (看到小猴子住进了新楼房,大家可羡慕了,都想快快住进新楼房,看看远处美丽的风景)

  ——请按小动物身上的门牌号码帮他们住进新楼房

  (1)、提醒幼儿操作步骤:

  1)、门牌号码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层,第二个数字表示第几个房间。

  2)、先找到楼层,再来找房间。

  3)、按小动物身上的门牌号码来找房间,每个房间都只住一只小动物。

  5、教师讲评

  (1)、住对的

  1)、你的小兔身上的门牌号码是多少?

  2)、应该住那个房间?

  3)、你怎样找到这个房间?

  (2)、住错的

  1)、小猪住得对不对?为什么?

  2)、201在哪里?

  3)、请帮小猪住到201。

  6、体验帮助小动物的快乐

  小动物们都搬进了新楼房,很开心,来我们一起表示庆祝!(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大家一起起舞欢庆乔迁之喜)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此活动环节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让幼儿为小动物搬家,巩固横向(从左到右)点数楼房的方法。第二部分设置故事情节:引导幼儿为房子设置门牌号、贴门牌号。引导幼儿在设置门牌号的过程中慢慢探索认知门牌号上各数字的意义和功用。第三部分小猪提出房子的弱点,幼儿重新造新房,让幼儿为小动物二次搬家,巩固纵向(从下到上)点数楼房的方法。幼儿讨论环节,我用猫头鹰提出房子的弱点来推进故事的进一步发展,让幼儿讨论小动物下一幢高楼的样子,引出第三幢楼房。让幼儿自己来找门牌、贴门牌,以此巩固幼儿认知门牌号的实际意义。幼儿尝试操作环节旨在让幼儿根据已学的知识,用门牌号找到相应的房间。教师讲评环节除了教师进行个别的点评以外,还利用了公共资源进行了集体点评。我以让幼儿去小动物家做客庆祝乔迁之喜来结束整个活动。。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正确点数15以物体的数量,分享不同的数数方法。

  2、理解并遵守规则,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饮料60瓶(矿泉水、酸奶)、0-9数字卡片若干、不同形状的箱四只。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

  提问:有些什么饮料?

  :饮料的品种不同,装饮料的瓶子也不相同。

  二、玩玩游戏:开商店。

  1、玩法与规则。

  玩法: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开商店”的游戏!这里有6个饮料店,每个饮料店需要2个营业员。饮料仓库里有很多饮料,营业员听到口令到饮料仓库来进货,每次每人取1瓶,送回商店后再去仓库进货,听到“时间到”的.口令马上回到饮料店。

  规则:听到口令出发取饮料,听到“时间到”马上回到饮料店;每次每人取1瓶饮料。

  提问:听明白了吗?有没有问题?

  2、第一次游戏:取饮料。

  重点关注:

  (1)幼儿理解并遵守规则的情况(是否每次每人取一瓶;是否根据口令游戏)

  (2)幼儿数饮料的各种方法

  游戏后分享

  提问:饮料店进了“几瓶饮料”?哪家取的饮料多,哪家取的饮料少?

  :当饮料的数量很少的时候,眼睛一看就知道;饮料数量很多的时候,排列整齐能帮我们数清楚。

  3、第二次游戏:交换饮料

  提问:什么叫交换?

  玩法规则同第一次游戏

  重点关注:

  (1)幼儿交换饮料的情况

  (2)幼儿数交换后饮料的方法,并放上相应的数字卡片

  重点分享:

  提问:饮料店的饮料有什么变化?饮料的数量有变化吗?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7

  有益的学习经验:

  熟练地掌握7以内数字的顺序,理解相邻的两个数,前面的一个数比后面的一个数小1,后面的一个数比前面的一个数多1。

  准备:

  1.每个幼儿一张画有圆点和数字的卡片,卡片上每行的左边是1―7中间的一个数字,右边是7个圆圈,数字1―7从上往下按序排列。

  2.数字1―7的卡片每个幼儿一套。

  活动与指导:

  1.给幼儿发卡片,让幼儿按每行左边的数字将右边的小圆圈涂上颜色,涂完后,与幼儿一起小结:按顺序排列的数,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数大1,比它后面的数小1。

  2.让幼儿把数卡摆在桌子上,找到最小的数,把它放在最前面,然后按数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列数卡。

  仔细观察数卡的排列顺序是否正确,如果不对,应该怎样改正。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给小狗骨头吃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给小狗骨头吃

  有益的学习经验:

  1. 理解9、10之间的关系,知道9比10少1,10比9多1。

  2. 从许多物体中找出1-10个物体并根据数字的.大小由小到大将数卡排序。

  2.

  准备:

  1.贴绒卡片,狗9只,骨头10根。

  2.每个幼儿1―10的数字卡片、实物卡片各一套。

  活动与指导:

  1.出示9只狗的卡片,用游戏的口吻告诉幼儿:小狗排成队要出去找骨头吃,数数小狗有几只?让幼儿点数,说出总数。

  2.教师出示9根骨头的卡片,告诉幼儿:小狗找到骨头了,请1个幼儿上前来给小狗分骨头。问幼儿每只小狗是不是能分到1根骨头,指导幼儿将骨头一一对应放在小狗下面,数数骨头有几根,说出小狗和骨头一样多,1只小狗l根骨头。

  3.教师再出示1根骨头,放在一行骨头的末尾,让幼儿说出骨头共有几根,将数卡10贴在旁边,比较小狗和骨头的数量,骨头多些,9比10少1,10比9 多1。

  4.发给幼儿数卡和实物卡,让幼儿将数卡摆在桌子上,找出相应的实物卡,摆在每张数卡两边,然后将他们按数字大小由小到大排队。

  5.指导幼儿做练习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知道9添上1是10。

  (2)让幼儿按群数数,说出总数:花生、蚕豆、豆芽都是10。

  (3)首先让幼儿理解1只青蛙吃1条虫,10只青蛙要有10条虫,数数青蛙和虫各有多少,比较青蛙与小虫的数量,小虫少几就添画几。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8

  教会幼儿辨别最基本的方向感,知道上面下面,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加幼儿对于方向学习的兴趣,在游戏中熟悉了上面,下面等方向,增加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 中班数学上中下教案: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感受上下这一空间方位。

  2、通过环境的创设,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3、会用“上下”进行简单的描述。

  2 中班数学上中下教案:活动准备

  1、猴子图片一个,一座大山,一棵大树,桃子若干。

  2、各种小动物若干。(如:小鹿、小熊、小猫等。)

  3、准备游戏时用的伞、床、桌子、椅子、蘑菇桌等物品。

  3 中班数学上中下教案:活动过程

  1、以小猴找食物,导入活动。

  瞧!是谁呀?(小猴子)小猴子肚子饿的咕咕叫,多想找些吃的来掂掂肚子呀!他走呀走,找呀找,看!他走到了什么地方?(小猴走到了山下面,要求幼儿把话说完整。)让我爬上山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吃的。小猴现在又在什么地方了呀?(小猴到了山的上面。)让我看看前面有没有什么好吃的?(有棵树,树上有桃子。)小猴要去摘桃子,先要干什么?(小猴先要走到山的'下面。)(小猴再走到大树的下面。)桃子在哪儿呀?小猴能摘到桃子了吗?(不能)怎么办呢?(小猴子爬呀爬,爬到树上)摘个桃子吃饱了,咕噜咕噜滑下树。

  2、引导幼儿找出各种小动物所处的位置。

  (1)小猴子吃饱了,找来了许许多多的小动物,他们要和我们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呢?小朋友让我们赶快闭上眼,让小动物藏起来吧!

  (2)小朋友,小动物都藏好了,我们快来找找看他们都藏在什么地方呀?(请每一位幼儿说一说,能说出谁藏在什么的上面,谁藏在什么的下面。并请他把小动物找出来。)

  3、幼儿参与活动,一同进行捉迷藏的游戏。

  (1)小朋友真能干,小动物藏的这么好也都被你们找到了,你们的本领真大,这回我们也来藏起来,让小猴子来找找我们,好吗?小朋友在藏的时候要记住你是藏在什么地方的,那让我们赶快找个地方藏好,一声不响,一动不动,让小猴子找不到。(教师扮做小猴子,“小朋友,你们都藏好了吗?我要来找了?”)

  (2)小猴子找小朋友,“咦,怎么一个小朋友都找不到了,他们都藏到哪去了呢?我实在找不到你们,你们还是出来吧!”

  你们刚才藏的这么好,谁来告诉我你是藏在什么地方的?(引导幼儿说出上下方位。)

  4、结束活动。

  哦!原来小朋友藏的这么好呢,所以小猴子都找不到你们了。你们瞧,在我们教室里还有好多小动物也想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呢?我们小朋友平时可以去找一找,看看他们都藏在什么地方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9

  中班数学游戏:我要找到他

  【活动目标】

  1、能描述人物的两个以上特征,并根据特征找到相应人物。

  2、在游戏中发展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6张人物图片;“西瓜”、“苹果”、“香蕉”图片;条纹和格子图片各一张;自制小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吸引幼儿注意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知道喜羊羊吗?”(知道)

  师:“喜羊羊是我的好朋友,昨天,他来找了我,对我说听说中二班的小朋友们又聪明又可爱,希望他们能够帮他一个忙。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喜羊羊吗?”(愿意)

  师:“喜羊羊说,我在羊村里有一个最好的朋友,他的名字叫做懒羊羊,懒羊羊自从有了超能力之后就更懒了,大肥羊学校开学要大扫除,他不愿意干活,居然变成一个小男孩躲了起来。”

  师:“喜羊羊他们费了好大的力气才知道,懒羊羊是变成了一个,穿着条纹上衣,正在做弯腰动作的小男孩。”

  师:“喜羊羊希望小朋友们能够帮忙把他给找出来!又聪明又可爱的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他吗?”(愿意)

  师:“好的,先请小朋友们把小凳子插进去,跟我一起做一下弯腰的.动作。很棒!小朋友们看看,有谁认识我手上的图案吗?(教师出示条纹图案)小朋友们看看今天谁穿了条纹的上衣呢?(某某穿了条纹的上衣)”

  师:“喜羊羊带来了一些图片,懒羊羊就是变成了其中一个小男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好吗?(好)”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说他们的发现。

  师:“今天,我也想看看中二班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那么棒!老师把你们分成三个组:‘西瓜’、‘苹果’、‘香蕉’组。看看哪个组的小朋友能够最快的回答我提出来的问题!你们敢不敢来比一比呢?(敢)”

  师:“那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找找看吧!先看这几张图片(出示三张图片),谁能告诉我,这里有没有那个小男孩呢?”(没有)

  师:“为什么没有?你们看看他们都一样吗?他们哪些地方不一样?(有男孩子也有女孩子;衣服图案不一样;头发颜色不一样;有的是长头发有的是短头发;有的穿短裤有的穿裙子……)

  (教师引导幼儿从上到下进行观察,让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和快乐,教师适时给予幼儿一些鼓励,给说的好的小朋友所在的组添加小红花。)

  师:“那谁能告诉我,这里有没有那个小男孩呢?”(没有)

  三、游戏:我要找到他

  师:“小朋友们,喜羊羊有他的好朋友,那你们有没有自己的好朋友呢?(有),那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吗?

  师:“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小朋友们先想一想你的好朋友和其他的小朋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想好了的小朋友举手告诉我!我会请他上来说,让其他小朋友来猜,同样,说的好的小朋友,他们的小组就能够得到一朵小红花。”

  请3至4名幼儿描述特征,其他幼儿根据描述寻找“朋友”。

《【精选】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模板锦集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的数学教案12-21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14

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03-09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1-15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9-09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荐】11-06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数数06-13

【推荐】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7-19

【热门】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5-27

【热】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9-15

【精选】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模板锦集9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模板锦集9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将收集的种子进行分类、排列,并做记录。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蚕豆、黄豆、赤豆各十颗)

  2.纸板人手一张

  3.乒乓球、海洋球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看桌子上有什么?

  (蚕豆、黄豆、赤豆)

  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知道叫什么吗?”(种子)

  二、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

  1.讲解操作要领.

  教师:现在请你们做件事,给这些种子分分家。

  (1)观察:请你们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为什么?”(红豆,因为有红豆标记)

  第二、第三条线呢?(黄豆、蚕豆)

  (2)排的时候要从红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线上。

  三排全排完了,不要收,数一数,把数字记到后面的格子中。

  2.幼儿操作,用种子在纸板上排队。

  3.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

  提问:红豆有几颗?(十颗)

  黄豆有几颗?(十颗)

  蚕豆有几颗?(十颗)

  它们都是十颗啊?那它们排的队伍一样长吗?(不一样)

  4.讨论:为什么都是十颗,队伍不一样长呢?

  (因为红豆小,所以排得最短。因为蚕豆大,所以排得最长。因为黄豆不大也不小,

  所以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

  5.小结:相同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大,排列越长。

  三、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1.请幼儿把纸板翻过来,观察另一面。

  教师:看看纸板上有什么?(种子标记、线)

  这三条线怎么样?(一样长)

  2.设疑、引导幼儿思考

  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想想它们用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

  3.交待探索要求,幼儿操作。

  教师:请你们用不同的种子分别在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列,看看它们用的数量到底会不会一样多呢?”

  4.讲述操作结果。

  (不一样多,红豆用得最多,蚕豆最少)

  5.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红豆用得最多,蚕豆用得最少呢?

  6.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种子用得多,大种子用得少。

  四、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1.出示海洋球、乒乓球

  2.提问:如果用相同数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短,为什么?

  (小结:乒乓球小,排的队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队伍长)。

  提问: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谁用得多?为什么?

  (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大的海洋球用得少;小的乒乓球用得多)。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6,并知道其代表的实际意义。

  2、通过操作、目测等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巩固对6以内数字的认识。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动手操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若干,动物图片若干,小刺猬背果子,幼儿操作练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教师身上贴1—5数字):小朋友们看,我的身上有什么?(复习数字1—5)这是数字国王送给我的礼物,他还邀请我们去他的王国玩。开着你的小汽车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幼儿目测动物数量,巩固对数字“4”、“5”的认识。

  师:数字王国到了,你们发现了什么?它们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请小朋友从我的身上找出数字宝宝送给它。

  三、认识数字“6”。

  师:(出示小刺猬)谁来了呀?它的身上有什么?瞧:我这儿有许多水果,谁来帮助小刺猬背果子?可以对它说什么?还可以怎么说?(数字5可以表示5个水果,5个水果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师:小刺猬要给小朋友们变魔术,(添上一个水果)你发现了什么?数字5还能不能表示6个水果?6个水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师:(出示数字6)6像什么呢?知道6里面有6个1,6个1合起来是6。

  师:这6个水果都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每一种有几个?(1个),共有几个?(6个)6个1合起来是几?6里面有几个1?

  师:请幼儿讨论讲述“6”还可以表示什么?

  四、操作活动。

  师:数字国王带来了两张神奇的卡片,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师:数字国王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张神奇的卡片,快去玩一玩吧!

  (幼儿在音乐声中进行操作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后,大部分的孩子完成的不错。有薛力伟、顶顶、马子悦、德德、这几个小朋友认识了数字6,在拿出同等玩具时出了错误。在我一步一步慢慢地对他们几个再次引导最后也完成的不错。只有给孩子们时间,一定会越来越棒的。加油宝贝们!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3、4的组成,知道把3分成两份有2种份法,知道把4分成两份有3种份法。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懂得交换两个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

  3、在游戏中学习3、4的组成,发展动手能力及观察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 贴绒数字1、2、3、4及分合号、背景图(3辆汽车和4个圆点图)黑板。

  学具 幼儿人手一套操作材料,记号笔一支,一个盘子里装有雪花片3片。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

  2、初步探索3的组成。

  (1)小组活动:幼儿自由操作"今天,我们要来玩"雪花片"的游戏,好不好?那请小朋友每次都拿3个雪花片分成2份,试试看你能分出多少种不同的分法。"幼儿操作,老师巡视。提醒幼儿拿3个雪花片分成2份。

  (2)集体活动:汽车开来啦老师小结: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3可以分成1和2,2和,1和2;2和1合起来都是4。

  3、初步探索4的组成。

  (1)幼儿操作:"分颜色宝宝圆点",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4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2)让幼儿给4个颜色圆点宝宝分成2份。你们会怎么分?有几种分法?

  (3)老师写出4 的.分合式: 4分成1和3,还有3和1这两组数都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它们的数字相同,但是它们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种分法后,将两个部分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就是另一种分法,左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多1,右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少1,左右两边的数合起来都是4。

  (4)老师小结:4分成两份有三种分法,4可以分成1和3,3和1,还有2和2,1和3,3和1,还有2和2它们合起来都是4。

  4、幼儿操作练习,巩固游戏----"花朵和树叶":

  3的组成3朵花朵分成2份,4的组成4片树叶分成2份。

  5、集体讲评幼儿操作练习,进一步巩固3、4的组成。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活动准备:

  教具: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

  学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与圆形的直径等长);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第三、四组,给最多的圆点打"*"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认识椭圆形。

  出示椭圆形,"它是不是圆形呢?"(不是)"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圆形的呢?""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引导幼儿将前面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证实椭圆形比圆形长。)"那么这个图形叫什么名字呢?"(椭圆形)"椭圆形除了比圆形长以外,还有哪里和圆形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先将圆形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并用纸条测量两次的折印,验证圆形两条折印一样长;然后再引导幼儿将椭圆形上下对折,再次测量折印,验证椭圆形的折印不一样长。

  2、小结椭圆形的特征。

  "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3、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

  "你在家里、幼儿园里还看到哪些东西像椭圆形?"

  二、小组活动

  1、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

  "把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

  2、第三、四组,给最多的点子打"*"3、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三、活动评价展示个别幼儿给椭圆形涂色的作业。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小班时,大家是在不同的幼儿园度过的,刚到中(8)班,孩子们之间较为陌生,彼此之间交往也较少。通过将近一年的接触、交往,孩子们之间由陌生逐渐相熟起来,有很多孩子在班里都有了好朋友,大家在一起做游戏,学本领,其乐融融。一次自由活动时,王蕾对张希源说:“源源,今天下午吃好饭了到我家玩吧。”源源听了很开心,就问王蕾说:“你家住在哪里呀?”“住在6楼。”“6楼的哪个房间呀?”“6楼呀,就是6楼呀。”王蕾很着急,可越着急越说不清楚。“我们家住201,可你们家住六零几呀?”源源有些不耐烦了。王蕾急得脸上通红,可就是说不清楚,直到她的奶奶来了,才彻底解决了问题。那天晚饭后,张希源确实去王蕾家了,两人玩得很开心,以后在幼儿园里更加形影不离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班后半学期幼儿的社会交往欲望更加强烈,而认识门牌号码无疑给孩子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工具,使孩子在交往中更方便,更自信。因此,我设计了这次教学活动,以丰富孩子在门牌号码方面的经验,促进幼儿在交往方面的发展。

  活动目标:

  1.在理解5以内序数的基础上,根据门牌号码找到相应的房间。

  2.在活动中体验帮助小动物搬新房的快乐。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流程:

  情景导入——巩固经验——幼儿讨论——幼儿尝试操作——教师讲评——体验帮助小动物的快乐

  重点指导:

  理解门牌号码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

  1、幼儿分别对横的、纵的两方面的序数已有了解。

  2、有少数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玩过此类游戏,有一定的经验积累。

  材料准备:

  1、教师示范用不同的房子(有五间房子的平房一座,高五层、每层只有一个房间的高楼一座,高三层、每层有两间房子的高楼一座);小猴、小羊、小鸡、小猪、小兔的图片各一张。

  2、幼儿操作用楼房每人一份(根据不同层次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分别为每层有两个房间的二层、三层、四层、五层、六层的楼房及每层有三个房间的三层、四层的楼房若干,能力不同则提供给不同的材料。这样,在横的、总的两方面都拉开了距离,满足了不同幼儿的发展,使不同幼儿在体验成功快乐的基础上经验都得到一定的提升);身上写有门牌号码的小动物若干。

  3、皱纸做的用于庆祝的彩带;录有《喜洋洋》音乐的磁带。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很多小动物们都围在小猴身边,他们在说什么呀?

  ——原来小猴告诉大家:“今天我去城里玩了,发现那里的人们住的都是高高的楼房,又宽敞又亮堂,我们也来盖楼房吧!”“好呀,好呀!”小动物们都欢呼起来。

  2、巩固经验

  (1)、小动物们说干就干,不多久就盖出了一座新房子(出示有五间房子的平房)

  1)、请幼儿帮某个小动物搬进第一座房子

  2)、小兔问什么要住在这里?

  (此处要巩固的经验是:从左往右数房间,依次是:第一间,第二间------以巩固幼儿在横的方面的序数经验)

  (2)、小兔觉得新房子虽然很宽敞,可并不能看到远处的风景,于是小动物们商量了一下,又盖起了第二座房子,看,第二座房子盖起来了,好高呀!(出示高五层,美层只有一个房间的高楼)

  1)、请幼儿帮某个小动物们搬进第二座房子。

  2)、小猪为什么住这里?

  ——原来数高楼是从下往上数,第一层,第二层------

  (此处要巩固的经验是:从下往上来数楼层,依次是:第一层,第二层-----以巩固幼儿在纵的方面序数的经验)

  3、幼儿讨论

  ——小猪觉得这栋楼房的虽然很高,可是每一层就一家,找好朋友一起玩还要上上下下,真不方便。于是小动物们又商量着要盖第三座房子,

  (1)、你们猜小动物们盖的第三座房子会是怎样的?

  (引导幼儿说出每层有两个或三个房间)

  (2)、哇!果然和你们说的一样,小动物们这次盖的楼房每层都有两个房间。(出示高三层,每层有两个房间的楼房)小猴子看到这样的楼房真想立刻住进去,谁来帮小猴搬新房?(请能力一般和能力较强的幼儿分别上来帮忙)

  (1)、小猴若住错了,这样讨论:小猴住得对不对,为什么?

  (2)、小猴若住对了,这样讨论:你为什么请小猴住这里?(请帮忙的幼儿自己来回答)

  ——此处幼儿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意见,有的幼儿会认为小猴住对了,有的幼儿则认为小猴住错了,老师要请两种意见的幼儿分别说出理由。在此处教师要挖深挖透。

  ——教师小结:原来门牌号码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层,第三个数字表示第几间。

  (3)、说出一个门牌号码请幼儿来找出房间:

  例:教师说出302,请能力一般的幼儿来找出相应的房间

  1)、他找得对不对,为什么?

  ——教师在此处可重新小结:门牌号码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层,第二个数字表

  示第几个房间。找房间时我们先找到第几层,然后再找到第几个房间。

  4、教师提出要求,幼儿尝试操作

  (看到小猴子住进了新楼房,大家可羡慕了,都想快快住进新楼房,看看远处美丽的风景)

  ——请按小动物身上的门牌号码帮他们住进新楼房

  (1)、提醒幼儿操作步骤:

  1)、门牌号码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层,第二个数字表示第几个房间。

  2)、先找到楼层,再来找房间。

  3)、按小动物身上的门牌号码来找房间,每个房间都只住一只小动物。

  5、教师讲评

  (1)、住对的

  1)、你的小兔身上的门牌号码是多少?

  2)、应该住那个房间?

  3)、你怎样找到这个房间?

  (2)、住错的

  1)、小猪住得对不对?为什么?

  2)、201在哪里?

  3)、请帮小猪住到201。

  6、体验帮助小动物的快乐

  小动物们都搬进了新楼房,很开心,来我们一起表示庆祝!(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大家一起起舞欢庆乔迁之喜)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此活动环节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让幼儿为小动物搬家,巩固横向(从左到右)点数楼房的方法。第二部分设置故事情节:引导幼儿为房子设置门牌号、贴门牌号。引导幼儿在设置门牌号的过程中慢慢探索认知门牌号上各数字的意义和功用。第三部分小猪提出房子的弱点,幼儿重新造新房,让幼儿为小动物二次搬家,巩固纵向(从下到上)点数楼房的方法。幼儿讨论环节,我用猫头鹰提出房子的弱点来推进故事的进一步发展,让幼儿讨论小动物下一幢高楼的样子,引出第三幢楼房。让幼儿自己来找门牌、贴门牌,以此巩固幼儿认知门牌号的实际意义。幼儿尝试操作环节旨在让幼儿根据已学的知识,用门牌号找到相应的房间。教师讲评环节除了教师进行个别的点评以外,还利用了公共资源进行了集体点评。我以让幼儿去小动物家做客庆祝乔迁之喜来结束整个活动。。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正确点数15以物体的数量,分享不同的数数方法。

  2、理解并遵守规则,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饮料60瓶(矿泉水、酸奶)、0-9数字卡片若干、不同形状的箱四只。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

  提问:有些什么饮料?

  :饮料的品种不同,装饮料的瓶子也不相同。

  二、玩玩游戏:开商店。

  1、玩法与规则。

  玩法: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开商店”的游戏!这里有6个饮料店,每个饮料店需要2个营业员。饮料仓库里有很多饮料,营业员听到口令到饮料仓库来进货,每次每人取1瓶,送回商店后再去仓库进货,听到“时间到”的.口令马上回到饮料店。

  规则:听到口令出发取饮料,听到“时间到”马上回到饮料店;每次每人取1瓶饮料。

  提问:听明白了吗?有没有问题?

  2、第一次游戏:取饮料。

  重点关注:

  (1)幼儿理解并遵守规则的情况(是否每次每人取一瓶;是否根据口令游戏)

  (2)幼儿数饮料的各种方法

  游戏后分享

  提问:饮料店进了“几瓶饮料”?哪家取的饮料多,哪家取的饮料少?

  :当饮料的数量很少的时候,眼睛一看就知道;饮料数量很多的时候,排列整齐能帮我们数清楚。

  3、第二次游戏:交换饮料

  提问:什么叫交换?

  玩法规则同第一次游戏

  重点关注:

  (1)幼儿交换饮料的情况

  (2)幼儿数交换后饮料的方法,并放上相应的数字卡片

  重点分享:

  提问:饮料店的饮料有什么变化?饮料的数量有变化吗?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7

  有益的学习经验:

  熟练地掌握7以内数字的顺序,理解相邻的两个数,前面的一个数比后面的一个数小1,后面的一个数比前面的一个数多1。

  准备:

  1.每个幼儿一张画有圆点和数字的卡片,卡片上每行的左边是1―7中间的一个数字,右边是7个圆圈,数字1―7从上往下按序排列。

  2.数字1―7的卡片每个幼儿一套。

  活动与指导:

  1.给幼儿发卡片,让幼儿按每行左边的数字将右边的小圆圈涂上颜色,涂完后,与幼儿一起小结:按顺序排列的数,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数大1,比它后面的数小1。

  2.让幼儿把数卡摆在桌子上,找到最小的数,把它放在最前面,然后按数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列数卡。

  仔细观察数卡的排列顺序是否正确,如果不对,应该怎样改正。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给小狗骨头吃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给小狗骨头吃

  有益的学习经验:

  1. 理解9、10之间的关系,知道9比10少1,10比9多1。

  2. 从许多物体中找出1-10个物体并根据数字的.大小由小到大将数卡排序。

  2.

  准备:

  1.贴绒卡片,狗9只,骨头10根。

  2.每个幼儿1―10的数字卡片、实物卡片各一套。

  活动与指导:

  1.出示9只狗的卡片,用游戏的口吻告诉幼儿:小狗排成队要出去找骨头吃,数数小狗有几只?让幼儿点数,说出总数。

  2.教师出示9根骨头的卡片,告诉幼儿:小狗找到骨头了,请1个幼儿上前来给小狗分骨头。问幼儿每只小狗是不是能分到1根骨头,指导幼儿将骨头一一对应放在小狗下面,数数骨头有几根,说出小狗和骨头一样多,1只小狗l根骨头。

  3.教师再出示1根骨头,放在一行骨头的末尾,让幼儿说出骨头共有几根,将数卡10贴在旁边,比较小狗和骨头的数量,骨头多些,9比10少1,10比9 多1。

  4.发给幼儿数卡和实物卡,让幼儿将数卡摆在桌子上,找出相应的实物卡,摆在每张数卡两边,然后将他们按数字大小由小到大排队。

  5.指导幼儿做练习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知道9添上1是10。

  (2)让幼儿按群数数,说出总数:花生、蚕豆、豆芽都是10。

  (3)首先让幼儿理解1只青蛙吃1条虫,10只青蛙要有10条虫,数数青蛙和虫各有多少,比较青蛙与小虫的数量,小虫少几就添画几。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8

  教会幼儿辨别最基本的方向感,知道上面下面,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加幼儿对于方向学习的兴趣,在游戏中熟悉了上面,下面等方向,增加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 中班数学上中下教案: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感受上下这一空间方位。

  2、通过环境的创设,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3、会用“上下”进行简单的描述。

  2 中班数学上中下教案:活动准备

  1、猴子图片一个,一座大山,一棵大树,桃子若干。

  2、各种小动物若干。(如:小鹿、小熊、小猫等。)

  3、准备游戏时用的伞、床、桌子、椅子、蘑菇桌等物品。

  3 中班数学上中下教案:活动过程

  1、以小猴找食物,导入活动。

  瞧!是谁呀?(小猴子)小猴子肚子饿的咕咕叫,多想找些吃的来掂掂肚子呀!他走呀走,找呀找,看!他走到了什么地方?(小猴走到了山下面,要求幼儿把话说完整。)让我爬上山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吃的。小猴现在又在什么地方了呀?(小猴到了山的上面。)让我看看前面有没有什么好吃的?(有棵树,树上有桃子。)小猴要去摘桃子,先要干什么?(小猴先要走到山的'下面。)(小猴再走到大树的下面。)桃子在哪儿呀?小猴能摘到桃子了吗?(不能)怎么办呢?(小猴子爬呀爬,爬到树上)摘个桃子吃饱了,咕噜咕噜滑下树。

  2、引导幼儿找出各种小动物所处的位置。

  (1)小猴子吃饱了,找来了许许多多的小动物,他们要和我们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呢?小朋友让我们赶快闭上眼,让小动物藏起来吧!

  (2)小朋友,小动物都藏好了,我们快来找找看他们都藏在什么地方呀?(请每一位幼儿说一说,能说出谁藏在什么的上面,谁藏在什么的下面。并请他把小动物找出来。)

  3、幼儿参与活动,一同进行捉迷藏的游戏。

  (1)小朋友真能干,小动物藏的这么好也都被你们找到了,你们的本领真大,这回我们也来藏起来,让小猴子来找找我们,好吗?小朋友在藏的时候要记住你是藏在什么地方的,那让我们赶快找个地方藏好,一声不响,一动不动,让小猴子找不到。(教师扮做小猴子,“小朋友,你们都藏好了吗?我要来找了?”)

  (2)小猴子找小朋友,“咦,怎么一个小朋友都找不到了,他们都藏到哪去了呢?我实在找不到你们,你们还是出来吧!”

  你们刚才藏的这么好,谁来告诉我你是藏在什么地方的?(引导幼儿说出上下方位。)

  4、结束活动。

  哦!原来小朋友藏的这么好呢,所以小猴子都找不到你们了。你们瞧,在我们教室里还有好多小动物也想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呢?我们小朋友平时可以去找一找,看看他们都藏在什么地方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9

  中班数学游戏:我要找到他

  【活动目标】

  1、能描述人物的两个以上特征,并根据特征找到相应人物。

  2、在游戏中发展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6张人物图片;“西瓜”、“苹果”、“香蕉”图片;条纹和格子图片各一张;自制小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吸引幼儿注意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知道喜羊羊吗?”(知道)

  师:“喜羊羊是我的好朋友,昨天,他来找了我,对我说听说中二班的小朋友们又聪明又可爱,希望他们能够帮他一个忙。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喜羊羊吗?”(愿意)

  师:“喜羊羊说,我在羊村里有一个最好的朋友,他的名字叫做懒羊羊,懒羊羊自从有了超能力之后就更懒了,大肥羊学校开学要大扫除,他不愿意干活,居然变成一个小男孩躲了起来。”

  师:“喜羊羊他们费了好大的力气才知道,懒羊羊是变成了一个,穿着条纹上衣,正在做弯腰动作的小男孩。”

  师:“喜羊羊希望小朋友们能够帮忙把他给找出来!又聪明又可爱的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他吗?”(愿意)

  师:“好的,先请小朋友们把小凳子插进去,跟我一起做一下弯腰的.动作。很棒!小朋友们看看,有谁认识我手上的图案吗?(教师出示条纹图案)小朋友们看看今天谁穿了条纹的上衣呢?(某某穿了条纹的上衣)”

  师:“喜羊羊带来了一些图片,懒羊羊就是变成了其中一个小男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好吗?(好)”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说他们的发现。

  师:“今天,我也想看看中二班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那么棒!老师把你们分成三个组:‘西瓜’、‘苹果’、‘香蕉’组。看看哪个组的小朋友能够最快的回答我提出来的问题!你们敢不敢来比一比呢?(敢)”

  师:“那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找找看吧!先看这几张图片(出示三张图片),谁能告诉我,这里有没有那个小男孩呢?”(没有)

  师:“为什么没有?你们看看他们都一样吗?他们哪些地方不一样?(有男孩子也有女孩子;衣服图案不一样;头发颜色不一样;有的是长头发有的是短头发;有的穿短裤有的穿裙子……)

  (教师引导幼儿从上到下进行观察,让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和快乐,教师适时给予幼儿一些鼓励,给说的好的小朋友所在的组添加小红花。)

  师:“那谁能告诉我,这里有没有那个小男孩呢?”(没有)

  三、游戏:我要找到他

  师:“小朋友们,喜羊羊有他的好朋友,那你们有没有自己的好朋友呢?(有),那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吗?

  师:“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小朋友们先想一想你的好朋友和其他的小朋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想好了的小朋友举手告诉我!我会请他上来说,让其他小朋友来猜,同样,说的好的小朋友,他们的小组就能够得到一朵小红花。”

  请3至4名幼儿描述特征,其他幼儿根据描述寻找“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