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亲子教育>启蒙教育>我的经典启蒙老师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

时间:2024-08-16 11:43:49 启蒙教育 我要投稿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就是老师。进入小学一年级,我才知道,我的班主任就是我的亲伯母,也是我的语文老师——肖老师。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

  她有着一头乌黑发亮的长发,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炯炯有神,眼睛下挺着高高的鼻子,笑起来,眼睛像弯弯的月儿,美丽极了!

  上第一节课,肖老师让我认识了一本书—-《弟子规》。其中讲的都是做人的道理,印象很深刻的.一句就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父母呼唤我们,应该迅速回答;父母交代的事,应该马上去做,不准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应该认真听;父母责备我们时,就应该虚心接受。

  平时,我很调皮,父母说什么,我都喜欢反驳。我还觉得很不耐烦,嫌他们太啰嗦。通过肖老师的讲解,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要马上把这些缺点改正过来。肖老师说,读书就是让我们学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要谢谢您。肖老师,今后,我要好好学习,不让您失望。做一个让您骄傲的人。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2

  古时候,人们打仗用的武器中,有一种兵器叫矛,还有一种叫盾。矛是用来 刺杀乱人.进攻用的长枪,而盾是用来遮挡身子.防御矛刺中身子的武器。有一个楚国人,他既卖矛又卖盾。

  有一天,他带上矛和盾去街上叫卖,他为了大家能买他的这两种兵器,他向周围的人夸耀起来。他先举起了盾向人们说:“我的盾呀,坚固无比,无论怎样锋利的矛也不能把它刺破的。”他说过了几遍,见没人反应,便放下了手里的盾。

  他又拿起了矛向众人夸口说:“在请看一看我这矛,它是再也锋利不过了,无论多么坚固的盾,都会被它刺破。”围观的人听了,不禁哈哈大笑。那人卖兵器的人十分不理解的说:“你们笑什么啊?难道我说的不对吗?”这时,有个人说:“既然你的矛是什么盾都能刺破它,而你的`盾是什么矛也刺不穿的,那么,用你的矛刺你的盾,又该怎么样呢?”这个人立刻脸红了,哑口无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彼此相互抵触,说话、办事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在平常生活中,不要像这个楚国人一样,相互抵触.说话.办事前后不一致。

  我们写作业和回答问题时,不要像这个人一样啊!所以人们创造了一个词“自相矛盾”来比喻这一类人。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3

  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辛勤地给自己传授知识、传授经验的师长,这些人会成为一个人成长中最为宝贵的一笔财富,我也不例外。回想我九年来的成长历程,有许多难忘的人留在我的记忆中,正因为有他(她)们的帮助,我前进的脚步才走得更扎实、更稳健。其中就有一位让我永远都不可能忘记的经典启蒙老师——老师。

  老师对我的教育与关爱溶入在我生活的点滴中,如:小时教我走路、识字、认拼音;现在,又是我成绩不落下去的依靠。她给我讲题时,总是耐心细致,如涓涓细流,不厌其烦,直到我听懂为止;当我考试不理想时,她不会立刻训斥我,而是和我一起认真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每隔一段时间,她会把我近期薄弱的知识点列举出来,重点巩固一下,防止我掉队。

  老师既是老师,又是朋友。业余时间里,她会陪着我去草地捉虫、找蜗牛,教我如何养虫、放风筝……

  还有许多许多看似微不足道,却对我成长有极大帮助的“小事”,都倾注着老师对我的心血和汗水,成为我前进的`巨大动力,老师满面的笑容也深深地刻入我脑海中。伴随着老师的无私关爱,我怎能不积极进取、努力拼搏呢?所以我会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不让自己偏离目标,力争做到更好。

  同学们,我想你们一定很羡慕我有这样一个好老师吧?悄悄告诉你们,老师其实就是我亲爱的大姨,她是我的骄傲与自豪。我相信,有老师浓浓的爱,有我不服输的性格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终有一天,我也一定会成为她的骄傲与自豪!

  谢谢您,我亲爱的经典启蒙老师!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4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用知识来浇灌我们这幼小的花苗;老师是一条导航线,指引我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在我的生命里,除了爸爸和妈妈之外,有一位影响我茁壮成长的经典启蒙老师。她就是我的语文老师——赵丹老师,她十分幽默有趣,脸上总带着一丝笑容。赵老师可是一位任教多年的资深老师。

  赵老师总是以慈祥的目光看着我们,经常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报答父母,报效祖国,赵老师就算批评人的时候,也总是带着幽默的语言,我们班有一位同学,作文里写了三十多个“我”,老师说:“这位同学,你如果开一个专卖店,把我都卖掉,你的作文就简练多了”。

  赵老师教字的时候也十分有趣。有一次,赵老师在教“洒”和“酒”的时候,说:“洒水的时候,水笼头上不能堵上棍子;如果,你们喝了酒,妈妈会用棍子打你的。”这样,我们就把“洒”和“酒”分清楚了。

  作文,作文,做起来头疼。每当我看见了作文,头就像粥一样,迷迷糊糊的,只要赵老师给我略加指导,我的头脑马上变得清楚,条理有序,写出来的作文那是朗朗上口,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呀。

  赵老师,我现在是一位三年级的.学生,学习的成绩还算是优秀,这都是您教导的结果,今后的路还很长,您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我的一生,您是我心目中最棒的老师!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5

  书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只要一看见书,我就不由自主地拿起来津津有味地看。我喜欢书,这与我的经典启蒙教师有关。我的经典启蒙教师既不是幼儿园的老师,也不是现在的老师,而是我的妈妈。

  妈妈对我的启蒙教育非常重视,也比较有办法。从我出生到学说话的阶段,妈妈就开始以“鹦鹉学舌”的方法教我学经典,常常用录音机播放古诗和童话故事给我听。妈妈说我在录音机旁兴奋不已,也跟着咿咿呀呀地学起来。我会说话时,已经会背了好几首古诗了。同时,妈妈还用剪刀把硬纸剪成一张张卡片,在卡片上写字,制成“字牌”,用打“字牌”的'方法教我认字,让我在玩中学,学中玩。上幼儿园前,我已经认识了好多字。

  在我上幼儿园期间,妈妈又用临摹的方法教我摹写古诗和童话故事。就这样,我越来越喜欢看书了。上小学时,我已经能自己看童话小故事了,后来妈妈又教我看中国经典名著,有空时,还教我练习背诵。现在,我已经能背诵《西游记》《杨家将》《三国演义》等名著里的不少片段故事了。上学期末,学校举行讲经典故事比赛,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参加了。我没有辜负期望,荣获了二等奖。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很高兴,鼓励我继续努力,下次争取获得一等奖。妈妈还说:“读书就像盖房子,只有地基打好了,房子才能盖得又高又大,读书也一样,如果基础不打好,以后就很难读下去。你只有基础打好了,以后才会越学越好。”

  啊,妈妈不愧是我的经典启蒙教师。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6

  我是一个爱看书的小女孩,特别喜欢看经典文学作品,什么《西游记》、《红楼梦》,甚至连国外的许多经典作品我都读过。我之所以喜欢读经典文学作品,还得归功于我的经典启蒙老师——我亲爱的爸爸呢!

  在我上小学一年级时,三姑妈到我家作客,我非常高兴。当姑妈来到家里时,她带来一套《经典名著组合》送给我。这套书里有《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等,我被书本上的图片吸引住了,就很高兴地收下了。

  没过几个小时,我就把这些书的插图全看完了,然后随手把书扔在一边,看电视去了。爸爸看见了,走过来对我说:“培艺,看书不能这样的,只看插图不看文字,是不能理解作品的精髓的。要不这样吧,我来教你怎么看这些作品,怎么样?”我认真地翻了一下这些书,每本都有四百多页呢!有的还分上、中、下册的呀!并且都是用文言文写的,我怎么能看得懂呢?我不禁打起了退堂鼓。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没关系的,你只要按照我教你的方法去读,就会慢慢读懂并喜欢上这套名著的,我们就从《红楼梦》读起吧!”

  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拿着书本跟爸爸走进了书房。爸爸开始给我家讲解:“要看懂古文,就要先看开篇。”我翻开《红楼梦》的第一页,看到:“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我心想:什么是“作者自云”呀?是不是这个作者有自己的一朵云呢?爸爸见我在发呆,便问我:“怎么了?”我把疑问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爸爸,爸爸听了差点儿笑出眼泪来。他告诉我:“在我们这个年代,‘云’是表示天上的云朵。但是在古代,‘云’是表示‘说’和‘等等’的`意思。比如:‘作者自云’的‘云’是‘说’的意思;而在‘贾语村云云’这句话里,‘云’就是‘等等’的意思了。”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云”字里就藏着那么多的知识啊!我顿时被这些充满奥秘的文言文深深吸引住了。

  就这样,爸爸每天给我讲解三页《红楼梦》,一个学期我就读完了整套《红楼梦》。现在,我不仅读完了《经典名著组合》中的《红楼梦》、《西游记》,还学会了阅读文言文的方法。这都要感谢我的经典启蒙老师——我的爸爸。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7

  奶奶把我抚养长大,不仅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的成长,更是我的经典启蒙老师。

  当我还在襁褓中时,奶奶就一边抱着我,一边吟诵古诗。在奶奶有节奏的哼读中,我一次又一次地进入梦乡。直到我开始牙牙学语,无意识地跟着奶奶一起发出诗句中的字音,奶奶又是欣喜,又是自豪,见人就说:“我们家的宝宝,说第一句话,就是背古诗。”看着奶奶的笑脸,听着奶奶的'赞美,小小的我觉得背古诗是件快乐的事。

  美好的童年生活在奶奶的呵护下,在古诗的伴随中一天天度过。春天的清晨,在送我上幼儿园的路上,我和奶奶吟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秋天的黄昏,林间散步,我们一起脱口而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冬日雪后,打开窗户,奶奶又教我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一首首诗句如一股股清凉的泉水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田,引领我走向诗的国度。

  读诗,不仅让我感受到经典的魅力,更让我沐浴在浓浓的亲情中。每年中秋,皓月当空,皎洁的月光洒满小院。我们一家团聚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品尝奶奶做的月饼。奶奶忙完厨房的事,坐到桌前,兴致勃勃地说:“我们来背有关月亮的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一马当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奶奶拿起酒杯,仰望明月,吟诵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妈妈也诗兴大发。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欢乐的氛围中。

  在奶奶的启蒙中,我敲开了经典文学宝库的大门。谢谢您,奶奶——我的经典启蒙老师。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8

  说起《弟子规》大家都很熟悉,但是说它是根据什么来写的呢?却有很多人都不知道。

  其实《弟子规》是以“孝悌”来写的。尤其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这句话,因为这句话是《弟子规》的总叙。

  《弟子规》是我的启蒙老师,它让我学会了孝、礼、勤、信、仁这五条,让我成为了一个好孩子。

  它是让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格外守规矩。

  《弟子规》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距今约广泛流传了三百多年。希望大家都学《弟子规》,让《弟子规》继续广泛流传下去。

  《弟子规》是仿照《论语》、《三字经》来写的`。

  孝:长辈叫你做什么你就赶快去做、在家在外长辈说话不能插嘴、长辈没有坐,你也不能坐,长辈坐下了之后让你坐你才能坐、做什么事情不能自作主张,必须要长辈允许才能做……

  礼:见了熟悉的人要问好、不能对大人发脾气…

  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人很累的时候还在做家务,就要帮着去做、哪里脏了,就要清洁干净…

  信:说到做到、借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尽快做到……

  仁:不要同别人打骂、要帮助弱小的人、不要与他人攀比……

  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弟子规》啊!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9

  小朋友,你的老师漂亮吗?你喜欢她吗?

  个子高高,腿又细又长,身材不胖不瘦,头发又黑又长,扎着一个马尾辫,走起路来一摇一甩,可神气了。这就是我们十班的.班主任——迟老师。迟老师教我们语文,教的可好了!

  上课时老师很严肃,在学习上老师对我们很严格,谁写作业不认真,老师就给他撕下来重写,吓得我们再也不敢马马虎虎了。我们知道了做事情一定要认真细心。

  下课时,老师跟我们一起做游戏,就像我们的大姐姐。有一次一个同学肚子痛,痛的哭了。老师又像妈妈一样给那个同学揉肚子。

  老师还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谁上课说话,玩,老师就用眼睛狠狠地瞪我们一眼,好像在说:“上课时不要说话,专心听讲。”

  我们像小花,老师像培育我们的园丁,总是不怕辛苦的照顾我们,我们觉得很幸福。

  我喜欢我的语文老师。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10

  我最喜欢我们的罗老师了。从一年级到现在都是她给我们上语文课。她今年有27岁。有乌黑的短发,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个子很高;喜欢穿一件绿色的衣服,一条黑裤子。我最喜欢罗老师上课。她上课很有耐心,每次上语文课我都听得津津有味,只要有不懂的地方,她都会一遍又一遍的`给我们讲。就这样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

  罗老师不仅上课认真,而且还很关心我们。我觉得就像妈妈一样。一天,我们班的李敏敏同学生病了,烧得很厉害。罗老师知道了,背上她就往医院跑。又有一次,我的字典不见了,我急得在校园里哇哇大哭。罗老师看到了以后,问了几个问题,就开始帮我找,终于在花台下的草丛里找到了。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在我们周围。她的关心滋润着我们班的每一个学生。使我们在二(1)班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当一名像罗老师一样的好老师。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11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

  哦,妈妈应该是我的第一个经典启蒙老师。

  从我记事起,妈妈便不厌其烦地给我讲经典小故事,不但开启了我的智慧,也让让我从中学到很多道理。

  当我呀呀学语时起,妈妈便经常教我读《唐诗宋词》;再大些了,我已经能流利地说话了,妈妈便开始教我读《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她经常对我说,做人要善良;“子不学,断机杼,幼不学,老何为”妈妈说:“小孩子,从小就要好好学习,不然长大了就没有作为了…..

  上幼儿园了,我把《弟子规》带回家,妈妈又开始和我一起诵读。记得有一回我的文具盒里多了一块不起眼的橡皮,妈妈发现了严肃地问我:“这是你的吗?”我不以为然地说:“不是呀!”妈妈随即说道:“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慳。”第二天,我及时把别人的东西还给了小朋友,回家后妈妈高兴地夸我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妈妈经常教育我对待老人要有礼貌,可是在家中我可是“小皇帝”,那天奶奶管我,我顺口说了句:哎呀,不用你管!妈妈听见了立刻对我说:“父母责,须顺从”,她还说:“奶奶是爸爸的妈妈,对奶奶不敬会很伤老人的.心的”,以后的日子里,我再也不对奶奶大吼大叫了。

  现在,我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学校里我们也在学《弟子规》我更进一步懂得了,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不忘本,处处以经典为伴,在经典的教导下努力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好学生。

  诵读经典,使我懂得该怎样做人,要学会知恩图报、生活自理,厚修养、会宽容,礼孝敬,尊老爱幼……是妈妈在叫我诵读的同时,及时地监督了我,教育了我,他怎能不是我的经典启蒙老师呢?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12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应该是妈妈。

  因为我家有一本《三字经》。我根本记不得这本书是什么时候买的。有一次问妈妈,她说:“你出满月后,我抱着你第一次出门,去书城买的”。那我肯定还不会走路,妈妈太逗了,不去公园,去买《三字经》。

  这本书有点旧,书皮上还有小手印。我问妈妈:“谁弄脏的” ?妈妈说:“当然是你了”。妈妈告诉我,我刚会走路时喜欢爬楼梯。院子里,北方奶奶家门前有几个台阶,每天阳光最好的时候,妈妈扶着我,一边爬上爬下,一边和我一起嘟囔着:人之初,性本善。我摔倒了,小脏手抓着书,就留下了脏手印。

  天呀,我竟然这么早就学《三字经》,我责问妈妈:“你太残忍了,哪有小孩子这么早就学习的”?妈妈反问“我们是在晒太阳、做游戏呀”。我有点想起来了,我们在草地上打滚时,在河滩拣石头时,妈妈说一句“性相近”,我跟上一句“习相远”。

  后来我长大了,妈妈让我背唐诗。我想撒懒,妈妈说:“玉不琢”,我脱口而出“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妈妈笑了,我反应过来上当了,当然也知道自己错了,于是悄悄拿起书。

  现在,意想不到的是,我们学校同学都在学三字经。我才发现妈妈有点聪明,因为我早就知道三字经了。我问妈妈:“我还不懂事,你怎么就教我三字经呀”?妈妈沉思了,过了好久她才说:“中国有许多特别好、特别好的传统经典,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比得上,如果我们把它丢了,就把根丢了。”我还不完全懂妈妈的话,但她那庄严的'样子让我认为这是件大事。我打算惊她一下,下回我要模仿古人的样子,一边背唐诗,一边舞剑(塑料玩具剑),让她也意想不到。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13

  “人之初,性本善……”在我3岁的时候,我的启蒙老师——妈妈,就不厌其烦地教我背《三字经》。我仰着头,瞪着眼,看着妈妈的嘴形,学着妈妈的样子,一遍又一遍地吟诵着:“人之初,性本善……”

  妈妈常常不失时机地教我许多做人的道理。

  一次,妈妈带我到舅舅家做客,我和表哥开心地堆积木,做游戏,玩得不亦乐乎。“梓洋,快来吃苹果!”舅妈大声喊,我和表哥立即奔过去。果盘里装着几个红红的苹果,表哥手疾眼快,抢到了一个又大又红的,喜滋滋地炫耀:“我拿的是最大的苹果。”我不甘示弱,就去跟他抢。我们两个歪着头,鼓着腮帮,抢啊,夺啊,不可开交。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妈妈大声说,“梓洋,接下去背!”我像接到命令似的,连忙背起来:“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妈妈竖起大拇指说:“背得好!可是宝宝啊,4岁的.孔融都知道要把大梨让给哥哥,你是不是也应该把大苹果让给哥哥呢?”我不好意思地伸出了舌头。

  上小学了,妈妈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来教育我,要我经常复习所学的知识;用“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来教育我,让我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向别人请教……她还常常带我到外面去玩,看见小草发芽了,她会教我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看见桃花开了,她会教我背“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妈妈就这样用名言警句陪伴我的童年,在妈妈的熏陶下,我茁壮地成长。

  听,妈妈又在对我进行经典启蒙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14

  上幼儿园的第一天,看到什么都很陌生,我还特别胆小,在妈妈的带领下,我小心翼翼地走到教室门口,见到了正在忙着的宋老师。宋老师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说起话来细声细语,我喜欢她的声音。因为我缩在妈妈身后不肯进教室,她就抱起了我,轻轻拍着我的'后背跟我说话,安慰我,让我别害怕,那感觉就像妈妈一样,直到现在我还记得特别清楚呢。以后我上学就不再害怕了。

  宋老师很温柔,那时我有点矮,坐在了第一排,上课很老实,老师也喜欢我。她叫我们时总是在名字后加上宝宝两个字,让我们觉得特别亲切,回答问题时也不紧张了。我最喜欢上她的故事课,《安徒生童话》、《弟子规》都很有趣。每到这时,小同学们就一个个像温顺的小羊羔一样老老实实,听得可认真了。《弟子规》让我知道了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妈妈在家也夸我:“我的好儿子上学上懂事了。”

  我感谢宋老师,是她让我不再害怕上学,还喜欢上了学校,她还教给了我很多知识,让我懂事了。我会永远记着她——我的启蒙老师宋立恒。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15

  从小,我就是个爱美的女孩,因为爱美,所以我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了艺术。西方的芭蕾、拉丁、歌剧,东方的戏曲、民乐、舞蹈等都让我如痴如醉,我流连忘返于各大剧院,欣赏多姿多彩的艺术。

  我在艺术的殿堂里享受着灿烂的“阳光”,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幼儿园组织我们去逸夫舞台观看京剧《盘丝洞》。我们来到剧院各就各位后,演出开始了。随着一阵激动人心的锣鼓声响起,孙悟空和蜘蛛精打斗起来,他们你来我往,拳打脚踢,打得不可开交。我紧张万分,双拳紧握,替孙悟空捏了把冷汗。只见孙悟空连翻了几个筋斗云,打得妖精落荒而逃……我看得目瞪口呆,心想:京剧太有趣了,我也要学京剧!回家的路上,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他们开始不答应,禁不住我的苦苦哀求,妈妈终于点头同意了,但告诉我学戏不能半途而废。我拍着胸脯保证:“我一定努力学好它!”

  上小学后,我如愿以偿地考入上海小荧星艺校学习京剧。刚开始,我满怀信心地练习水袖、踢腿、一字开等基本功。可渐渐的,我越来越讨厌这枯燥的练功,不但辛苦,而且无趣乏味,我差点就放弃了。妈妈见我练功时心不在焉,来到我身边,提醒我:“别忘了你的承诺!何况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你应该学好它!”听了妈妈的'话,我羞愧万分,想起了语文课本中“京剧大师”梅兰芳刻苦练功的故事,便暗暗下定决心向大师学习。练功时,我常常站在镜子前,不厌其烦地摆弄手脚动作、头部姿势,甚至是面部表情,一个动作往往要重复几十遍。有一次,练习脚柱时,我必须在地上前后空翻十几回。这对于个子高的我来说,难度特别高。一圈、二圈、三圈……忽然我觉得头晕目眩,眼前直冒“小星星”。眼看就要栽倒在地了,我硬是咬着牙,心中默念着:“潘家云,加油!你一定要坚持到底,一定要成功!”坚持最后一圈时,我早已累得浑身是汗……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多的学习,我学会了许多优秀的京剧剧目,有《苏三起解》、《贵妃醉酒》、《坐宫》等。我还参加了各类大型演出,我的精彩表演赢得了中外友人热烈的掌声。

  京剧是美的艺术,是中华艺术的瑰宝,它有精致的唱词、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身段,是我的经典启蒙老师。学唱京剧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我最大的心愿是在学校建立一个“京剧角”,向同学们介绍京剧,将京剧的种子撒播到校园每个角落。我更要多演京剧,演好京剧,让更多的外国朋友了解京剧、喜欢中国文化!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相关文章:

我的启蒙老师03-05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04-29

征文我的启蒙老师05-04

我的启蒙教师02-03

我的启蒙教师[精选]07-05

我的启蒙老师范文02-29

我的启蒙教师【荐】07-05

难忘的启蒙老师03-05

教师节征文:忆我的启蒙老师10-04

感谢我的启蒙老师作文(通用41篇)09-08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就是老师。进入小学一年级,我才知道,我的班主任就是我的亲伯母,也是我的语文老师——肖老师。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

  她有着一头乌黑发亮的长发,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炯炯有神,眼睛下挺着高高的鼻子,笑起来,眼睛像弯弯的月儿,美丽极了!

  上第一节课,肖老师让我认识了一本书—-《弟子规》。其中讲的都是做人的道理,印象很深刻的.一句就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父母呼唤我们,应该迅速回答;父母交代的事,应该马上去做,不准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应该认真听;父母责备我们时,就应该虚心接受。

  平时,我很调皮,父母说什么,我都喜欢反驳。我还觉得很不耐烦,嫌他们太啰嗦。通过肖老师的讲解,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要马上把这些缺点改正过来。肖老师说,读书就是让我们学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要谢谢您。肖老师,今后,我要好好学习,不让您失望。做一个让您骄傲的人。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2

  古时候,人们打仗用的武器中,有一种兵器叫矛,还有一种叫盾。矛是用来 刺杀乱人.进攻用的长枪,而盾是用来遮挡身子.防御矛刺中身子的武器。有一个楚国人,他既卖矛又卖盾。

  有一天,他带上矛和盾去街上叫卖,他为了大家能买他的这两种兵器,他向周围的人夸耀起来。他先举起了盾向人们说:“我的盾呀,坚固无比,无论怎样锋利的矛也不能把它刺破的。”他说过了几遍,见没人反应,便放下了手里的盾。

  他又拿起了矛向众人夸口说:“在请看一看我这矛,它是再也锋利不过了,无论多么坚固的盾,都会被它刺破。”围观的人听了,不禁哈哈大笑。那人卖兵器的人十分不理解的说:“你们笑什么啊?难道我说的不对吗?”这时,有个人说:“既然你的矛是什么盾都能刺破它,而你的`盾是什么矛也刺不穿的,那么,用你的矛刺你的盾,又该怎么样呢?”这个人立刻脸红了,哑口无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彼此相互抵触,说话、办事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在平常生活中,不要像这个楚国人一样,相互抵触.说话.办事前后不一致。

  我们写作业和回答问题时,不要像这个人一样啊!所以人们创造了一个词“自相矛盾”来比喻这一类人。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3

  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辛勤地给自己传授知识、传授经验的师长,这些人会成为一个人成长中最为宝贵的一笔财富,我也不例外。回想我九年来的成长历程,有许多难忘的人留在我的记忆中,正因为有他(她)们的帮助,我前进的脚步才走得更扎实、更稳健。其中就有一位让我永远都不可能忘记的经典启蒙老师——老师。

  老师对我的教育与关爱溶入在我生活的点滴中,如:小时教我走路、识字、认拼音;现在,又是我成绩不落下去的依靠。她给我讲题时,总是耐心细致,如涓涓细流,不厌其烦,直到我听懂为止;当我考试不理想时,她不会立刻训斥我,而是和我一起认真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每隔一段时间,她会把我近期薄弱的知识点列举出来,重点巩固一下,防止我掉队。

  老师既是老师,又是朋友。业余时间里,她会陪着我去草地捉虫、找蜗牛,教我如何养虫、放风筝……

  还有许多许多看似微不足道,却对我成长有极大帮助的“小事”,都倾注着老师对我的心血和汗水,成为我前进的`巨大动力,老师满面的笑容也深深地刻入我脑海中。伴随着老师的无私关爱,我怎能不积极进取、努力拼搏呢?所以我会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不让自己偏离目标,力争做到更好。

  同学们,我想你们一定很羡慕我有这样一个好老师吧?悄悄告诉你们,老师其实就是我亲爱的大姨,她是我的骄傲与自豪。我相信,有老师浓浓的爱,有我不服输的性格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终有一天,我也一定会成为她的骄傲与自豪!

  谢谢您,我亲爱的经典启蒙老师!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4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用知识来浇灌我们这幼小的花苗;老师是一条导航线,指引我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在我的生命里,除了爸爸和妈妈之外,有一位影响我茁壮成长的经典启蒙老师。她就是我的语文老师——赵丹老师,她十分幽默有趣,脸上总带着一丝笑容。赵老师可是一位任教多年的资深老师。

  赵老师总是以慈祥的目光看着我们,经常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报答父母,报效祖国,赵老师就算批评人的时候,也总是带着幽默的语言,我们班有一位同学,作文里写了三十多个“我”,老师说:“这位同学,你如果开一个专卖店,把我都卖掉,你的作文就简练多了”。

  赵老师教字的时候也十分有趣。有一次,赵老师在教“洒”和“酒”的时候,说:“洒水的时候,水笼头上不能堵上棍子;如果,你们喝了酒,妈妈会用棍子打你的。”这样,我们就把“洒”和“酒”分清楚了。

  作文,作文,做起来头疼。每当我看见了作文,头就像粥一样,迷迷糊糊的,只要赵老师给我略加指导,我的头脑马上变得清楚,条理有序,写出来的作文那是朗朗上口,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呀。

  赵老师,我现在是一位三年级的.学生,学习的成绩还算是优秀,这都是您教导的结果,今后的路还很长,您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我的一生,您是我心目中最棒的老师!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5

  书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只要一看见书,我就不由自主地拿起来津津有味地看。我喜欢书,这与我的经典启蒙教师有关。我的经典启蒙教师既不是幼儿园的老师,也不是现在的老师,而是我的妈妈。

  妈妈对我的启蒙教育非常重视,也比较有办法。从我出生到学说话的阶段,妈妈就开始以“鹦鹉学舌”的方法教我学经典,常常用录音机播放古诗和童话故事给我听。妈妈说我在录音机旁兴奋不已,也跟着咿咿呀呀地学起来。我会说话时,已经会背了好几首古诗了。同时,妈妈还用剪刀把硬纸剪成一张张卡片,在卡片上写字,制成“字牌”,用打“字牌”的'方法教我认字,让我在玩中学,学中玩。上幼儿园前,我已经认识了好多字。

  在我上幼儿园期间,妈妈又用临摹的方法教我摹写古诗和童话故事。就这样,我越来越喜欢看书了。上小学时,我已经能自己看童话小故事了,后来妈妈又教我看中国经典名著,有空时,还教我练习背诵。现在,我已经能背诵《西游记》《杨家将》《三国演义》等名著里的不少片段故事了。上学期末,学校举行讲经典故事比赛,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参加了。我没有辜负期望,荣获了二等奖。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很高兴,鼓励我继续努力,下次争取获得一等奖。妈妈还说:“读书就像盖房子,只有地基打好了,房子才能盖得又高又大,读书也一样,如果基础不打好,以后就很难读下去。你只有基础打好了,以后才会越学越好。”

  啊,妈妈不愧是我的经典启蒙教师。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6

  我是一个爱看书的小女孩,特别喜欢看经典文学作品,什么《西游记》、《红楼梦》,甚至连国外的许多经典作品我都读过。我之所以喜欢读经典文学作品,还得归功于我的经典启蒙老师——我亲爱的爸爸呢!

  在我上小学一年级时,三姑妈到我家作客,我非常高兴。当姑妈来到家里时,她带来一套《经典名著组合》送给我。这套书里有《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等,我被书本上的图片吸引住了,就很高兴地收下了。

  没过几个小时,我就把这些书的插图全看完了,然后随手把书扔在一边,看电视去了。爸爸看见了,走过来对我说:“培艺,看书不能这样的,只看插图不看文字,是不能理解作品的精髓的。要不这样吧,我来教你怎么看这些作品,怎么样?”我认真地翻了一下这些书,每本都有四百多页呢!有的还分上、中、下册的呀!并且都是用文言文写的,我怎么能看得懂呢?我不禁打起了退堂鼓。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没关系的,你只要按照我教你的方法去读,就会慢慢读懂并喜欢上这套名著的,我们就从《红楼梦》读起吧!”

  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拿着书本跟爸爸走进了书房。爸爸开始给我家讲解:“要看懂古文,就要先看开篇。”我翻开《红楼梦》的第一页,看到:“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我心想:什么是“作者自云”呀?是不是这个作者有自己的一朵云呢?爸爸见我在发呆,便问我:“怎么了?”我把疑问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爸爸,爸爸听了差点儿笑出眼泪来。他告诉我:“在我们这个年代,‘云’是表示天上的云朵。但是在古代,‘云’是表示‘说’和‘等等’的`意思。比如:‘作者自云’的‘云’是‘说’的意思;而在‘贾语村云云’这句话里,‘云’就是‘等等’的意思了。”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云”字里就藏着那么多的知识啊!我顿时被这些充满奥秘的文言文深深吸引住了。

  就这样,爸爸每天给我讲解三页《红楼梦》,一个学期我就读完了整套《红楼梦》。现在,我不仅读完了《经典名著组合》中的《红楼梦》、《西游记》,还学会了阅读文言文的方法。这都要感谢我的经典启蒙老师——我的爸爸。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7

  奶奶把我抚养长大,不仅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的成长,更是我的经典启蒙老师。

  当我还在襁褓中时,奶奶就一边抱着我,一边吟诵古诗。在奶奶有节奏的哼读中,我一次又一次地进入梦乡。直到我开始牙牙学语,无意识地跟着奶奶一起发出诗句中的字音,奶奶又是欣喜,又是自豪,见人就说:“我们家的宝宝,说第一句话,就是背古诗。”看着奶奶的笑脸,听着奶奶的'赞美,小小的我觉得背古诗是件快乐的事。

  美好的童年生活在奶奶的呵护下,在古诗的伴随中一天天度过。春天的清晨,在送我上幼儿园的路上,我和奶奶吟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秋天的黄昏,林间散步,我们一起脱口而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冬日雪后,打开窗户,奶奶又教我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一首首诗句如一股股清凉的泉水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田,引领我走向诗的国度。

  读诗,不仅让我感受到经典的魅力,更让我沐浴在浓浓的亲情中。每年中秋,皓月当空,皎洁的月光洒满小院。我们一家团聚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品尝奶奶做的月饼。奶奶忙完厨房的事,坐到桌前,兴致勃勃地说:“我们来背有关月亮的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一马当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奶奶拿起酒杯,仰望明月,吟诵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妈妈也诗兴大发。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欢乐的氛围中。

  在奶奶的启蒙中,我敲开了经典文学宝库的大门。谢谢您,奶奶——我的经典启蒙老师。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8

  说起《弟子规》大家都很熟悉,但是说它是根据什么来写的呢?却有很多人都不知道。

  其实《弟子规》是以“孝悌”来写的。尤其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这句话,因为这句话是《弟子规》的总叙。

  《弟子规》是我的启蒙老师,它让我学会了孝、礼、勤、信、仁这五条,让我成为了一个好孩子。

  它是让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格外守规矩。

  《弟子规》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距今约广泛流传了三百多年。希望大家都学《弟子规》,让《弟子规》继续广泛流传下去。

  《弟子规》是仿照《论语》、《三字经》来写的`。

  孝:长辈叫你做什么你就赶快去做、在家在外长辈说话不能插嘴、长辈没有坐,你也不能坐,长辈坐下了之后让你坐你才能坐、做什么事情不能自作主张,必须要长辈允许才能做……

  礼:见了熟悉的人要问好、不能对大人发脾气…

  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人很累的时候还在做家务,就要帮着去做、哪里脏了,就要清洁干净…

  信:说到做到、借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尽快做到……

  仁:不要同别人打骂、要帮助弱小的人、不要与他人攀比……

  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弟子规》啊!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9

  小朋友,你的老师漂亮吗?你喜欢她吗?

  个子高高,腿又细又长,身材不胖不瘦,头发又黑又长,扎着一个马尾辫,走起路来一摇一甩,可神气了。这就是我们十班的.班主任——迟老师。迟老师教我们语文,教的可好了!

  上课时老师很严肃,在学习上老师对我们很严格,谁写作业不认真,老师就给他撕下来重写,吓得我们再也不敢马马虎虎了。我们知道了做事情一定要认真细心。

  下课时,老师跟我们一起做游戏,就像我们的大姐姐。有一次一个同学肚子痛,痛的哭了。老师又像妈妈一样给那个同学揉肚子。

  老师还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谁上课说话,玩,老师就用眼睛狠狠地瞪我们一眼,好像在说:“上课时不要说话,专心听讲。”

  我们像小花,老师像培育我们的园丁,总是不怕辛苦的照顾我们,我们觉得很幸福。

  我喜欢我的语文老师。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10

  我最喜欢我们的罗老师了。从一年级到现在都是她给我们上语文课。她今年有27岁。有乌黑的短发,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个子很高;喜欢穿一件绿色的衣服,一条黑裤子。我最喜欢罗老师上课。她上课很有耐心,每次上语文课我都听得津津有味,只要有不懂的地方,她都会一遍又一遍的`给我们讲。就这样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

  罗老师不仅上课认真,而且还很关心我们。我觉得就像妈妈一样。一天,我们班的李敏敏同学生病了,烧得很厉害。罗老师知道了,背上她就往医院跑。又有一次,我的字典不见了,我急得在校园里哇哇大哭。罗老师看到了以后,问了几个问题,就开始帮我找,终于在花台下的草丛里找到了。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在我们周围。她的关心滋润着我们班的每一个学生。使我们在二(1)班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当一名像罗老师一样的好老师。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11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

  哦,妈妈应该是我的第一个经典启蒙老师。

  从我记事起,妈妈便不厌其烦地给我讲经典小故事,不但开启了我的智慧,也让让我从中学到很多道理。

  当我呀呀学语时起,妈妈便经常教我读《唐诗宋词》;再大些了,我已经能流利地说话了,妈妈便开始教我读《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她经常对我说,做人要善良;“子不学,断机杼,幼不学,老何为”妈妈说:“小孩子,从小就要好好学习,不然长大了就没有作为了…..

  上幼儿园了,我把《弟子规》带回家,妈妈又开始和我一起诵读。记得有一回我的文具盒里多了一块不起眼的橡皮,妈妈发现了严肃地问我:“这是你的吗?”我不以为然地说:“不是呀!”妈妈随即说道:“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慳。”第二天,我及时把别人的东西还给了小朋友,回家后妈妈高兴地夸我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妈妈经常教育我对待老人要有礼貌,可是在家中我可是“小皇帝”,那天奶奶管我,我顺口说了句:哎呀,不用你管!妈妈听见了立刻对我说:“父母责,须顺从”,她还说:“奶奶是爸爸的妈妈,对奶奶不敬会很伤老人的.心的”,以后的日子里,我再也不对奶奶大吼大叫了。

  现在,我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学校里我们也在学《弟子规》我更进一步懂得了,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不忘本,处处以经典为伴,在经典的教导下努力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好学生。

  诵读经典,使我懂得该怎样做人,要学会知恩图报、生活自理,厚修养、会宽容,礼孝敬,尊老爱幼……是妈妈在叫我诵读的同时,及时地监督了我,教育了我,他怎能不是我的经典启蒙老师呢?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12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应该是妈妈。

  因为我家有一本《三字经》。我根本记不得这本书是什么时候买的。有一次问妈妈,她说:“你出满月后,我抱着你第一次出门,去书城买的”。那我肯定还不会走路,妈妈太逗了,不去公园,去买《三字经》。

  这本书有点旧,书皮上还有小手印。我问妈妈:“谁弄脏的” ?妈妈说:“当然是你了”。妈妈告诉我,我刚会走路时喜欢爬楼梯。院子里,北方奶奶家门前有几个台阶,每天阳光最好的时候,妈妈扶着我,一边爬上爬下,一边和我一起嘟囔着:人之初,性本善。我摔倒了,小脏手抓着书,就留下了脏手印。

  天呀,我竟然这么早就学《三字经》,我责问妈妈:“你太残忍了,哪有小孩子这么早就学习的”?妈妈反问“我们是在晒太阳、做游戏呀”。我有点想起来了,我们在草地上打滚时,在河滩拣石头时,妈妈说一句“性相近”,我跟上一句“习相远”。

  后来我长大了,妈妈让我背唐诗。我想撒懒,妈妈说:“玉不琢”,我脱口而出“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妈妈笑了,我反应过来上当了,当然也知道自己错了,于是悄悄拿起书。

  现在,意想不到的是,我们学校同学都在学三字经。我才发现妈妈有点聪明,因为我早就知道三字经了。我问妈妈:“我还不懂事,你怎么就教我三字经呀”?妈妈沉思了,过了好久她才说:“中国有许多特别好、特别好的传统经典,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比得上,如果我们把它丢了,就把根丢了。”我还不完全懂妈妈的话,但她那庄严的'样子让我认为这是件大事。我打算惊她一下,下回我要模仿古人的样子,一边背唐诗,一边舞剑(塑料玩具剑),让她也意想不到。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13

  “人之初,性本善……”在我3岁的时候,我的启蒙老师——妈妈,就不厌其烦地教我背《三字经》。我仰着头,瞪着眼,看着妈妈的嘴形,学着妈妈的样子,一遍又一遍地吟诵着:“人之初,性本善……”

  妈妈常常不失时机地教我许多做人的道理。

  一次,妈妈带我到舅舅家做客,我和表哥开心地堆积木,做游戏,玩得不亦乐乎。“梓洋,快来吃苹果!”舅妈大声喊,我和表哥立即奔过去。果盘里装着几个红红的苹果,表哥手疾眼快,抢到了一个又大又红的,喜滋滋地炫耀:“我拿的是最大的苹果。”我不甘示弱,就去跟他抢。我们两个歪着头,鼓着腮帮,抢啊,夺啊,不可开交。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妈妈大声说,“梓洋,接下去背!”我像接到命令似的,连忙背起来:“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妈妈竖起大拇指说:“背得好!可是宝宝啊,4岁的.孔融都知道要把大梨让给哥哥,你是不是也应该把大苹果让给哥哥呢?”我不好意思地伸出了舌头。

  上小学了,妈妈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来教育我,要我经常复习所学的知识;用“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来教育我,让我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向别人请教……她还常常带我到外面去玩,看见小草发芽了,她会教我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看见桃花开了,她会教我背“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妈妈就这样用名言警句陪伴我的童年,在妈妈的熏陶下,我茁壮地成长。

  听,妈妈又在对我进行经典启蒙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14

  上幼儿园的第一天,看到什么都很陌生,我还特别胆小,在妈妈的带领下,我小心翼翼地走到教室门口,见到了正在忙着的宋老师。宋老师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说起话来细声细语,我喜欢她的声音。因为我缩在妈妈身后不肯进教室,她就抱起了我,轻轻拍着我的'后背跟我说话,安慰我,让我别害怕,那感觉就像妈妈一样,直到现在我还记得特别清楚呢。以后我上学就不再害怕了。

  宋老师很温柔,那时我有点矮,坐在了第一排,上课很老实,老师也喜欢我。她叫我们时总是在名字后加上宝宝两个字,让我们觉得特别亲切,回答问题时也不紧张了。我最喜欢上她的故事课,《安徒生童话》、《弟子规》都很有趣。每到这时,小同学们就一个个像温顺的小羊羔一样老老实实,听得可认真了。《弟子规》让我知道了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妈妈在家也夸我:“我的好儿子上学上懂事了。”

  我感谢宋老师,是她让我不再害怕上学,还喜欢上了学校,她还教给了我很多知识,让我懂事了。我会永远记着她——我的启蒙老师宋立恒。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15

  从小,我就是个爱美的女孩,因为爱美,所以我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了艺术。西方的芭蕾、拉丁、歌剧,东方的戏曲、民乐、舞蹈等都让我如痴如醉,我流连忘返于各大剧院,欣赏多姿多彩的艺术。

  我在艺术的殿堂里享受着灿烂的“阳光”,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幼儿园组织我们去逸夫舞台观看京剧《盘丝洞》。我们来到剧院各就各位后,演出开始了。随着一阵激动人心的锣鼓声响起,孙悟空和蜘蛛精打斗起来,他们你来我往,拳打脚踢,打得不可开交。我紧张万分,双拳紧握,替孙悟空捏了把冷汗。只见孙悟空连翻了几个筋斗云,打得妖精落荒而逃……我看得目瞪口呆,心想:京剧太有趣了,我也要学京剧!回家的路上,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他们开始不答应,禁不住我的苦苦哀求,妈妈终于点头同意了,但告诉我学戏不能半途而废。我拍着胸脯保证:“我一定努力学好它!”

  上小学后,我如愿以偿地考入上海小荧星艺校学习京剧。刚开始,我满怀信心地练习水袖、踢腿、一字开等基本功。可渐渐的,我越来越讨厌这枯燥的练功,不但辛苦,而且无趣乏味,我差点就放弃了。妈妈见我练功时心不在焉,来到我身边,提醒我:“别忘了你的承诺!何况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你应该学好它!”听了妈妈的'话,我羞愧万分,想起了语文课本中“京剧大师”梅兰芳刻苦练功的故事,便暗暗下定决心向大师学习。练功时,我常常站在镜子前,不厌其烦地摆弄手脚动作、头部姿势,甚至是面部表情,一个动作往往要重复几十遍。有一次,练习脚柱时,我必须在地上前后空翻十几回。这对于个子高的我来说,难度特别高。一圈、二圈、三圈……忽然我觉得头晕目眩,眼前直冒“小星星”。眼看就要栽倒在地了,我硬是咬着牙,心中默念着:“潘家云,加油!你一定要坚持到底,一定要成功!”坚持最后一圈时,我早已累得浑身是汗……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多的学习,我学会了许多优秀的京剧剧目,有《苏三起解》、《贵妃醉酒》、《坐宫》等。我还参加了各类大型演出,我的精彩表演赢得了中外友人热烈的掌声。

  京剧是美的艺术,是中华艺术的瑰宝,它有精致的唱词、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身段,是我的经典启蒙老师。学唱京剧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我最大的心愿是在学校建立一个“京剧角”,向同学们介绍京剧,将京剧的种子撒播到校园每个角落。我更要多演京剧,演好京剧,让更多的外国朋友了解京剧、喜欢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