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教学设计>幼儿园《巧过独木桥》教学设计

幼儿园《巧过独木桥》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10 13:44:0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巧过独木桥》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巧过独木桥》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巧过独木桥》教学设计

幼儿园《巧过独木桥》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略

  重点难点

  1.锻炼幼儿平衡及身体协调能力。

  2.培养幼儿的胆量及勇气

  活动准备

  独木桥布置的场地。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学习走平衡。

  随着轻快的音乐,带领幼儿双手在身体两侧伸平走的动作

  1)教师:刚才我们在平地上练习了平衡走,接下来我们排好队,一个接着一个走上独木桥。请听好老师的要求:

  1、小朋友要采用刚刚我们学习的`姿势走过独木桥,要注意安全,不要走太快。

  2、小朋友们一个接着一个走过去,要等前面的小朋友走过去之后才能接着走,不能去推前面的小朋友。

  3、走完的小朋友要再回到队伍的最后排好对,等待下一轮。

  (2)幼儿按顺序过独木桥。

  设计情节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情节,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幼儿园《巧过独木桥》教学设计2

  设计意图: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多,家里比较娇惯,孩子面对困境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都很差,小熊过桥这一内容比较生动有趣,幼儿比较容易接受不知不觉中对幼儿进行勇敢教育,并让幼儿学会关心帮助困境中的同伴,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

  活动目标:

  1、赏和朗诵诗歌的过程中,体验小熊在同伴的鼓励下由害怕到勇敢的情感变化过程。

  2、乐意在大家面前讲述,并根据诗歌的.内容大胆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立体操作教具一套,幼儿用书,录音磁带一盒。幼儿有走独木桥的经历。

  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你们走过独木桥吗?再走得时候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交代诗歌的名称。)

  2、教具欣赏诗歌,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师:诗歌里有谁?讲了一个什么事?

  1、配乐诗歌,理解故事内容。

  师:

  (1)小熊走到桥上怎么样了?他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2)头上的乌鸦在干什么?桥下流水怎么样的?小熊怎么说的?

  (3)谁听到小熊的"声音?他又是怎么说的?

  (4)小熊过桥后是怎么做的?鲤鱼看了乐得怎么样?

  2、请幼儿跟教师一起看幼儿用书画面,边学习朗诵诗歌。

  3、讨论,你们喜欢诗歌中哪一个小动物,为什么?小熊后来为什么能过桥?

  4、尝试分角色表演。

  (1)教师扮演小熊,带幼儿边朗诵诗歌边表演。

  (2)教师指导,幼儿表演。

  活动建议

  在表演区投放小熊小鲤鱼小浪花等头饰,让幼儿分角色表演诗歌内容。如果没有立体教具,也可以用玩具熊替代,以木偶剧表演的形式让幼儿欣赏也可以。

《幼儿园《巧过独木桥》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园《巧过独木桥》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幼儿园过独木桥教案10-21

《过独木桥》幼儿教案07-13

幼儿园中班趣味体育游戏教案《过独木桥》06-12

幼儿园小班独木桥教案06-20

幼儿园教学设计11-14

(经典)幼儿园教学设计07-03

幼儿园教学设计11-09

(精选)幼儿园教学设计04-12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05-15

幼儿园《巧过独木桥》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巧过独木桥》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巧过独木桥》教学设计

幼儿园《巧过独木桥》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略

  重点难点

  1.锻炼幼儿平衡及身体协调能力。

  2.培养幼儿的胆量及勇气

  活动准备

  独木桥布置的场地。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学习走平衡。

  随着轻快的音乐,带领幼儿双手在身体两侧伸平走的动作

  1)教师:刚才我们在平地上练习了平衡走,接下来我们排好队,一个接着一个走上独木桥。请听好老师的要求:

  1、小朋友要采用刚刚我们学习的`姿势走过独木桥,要注意安全,不要走太快。

  2、小朋友们一个接着一个走过去,要等前面的小朋友走过去之后才能接着走,不能去推前面的小朋友。

  3、走完的小朋友要再回到队伍的最后排好对,等待下一轮。

  (2)幼儿按顺序过独木桥。

  设计情节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情节,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幼儿园《巧过独木桥》教学设计2

  设计意图: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多,家里比较娇惯,孩子面对困境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都很差,小熊过桥这一内容比较生动有趣,幼儿比较容易接受不知不觉中对幼儿进行勇敢教育,并让幼儿学会关心帮助困境中的同伴,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

  活动目标:

  1、赏和朗诵诗歌的过程中,体验小熊在同伴的鼓励下由害怕到勇敢的情感变化过程。

  2、乐意在大家面前讲述,并根据诗歌的.内容大胆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立体操作教具一套,幼儿用书,录音磁带一盒。幼儿有走独木桥的经历。

  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你们走过独木桥吗?再走得时候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交代诗歌的名称。)

  2、教具欣赏诗歌,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师:诗歌里有谁?讲了一个什么事?

  1、配乐诗歌,理解故事内容。

  师:

  (1)小熊走到桥上怎么样了?他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2)头上的乌鸦在干什么?桥下流水怎么样的?小熊怎么说的?

  (3)谁听到小熊的"声音?他又是怎么说的?

  (4)小熊过桥后是怎么做的?鲤鱼看了乐得怎么样?

  2、请幼儿跟教师一起看幼儿用书画面,边学习朗诵诗歌。

  3、讨论,你们喜欢诗歌中哪一个小动物,为什么?小熊后来为什么能过桥?

  4、尝试分角色表演。

  (1)教师扮演小熊,带幼儿边朗诵诗歌边表演。

  (2)教师指导,幼儿表演。

  活动建议

  在表演区投放小熊小鲤鱼小浪花等头饰,让幼儿分角色表演诗歌内容。如果没有立体教具,也可以用玩具熊替代,以木偶剧表演的形式让幼儿欣赏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