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幼儿教案>幼儿园小班教案

幼儿园小班教案

时间:2023-08-03 12:19:51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优秀】幼儿园小班教案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秀】幼儿园小班教案9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面部器官,能准确指出五官的位置。

  2、喜欢唱问答歌,能随歌曲内容做相应动作。

  3、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重难点:

  认识并能准确指出五官位置。

  能与老师配合唱问答歌。

  活动准备:

  1、小镜子人手一面。

  2、《好宝宝》歌曲磁带。

  3、五官图片分别藏在教室的角落里。

  活动建议:

  一、《指五官》引入

  二、出示图片,认识五官

  老师今天带来了几样宝贝,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啊?老师已经偷偷的把它们藏在我们的教室里了,我们一起找找吧!幼儿一起拍手说:“宝贝宝贝在哪里,出来和我们做游戏”引起幼儿好奇并把五官图片一一找出,出示在黑板上,并幼儿说出宝贝的`名字,摸一摸自己的宝贝在哪里,看看你身边小伙伴的宝贝在哪里,你能看见自己的吗?请镜子来帮助我们吧!

  三、请幼儿照镜子、找五官。

  1、幼儿照镜子,从镜子中观察自己的小脸,看看脸上的“宝贝”。

  2、指出“宝贝”的位置,认识“宝贝”的名字(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四、问一问,答一答,帮助幼儿熟悉歌词。

  1、教师问幼儿:宝贝我问你,你的鼻子在哪里?

  幼儿答:谢老师,告诉你,我的鼻子在这里(边说边指出鼻子位置)。

  2、将“你的鼻子在哪里?”替换成“你的眼睛、耳朵、嘴巴在哪里?”继续回答。

  五、完整教唱回答歌,幼儿能随歌曲做相应动作。

  1、教师也弹琴也唱歌向幼儿提问,幼儿也随着琴声应答。

  2、将:“眼睛、耳朵、嘴巴”分别替换进歌曲,进应答演唱,幼儿能随音乐做相应动作。

  活动延伸:

  还有几样宝贝藏在花园里,我们一起找找吧!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把眼睛、鼻子、嘴、耳朵这几个器官藏到教室的各个角落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找宝贝并认识这几个宝贝,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认识面部器官,并知道这几个器官在脸部的位置,老师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准确指出五官说出名称,在幼儿掌握问答后,很轻松的过度到学唱歌曲,记住歌词,并在这里突破本次活动重点。在记住歌词的前提下,变化歌词内容,如:把“好宝贝我问你,你的鼻子在哪里”,变成“XXX我问你,你的鼻子在哪里”。让幼儿再一次被歌曲吸引,从而再一次达到本课时的小**,突破难点,最后随钢琴伴唱并变换提问眼睛,鼻子,耳朵,嘴巴来加强歌曲的难度,让幼儿理解歌曲并掌握歌曲。

  小百科:五官,特指人的外貌长相。人们常说的“五官”,指的就是“眉、眼、耳、鼻、口”五种影响容貌面部特征。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目的要求】:

  1、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对应比较的方法感知物体的长短;

  2、在操作中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找出最长和最短;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具准备】:

  1、教具:长棒

  2、学具:

  (1)、长棒

  (2)、长短一样的3根铅笔

  (3)、长短不一样的3根吸管

  (4)、长短不一样的3条毛线

  【教学过程】:

  一、预备活动:

  走线:学生随着优美的旋律轻轻地走在线上。

  二、以“长棒城堡”引入活动。

  1、感知长短。

  师:小朋友们,欢迎来到“长棒城堡”!今天是长棒国王的节日,我们的长棒娃娃已经等候多时了。

  师:长棒过欢庆节日。看他们多高兴!这些长棒哪里不一样呢?(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长短”的不同)

  2、认识最长和最短。

  师:三根长棒娃娃谁最长呢?(教师引导将“长棒”一端对齐进行比较,找出哪根最长哪根最短。)

  三、出示铅笔、吸管、毛线,让学生找出最长和最短。

  师:咦,铅笔朋友、吸管朋友,还有毛线朋友也来比长短了,请

  小朋友帮忙找找看谁最长,谁最短。你怎么知道?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四、学生操作:

  1、教师提出要求:

  (1)、比较时一定要将长棒一端对齐进行比较。

  (2)、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哪根棒子最长;哪根棒子最短。

  五、游戏活动:比一比

  师:盛大的舞会就要开始了,请小朋友们每人邀请一根长棒娃娃一起跳舞吧。和你的好朋友比一比,并要说出:我的最长(短)。

  六、收拾学具,活动自然结束。

  师:长棒娃娃要回家了,现在请小朋友轻轻地把它们送回家吧。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探索组装“喷泉”装置的正确方法。

  2、乐意参与活动,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PPT、塑料瓶人手一个、长短不同的吸管若干、橡皮泥若干、脸盆若干、实验标记标记人手一份、喷泉样品若干。

  活动重难点:

  运用材料组装喷泉装置。

  能按正确的顺序进行组装。

  活动流程:

  意图:通过谈话活动初步引起幼儿的兴趣。

  1、我们去看看巧虎有什么新发现,这是什么?(喷泉)

  2、今天我也带来了一个喷泉。(老师示范吹)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过渡: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动手做一做!

  意图:通过讨论步骤,幼儿尝试组装喷泉。

  1、观察成品并进行讨论,提问:我的小喷泉需要用到了哪些材料?

  小结:制作喷泉需要塑料瓶,吸管和橡皮泥。

  2、猜想喷泉的组装顺序。

  3、自由尝试组装喷泉并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

  (1)选择自己认为能成功的顺序进行组装。

  (2)吹气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3)实验成功的记录:为成功的方法贴上笑脸标记。

  意图:通过集体分享交流,提升活动经验

  1、集体讨论:分享实验成功的经验。

  提问:

  (1)按照哪个顺序进行组装才能产生喷泉?

  (2)为什么组装顺序正确还是不能产生喷泉呢?

  小结:组装喷泉时先插吸管,再用橡皮泥紧紧地封住瓶口。

  2、看录像,感知原理

  提问:

  (1)向哪一根吸管里吹气能产生喷泉?

  (2)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起来听巧虎说一说。

  小结:原来空气从短管进入挤压瓶子里的水宝宝,水宝宝就会从长吸管里喷出来。

  3、幼儿再次尝试,体验成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小班制作活动,因此整个活动的重点:乐意探索组装塑料瓶喷泉的方法。自主进行探索制作喷泉的方法。在制作活动中发现难点是尝试用橡皮泥将塑料瓶口封住并不漏气。只有不漏气才能验证实验制作的成功。活动共分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为通过谈话活动初步引起幼儿的兴趣;第二环节观察实验成品,自己动手尝试组合;第三环节通过自由尝试通过向瓶中吹气产生喷泉,检验实验装置是否成功。最后环节回归生活让幼儿观看生活中常见的汽水和糖果也会产生喷泉,并鼓励幼儿观察现象,并对此产生探究兴趣。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制作活动完成比较困难,因此我在制作的步骤上进行了简化,帮助幼儿先剪断并帮助幼儿将长短吸管先黏住,这样简化了制作过程。幼儿只需自主探索是先查吸管还是先封口的步骤,且如何用橡皮泥把瓶口封住不漏气即可。在尊重幼儿自主进行探索的前提下,老师也要协助幼儿。例如,在课前准备装水环节,帮助幼儿放入适量的水,这样保证制作的成功。可以在吹气环节鼓励幼儿同时操作,帮助幼儿感受向长短吸管中吹气会产生不同的现象。

  在活动中,应该鼓励幼儿多说自己的想法,由于自己课前准备不够充分,物品放置不到位,因此对于重点提问及追问没有很好的把握,应将自己的语言更精练,例如,在操作图示中提问“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让瓶子不漏气的?”“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当幼儿说不清楚时,可以让幼儿做做动作,老师帮助幼儿小结提炼动作。应在制作效果未成功时,让幼儿观看成功吹出喷泉的现象,鼓励幼儿继续探索的积极性。

  小百科:喷泉,指由地下喷射出地面的泉水;特指人工喷水设备。喷泉是一种将水或其他液体经过一定压力通过喷头喷洒出来具有特定形状的组合体,提供水压的一般为水泵。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主要领域

  语言

  活动目标

  相关领域

  科学、社会萌发爱护树木和河流的情感,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溪水由清到浑,又由浑变清的过程知道植树造林对河流的影响

  主要形式

  集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20分钟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溪水由清到浑,又由浑变清的过程

  难点:了解砍伐树木会给人类和动物带来危害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初步了解树木的作用

  物质准备:故事图片四幅,劳动工具及“爱护树木”的木牌

  【教学过程】

  一、提出疑问,引起兴趣

  小兔家门前,有一条清清的又香又甜的小溪。小溪水突然变黄了,变苦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幼儿自由议论,说说小溪水变苦变黄的原因。)

  二、感知故事,理解内容

  师:刚才小朋友讲了这么多的原因,都很有道理,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香甜的小溪》。

  1、讲述故事第一部分(结合图3―10、图3―11、图3―12讲述故事的“1~3自然段”),提问:

  图3—10小兔去河边打水

  图3—11小兔看见大象和野猪在拔树

  图3—12小兔跑去劝阻

  图3—13野猪和大象比赛栽树

  小兔子看见野猪和大象在干什么

  为什么小兔说大象、野猪毁了小溪水

  大象、野猪拔树和小溪水有什么关系呢

  后来溪水变清了吗有什么办法使小溪水变清呢(幼儿自由讨论)

  2、讲述故事第二部分(4~6自然段,并结合图片3―13),提问:

  野猪和大象比赛栽树,树长大后,小溪水变得怎么样了

  为什么种上了树,小溪水又变得清了呢

  三、完整欣赏故事

  四、交流讨论

  1、砍树、拔树会给我们的环境造成哪些危害

  2、如果我们看到了有人砍树、拔树怎么办

  【延伸活动】

  1、讨论:我们幼儿园里也有许多小树,我们该怎样关心帮助它们呢

  2、教师准备一些小工具,组织幼儿帮小树松土、浇水、拔野草,让小树快快长大。

  【活动评析

  一、设计思路

  在这个语言活动中,主要目标是激发幼儿爱护树木,让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同时了解小溪水由清变浑,又由浑变清的过程,从中懂得植树造林对河流的'影响,并结合近期电视、报纸报道的沙尘天气和发洪水的情况,让幼儿自由交谈植树造林的重要性,知道砍伐树木给自然界带来的危害,也给我们人类的生存带来困境,萌发爱树木爱河流的情感。

  二、效果分析

  幼儿非常喜欢本次活动,幼儿的思维一开始就非常活跃,他们说出了许多“小溪水变黄变苦”的原因,如垃圾乱扔、污水排放、乱砍树木、泥水被冲到小溪里等。通过分段欣赏故事,使幼儿较好地理解了故事情节和内容。中间穿插提问,不但给了孩子自由议论和扩展思维的机会,更激发了幼儿积极参与探索的积极性。在最后的交流讨论中,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说出砍树、拔树给环境造成的一些危害,并说出如何保护树木的方法,说明了本班幼儿已具有了初步的环保意识。

  附:《香甜的小溪》

  小兔家门前,有一条清清的又香又甜的小溪。小溪水突然变黄了,变苦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小兔沿着小溪水,朝上游走去。走呀走呀,小兔看见野猪和大象正在那儿拔树。你拔一棵我拔一棵,原来他们在比赛谁的力气大。一片树林快被他们拔光了。嗒嗒嗒!雨点儿落下来,把泥土冲进了小溪,小溪水变黄,变苦了……

  小兔跑过去大叫:“别拔了!你们毁掉了小溪水。”

  “这和小溪水有什么关系”野猪和大家问。小兔要大象和野猪自己去试试。大象走近小溪吸水,泥沙把鼻子堵住了,野猪跳进小溪洗澡,越洗越黄,像只泥猪了。

  野猪和大象又开始比赛栽树。小兔呢帮着背树苗。树栽好了,树长大了,小溪水又变清了,清清的,甜甜的。

  野猪和大象当上了护林员。谁要是去毁坏树林,得小心野猪的嘴巴和大象的鼻子。

  哗啦!哗啦!小溪水笑着,跳着,跑着……住在小溪两岸的动物们都爱唱一支歌:“我爱小溪水,小溪水爱我。”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知道秋天来了树叶的变化。

  2、能大胆的跟随老师一起朗诵儿歌,愿意表现自己。

  3、感受秋天的变化,喜欢秋天。

  4、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活动准备

  儿歌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秋天来了。

  二、出示儿歌的范例,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知道秋天来了树叶的变化。

  三、教师根据图片引导幼儿学习儿歌。教师有目的.的选择合适的句子加上相应的动作,帮助幼儿记忆儿歌。

  四、请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诵儿歌。

  五、请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一起朗诵儿歌个爸爸妈妈看。

  六、老师小结。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旋律,学习搓的动作,有节奏地随歌曲做动作。

  (2)体验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沐浴球若干,垫子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洗衣服》。 老师:“宝宝们,妈妈有一大堆的脏衣服还没洗呢,你们帮妈妈一起来洗衣服吧!”听音乐做动作。

  (2)感受并表现歌曲《洗刷刷》。 老师:“洗衣服好累啊,妈妈的脸上都是汗了,怎么办呢?”

  (3)欣赏教师示范,感受歌曲旋律。 教师拿沐浴球边唱边做洗脸动作。 老师:“妈妈是怎么洗脸的呀?谁来学学妈妈?” “真舒服啊,妈妈还想再洗一次,你们和妈妈一起来洗吧。”(学习搓的动作) “妈妈用什么动作表示真舒服啊?”

  (4)迁移生活经验,表现歌曲内容。 老师:“除了洗洗脸还可以洗洗哪里呢?”(头、手、脚、脖、胸等) 分别听音乐洗小手、洗小脚、洗前胸等。

  (5)集体表演歌曲,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老师:“今天天气真热呀,宝宝跟妈妈一起来洗个澡吧!”拿好沐浴球,做一遍。“前面洗干净了,后面的背还没洗干净,怎么办呢?”“妈妈有个好办法,我们转过身去,互相帮助着洗洗,跟旁边的好朋友说:‘请帮我一下吧!’”集体表演一次。

  (四)结束

  “让妈妈闻闻,恩,真香!让妈妈看看,恩,真白!我们都是干干净净的好宝宝!宝宝们,我们去休息一会吧。”

  (五)活动反思

  《洗刷刷》教学活动选材来自于幼儿的生活,因此幼儿对活动较感兴趣。活动中采用了静动交替,师生活动等教学方式,自然地进行有效整合,帮助幼儿提升经验,重点部分是和孩子们一起探索并发现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刷子,不同的刷子有着不同的作用,同时要借助肢体语言伴随音乐的.节奏来表现刷子使用时的动态。我采用了生活中富有情趣的音乐素材“嘻唰唰”,旋律鲜明的节奏,音乐欢快节奏明确,好让幼儿在表现刷子的特征中,更利于幼儿想象力以及表现欲的发挥。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用连点的方法画不规定图形,并均匀地涂上不同颜色。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大胆涂鸦,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一支记号笔、蜡笔、每人一张画有点的纸。

  活动过程:

  1、游戏找朋友

  师:“蒋老师有好朋友,我也有很多好朋友,我和李老师是好朋友,我和李啸雨是好朋友。我知道你们也有很多好朋友,你和谁是好朋友呢?

  师:“有了好朋友可真开心啊,现在我们一起来找朋友吧!”

  2、圆点找朋友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呀?圆点宝宝也想来找朋友了。

  师:“圆点宝宝们找朋友可有趣了,它们伸出小手,拉拉手、可以横着拉,可以竖着拉,也可以斜着拉,你拉着我、我拉着你,变成了神奇的形状,是什么呀?谁想来帮点点找朋友手拉手?

  师:“点点宝宝找到了朋友可高兴了,它还想找到更多的朋友,找呀、找呀、找呀找了好多好朋友。

  3、变“地毯”——分格涂色

  师:“圆点宝宝找到了好朋友它们想在彩色的地毯上跳舞,怎么变出彩色的地毯呢?一个格子涂一种颜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来涂.涂颜色时要注意从上往下或从左往右.请小朋友记住不能把颜色涂到其它框里,要涂的均匀,要有耐心。

  圆点宝宝和好朋友手拉手,在彩色的'地毯上开心的跳起了舞。

  4、幼儿作画

  师:小朋友那边还有很多圆点宝宝,它们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它们手拉手找朋友,再给它们变出漂亮的地毯,你们愿意吗?

  帮圆点找好了朋友再找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块面.把每个块面涂的满满的.

  教师在幼儿绘画时出现的错误即时纠正.

  5、欣赏作品

  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欣赏,看看图画象什么,说说自己用了哪些漂亮的颜色.说的好的小朋友给予肯定和赞赏。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进行5以内的数与量、量与量的匹配活动,掌握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2.了解雨天常用的雨具,并尝试根据雨具的两种特征(种类、颜色)同时进行排序。

  3.能按相应的数或量的提示进行单独或合作游戏,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云朵图片(上标数字)小雨滴若干呼啦圈(里面放数字卡片或雨点数量卡片,充当小水圈)幼儿活动材料数学P16页(雨衣雨伞雨鞋图片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声音导入,激发兴趣。

  1.这是什么声音?(教师播放打雷下雨录音)

  2.我们一起来听听看,下了几滴雨?(教师模仿雨滴声,如"滴答滴答",下了两滴雨;"滴答 滴答滴答"下了三滴雨……)

  二、云朵和雨滴

  1.数与量的对应。

  2. 出示云朵,请幼儿根据云朵上的数字,在云朵下面贴上相应数量的小雨滴。

  3.如图出示云朵和小雨滴,请幼儿根据小雨滴的数量在云朵上贴上相应的数字。如图2

  三、雨点和水圈

  1.小雨点落在地上,会变成了什么呢?(一个个小水圈)

  2.你觉得地上的这个小水圈会是哪为云朵妈妈身上落下来的呢?(小水圈的圈数与云朵上的`数字或雨滴数匹配)如图3

  3.请你来帮这些水圈宝宝都找到自己的云朵妈妈吧!

  四、游戏(一)踩水圈

  1.小水圈真好玩,谁想上来踩一踩?(请两位幼儿上前分别踩两个不同的水圈,如一个水圈内标有数字5,一个水圈内标4个小雨点)

  2.他们刚刚是怎么踩水圈的?为什么踩的不一样?各踩了几下?

  3.穿好我们的小雨鞋,我们一起来踩水圈吧!(幼儿自由选择雨圈踩一踩)

  (二)雨伞、雨衣来避雨

  1.(播放打雷下雨录音)下雨啦,赶紧找个地方躲起来吧!(幼儿自由躲到雨伞底下)

  2.发现雨伞上的秘密,学会看标志提示信息。(如雨伞上是数字5或者5个小雨滴,就请5个幼儿藏到这把雨伞下)

  3.如果个别幼儿落单了,无法组成雨伞上的数或量,教师可提醒幼儿穿雨衣来避避雨。(要求:一件雨衣下只能藏一个小朋友)

  五、收拾雨具

  1.天晴了,我们把手里的雨具都收起来吧!(请幼儿说说手上都有哪些雨具)

  2.按规律给红黄蓝三种不同的雨衣雨伞雨鞋排排队。(教师黑板上出示前半部分排序图,幼儿在作业纸上进行后半部分接龙排序)如:红雨衣黄雨衣蓝雨衣红雨衣黄雨衣蓝雨衣……(按颜色排序)红雨衣红雨鞋红雨伞红雨衣红雨鞋红雨伞……(按种类排序)红雨衣蓝雨鞋黄雨伞红雨衣蓝雨鞋黄雨伞……(按颜色和种类两种特征排序)

  六、结束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的:

  1、 初步认识空气和皮球的关系。

  2、 享受集体做游戏的乐趣

  3、 发展探索精神。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皮球、气球、打气筒。

  活动过程:

  1、出示未充气的皮球和充了气的皮球,让幼儿触摸和辨认,说一说它们两个有什么不一样。

  2、启发幼儿想办法怎样给未充气的皮球充气。

  3、老师示范用打气筒给皮球充气,让幼儿感受皮球在充气过程中的变化,并说说皮球为什么鼓起来了,里面有什么。

  4、老师再出示未充气的气球,请幼儿说说它的玩法。然后给气球充气,老师协助用橡皮筋把口扎紧,让幼儿尝试接抛气球。

  5、解开橡皮筋,放开气球,让它飞出去。(在这个阶段勿须深入解释,只当作一种游戏,引发幼儿的兴趣。)

  6、请幼儿也来玩放气球的游戏。给每位幼儿分发一个充了气的气球(不必充得太大),请幼儿用手捏紧,然后一起放开,看看谁的.气球飞得最远。

  总结分享

  请幼儿双手围圈,表现气球在充气过程中的变化。

  活动评价:

  1、对活动感兴趣,能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

  2、知道气球充气前后的变化。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小百科:鸟儿展翅一飞,直冲云霄。比喻平时没有特殊表现,一下做出了惊人的成绩。

《【优秀】幼儿园小班教案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园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幼儿园小班教案01-18

小班教案幼儿园小班教案15篇01-18

小班美术教案_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01-13

小班幼儿园教案12-09

幼儿园小班教案06-12

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07-21

幼儿园小班经典的教案08-27

幼儿园小班教案06-03

幼儿园小班教案01-17

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01-19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优秀】幼儿园小班教案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秀】幼儿园小班教案9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面部器官,能准确指出五官的位置。

  2、喜欢唱问答歌,能随歌曲内容做相应动作。

  3、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重难点:

  认识并能准确指出五官位置。

  能与老师配合唱问答歌。

  活动准备:

  1、小镜子人手一面。

  2、《好宝宝》歌曲磁带。

  3、五官图片分别藏在教室的角落里。

  活动建议:

  一、《指五官》引入

  二、出示图片,认识五官

  老师今天带来了几样宝贝,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啊?老师已经偷偷的把它们藏在我们的教室里了,我们一起找找吧!幼儿一起拍手说:“宝贝宝贝在哪里,出来和我们做游戏”引起幼儿好奇并把五官图片一一找出,出示在黑板上,并幼儿说出宝贝的`名字,摸一摸自己的宝贝在哪里,看看你身边小伙伴的宝贝在哪里,你能看见自己的吗?请镜子来帮助我们吧!

  三、请幼儿照镜子、找五官。

  1、幼儿照镜子,从镜子中观察自己的小脸,看看脸上的“宝贝”。

  2、指出“宝贝”的位置,认识“宝贝”的名字(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四、问一问,答一答,帮助幼儿熟悉歌词。

  1、教师问幼儿:宝贝我问你,你的鼻子在哪里?

  幼儿答:谢老师,告诉你,我的鼻子在这里(边说边指出鼻子位置)。

  2、将“你的鼻子在哪里?”替换成“你的眼睛、耳朵、嘴巴在哪里?”继续回答。

  五、完整教唱回答歌,幼儿能随歌曲做相应动作。

  1、教师也弹琴也唱歌向幼儿提问,幼儿也随着琴声应答。

  2、将:“眼睛、耳朵、嘴巴”分别替换进歌曲,进应答演唱,幼儿能随音乐做相应动作。

  活动延伸:

  还有几样宝贝藏在花园里,我们一起找找吧!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把眼睛、鼻子、嘴、耳朵这几个器官藏到教室的各个角落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找宝贝并认识这几个宝贝,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认识面部器官,并知道这几个器官在脸部的位置,老师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准确指出五官说出名称,在幼儿掌握问答后,很轻松的过度到学唱歌曲,记住歌词,并在这里突破本次活动重点。在记住歌词的前提下,变化歌词内容,如:把“好宝贝我问你,你的鼻子在哪里”,变成“XXX我问你,你的鼻子在哪里”。让幼儿再一次被歌曲吸引,从而再一次达到本课时的小**,突破难点,最后随钢琴伴唱并变换提问眼睛,鼻子,耳朵,嘴巴来加强歌曲的难度,让幼儿理解歌曲并掌握歌曲。

  小百科:五官,特指人的外貌长相。人们常说的“五官”,指的就是“眉、眼、耳、鼻、口”五种影响容貌面部特征。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目的要求】:

  1、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对应比较的方法感知物体的长短;

  2、在操作中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找出最长和最短;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具准备】:

  1、教具:长棒

  2、学具:

  (1)、长棒

  (2)、长短一样的3根铅笔

  (3)、长短不一样的3根吸管

  (4)、长短不一样的3条毛线

  【教学过程】:

  一、预备活动:

  走线:学生随着优美的旋律轻轻地走在线上。

  二、以“长棒城堡”引入活动。

  1、感知长短。

  师:小朋友们,欢迎来到“长棒城堡”!今天是长棒国王的节日,我们的长棒娃娃已经等候多时了。

  师:长棒过欢庆节日。看他们多高兴!这些长棒哪里不一样呢?(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长短”的不同)

  2、认识最长和最短。

  师:三根长棒娃娃谁最长呢?(教师引导将“长棒”一端对齐进行比较,找出哪根最长哪根最短。)

  三、出示铅笔、吸管、毛线,让学生找出最长和最短。

  师:咦,铅笔朋友、吸管朋友,还有毛线朋友也来比长短了,请

  小朋友帮忙找找看谁最长,谁最短。你怎么知道?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四、学生操作:

  1、教师提出要求:

  (1)、比较时一定要将长棒一端对齐进行比较。

  (2)、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哪根棒子最长;哪根棒子最短。

  五、游戏活动:比一比

  师:盛大的舞会就要开始了,请小朋友们每人邀请一根长棒娃娃一起跳舞吧。和你的好朋友比一比,并要说出:我的最长(短)。

  六、收拾学具,活动自然结束。

  师:长棒娃娃要回家了,现在请小朋友轻轻地把它们送回家吧。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探索组装“喷泉”装置的正确方法。

  2、乐意参与活动,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PPT、塑料瓶人手一个、长短不同的吸管若干、橡皮泥若干、脸盆若干、实验标记标记人手一份、喷泉样品若干。

  活动重难点:

  运用材料组装喷泉装置。

  能按正确的顺序进行组装。

  活动流程:

  意图:通过谈话活动初步引起幼儿的兴趣。

  1、我们去看看巧虎有什么新发现,这是什么?(喷泉)

  2、今天我也带来了一个喷泉。(老师示范吹)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过渡: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动手做一做!

  意图:通过讨论步骤,幼儿尝试组装喷泉。

  1、观察成品并进行讨论,提问:我的小喷泉需要用到了哪些材料?

  小结:制作喷泉需要塑料瓶,吸管和橡皮泥。

  2、猜想喷泉的组装顺序。

  3、自由尝试组装喷泉并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

  (1)选择自己认为能成功的顺序进行组装。

  (2)吹气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3)实验成功的记录:为成功的方法贴上笑脸标记。

  意图:通过集体分享交流,提升活动经验

  1、集体讨论:分享实验成功的经验。

  提问:

  (1)按照哪个顺序进行组装才能产生喷泉?

  (2)为什么组装顺序正确还是不能产生喷泉呢?

  小结:组装喷泉时先插吸管,再用橡皮泥紧紧地封住瓶口。

  2、看录像,感知原理

  提问:

  (1)向哪一根吸管里吹气能产生喷泉?

  (2)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起来听巧虎说一说。

  小结:原来空气从短管进入挤压瓶子里的水宝宝,水宝宝就会从长吸管里喷出来。

  3、幼儿再次尝试,体验成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小班制作活动,因此整个活动的重点:乐意探索组装塑料瓶喷泉的方法。自主进行探索制作喷泉的方法。在制作活动中发现难点是尝试用橡皮泥将塑料瓶口封住并不漏气。只有不漏气才能验证实验制作的成功。活动共分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为通过谈话活动初步引起幼儿的兴趣;第二环节观察实验成品,自己动手尝试组合;第三环节通过自由尝试通过向瓶中吹气产生喷泉,检验实验装置是否成功。最后环节回归生活让幼儿观看生活中常见的汽水和糖果也会产生喷泉,并鼓励幼儿观察现象,并对此产生探究兴趣。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制作活动完成比较困难,因此我在制作的步骤上进行了简化,帮助幼儿先剪断并帮助幼儿将长短吸管先黏住,这样简化了制作过程。幼儿只需自主探索是先查吸管还是先封口的步骤,且如何用橡皮泥把瓶口封住不漏气即可。在尊重幼儿自主进行探索的前提下,老师也要协助幼儿。例如,在课前准备装水环节,帮助幼儿放入适量的水,这样保证制作的成功。可以在吹气环节鼓励幼儿同时操作,帮助幼儿感受向长短吸管中吹气会产生不同的现象。

  在活动中,应该鼓励幼儿多说自己的想法,由于自己课前准备不够充分,物品放置不到位,因此对于重点提问及追问没有很好的把握,应将自己的语言更精练,例如,在操作图示中提问“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让瓶子不漏气的?”“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当幼儿说不清楚时,可以让幼儿做做动作,老师帮助幼儿小结提炼动作。应在制作效果未成功时,让幼儿观看成功吹出喷泉的现象,鼓励幼儿继续探索的积极性。

  小百科:喷泉,指由地下喷射出地面的泉水;特指人工喷水设备。喷泉是一种将水或其他液体经过一定压力通过喷头喷洒出来具有特定形状的组合体,提供水压的一般为水泵。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主要领域

  语言

  活动目标

  相关领域

  科学、社会萌发爱护树木和河流的情感,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溪水由清到浑,又由浑变清的过程知道植树造林对河流的影响

  主要形式

  集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20分钟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溪水由清到浑,又由浑变清的过程

  难点:了解砍伐树木会给人类和动物带来危害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初步了解树木的作用

  物质准备:故事图片四幅,劳动工具及“爱护树木”的木牌

  【教学过程】

  一、提出疑问,引起兴趣

  小兔家门前,有一条清清的又香又甜的小溪。小溪水突然变黄了,变苦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幼儿自由议论,说说小溪水变苦变黄的原因。)

  二、感知故事,理解内容

  师:刚才小朋友讲了这么多的原因,都很有道理,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香甜的小溪》。

  1、讲述故事第一部分(结合图3―10、图3―11、图3―12讲述故事的“1~3自然段”),提问:

  图3—10小兔去河边打水

  图3—11小兔看见大象和野猪在拔树

  图3—12小兔跑去劝阻

  图3—13野猪和大象比赛栽树

  小兔子看见野猪和大象在干什么

  为什么小兔说大象、野猪毁了小溪水

  大象、野猪拔树和小溪水有什么关系呢

  后来溪水变清了吗有什么办法使小溪水变清呢(幼儿自由讨论)

  2、讲述故事第二部分(4~6自然段,并结合图片3―13),提问:

  野猪和大象比赛栽树,树长大后,小溪水变得怎么样了

  为什么种上了树,小溪水又变得清了呢

  三、完整欣赏故事

  四、交流讨论

  1、砍树、拔树会给我们的环境造成哪些危害

  2、如果我们看到了有人砍树、拔树怎么办

  【延伸活动】

  1、讨论:我们幼儿园里也有许多小树,我们该怎样关心帮助它们呢

  2、教师准备一些小工具,组织幼儿帮小树松土、浇水、拔野草,让小树快快长大。

  【活动评析

  一、设计思路

  在这个语言活动中,主要目标是激发幼儿爱护树木,让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同时了解小溪水由清变浑,又由浑变清的过程,从中懂得植树造林对河流的'影响,并结合近期电视、报纸报道的沙尘天气和发洪水的情况,让幼儿自由交谈植树造林的重要性,知道砍伐树木给自然界带来的危害,也给我们人类的生存带来困境,萌发爱树木爱河流的情感。

  二、效果分析

  幼儿非常喜欢本次活动,幼儿的思维一开始就非常活跃,他们说出了许多“小溪水变黄变苦”的原因,如垃圾乱扔、污水排放、乱砍树木、泥水被冲到小溪里等。通过分段欣赏故事,使幼儿较好地理解了故事情节和内容。中间穿插提问,不但给了孩子自由议论和扩展思维的机会,更激发了幼儿积极参与探索的积极性。在最后的交流讨论中,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说出砍树、拔树给环境造成的一些危害,并说出如何保护树木的方法,说明了本班幼儿已具有了初步的环保意识。

  附:《香甜的小溪》

  小兔家门前,有一条清清的又香又甜的小溪。小溪水突然变黄了,变苦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小兔沿着小溪水,朝上游走去。走呀走呀,小兔看见野猪和大象正在那儿拔树。你拔一棵我拔一棵,原来他们在比赛谁的力气大。一片树林快被他们拔光了。嗒嗒嗒!雨点儿落下来,把泥土冲进了小溪,小溪水变黄,变苦了……

  小兔跑过去大叫:“别拔了!你们毁掉了小溪水。”

  “这和小溪水有什么关系”野猪和大家问。小兔要大象和野猪自己去试试。大象走近小溪吸水,泥沙把鼻子堵住了,野猪跳进小溪洗澡,越洗越黄,像只泥猪了。

  野猪和大象又开始比赛栽树。小兔呢帮着背树苗。树栽好了,树长大了,小溪水又变清了,清清的,甜甜的。

  野猪和大象当上了护林员。谁要是去毁坏树林,得小心野猪的嘴巴和大象的鼻子。

  哗啦!哗啦!小溪水笑着,跳着,跑着……住在小溪两岸的动物们都爱唱一支歌:“我爱小溪水,小溪水爱我。”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知道秋天来了树叶的变化。

  2、能大胆的跟随老师一起朗诵儿歌,愿意表现自己。

  3、感受秋天的变化,喜欢秋天。

  4、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活动准备

  儿歌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秋天来了。

  二、出示儿歌的范例,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知道秋天来了树叶的变化。

  三、教师根据图片引导幼儿学习儿歌。教师有目的.的选择合适的句子加上相应的动作,帮助幼儿记忆儿歌。

  四、请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诵儿歌。

  五、请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一起朗诵儿歌个爸爸妈妈看。

  六、老师小结。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旋律,学习搓的动作,有节奏地随歌曲做动作。

  (2)体验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沐浴球若干,垫子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洗衣服》。 老师:“宝宝们,妈妈有一大堆的脏衣服还没洗呢,你们帮妈妈一起来洗衣服吧!”听音乐做动作。

  (2)感受并表现歌曲《洗刷刷》。 老师:“洗衣服好累啊,妈妈的脸上都是汗了,怎么办呢?”

  (3)欣赏教师示范,感受歌曲旋律。 教师拿沐浴球边唱边做洗脸动作。 老师:“妈妈是怎么洗脸的呀?谁来学学妈妈?” “真舒服啊,妈妈还想再洗一次,你们和妈妈一起来洗吧。”(学习搓的动作) “妈妈用什么动作表示真舒服啊?”

  (4)迁移生活经验,表现歌曲内容。 老师:“除了洗洗脸还可以洗洗哪里呢?”(头、手、脚、脖、胸等) 分别听音乐洗小手、洗小脚、洗前胸等。

  (5)集体表演歌曲,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老师:“今天天气真热呀,宝宝跟妈妈一起来洗个澡吧!”拿好沐浴球,做一遍。“前面洗干净了,后面的背还没洗干净,怎么办呢?”“妈妈有个好办法,我们转过身去,互相帮助着洗洗,跟旁边的好朋友说:‘请帮我一下吧!’”集体表演一次。

  (四)结束

  “让妈妈闻闻,恩,真香!让妈妈看看,恩,真白!我们都是干干净净的好宝宝!宝宝们,我们去休息一会吧。”

  (五)活动反思

  《洗刷刷》教学活动选材来自于幼儿的生活,因此幼儿对活动较感兴趣。活动中采用了静动交替,师生活动等教学方式,自然地进行有效整合,帮助幼儿提升经验,重点部分是和孩子们一起探索并发现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刷子,不同的刷子有着不同的作用,同时要借助肢体语言伴随音乐的.节奏来表现刷子使用时的动态。我采用了生活中富有情趣的音乐素材“嘻唰唰”,旋律鲜明的节奏,音乐欢快节奏明确,好让幼儿在表现刷子的特征中,更利于幼儿想象力以及表现欲的发挥。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用连点的方法画不规定图形,并均匀地涂上不同颜色。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大胆涂鸦,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一支记号笔、蜡笔、每人一张画有点的纸。

  活动过程:

  1、游戏找朋友

  师:“蒋老师有好朋友,我也有很多好朋友,我和李老师是好朋友,我和李啸雨是好朋友。我知道你们也有很多好朋友,你和谁是好朋友呢?

  师:“有了好朋友可真开心啊,现在我们一起来找朋友吧!”

  2、圆点找朋友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呀?圆点宝宝也想来找朋友了。

  师:“圆点宝宝们找朋友可有趣了,它们伸出小手,拉拉手、可以横着拉,可以竖着拉,也可以斜着拉,你拉着我、我拉着你,变成了神奇的形状,是什么呀?谁想来帮点点找朋友手拉手?

  师:“点点宝宝找到了朋友可高兴了,它还想找到更多的朋友,找呀、找呀、找呀找了好多好朋友。

  3、变“地毯”——分格涂色

  师:“圆点宝宝找到了好朋友它们想在彩色的地毯上跳舞,怎么变出彩色的地毯呢?一个格子涂一种颜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来涂.涂颜色时要注意从上往下或从左往右.请小朋友记住不能把颜色涂到其它框里,要涂的均匀,要有耐心。

  圆点宝宝和好朋友手拉手,在彩色的'地毯上开心的跳起了舞。

  4、幼儿作画

  师:小朋友那边还有很多圆点宝宝,它们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它们手拉手找朋友,再给它们变出漂亮的地毯,你们愿意吗?

  帮圆点找好了朋友再找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块面.把每个块面涂的满满的.

  教师在幼儿绘画时出现的错误即时纠正.

  5、欣赏作品

  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欣赏,看看图画象什么,说说自己用了哪些漂亮的颜色.说的好的小朋友给予肯定和赞赏。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进行5以内的数与量、量与量的匹配活动,掌握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2.了解雨天常用的雨具,并尝试根据雨具的两种特征(种类、颜色)同时进行排序。

  3.能按相应的数或量的提示进行单独或合作游戏,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云朵图片(上标数字)小雨滴若干呼啦圈(里面放数字卡片或雨点数量卡片,充当小水圈)幼儿活动材料数学P16页(雨衣雨伞雨鞋图片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声音导入,激发兴趣。

  1.这是什么声音?(教师播放打雷下雨录音)

  2.我们一起来听听看,下了几滴雨?(教师模仿雨滴声,如"滴答滴答",下了两滴雨;"滴答 滴答滴答"下了三滴雨……)

  二、云朵和雨滴

  1.数与量的对应。

  2. 出示云朵,请幼儿根据云朵上的数字,在云朵下面贴上相应数量的小雨滴。

  3.如图出示云朵和小雨滴,请幼儿根据小雨滴的数量在云朵上贴上相应的数字。如图2

  三、雨点和水圈

  1.小雨点落在地上,会变成了什么呢?(一个个小水圈)

  2.你觉得地上的这个小水圈会是哪为云朵妈妈身上落下来的呢?(小水圈的圈数与云朵上的`数字或雨滴数匹配)如图3

  3.请你来帮这些水圈宝宝都找到自己的云朵妈妈吧!

  四、游戏(一)踩水圈

  1.小水圈真好玩,谁想上来踩一踩?(请两位幼儿上前分别踩两个不同的水圈,如一个水圈内标有数字5,一个水圈内标4个小雨点)

  2.他们刚刚是怎么踩水圈的?为什么踩的不一样?各踩了几下?

  3.穿好我们的小雨鞋,我们一起来踩水圈吧!(幼儿自由选择雨圈踩一踩)

  (二)雨伞、雨衣来避雨

  1.(播放打雷下雨录音)下雨啦,赶紧找个地方躲起来吧!(幼儿自由躲到雨伞底下)

  2.发现雨伞上的秘密,学会看标志提示信息。(如雨伞上是数字5或者5个小雨滴,就请5个幼儿藏到这把雨伞下)

  3.如果个别幼儿落单了,无法组成雨伞上的数或量,教师可提醒幼儿穿雨衣来避避雨。(要求:一件雨衣下只能藏一个小朋友)

  五、收拾雨具

  1.天晴了,我们把手里的雨具都收起来吧!(请幼儿说说手上都有哪些雨具)

  2.按规律给红黄蓝三种不同的雨衣雨伞雨鞋排排队。(教师黑板上出示前半部分排序图,幼儿在作业纸上进行后半部分接龙排序)如:红雨衣黄雨衣蓝雨衣红雨衣黄雨衣蓝雨衣……(按颜色排序)红雨衣红雨鞋红雨伞红雨衣红雨鞋红雨伞……(按种类排序)红雨衣蓝雨鞋黄雨伞红雨衣蓝雨鞋黄雨伞……(按颜色和种类两种特征排序)

  六、结束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的:

  1、 初步认识空气和皮球的关系。

  2、 享受集体做游戏的乐趣

  3、 发展探索精神。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皮球、气球、打气筒。

  活动过程:

  1、出示未充气的皮球和充了气的皮球,让幼儿触摸和辨认,说一说它们两个有什么不一样。

  2、启发幼儿想办法怎样给未充气的皮球充气。

  3、老师示范用打气筒给皮球充气,让幼儿感受皮球在充气过程中的变化,并说说皮球为什么鼓起来了,里面有什么。

  4、老师再出示未充气的气球,请幼儿说说它的玩法。然后给气球充气,老师协助用橡皮筋把口扎紧,让幼儿尝试接抛气球。

  5、解开橡皮筋,放开气球,让它飞出去。(在这个阶段勿须深入解释,只当作一种游戏,引发幼儿的兴趣。)

  6、请幼儿也来玩放气球的游戏。给每位幼儿分发一个充了气的气球(不必充得太大),请幼儿用手捏紧,然后一起放开,看看谁的.气球飞得最远。

  总结分享

  请幼儿双手围圈,表现气球在充气过程中的变化。

  活动评价:

  1、对活动感兴趣,能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

  2、知道气球充气前后的变化。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小百科:鸟儿展翅一飞,直冲云霄。比喻平时没有特殊表现,一下做出了惊人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