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集锦【3篇】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逐步形成双的概念,初步尝试按鞋子的大小、颜色、外形等特点进行配对。
2.会听指令做游戏,养成自己摆放鞋子的良好习惯。
3.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双鞋子。
2.爸爸、妈妈、宝宝头饰各一个。
3.鞋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猜猜、摸摸袋子里面装的是什么?
二、出示鞋子,让幼儿观察鞋子宝宝的颜色、团等外形特征,感知一双的概念。
1.你们穿鞋子了吗?谁的鞋子好看?我来看看你的鞋子宝宝身上有什么呢?(引导幼儿观察小花纹)
2.你脚上有几只鞋宝宝?它们是一样的吗?
教师小结:我们都有两只鞋宝宝,它们的'颜色、花纹都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它们是一对好朋友,是一双鞋子。两只鞋子就是一双鞋子。
三、讨论理解
师:今天我也穿了漂亮的鞋子来。(出示老师穿的一只鞋子)
四、鞋子配对
五、根据标志进行分类活动
六、师生共同检查
八、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开放性的数学教学,生活化、游戏化的数学教学越来越为大家所接受。今天天我设计的数学活动《快乐数学》,是以闯关游戏贯穿于整个活动。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为了引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利用游戏寓教于乐,是幼儿最容易接受、最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而幼儿每一次“玩”,无形中就培养了灵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本次活动由于是闯关竞赛形式,因此整个活动幼儿都很快乐、积极,目标完成较好。但有一点不足之处:在第二关便应用题环节中,由于题卡准备较少,幼儿编题热情刚提起来,可题板没了,很多幼儿没有尽兴。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具准备一定要充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冬天里有哪些树落叶,有哪些树不落叶,了解两者的简单道理。
2.教幼儿初步懂得观察、分析、比较事物的方法,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知道树常绿和落叶的原因。
活动难点 提高幼儿观察、概括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常青树、落叶树的图片若干存入U盘。
2.常青树、落叶树的树叶若干。
3.有U盘接口的CD机、电视。
4.小鼠标娃娃和奇奇头饰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感知青树和落叶树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个小客人,它们给我们带来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一起来听听。
(教师讲述故事使幼儿理解常青树和落叶树)
小结:
落叶树:秋天天气慢慢干燥、树根喝的水少,树叶大而薄,失水快,树叶就变枯黄了,树叶就会慢慢的一片一片落下来。
常青树:常青树是因为树叶很厚,叶面上有一层象蜡一样的东西,保护着叶子中的水分,所以不怕太阳晒也不怕北风吹,有的树叶成针形,树叶面积小,水分不容易散发,这些树一年四季是绿色的,所以我们叫常青树。
观察、比较、感知常青树和落叶树
师:今天,我们的奇奇和鼠标娃娃不怕辛苦,带来许多常青树和落叶树的`图片,想考考小朋友们,认识他们吗?
(教师播放电视收集的各种青树和落叶树图片,让幼儿分辨它们是常青树还是落叶树。)
教师小结:重复再说一遍落叶树(梧桐树、杨树、柳树)和常青树(冬青树、柏树)落叶和常青的道理。
二、游戏活动玩“我来请你做游戏”
老师和小朋友一道拍手念儿歌一二三,三二一我来请你做游戏,请到谁谁就拿起桌上的树叶,向全体幼儿说出是什么树叶、外形特征、是常青树还是落叶树,为什么?
三、 结束
老师:边重复常青树的道理,引导幼儿接下句共同创编儿歌(儿歌:冬天到天干燥,树叶枯黄往下掉,杨、柳、梧桐是落叶树,我们大家要记牢。冬青树叶面积小,又有蜡衣失水少,一年四季都常青,冬季天寒不怕冷,绿衣威武显英豪.)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教学效果很不错,因为这些植物都是幼儿平时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幼儿不陌生,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运用动手、动脑、比较、观察、分析的同时获得答案,直观具体的教学方法,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他们对活动都非常感兴趣,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让他们积极愉快的学习,让幼儿充分感知和操作,既要再现幼儿的生活经验,又要有所提升。本课自始至终愉快积极,学习兴趣很高,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同时又为他们以后的创编提供了前提。
小百科:常青树是指以枝繁叶茂,四季常青的植物(如松柏类、冬青、桂花等),取常青树博大、青春、稳实的精神内涵,寓意为永生。冬季不落叶的树,就叫常青树。这类植物的特征主要是叶片呈针状、叶片有蜡质层以及耐旱的植物。比如:松柏、冬青、桂花等。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花生的多种用途。
2、初步学习花生壳贴花的简单方法,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学习用花生壳粘贴画的方法。
难点:能用多种粘贴方法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
花生壳、卡纸、水彩笔、白乳胶、棉签、教师范画
活动过程
1、导入,以谜语引出话题。
师: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猜一猜是什么?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 。”(花生)
2、出示花生,引导幼儿了解花生的特征。
(1)先让幼儿一人拿一个花生,观察花生上的小麻点。
(2)幼儿剥开花生,然后观察花生仁的形状、颜色。
3、通过提问,了解花生的'用途。
(1)花生有什么用?
(2)花生仁能做什么?
(3)花生壳能做什么?
4、教师出示范画,引导幼儿欣赏、观察,帮助幼儿了解、掌握花生壳的粘贴方法。
提问:(1)花生除了小朋友说的这些之外,还有什么用呢?
(2)请小朋友看看,老师用花生壳做了什么?
(3)你知道这些画是怎么做成的吗?
5、向幼儿简单介绍制作材料。
(1)出示制作材料:花生、卡纸、水彩笔、白乳胶、棉棒。
(2)让幼儿说一说制作时应注意什么?
6、幼儿自由创作粘贴画,教师巡视,提醒幼儿把画画得大一些,这样粘贴出的画更漂亮,鼓励幼儿创作出与别人不一样的作品。
7、幼儿作品欣赏。
幼儿互相欣赏,教师指导幼儿欣赏:谁的构图大,谁的粘贴均匀、牢靠等。
教学反思
通过《花生壳粘贴画》,不仅让幼儿了解到了秋天的农作物,还让孩子们知道有些废弃物是能够废物利用的,从中让幼儿体验用不同材料作画的乐趣,锻炼了幼儿手的灵活性和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在这节课中,通过以猜谜语的行式引出了“花生”,并让幼儿通过摸、看、观察,知道了花生壳的形状、颜色及用途,用欣赏、观察的方法帮助幼儿了解掌握花生壳的粘贴方法,作画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趣很高,看到自己完成的作品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但是在这节课中也有几点不足之处,需要在以后的课程中多加注意,如:粘贴时不均匀、牢固性不强、还有构图过大或过小的现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多让孩子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各项活动。
小百科:花生壳即为花生的果壳。花生果实为荚果,形状有蚕茧形,串珠形和曲棍形。壳的颜色多为黄白色,也有黄褐色、褐色或黄色的,这与花生的品种及土质有关。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安全教案_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01-13
幼儿园大班教案06-08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2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7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7-20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0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1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7-21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2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3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