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精品【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j q x三个声母,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初步掌握j q x和ü相拼时,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
3、学会j q x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准确拼读j q x开头的三拼音节。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下、洗、衣、服、鸡”5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6、会读、会认、会用词语:下棋、洗衣服、搭积木
教学重点:能够使学生掌握j q x和ü相拼的省略规则,并且明确j q x与u不能相拼。
教学难点:能够使学生掌握j q x和ü相拼的省略规则,使学生能够区分p―q的字形。
课时安排:2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学会j q x三个声母,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j q x与单韵母i的拼音。3、学习j q x与ü的拼音,知道j q x与ü相拼时,ü上两点省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认读6个韵母。比较u和ü的区别。声母 b-----d p------g 顺口溜念。
2、我们已经学了几个声母了?认读声母,哪几个声母读的时候要送气?(p t k)
(二)引出新课,提出要求。我们已经学了6个单韵母,13个声母。学会了拼读音节,帮助我们认字。今天我们学习第六课,还要学习3个声母,比一比,看谁最先学会,做到会读、会认、会写。
(三)教学声母j q x。 1、教学声母j。
(1)说: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一只鸡伸长脖子去啄头顶上的蝴蝶。)我们把“母鸡”的'“鸡”读得轻一点,短一点就是声母j。板书:j
(2)听:教师示范,学生边听边看。
(3)读:学生试读,齐读,开火车读。
(4)记:看看j像什么?(像一只伸长脖子的母鸡,上面的就像母鸡头上的蝴蝶。)
教顺口溜:鸡吃小虫j j j,竖弯加点j j j。(边念顺口溜,边书空j的笔顺。)
2、教学声母q。
(1)看图说话:图上画了什么?(七只气球在天上飞。)气球的“气”改成第声,读得轻短一些,就是声母q。
(2)听老师读j和q,有什么不同?(q要用力,是送气的。)教师领读、指名读、j―q对比读。
(3)q像什么?教顺口溜:气球拖线q q q,左上半圆q q q,像个9字q q q。
3、教学声母x。
(1)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
(2)教师领读,学生模仿。
(3)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它?(刀切西瓜x x x,像个叉叉x x x。)
(四)教学声母j q x与i的拼音。
1、出示j q x与i的拼音,学生自由拼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对比读:j―ji q―qi x―xi,说说有什么不同?(j q x是声母,读得轻又短,ji qi xi是音节,读得响而长些。)
(五)教学j q x和ü的拼音。
1、自由拼读:n―ü→nü j―ü→ju l―ü→lü q―ü→qu x―ü→xu 读一读,想一想,这些音节有什么不同?
2、指名拼读,谁能说说ü有什么不同?(n、l和ü相拼时ü不变,j、q、x与ü相拼时,ü上两点不见了。) 讲故事:j、q、x是非常调皮的三兄弟,u弟弟见了它们就害怕,不愿意和它们交朋友。小ü知道了,想去劝劝它们,可j、q、x三兄弟见了小ü就调皮地把小ü的两只眼睛蒙上,要小ü和它们一起捉迷藏。从此,小ü见了j、q、x,两点就不见了。出示:ju、qu、xu、问:被蒙上眼睛的是谁呀?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布老虎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花样繁多、流布广泛,表征着“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意义。民间常用“虎头虎脑”来形容一个孩子的朝气蓬勃、活泼可爱。我园地处江苏省苏州市蠡口街道。蠡口家具城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家具交易市场。我园很多幼儿的家长都从事家具生产与销售行业,与之相配套的布艺靠垫孩子们也司空见惯。布老虎靠垫上面造型稚拙可爱、色彩对比强烈的布老虎形象,容易引发大班幼儿的欣赏兴趣。我尝试从美术欣赏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幼儿循序渐进地感受布老虎靠垫装饰纹样中色彩鲜艳、形象夸张、图案对称等艺术特色,理解其中的吉祥寓意,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喜爱之情。
活动目标
1.通过主题欣赏、对比欣赏、多角度欣赏等形式,感受“布老虎”这种民间工艺的美术用色、对称装饰等特点,并能大胆、清楚地表述自己对“布老虎”装饰纹样的理解及喜好。
2.感受、理解中国传统工艺“布老虎”的民俗文化寓意。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布老虎”这种民间工艺的美术用色、对称装饰等特点,理解中国传统工艺“布老虎”的民俗文化寓意。
难点:能清楚、大胆地表述自己对“布老虎”装饰纹样的理解及喜好。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搜集关于“布老虎”系列(如布老虎玩具、布老虎衣服、布老虎鞋帽等)的实物或图片资料。
2.PPT教学课件、PPT背景音乐《琵琶语》。
活动过程
1.欣赏、感受“布老虎靠垫” 装饰纹样中的色彩美
(1)自主欣赏:感受布老虎的夸张造型与丰富色彩
师:今天,我带来了几个非常特别的小靠垫,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请你一边看一边想:这几个小靠垫特别在什么地方呢?你喜欢这几个小靠垫吗?为什么?
(2)交流与分享:自主欣赏后的审美感知和理解
师:谁来说一说,这几个小靠垫特别在什么地方呢甲
幼1:这几个小靠垫是用布头做的,上面有一只小老虎。
幼2:小老虎的头好大呀,真可爱,真好玩。
幼3:这几只小老虎很特别:老虎的头在下面,屁股和脚在上面,超级可爱。
师:你喜欢这几个“布老虎靠垫”吗?为什么?
幼1:花花绿绿的,颜色很好看,我很喜欢。
幼2:喜欢这几只小老虎,老虎头很大,牙齿都露出来了,样子很酷。
幼3:小老虎的头在下面,脚在上面,很滑稽,很可爱。
师:这几只花花绿绿的“布老虎”给你什么感觉呢?
幼1:这些花花绿绿的颜色,我觉得很热闹,很喜庆。
幼2:看了这几只小老虎,我心里感觉很高兴,非常快乐。
幼3:我觉得喜气洋洋的,好像快要过年了一样。
2.欣赏、感受布老虎靠垫装饰纹样中的对称美
(1)重点欣赏:感受布老虎靠垫的对称装饰
a.重点欣赏照片①。
师:你喜欢这只“布老虎”身上的哪一种花纹?请你说出喜欢的理由。
师:这只“布老虎”身上哪些地方是一模一样的呢?
引导幼儿重点关注“布老虎”五官花纹特点:各种彩色线条,有直线、虚线、斜线、折线;鼻子上的花朵纹样是桃花;布老虎五官排列、花纹排列呈“左右对称”的装饰布局。
引导幼儿关注“布老虎”四肢的花纹特点:靠垫四角花纹是扇形图案、小草纹样,这四个角也是布老虎的四肢;布老虎的上肢、下肢也是按“左右对称”的规律装饰的。
b.简略欣赏照片②、照片③、照片④。
师:请你仔细观察一下,第2只、第3只、第4只布老虎,它们身上的装饰花纹都有什么特点?
幼1:后面的小老虎也是左右对称的,眼睛对称、耳朵对称、牙齿也是对称的。
师:“布老虎的五官是对称的",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吗?
幼1:是的,布老虎的'五官是对称的。
幼2:小老虎眼睛、眉毛上面的花纹都是对称的,鼻子上面的花纹也是对称的。
幼3:小老虎身体上所有的花纹都是对称的,颜色一样,大小也是一模一样的。
师:是的,小老虎五官形状、花纹大小、花纹颜色都是一模一样的,它们都是左右对称的。
师:大家一起来看这4只布老虎。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4只布老虎的后背上,都有一个相同的装饰图案,这是什么图案呢?
幼1:这个图案我认识,是一个字,是“福气”的“福”字。
幼2:边上还有花朵呢,这些花朵也是左右对称的。
师:谁知道布老虎后背上的这个“福”字,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幼3:我知道了,这只小老虎能带来福气,就是这个意思。
幼4:小老虎是吉祥物,会保佑孩子们健康长大的。
评析:这个欣赏环节。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中聚焦、放大、拉幕、画笔勾勒等便捷操作功能,进行直观操作与形象演示,幼儿讲到哪里,教师电子笔就点到哪里,帮助幼儿直观、形象地理解“左右对称”的纹样装饰规律。
(2)对比欣赏:进一步感受布老虎靠垫的对称装饰布局
师:我还带来了另外2只布老虎靠垫,请你看一看,这2只布老虎靠垫和刚才我们看到的4只布老虎靠垫有什么不同?
幼1:刚才的布老虎靠垫上面只有一只小老虎,这2只布老虎靠垫上面各有两只小老虎。
幼2:刚才的小老虎的头是在下面的,这两只小老虎的头是在旁边(左右两边)的,真有趣。
师:前面我们看到的布老虎靠垫只有一个老虎头,叫“单头虎”。这只布老虎靠垫因为有两个老虎头,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双头虎”。
师:谁来说一说,“双头虎靠垫”是用什么方法来装饰的呢?(左右对称、上下对称。)
评析:这个欣赏环节。教师可以借助翻照片查看器”功能,将第5只靠垫、第6只靠垫的照片进行90度、180度或360度旋转式“多角度对比”观察与欣赏。有助于幼儿充分感知、透彻理解民间装饰纹样中“左右对称、上下对称”等常用装饰方法。
3.感受、理解布老虎靠垫装饰纹样中的寓意美
师:生活中,你看到过这样的小靠垫吗?这样的布老虎靠垫有什么用处呢?
幼1:妈妈带我去家具城买家具的时候,我看见过的,是放在床上的。
幼2:小老虎靠垫还可以放在沙发上面,当成沙发靠垫,客人们肯定会喜欢的。
幼3:后面那两个长长的、有两个老虎头的靠垫,是小孩子用的小枕头。
师:“布老虎靠垫”是专门给谁用的呢?
幼1:是专门给小宝宝用的。
幼2:是大人买给宝宝的,因为小老虎很可爱。
幼3:我属小老虎,我家里就有一个这样的小枕头,我很喜欢这个小老虎枕头。
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为什么要买“布老虎靠垫”这样的礼物送给宝宝呢?
幼1:小老虎很漂亮,所有的小孩子都喜欢。
幼2:我也是属老虎的,小老虎很厉害的,其他小动物都不敢欺负它。
幼3:小老虎很强壮,大人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
教师小结:布老虎靠垫又好看、又实用,这样的礼物孩子们肯定会喜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送给孩子们这样的礼物,是希望孩子们也能像小老虎一样虎头虎脑、健康又活泼。“布老虎”就像是孩子们的一件小小吉祥物,寄托了大人们最美好的愿望与祝福:希望自己的孩子活泼、健康、茁壮成长。
活动延伸
1.请家长收集“布老虎”系列物品,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有关“布老虎”系列物品的来历及“布老虎”所蕴含的民俗文化。
2.在美工区提供水彩笔和各类浅色沙发边角皮料制作而成的“皮靠垫”,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刚刚学到的“左右对称、上下对称”等民间装饰纹样的装饰技能与方法,鼓励并支持幼儿创作“皮老虎靠垫”,进一步提升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及艺术表现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目标:
1、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能用语言、肢体动作表达自己对傣族舞的美的感受。
2、能大胆创作,用长卷画的形式表现傣族姑娘的优美姿态。
3、体验创造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长卷画背景、《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一段傣族舞、课件
过程:
一、欣赏音乐
师:1、今天我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请大家欣赏一下。
问: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这首音乐是用葫芦丝吹奏的,名字叫《月光下的凤尾竹》。
这美妙的音乐,好象带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小结:傣族姑娘生活在美丽的西双版纳,她们能歌善舞,在柔和的月光下,围着凤尾竹,翩翩起舞。
2、瞧:美丽的傣族姑娘来了。
二、发现傣族穿着、打扮的特色,为构图埋下伏笔。。
1、傣族姑娘美吗?你觉得她什么地方很美?
发髻、筒裙、图案
2、这儿还有两件漂亮的傣族服装呢:重在欣赏服饰图案。
三、教师跳傣族舞。
师:穿上漂亮的傣族服饰,来跳一段好看的.傣族物吧。
1、师:傣族姑娘在模仿谁在跳舞吗?
小结:能歌善舞的傣族人生活在美丽的西双版纳,那里有许多美丽的孔雀,傣家姑娘喜欢学着孔雀来跳舞。
2、幼儿学一学孔雀的动作。
师: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只美丽的小孔雀,
师幼一起做理理羽毛、喝水动作
师:休息一会儿,我们来欣赏一下小孔雀漂亮的舞姿:手、身体形状
小结:这是傣族舞中最漂亮的动作,小孔雀挺起胸、尾巴高高翘起,身体呈“S”形,这个动作叫“三道弯”。
师:小孔雀,我们一起来把最漂亮的动作摆一摆。
四、师幼一起跳舞
师:小孔雀,我们一起听着好听的音乐跳起来吧!
师:这只小孔雀跳得真漂亮、动作真优美;我们两个一起来跳吧;这个造型真好看!
五、幼儿创作:跳着跳着,天色晚啦,月亮慢慢地升起来,晚风吹拂着月光下的凤尾竹,篝火晚会开始啦!傣族姑娘盘起高高的发髻,穿起长长的筒裙,小朋友,赶快拿起你们的画笔,把你们优美的舞姿画下来吧!
六、活动结束:让我们听着优美的音乐跳起来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复述故事,丰富词汇“乐滋滋,神气”。
2、 懂得不能骄傲,不能欺负弱小的道理
3、积极参与故事情节的讨论,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5、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
在活动中,我把在游戏情节中理解故事内容,懂得不能骄傲,不能欺负弱小的道理设为教学重点。根据大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用比较完整的语言复述故事设为难点。
活动准备
在活动中,我把在游戏情节中理解故事内容,懂得不能骄傲,不能欺负弱小的道理设为教学重点。根据大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用比较完整的语言复述故事设为难点。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导入活动
诗歌是幼儿最喜欢的一项活动,是表现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用大家熟悉的.《咏鹅》导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出大白鹅这个重要的角色。
师:小朋友们,你们刚才背了这首诗,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这首诗歌是说的谁呀?那谁又能说说大白鹅长什么样子呢?(请个别幼儿说说)说的同时,老师出示图片(大白鹅)。
师:那谁愿意表演一下鹅大哥走路的样子呢?其余幼儿跟着学,让幼儿在看看,学学,做做的过程中加深对鹅大哥的了解,为下面理解故事做好铺垫。
教师小结:鹅大哥的特点: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头上有顶红色的帽子。鹅走路,总是昂着头,挺着胸,仰着脖子,一摇一摆,很高傲的样子(用一个词形容,神气)
二、出示课件《鹅大哥出门》,幼儿理解故事
1、让幼儿猜想
有一只神气的大白鹅,长得很漂亮,可是后来怎么变成了大黑鹅呢?这是为什么呢?
2、出示课件《鹅大哥出门》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3、师问:小朋友们,假如我就是鹅大哥,谁可以告诉我,我为什么变成了大黑鹅呢?请幼儿回答,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老师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原来是鹅大哥太骄傲,太神气了,从而突破了教学重点,懂得不能骄傲,不能欺负弱小的道理。
三、按照故事情节依次出示动物头饰,老师讲述故事(教师操纵角色头饰,教幼儿学讲故事)
老师讲完后提问:
我大步往前走,第一次遇见了谁?说了什么?
鹅大哥看见自己的倒影心里怎么样?它是怎么说的?(理解乐滋滋)
后来我又遇见了谁?说了什么?
我是怎样变成大黑鹅的?
用形象的头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跟着老师讲述角色的对话,锻炼幼儿的胆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四、分角色游戏
让幼儿戴上头饰扮演角色,在游戏中学会复述故事,在情景中体验游戏的乐趣。通过以上环节,突破了用语言复述故事的难点。
五、活动延伸
通过这个故事,教育幼儿在现实生活中,不能骄傲自大,不能向大白鹅一样,在与人交往中,学会使用礼貌用语,与人友好相处。
六、结束部分
让全体幼儿随琴声学大白鹅走路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教学目标合理可行,教学过程层次分明,层层递进,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教富有亲和力,感召力。在教学中,我始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让幼儿成为主导者,让他们自由表演鹅大哥的语言及动作,自由讲故事,整个活动让他们自由主动的参与,我发现这样子他们学习积极性特高,课堂气氛热烈,最后,让幼儿明白, “做人做事要谦虚,不能太骄傲的道理”。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发扬优点,积极创新,处处体现个人的教学特色。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大班正在进行《我们的城市》主题活动,要让幼儿参与到建构“和谐城市、文明社会”中,不仅要让幼儿认识城市的建筑、变化和发展,同时还要知道从自己做起,做一个文明好学、乐于助人的人,提高自己和周围人的文明意识,这样才能让城市更加美好。
公益广告《和谐城市,心灵乐章》宣传的就是这种精神,于是我截取了其中的四个片段,让幼儿通过亲身感受、影片配音等方式来讨论、体验、感受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温暖,通过对广告片中事情的观察和讲述,来体验帮助别人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事情经过,体验事件中人物的感受,愿意根据图示大胆讲述。
2、愿意帮助周围的人,知道帮助别人能带来快乐。
活动准备:
公益广告视频片断、与视频内容有关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和谐城市,心灵乐章》
1、你看到了什么?发生了几件事?
2、教师提供图片,请幼儿将手中的图片和与之有关的事情粘贴到一起。
二、再次逐图播放视频短片,师幼交流讨论:
1、通过观察,说说第一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先请幼儿尝试讲述画面,再通过踮起脚尖拿东西的'动作体验视频中人物的感受,从而理解需要帮助的心情。
2、看他们在干什么?有没有说话?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请幼儿根据短片的经过,为短片中的人物配音。
提问:两位外国朋友要感谢谁?可凡叔叔要感谢谁?为什么?
3、发生在什么天气?在哪里?
请幼儿观察,有几个人,几把伞?
她上车了,为什么还要下来?伞是怎么利用的?阿姨把伞放在什么地方?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4、奶奶遇到了什么困难?阿姨是怎么帮助她的?
请小朋友根据图示,告诉奶奶垃圾是怎么分类的?
除了图示,还可以有什么方法区分垃圾?
三、出示笑脸图片,请幼儿讨论和哪件事情有关系。
教师小结:得到帮助的人很开心,帮助别人也会得到快乐,我们一起做一个帮助别人的人,做一个快乐的人。
四、活动延伸:
将自己帮助别人的事情或得到别人帮助的事情讲给同伴听,说说自己的感受。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知道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能根据老师的提示和引导对画面的内容大胆地进行讲述,活动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参与热情,我通过复述法、体验法、创编法让幼儿参与到讲述画面所表现的故事中,收效不错,目标基本达成。 但是在进行活动中也存在不足之处,视频的清晰度不够,幼儿在垃圾分类中不能够清晰地分辨出接近的颜色,所以在寻找不同的区分方法时,没有过多的关注颜色的差异,减少了幼儿自主探究的机会。在下次准备材料时,要注意提供材料的准确性。在雨天视频中,对幼儿的提问欠精炼,问题多,冲淡了要突出的重点,所以,在教师的有效提问上还应多多学习,使问题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的思路,更好的完成目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绿色食品标志,知道绿色食品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健康食品。
2、使幼儿知道只有有了干净的水源、环境,纯净的空气,才会生产更多的绿色健康食品。
3、激发幼儿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ppt课件:绿色食品
活动过程
一、课件演示
1、请幼儿仔细观察标志上的图案,说说像什么?
2、了解绿色标志的意义
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组成,即上方的太阳变体,下方的植物叶片和中心的蓓蕾,
分别代表了生态环境、植物生长和生命的希望。三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
3、讨论:什么是绿色食品
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4、绿色食品的特征
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
5、幼儿操作:绿色食品、非绿色食品分类。
找一找,把绿色食品放在一个筐里,把非绿色食品放在一个筐里
进一步加深对标志的认识。
二、了解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
1、观看课件讲述:怎样才能生产出绿色食品?
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禁用或限制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添加剂等
生产资料及其它有害于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物质,并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
2、说一说这些地方生产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加工成为绿色食品?
(1)奶牛在黑烟冲天的工厂旁的草地上吃草,提问:这里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绿色食品?
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2)农田里用脏水浇灌,旁边也有黑烟。
提问:这农田里生产的东西能加工成绿色食品吗?为什么?
(3)山清水秀风景地。
提问:这里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绿色食品?为什么?
3、只有有了干净的水源、纯净的空气有了树木、草地的保护才会生产出更多的绿色食品,
我们就可以吃到更多的绿色食品,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三、怎样创造绿色环境
1、讨论: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环境被污染的现象? 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2、争做绿色小卫士 幼儿相互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和同伴说。
引导幼儿相互交流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想法。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安全教案_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01-13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7-20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0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1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7-21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2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3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4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7-24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7-27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