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幼儿教案>小班社会绘本我爱幼儿园教案

小班社会绘本我爱幼儿园教案

时间:2023-12-16 08:51:09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班社会绘本我爱幼儿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社会绘本我爱幼儿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社会绘本我爱幼儿园教案

小班社会绘本我爱幼儿园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收口一致的点数"6"以内的数,知道"1"和"许多"的区别。

  2、体验物体"由变小""由多变少"的规律。

  3、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

  1、号绘本《吃什么呢?》、幼儿人手一份小号绘本《吃什么呢?》。

  2、苹果、枣子、饼干、香梨等,数量五到六个不等。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阅读。

  1)师:今天,老师带了一本新的绘本,小朋友自己先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的`往后翻看。

  2)幼儿再有阅读,师巡回知道并提问。

  2、幼儿讲述自己看到的绘本内容。

  师:在绘本里面,你们都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师逐一出示图片)

  1)象:有几只象?它在干什么?

  嘴巴里面有几个苹果?盘子里面有几个苹果呢?

  师:甜甜的的苹果真好吃呀!象唔嘛唔嘛,一口一口吃的好开心。

  2)小猪:几只小猪?在吃什么?

  手上有几个?盘子里面有几个?(请幼儿上台数一数)

  师示范数。幼儿个别数。

  3)小兔:几只小兔?他们在吃什么?

  小白兔的手上有几块西瓜?盘子里面有几块?

  师:手上有三块,盘子里面也有三块。那这一幅图画里面一共有几块西瓜呢?我们一起数一数吧。

  4)小朋友:在干什么?有些什么好吃的?有几样好吃的东西呢?

  随机教育:小朋友啊呜啊呜吃的好开心啊。他有没有挑食呀?没有,而且吃的很干净。他是一个不挑食、讲卫生的好宝宝,我们要向他学习。

  3、师幼共同阅读。

  1)师:这本绘本讲的是小动物们和小朋友吃东西的故事,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吃什么呢?》

  师幼共同手指点读《吃什么呢?》

  2)幼儿跟随老师一页一页地往后翻阅。

  P3提问:在这一页里面藏着一个小秘密,请你们来找一找哦。

  师引导幼儿范县苹果越来越小的规律。

  3)游戏:《吃苹果》

  4)师幼共同寻找在其他小动物里面藏着的小秘密。

  4、品尝各种食物。

  师: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好吃的,猜一猜是什么呢?

  (苹果、枣子、饼干、香梨等,数量五到六个不等)

  师幼共同品尝,体验游戏的快乐。

小班社会绘本我爱幼儿园教案2

  【设计意图】

  幼儿从家庭来到幼儿园以后,对陌生的环境可能会产生恐惧,会出现不愿来园。为了助幼儿尽快熟悉并适应幼儿园生活,特设计此活动,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的喜爱之情,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幼儿园生活

  2、能开心来园,乐于与同伴游戏

  3、积极的参与活动,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我不要》;音乐…个圆圈走走》;布偶小兔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唤起积极情感

  师:今天,樱桃老师和小朋友们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个圆圈走走》

  二、分享绘本故事《我不要》

  1、出示小兔子玩偶,引出绘本故事

  2、出示第一张幻灯片

  师:小朋友们,故事中小兔妈妈说小兔子要去幼儿园了,小兔子愿不愿意呀?

  师:那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继续往下看吧!

  3、以此方式逐个播放图片,进行讨论

  小结:小兔在幼儿园里和小朋友一起游戏,一起画画,一起上课,还一起睡觉,他在幼儿园很开心,那小朋友们是不是也和小白兔一样在幼儿园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呢(是)那我们也要跟小白兔一样喜欢上幼儿园,以后能开开心心的来幼儿园并能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游戏哦!

  三、游戏《找朋友》

  小兔子在操场等我们和它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我们快去找它吧!

  【活动延伸】

  让父母和孩子在家阅读绘本《妈妈心,妈妈书》,来园与同伴分享。

  活动思:

  教师带领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通过走走看看使孩子们知道幼儿园的布局,从而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园的设施,喜欢幼儿园。在设计整个活动时,画一画幼儿园有一定的难度,幼儿不会用绘画的形式画出幼儿园,在今后的活动中注意孩子的实际水平。

《小班社会绘本我爱幼儿园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班社会绘本我爱幼儿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04-01

幼儿园小班的绘本故事教案02-22

关于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06-16

小班幼儿绘本教案02-22

幼儿园小班绘本好饿的小蛇教案01-29

托班绘本活动教案:我爱幼儿园03-06

幼儿园社会小班教案12-03

幼儿园绘本教案10-31

幼儿园小班《爱妈妈》教案08-25

幼儿园小班爱妈妈教案09-04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小班社会绘本我爱幼儿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社会绘本我爱幼儿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社会绘本我爱幼儿园教案

小班社会绘本我爱幼儿园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收口一致的点数"6"以内的数,知道"1"和"许多"的区别。

  2、体验物体"由变小""由多变少"的规律。

  3、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

  1、号绘本《吃什么呢?》、幼儿人手一份小号绘本《吃什么呢?》。

  2、苹果、枣子、饼干、香梨等,数量五到六个不等。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阅读。

  1)师:今天,老师带了一本新的绘本,小朋友自己先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的`往后翻看。

  2)幼儿再有阅读,师巡回知道并提问。

  2、幼儿讲述自己看到的绘本内容。

  师:在绘本里面,你们都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师逐一出示图片)

  1)象:有几只象?它在干什么?

  嘴巴里面有几个苹果?盘子里面有几个苹果呢?

  师:甜甜的的苹果真好吃呀!象唔嘛唔嘛,一口一口吃的好开心。

  2)小猪:几只小猪?在吃什么?

  手上有几个?盘子里面有几个?(请幼儿上台数一数)

  师示范数。幼儿个别数。

  3)小兔:几只小兔?他们在吃什么?

  小白兔的手上有几块西瓜?盘子里面有几块?

  师:手上有三块,盘子里面也有三块。那这一幅图画里面一共有几块西瓜呢?我们一起数一数吧。

  4)小朋友:在干什么?有些什么好吃的?有几样好吃的东西呢?

  随机教育:小朋友啊呜啊呜吃的好开心啊。他有没有挑食呀?没有,而且吃的很干净。他是一个不挑食、讲卫生的好宝宝,我们要向他学习。

  3、师幼共同阅读。

  1)师:这本绘本讲的是小动物们和小朋友吃东西的故事,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吃什么呢?》

  师幼共同手指点读《吃什么呢?》

  2)幼儿跟随老师一页一页地往后翻阅。

  P3提问:在这一页里面藏着一个小秘密,请你们来找一找哦。

  师引导幼儿范县苹果越来越小的规律。

  3)游戏:《吃苹果》

  4)师幼共同寻找在其他小动物里面藏着的小秘密。

  4、品尝各种食物。

  师: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好吃的,猜一猜是什么呢?

  (苹果、枣子、饼干、香梨等,数量五到六个不等)

  师幼共同品尝,体验游戏的快乐。

小班社会绘本我爱幼儿园教案2

  【设计意图】

  幼儿从家庭来到幼儿园以后,对陌生的环境可能会产生恐惧,会出现不愿来园。为了助幼儿尽快熟悉并适应幼儿园生活,特设计此活动,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的喜爱之情,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幼儿园生活

  2、能开心来园,乐于与同伴游戏

  3、积极的参与活动,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我不要》;音乐…个圆圈走走》;布偶小兔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唤起积极情感

  师:今天,樱桃老师和小朋友们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个圆圈走走》

  二、分享绘本故事《我不要》

  1、出示小兔子玩偶,引出绘本故事

  2、出示第一张幻灯片

  师:小朋友们,故事中小兔妈妈说小兔子要去幼儿园了,小兔子愿不愿意呀?

  师:那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继续往下看吧!

  3、以此方式逐个播放图片,进行讨论

  小结:小兔在幼儿园里和小朋友一起游戏,一起画画,一起上课,还一起睡觉,他在幼儿园很开心,那小朋友们是不是也和小白兔一样在幼儿园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呢(是)那我们也要跟小白兔一样喜欢上幼儿园,以后能开开心心的来幼儿园并能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游戏哦!

  三、游戏《找朋友》

  小兔子在操场等我们和它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我们快去找它吧!

  【活动延伸】

  让父母和孩子在家阅读绘本《妈妈心,妈妈书》,来园与同伴分享。

  活动思:

  教师带领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通过走走看看使孩子们知道幼儿园的布局,从而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园的设施,喜欢幼儿园。在设计整个活动时,画一画幼儿园有一定的难度,幼儿不会用绘画的形式画出幼儿园,在今后的活动中注意孩子的实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