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幼儿教案>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

时间:2024-01-29 17:04:03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10篇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1

  活动目的:

  1、能够听小朋友说中秋怎么过的。

  2、能够自己说出自己的中秋节怎么过的。

  3、体会讲述自己的快乐的乐趣。

  4、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5、知道中秋节是几月几号。

  活动准备:

  刚过的中秋节。

  活动重难点:

  认真听其他小朋友讲话,以及流畅清楚的说出自己的中秋节。

  活动过程:

  一、老师讲述自己的中秋节。

  小朋友们这个中秋节过的开不开心呀?老师这个中秋节过得可开心了。小朋友们小嘴巴闭闭好,听一听老师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

  二、提问

  好啦,老师的中秋节就过完啦,小朋友们还记得老师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吗?来,XX你说说。

  恩,记得真好。那么,接下来,老师就要请小朋友们来讲一讲自己是怎么过的中秋节啦。同样的,小朋友讲的时候,其他的小朋友,我们要闭上我们的.小嘴巴,竖起我们的小耳朵,认认真真的听,之后老师还会问问题的哟。

  三、小朋友讲述自己好玩的中秋节。

  那么,老师倒数321,最先举起小手的小朋友,就最先来说一说自己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

  四、总结,结束课程。

  哎呀,小朋友们的中秋节过得可真丰富呀。那么,中秋过完啦,现在,我们要把心收回幼儿园来啦。让我们一起出去玩滑梯吧!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幼儿自带月饼,PPT

  活动过程:

  一、儿歌引出中秋节

  1、《小小的船》月儿弯弯,像只小船,摇呀摇呀,越摇越圆。

  月儿弯弯,像个银盘,转呀转呀,越转越弯。

  2、理解儿歌里的内容(1)儿歌里的船,真的是一艘小船吗?(不是)(2)那指的是什么呢?(月亮)(3)出示图片(月亮),小朋友什么时候能看见月亮,都看见过它吗?(夜晚,看见过)那月儿是什么样子的呢?当月亮变圆又是什么时候呢?

  二、介绍节日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三、欣赏故事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四、谈话品尝:

  1、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

  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

  (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我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

  (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

  (3)幼儿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乐曲《春江花月夜》,边听音乐边分享月饼,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3

  教育目标

  1.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以及一些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的热闹氛围。

  3.通过学习,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思维能力。

  学习目标

  1、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接触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并对之感兴趣。

  2、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表现的情趣,知道月亮在任何有水的地方和透明的玻璃上都会出现映像。

  3、通过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知道月亮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时圆时缺,培养幼儿爱科学、爱探索的的情感。

  4、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知道3、4、5表示的数量,培养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5、欣赏有关月亮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感受作品的有趣和奇妙。

  6、发动幼儿、家长一起收集有关中秋节风俗习惯的资料,培养幼儿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7、通过猜想和画"月亮上有什么?"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并让幼儿讲述自己图画的内容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环境布置

  1、展示幼儿在节前观察月亮、绘制出的"月亮变化册"。

  2、在语言去投放相关月亮知识的图书。

  3、悬挂灯笼,水果图案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家长工作

  1、家长帮助搜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并提供给大家分享。

  2、为这次主题活动准备一些月饼盒。并与幼儿一起做一个灯笼,最好是共同制作的。

  3、督促幼儿节前节后连续观察月亮,并记录月亮的变化。

  4、关注主题活动的.进展,及时协助主题活动的展开。

  5、有时间带幼儿在有月亮的夜晚赏月。

  学习内容第一周

  活动实例活动一

  中秋的来历活动形式

  集体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知道为什么要过中秋节,什么时候开始过中秋节。

  2、幼儿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来收集资料,并学会分享交流资料。

  活动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以及一些中秋节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那些节日吗?

  二、向幼儿介绍中秋节,包括时间,来历。

  1、教师请幼儿介绍,并请其他幼儿倾听从中知道了哪些,与别人有哪些不同。

  2、教师介绍自己的材料,使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三、扩展幼儿经验,并介绍中秋节的习俗,让幼儿了解更多。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中秋要吃什么吗?

  师:除了吃月饼,我们还干什么呢?

  四、教师像幼儿介绍获取资料的方法。

  师:"呀,小朋友了解那么多知识,那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

  1、幼儿交流自己获取知识的渠道。

  2 、教师帮助幼儿总结从哪获取知识:方法及渠道。

  五、活动延伸

  1、幼儿继续搜集各种各样的月饼

  2、幼儿尝试制作月饼六、活动结束,幼儿回家向家长分享今天的所得。

  活动二月亮婆婆喜欢我

  涉及领域:音乐

  活动目标:

  1、通过哼鸣摇篮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通过字卡和游戏等初步理解、记忆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通过唱衬词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唱法,体验合作的快乐。

  3、感受傣族歌曲独特的风格。

  活动准备:

  字卡一套(月亮婆婆、喜欢我、洒、摸、走和停各三张)星星卡片七张,每张两个小星星。

  磁带、录音机、钢琴活动过程:

  一、哼鸣摇篮曲,感受傣族风格歌曲的旋律。

  1、我想做你们的妈妈,你们愿意做我的宝宝吗?(愿意)妈妈的手就是摇篮,摇篮摇,宝宝要随着妈妈的摇篮怎样啊?(摇)妈妈的手摇到哪里你的身体就要晃到哪边。

  2、睡在妈妈摇篮里舒服吗?可是妈妈看到宝宝的眼睛还睁着呢,妈妈的手摸到谁,谁就要睡着。

  3、妈妈摇摇篮时,你听到什么声音了?请宝宝们也来唱摇篮曲哄妈妈睡觉。

  二、用字卡引出歌曲,学唱歌曲。

  1、刚才我们睡着了,想想谁会透过窗户来看我们睡觉呢?我们假装睡着,听听是谁来看我们?(老师清唱)2、提问:

  (1)谁来看我们了呢?为什么要来看我们?出示字卡"月亮婆婆"、"喜欢我"。

  (2)怎么喜欢我的呢?唱第二句,幼儿回答,出示"洒"、"摸",并做动作帮助理解和掌握。

  (3)月亮婆婆这么喜欢我们,还和我们做游戏了,做了什么游戏?仔细听,唱歌曲后半部分,问:玩什么游戏了?走和停算一次,玩了几次呢?边唱边贴。

  3、我们来唱一唱,用歌声表达月亮婆婆对我们的喜欢。

  4、月亮婆婆说你们真能干,现在晚上要用什么声音唱?

  5、真好!一点也没影响到别人,那白天用什么声音唱呢?

  6、月亮婆婆说谁唱的好听,她就去摸摸谁?

  7、小朋友唱得真动听,月亮婆婆想要和我们做游戏了,交代游戏规则:被月亮婆婆摸到的小朋友,在我的后面排队,月亮婆婆做什么动作你就跟着做什么动作。

  三、用唱衬词的方法学习简单的二声部演唱

  1、刚才声音大了点,把谁吵醒了?出示卡片"星星",问:星星会干吗?

  2、你听听星星会在歌里的什么地方眨眼睛?老师的手会在相应的地方做眨眼的动作。

  3、你听到星星在什么地方眨眼睛了,就把星星送到哪里?错误时再听一遍,问:有没有发现问题?

  4、我们遇到小星星的地方做什么动作?(眨眼)每一次连续眨几次眼?

  5、刚才小星星眨眼睛的时候你听到什么声音了?你喜欢用什么声音?

  6、月亮婆婆的地方我来唱,小星星眨眼的地方你们唱。

  7、非常棒!声音唱得很整齐,还可以用什么声音唱?

  8、真好听!可月亮婆婆有想法了,月亮婆婆就一个人声音太小,小星星那么多人,声音不均衡,怎样就可以均衡了呢?老师来做指挥,你们都是小小歌唱家这一半唱月亮婆婆,那一半唱星星。

  9、这遍的声音均衡多了,月亮婆婆没意见了。

  四、夜深了,小朋友也累了要睡觉了,让我们静静的听着音乐做个好梦吧!老师边唱边抚摸每一个孩子的头。

  活动三静夜思涉及领域:语文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了解古诗的含义,清晰地发好"光"、"霜"、"乡"的音。

  2.能够背诵古诗,同时感受古诗美的韵律。

  3.理解词语:"举"、"霜"、"故乡"。

  活动准备:

  1.打印的古诗一首,《静夜思》图片两张2.刚过了中秋节,幼儿知道中秋节有团圆的意思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介绍古诗的名字是:静夜思(1)师:小朋友,画面上有什么?画上的人怎么样?他的表情是怎样的?

  (2)教师介绍诗人李白,让幼儿了解他是唐代诗人,写了很多好听的古诗。

  (3)教师小结:《静夜思》就是讲了李白在宁静的夜晚思念自己家乡的事情。

  2、教师朗诵古诗,幼儿欣赏。

  (1)师:在古诗中你听到了什么?

  (2)教师逐句理解古诗的含义: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好像是一层寒霜。抬起来望着天空中那圆圆的月亮,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家乡。让幼儿感受到古诗中美的意境。

  3、学习古诗《静夜思》

  (1)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朗诵古诗。

  (2)教师逐句教幼儿朗诵,提示幼儿发清楚"光"、"霜"、"乡"的字音,感受诗歌中的韵律。

  (3)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受欣赏和感知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

  4、启发幼儿为古诗创编动作,并进行朗诵表演。

  活动四嘟嘟龙买水果涉及领域:数学活动目标1、通过学习,感知5以内属于凉的关系。

  2、巩固幼儿对5以内数量的认识。

  3、发展幼儿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1到5的数字卡片。五种不同味道的月饼图片。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按数字拍手。教师拍手,让幼儿回答拍了几下,答对了就把相应的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二、巩固对5以内数量的认识1、让幼儿准确的认读1到5这几个数字。

  2、出示月饼图片,贴上相应的数字。(幼儿完成)三、玩买水果游戏。

  1、介绍游戏规则。

  师:小朋友们,老师现在饿了,想去买月饼吃。可是老师想小朋友帮我买。老师要什么味道的,小朋友就帮我拿什么,好不好啊?

  2、开始游戏。

  四、找找生活中的数字1、让幼儿找找教师的墙壁上那些与数字有关呢?

  2、引导幼儿说一说,1、2、3、4、5还可以表示什么。(如:音乐简谱中表示音符)

  五、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中秋佳节是我们中国一个传统的重大节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孩子们观赏月亮,品尝月饼,学习分享的大好时机。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4

  教学目标:

  1、尝试用团圆、压扁的方法制作“月饼”,并用辅助材料印出花纹。

  2、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准备:

  1、油泥、泥工板、塑料娃娃各一个,小盘子六只。

  2、幼儿玩超市游戏用的货架。

  3、幼儿认识月饼。

  教学过程:

  1、由故事导入课题,引起制作“月饼”的兴趣。

  2、迁移已有经验,交流和讨论。

  导语:我们都见过月饼,谁来说说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3、观察教师制作“月饼”,了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制作的.过程。

  (1)认识材料,知道使用的方法。

  (2)观察老师示范,了解制作的过程。

  4、自由尝试制作月饼。(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掌握团圆和压扁的方法,提醒幼儿压时不要过于用力,花纹要清楚。)

  5、欣赏自己做的“月饼”,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形状好、花纹清晰的“月饼”,并请幼儿把“月饼”送到“超市”。)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欣赏漂亮的月饼盒,体验中秋节的快乐;

  2、玩月饼盒,有发现探索的欲望;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月饼盒。

  活动过程:

  1、展示月饼盒。

  (1)请幼儿说一说,我的月饼盒是怎么样的?是哪儿来的?

  (2)说一说我的月饼盒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

  2、讲述月饼盒。

  (1)我的`月饼盒像什么?

  (2)我要让我的月饼盒变成什么样的?

  (3)我和谁一起玩月饼盒,我和谁的月饼盒做朋友?变成了什么?

  3、玩月饼盒。

  引导幼儿用各种各样月饼盒进行搭建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6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优美的意境和语句,体验愉快的节日气氛。

  2、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词语:又大又圆、钻、挤、团圆、欢乐。

  3、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4、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散文诗《中秋节的月亮》。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发兴趣。

  (1)你们过中秋节吗?和谁一起过节的?

  (2)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2、欣赏散文,初步了解散文的内容。

  (1)散文的题目是什么?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学习词组又大又圆)

  (2)中秋节是个什么节日?(团圆)

  (3)家家户户传出什么样的声音?(欢乐)

  3、幼儿欣赏散文。

  月亮是怎么赶来凑热闹的?(学习钻、挤)并用动作表现。

  4、幼儿随录音(老师)一起随意的朗诵散文。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7

  活动目标:

  1、认识传统节日中秋节,知道其来历及有关习俗。

  2、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和表现,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有关月亮的图片、动画、故事传说。

  2。活动前与幼儿一起布置活动室,悬挂月亮变化图。

  3。幼儿与老师一起准备:月饼、水果、贺卡等。

  活动过程:

  1。猜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请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图:月球讲讲月亮的变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师: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请小朋友讲一讲。欣赏《嫦娥奔月》的故事

  看看讲讲《月亮灯笼》

  3。人们怎样过中秋。

  (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在家里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节的?

  (2)那你们还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相应资料:人们过中秋

  4。吃月饼,共同分享快乐。

  (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我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

  (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

  (3)幼儿欣赏童谣“中秋夜”,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8

  教育价值分析:

  通过对故事的欣赏和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获知一些中秋相关的知识。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对中秋节的活动产生兴趣。

  2、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3、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节日庆祝活动的乐趣。

  4、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5、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大胆尝试的精神。

  活动难点:

  1、中秋节的传说和民俗。

  2、中班第一学期幼儿,刚刚摆脱稚嫩的小班弟弟妹妹角色,对于社会传统节日关注不多,缺乏相关经验,对于中秋节的传说和民俗认知少。

  幼儿预期表现:

  1、活动前先由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中秋节相关的信息,幼儿有了经验铺垫,活动就更有参与性。

  2、自主阅读,提供阅读空间。

  活动过程:

  1、关于中秋传说的交流和分享。幼儿自由讲述自己所了解到的中秋节相关信息。

  2、教师讲述《嫦娥奔月》。

  提问:

  ①嫦娥怎么会飞到月亮上去的?这是哪一天?

  ②后羿听到这个消息后,做了什么?

  ③从这以后,后羿是怎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的?

  ④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3、幼儿阅读小图书第17—22页。

  4、边听故事录音,边阅读完整故事。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9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尝试在面团上用模具印花的方法表达月饼的花纹、图案。

  2。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面粉、月饼模具、帽子、桌布、口罩、音乐。

  活动过程:

  一、中秋到,道中秋。

  你知道中国特有的节日有哪些吗?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敬老节的由来和有关传说和习俗"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吃月饼、赏月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看月饼,说月饼。

  说说月饼的不同:形状不同,一般多见是圆形,还有方形,心形等等;花纹不同,月饼上都有花纹,有的是图案,有的还有文字;馅儿不同,豆沙、玫瑰、鲜肉等;制作方法不同(制作材料不同),冰激凌、冰皮、广式、苏式……

  三、做月饼。

  讨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月饼

  老师示范:先取适量的'面团,在手中搓圆。用模具轻轻一压,保持月饼表面光滑。取出塑料小刀,在月饼上刻上花纹。

  四、自由结伴选择材料制作。

  观察幼儿制作情况,适时、适宜给予提示、示范等帮助。(播放音乐)

  五、介绍、展示自制的月饼。

  活动延伸

  把做好的月饼拿到食堂蒸熟,让孩子们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10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幼儿自带月饼,PPT

  活动过程:

  一、儿歌引出中秋节

  1、《小小的船》月儿弯弯,像只小船,摇呀摇呀,越摇越圆。

  月儿弯弯,像个银盘,转呀转呀,越转越弯。

  2、理解儿歌里的内容

  (1)儿歌里的船,真的是一艘小船吗?(不是)

  (2)那指的是什么呢?(月亮)

  (3)出示图片(月亮),小朋友什么时候能看见月亮,都看见过它吗?(夜晚,看见过)那月儿是什么样子的呢?当月亮变圆又是什么时候呢?

  二、介绍节日

  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三、欣赏故事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四、谈话品尝:

  1、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

  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

《【精选】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11-13

中秋节主题幼儿园活动教案03-12

幼儿园活动主题教案03-21

幼儿园主题活动教案01-13

幼儿园主题活动教案11-05

幼儿园冬季活动主题教案03-20

幼儿园六一主题活动教案06-17

幼儿园勇敢主题活动教案11-22

幼儿园主题游戏活动教案11-13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精选】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10篇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1

  活动目的:

  1、能够听小朋友说中秋怎么过的。

  2、能够自己说出自己的中秋节怎么过的。

  3、体会讲述自己的快乐的乐趣。

  4、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5、知道中秋节是几月几号。

  活动准备:

  刚过的中秋节。

  活动重难点:

  认真听其他小朋友讲话,以及流畅清楚的说出自己的中秋节。

  活动过程:

  一、老师讲述自己的中秋节。

  小朋友们这个中秋节过的开不开心呀?老师这个中秋节过得可开心了。小朋友们小嘴巴闭闭好,听一听老师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

  二、提问

  好啦,老师的中秋节就过完啦,小朋友们还记得老师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吗?来,XX你说说。

  恩,记得真好。那么,接下来,老师就要请小朋友们来讲一讲自己是怎么过的中秋节啦。同样的,小朋友讲的时候,其他的小朋友,我们要闭上我们的.小嘴巴,竖起我们的小耳朵,认认真真的听,之后老师还会问问题的哟。

  三、小朋友讲述自己好玩的中秋节。

  那么,老师倒数321,最先举起小手的小朋友,就最先来说一说自己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

  四、总结,结束课程。

  哎呀,小朋友们的中秋节过得可真丰富呀。那么,中秋过完啦,现在,我们要把心收回幼儿园来啦。让我们一起出去玩滑梯吧!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幼儿自带月饼,PPT

  活动过程:

  一、儿歌引出中秋节

  1、《小小的船》月儿弯弯,像只小船,摇呀摇呀,越摇越圆。

  月儿弯弯,像个银盘,转呀转呀,越转越弯。

  2、理解儿歌里的内容(1)儿歌里的船,真的是一艘小船吗?(不是)(2)那指的是什么呢?(月亮)(3)出示图片(月亮),小朋友什么时候能看见月亮,都看见过它吗?(夜晚,看见过)那月儿是什么样子的呢?当月亮变圆又是什么时候呢?

  二、介绍节日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三、欣赏故事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四、谈话品尝:

  1、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

  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

  (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我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

  (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

  (3)幼儿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乐曲《春江花月夜》,边听音乐边分享月饼,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3

  教育目标

  1.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以及一些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的热闹氛围。

  3.通过学习,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思维能力。

  学习目标

  1、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接触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并对之感兴趣。

  2、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表现的情趣,知道月亮在任何有水的地方和透明的玻璃上都会出现映像。

  3、通过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知道月亮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时圆时缺,培养幼儿爱科学、爱探索的的情感。

  4、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知道3、4、5表示的数量,培养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5、欣赏有关月亮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感受作品的有趣和奇妙。

  6、发动幼儿、家长一起收集有关中秋节风俗习惯的资料,培养幼儿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7、通过猜想和画"月亮上有什么?"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并让幼儿讲述自己图画的内容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环境布置

  1、展示幼儿在节前观察月亮、绘制出的"月亮变化册"。

  2、在语言去投放相关月亮知识的图书。

  3、悬挂灯笼,水果图案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家长工作

  1、家长帮助搜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并提供给大家分享。

  2、为这次主题活动准备一些月饼盒。并与幼儿一起做一个灯笼,最好是共同制作的。

  3、督促幼儿节前节后连续观察月亮,并记录月亮的变化。

  4、关注主题活动的.进展,及时协助主题活动的展开。

  5、有时间带幼儿在有月亮的夜晚赏月。

  学习内容第一周

  活动实例活动一

  中秋的来历活动形式

  集体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知道为什么要过中秋节,什么时候开始过中秋节。

  2、幼儿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来收集资料,并学会分享交流资料。

  活动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以及一些中秋节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那些节日吗?

  二、向幼儿介绍中秋节,包括时间,来历。

  1、教师请幼儿介绍,并请其他幼儿倾听从中知道了哪些,与别人有哪些不同。

  2、教师介绍自己的材料,使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三、扩展幼儿经验,并介绍中秋节的习俗,让幼儿了解更多。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中秋要吃什么吗?

  师:除了吃月饼,我们还干什么呢?

  四、教师像幼儿介绍获取资料的方法。

  师:"呀,小朋友了解那么多知识,那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

  1、幼儿交流自己获取知识的渠道。

  2 、教师帮助幼儿总结从哪获取知识:方法及渠道。

  五、活动延伸

  1、幼儿继续搜集各种各样的月饼

  2、幼儿尝试制作月饼六、活动结束,幼儿回家向家长分享今天的所得。

  活动二月亮婆婆喜欢我

  涉及领域:音乐

  活动目标:

  1、通过哼鸣摇篮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通过字卡和游戏等初步理解、记忆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通过唱衬词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唱法,体验合作的快乐。

  3、感受傣族歌曲独特的风格。

  活动准备:

  字卡一套(月亮婆婆、喜欢我、洒、摸、走和停各三张)星星卡片七张,每张两个小星星。

  磁带、录音机、钢琴活动过程:

  一、哼鸣摇篮曲,感受傣族风格歌曲的旋律。

  1、我想做你们的妈妈,你们愿意做我的宝宝吗?(愿意)妈妈的手就是摇篮,摇篮摇,宝宝要随着妈妈的摇篮怎样啊?(摇)妈妈的手摇到哪里你的身体就要晃到哪边。

  2、睡在妈妈摇篮里舒服吗?可是妈妈看到宝宝的眼睛还睁着呢,妈妈的手摸到谁,谁就要睡着。

  3、妈妈摇摇篮时,你听到什么声音了?请宝宝们也来唱摇篮曲哄妈妈睡觉。

  二、用字卡引出歌曲,学唱歌曲。

  1、刚才我们睡着了,想想谁会透过窗户来看我们睡觉呢?我们假装睡着,听听是谁来看我们?(老师清唱)2、提问:

  (1)谁来看我们了呢?为什么要来看我们?出示字卡"月亮婆婆"、"喜欢我"。

  (2)怎么喜欢我的呢?唱第二句,幼儿回答,出示"洒"、"摸",并做动作帮助理解和掌握。

  (3)月亮婆婆这么喜欢我们,还和我们做游戏了,做了什么游戏?仔细听,唱歌曲后半部分,问:玩什么游戏了?走和停算一次,玩了几次呢?边唱边贴。

  3、我们来唱一唱,用歌声表达月亮婆婆对我们的喜欢。

  4、月亮婆婆说你们真能干,现在晚上要用什么声音唱?

  5、真好!一点也没影响到别人,那白天用什么声音唱呢?

  6、月亮婆婆说谁唱的好听,她就去摸摸谁?

  7、小朋友唱得真动听,月亮婆婆想要和我们做游戏了,交代游戏规则:被月亮婆婆摸到的小朋友,在我的后面排队,月亮婆婆做什么动作你就跟着做什么动作。

  三、用唱衬词的方法学习简单的二声部演唱

  1、刚才声音大了点,把谁吵醒了?出示卡片"星星",问:星星会干吗?

  2、你听听星星会在歌里的什么地方眨眼睛?老师的手会在相应的地方做眨眼的动作。

  3、你听到星星在什么地方眨眼睛了,就把星星送到哪里?错误时再听一遍,问:有没有发现问题?

  4、我们遇到小星星的地方做什么动作?(眨眼)每一次连续眨几次眼?

  5、刚才小星星眨眼睛的时候你听到什么声音了?你喜欢用什么声音?

  6、月亮婆婆的地方我来唱,小星星眨眼的地方你们唱。

  7、非常棒!声音唱得很整齐,还可以用什么声音唱?

  8、真好听!可月亮婆婆有想法了,月亮婆婆就一个人声音太小,小星星那么多人,声音不均衡,怎样就可以均衡了呢?老师来做指挥,你们都是小小歌唱家这一半唱月亮婆婆,那一半唱星星。

  9、这遍的声音均衡多了,月亮婆婆没意见了。

  四、夜深了,小朋友也累了要睡觉了,让我们静静的听着音乐做个好梦吧!老师边唱边抚摸每一个孩子的头。

  活动三静夜思涉及领域:语文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了解古诗的含义,清晰地发好"光"、"霜"、"乡"的音。

  2.能够背诵古诗,同时感受古诗美的韵律。

  3.理解词语:"举"、"霜"、"故乡"。

  活动准备:

  1.打印的古诗一首,《静夜思》图片两张2.刚过了中秋节,幼儿知道中秋节有团圆的意思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介绍古诗的名字是:静夜思(1)师:小朋友,画面上有什么?画上的人怎么样?他的表情是怎样的?

  (2)教师介绍诗人李白,让幼儿了解他是唐代诗人,写了很多好听的古诗。

  (3)教师小结:《静夜思》就是讲了李白在宁静的夜晚思念自己家乡的事情。

  2、教师朗诵古诗,幼儿欣赏。

  (1)师:在古诗中你听到了什么?

  (2)教师逐句理解古诗的含义: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好像是一层寒霜。抬起来望着天空中那圆圆的月亮,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家乡。让幼儿感受到古诗中美的意境。

  3、学习古诗《静夜思》

  (1)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朗诵古诗。

  (2)教师逐句教幼儿朗诵,提示幼儿发清楚"光"、"霜"、"乡"的字音,感受诗歌中的韵律。

  (3)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受欣赏和感知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

  4、启发幼儿为古诗创编动作,并进行朗诵表演。

  活动四嘟嘟龙买水果涉及领域:数学活动目标1、通过学习,感知5以内属于凉的关系。

  2、巩固幼儿对5以内数量的认识。

  3、发展幼儿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1到5的数字卡片。五种不同味道的月饼图片。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按数字拍手。教师拍手,让幼儿回答拍了几下,答对了就把相应的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二、巩固对5以内数量的认识1、让幼儿准确的认读1到5这几个数字。

  2、出示月饼图片,贴上相应的数字。(幼儿完成)三、玩买水果游戏。

  1、介绍游戏规则。

  师:小朋友们,老师现在饿了,想去买月饼吃。可是老师想小朋友帮我买。老师要什么味道的,小朋友就帮我拿什么,好不好啊?

  2、开始游戏。

  四、找找生活中的数字1、让幼儿找找教师的墙壁上那些与数字有关呢?

  2、引导幼儿说一说,1、2、3、4、5还可以表示什么。(如:音乐简谱中表示音符)

  五、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中秋佳节是我们中国一个传统的重大节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孩子们观赏月亮,品尝月饼,学习分享的大好时机。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4

  教学目标:

  1、尝试用团圆、压扁的方法制作“月饼”,并用辅助材料印出花纹。

  2、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准备:

  1、油泥、泥工板、塑料娃娃各一个,小盘子六只。

  2、幼儿玩超市游戏用的货架。

  3、幼儿认识月饼。

  教学过程:

  1、由故事导入课题,引起制作“月饼”的兴趣。

  2、迁移已有经验,交流和讨论。

  导语:我们都见过月饼,谁来说说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3、观察教师制作“月饼”,了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制作的.过程。

  (1)认识材料,知道使用的方法。

  (2)观察老师示范,了解制作的过程。

  4、自由尝试制作月饼。(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掌握团圆和压扁的方法,提醒幼儿压时不要过于用力,花纹要清楚。)

  5、欣赏自己做的“月饼”,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形状好、花纹清晰的“月饼”,并请幼儿把“月饼”送到“超市”。)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欣赏漂亮的月饼盒,体验中秋节的快乐;

  2、玩月饼盒,有发现探索的欲望;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月饼盒。

  活动过程:

  1、展示月饼盒。

  (1)请幼儿说一说,我的月饼盒是怎么样的?是哪儿来的?

  (2)说一说我的月饼盒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

  2、讲述月饼盒。

  (1)我的`月饼盒像什么?

  (2)我要让我的月饼盒变成什么样的?

  (3)我和谁一起玩月饼盒,我和谁的月饼盒做朋友?变成了什么?

  3、玩月饼盒。

  引导幼儿用各种各样月饼盒进行搭建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6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优美的意境和语句,体验愉快的节日气氛。

  2、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词语:又大又圆、钻、挤、团圆、欢乐。

  3、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4、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散文诗《中秋节的月亮》。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发兴趣。

  (1)你们过中秋节吗?和谁一起过节的?

  (2)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2、欣赏散文,初步了解散文的内容。

  (1)散文的题目是什么?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学习词组又大又圆)

  (2)中秋节是个什么节日?(团圆)

  (3)家家户户传出什么样的声音?(欢乐)

  3、幼儿欣赏散文。

  月亮是怎么赶来凑热闹的?(学习钻、挤)并用动作表现。

  4、幼儿随录音(老师)一起随意的朗诵散文。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7

  活动目标:

  1、认识传统节日中秋节,知道其来历及有关习俗。

  2、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和表现,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有关月亮的图片、动画、故事传说。

  2。活动前与幼儿一起布置活动室,悬挂月亮变化图。

  3。幼儿与老师一起准备:月饼、水果、贺卡等。

  活动过程:

  1。猜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请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图:月球讲讲月亮的变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师: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请小朋友讲一讲。欣赏《嫦娥奔月》的故事

  看看讲讲《月亮灯笼》

  3。人们怎样过中秋。

  (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在家里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节的?

  (2)那你们还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相应资料:人们过中秋

  4。吃月饼,共同分享快乐。

  (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我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

  (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

  (3)幼儿欣赏童谣“中秋夜”,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8

  教育价值分析:

  通过对故事的欣赏和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获知一些中秋相关的知识。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对中秋节的活动产生兴趣。

  2、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3、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节日庆祝活动的乐趣。

  4、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5、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大胆尝试的精神。

  活动难点:

  1、中秋节的传说和民俗。

  2、中班第一学期幼儿,刚刚摆脱稚嫩的小班弟弟妹妹角色,对于社会传统节日关注不多,缺乏相关经验,对于中秋节的传说和民俗认知少。

  幼儿预期表现:

  1、活动前先由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中秋节相关的信息,幼儿有了经验铺垫,活动就更有参与性。

  2、自主阅读,提供阅读空间。

  活动过程:

  1、关于中秋传说的交流和分享。幼儿自由讲述自己所了解到的中秋节相关信息。

  2、教师讲述《嫦娥奔月》。

  提问:

  ①嫦娥怎么会飞到月亮上去的?这是哪一天?

  ②后羿听到这个消息后,做了什么?

  ③从这以后,后羿是怎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的?

  ④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3、幼儿阅读小图书第17—22页。

  4、边听故事录音,边阅读完整故事。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9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尝试在面团上用模具印花的方法表达月饼的花纹、图案。

  2。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面粉、月饼模具、帽子、桌布、口罩、音乐。

  活动过程:

  一、中秋到,道中秋。

  你知道中国特有的节日有哪些吗?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敬老节的由来和有关传说和习俗"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吃月饼、赏月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看月饼,说月饼。

  说说月饼的不同:形状不同,一般多见是圆形,还有方形,心形等等;花纹不同,月饼上都有花纹,有的是图案,有的还有文字;馅儿不同,豆沙、玫瑰、鲜肉等;制作方法不同(制作材料不同),冰激凌、冰皮、广式、苏式……

  三、做月饼。

  讨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月饼

  老师示范:先取适量的'面团,在手中搓圆。用模具轻轻一压,保持月饼表面光滑。取出塑料小刀,在月饼上刻上花纹。

  四、自由结伴选择材料制作。

  观察幼儿制作情况,适时、适宜给予提示、示范等帮助。(播放音乐)

  五、介绍、展示自制的月饼。

  活动延伸

  把做好的月饼拿到食堂蒸熟,让孩子们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10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幼儿自带月饼,PPT

  活动过程:

  一、儿歌引出中秋节

  1、《小小的船》月儿弯弯,像只小船,摇呀摇呀,越摇越圆。

  月儿弯弯,像个银盘,转呀转呀,越转越弯。

  2、理解儿歌里的内容

  (1)儿歌里的船,真的是一艘小船吗?(不是)

  (2)那指的是什么呢?(月亮)

  (3)出示图片(月亮),小朋友什么时候能看见月亮,都看见过它吗?(夜晚,看见过)那月儿是什么样子的呢?当月亮变圆又是什么时候呢?

  二、介绍节日

  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三、欣赏故事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四、谈话品尝:

  1、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

  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