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幼儿教案>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时间:2025-04-10 10:50:16 晓映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通用2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通用20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1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手指点画活动的兴趣。

  2、注意用食指在指定的颜料盘中蘸颜料,保持手指和画面的干净。

  3、引导幼儿初步学习用食指在指定的范围内点画圆点,表现斑点狗身上的花纹。

  4、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黑色颜料、抹布若干。小狗实物一个。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小狗玩具,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1、出示小狗玩具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小客人,它是谁呢?(出示玩具狗,引导幼儿和小狗打招呼。)

  2、引出帮小狗印衣服教师:小狗和我们小朋友打招呼的时候为什么不高兴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儿猜测)教师:我们一起来帮它做一件衣服吧!

  二、教师示范

  用食指点画圆点,表现斑点狗身上的花纹。

  1、教师伸出食指,启发幼儿用食指蘸上黑色的颜料在小狗的身上点黑色的斑点。激发幼儿操作的欲望。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在小狗身上点画圆点时要注意点画均匀。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在轮廓线内画黑斑点,注意画面整洁。点画完毕后将食指在抹布上擦干净。

  四、展示幼儿作品,表扬画面整洁的幼儿

  活动延伸:

  利用其他形式练习手指点画。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在整个环节设计上,层次清晰,我首先运用拟人的手法引题,激发了幼儿的参与兴趣。其次我讲解的语言富有童趣,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符合小班幼儿心理特征。通过老师的指导后,幼儿的作品画面较干净,画出的斑点分布较均匀,并且都是在轮廓线内点画。从幼儿的作品效果来看,幼儿已经掌握了棉签画的技巧和常规操作方法,使画面看起来更丰满,斑点更圆润,知道点完后用抹布擦手保持画面干净。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2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手指在指定范围内点画,表现斑点狗身上的花纹。

  2、注意保持手指和画面的干净。

  3、对手指点画的活动感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张画好的狗图片。

  2、黑色颜料、抹布。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小狗图片,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1、老师出示小狗的'图片,(以小狗的口吻):呜呜……

  师:你怎么啦,小狗?

  小狗:我……我把衣服丢了,现在这样回去妈妈肯定不认识我了。

  师:我来帮你找,那你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

  小狗:我的衣服上有黑色的斑点。

  师:(老师伪装找一找,可是没找着)小朋友,我们来帮小狗做一件,好吗?你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

  小狗:我的衣服上有黑色的斑点。

  二、幼儿学习用手指画点,表现斑点狗身上的花纹

  1、师:(老师出示食指,启发幼儿用食指蘸上黑颜色在小狗身上点黑色斑点)宝宝们知不知道老师用什么点黑点呀?(幼:食指)

  2、师:看看我们今天用它来干什么呢?

  3、教师示范、老师先在小狗身上点画了两个黑斑点,然后启发幼儿点画黑斑点。添画完毕出现了一只可爱的斑点狗,激发幼儿操作的欲望。

  三、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操作要求:

  1、引导幼儿在轮廓线内画黑斑点,给小狗穿上一件漂亮的斑点衣服;

  2、用手指点画时要注意手指在画纸上点一下马上拿开。

  3、提醒幼儿注意画面整洁,点画完用抹布把食指擦干净。

  四、展示幼儿的作品,举办斑点狗比赛

  师:今天,我们来进行一场斑点狗选美比赛吧!(教师简单讲评,表扬画面整洁的幼儿)

  师:我们小朋友帮斑点狗穿的斑点衣服都很漂亮,它们呀都是漂亮的斑点狗!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3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棉签在指定的范围内点画圆点,表现斑点狗身上的花纹。

  2、培养幼儿绘画的兴趣,增加对空间的想象力。

  3、初步感受装饰画的美;体验成功的喜悦。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待添画小狗图与幼儿人数等同。

  2、棉签,黑色颜料,颜料盘,抹布。

  3、手偶3个(小花狗、斑点狗、没有斑点的狗),2张范画。

  【活动难点】

  在点斑点时合理布局与密疏关系的处理。

  【详细过程】

  一 、幼儿歌唱《一只小花狗》引出自编故事:

  师: 刚才歌中唱到了谁?(小花狗),它和它的好朋友斑点狗狗还有一段小故事,我们一起来听 听。

  1.手偶表演《斑点狗的烦恼》的故事。

  师:一天下午小花狗吃完肉骨头,高高兴兴去找它的好朋友斑点狗出去玩,它俩高高兴兴来到了一个有许多花草的地方,它们一会儿玩踢球;一会儿玩捉迷藏;一会儿捉蝴蝶,玩的可高兴了,不知不觉天快黑了,小花狗和斑点狗依依不舍相互告别,往自己的家走去。走着走着,斑点狗低头一看,(出示没有花纹的狗)呀!不好了,我的衣服不见了,刚才玩的`太高兴了,不知道把衣服丢哪去了,这可怎么办呀?现在这样子回去,妈妈肯定不认识我了,急得斑点狗哭了起来。呜?6?1?6?1?6?1?6?1呜?6?1?6?1?6?1?6?1

  师:斑点狗衣服丢了,它很烦恼,有什么办法找回它的衣服呢?

  2.幼儿讨论,举手回答。

  师:宝宝们都很棒!想出了很多方法,我觉得用我们灵巧的双手给狗狗做一件斑点衣服,大家看这样行吗?(幼儿答:行)

  二 、示范用棉签在小狗身上点画圆点,表现斑点狗身上的花纹。

  1.介绍棉签。

  师:今天我还请来了一个新朋友,帮助我们一起来设计衣服,认识它吗?(出示棉签)

  幼:棉签

  师:看见了棉签想到了什么?

  幼:医院、打针

  师:看来棉签,宝宝们都很熟悉了,平时见到它有点害怕,可是今天我们用棉签来做一支神气的画笔,让它和你一起完成漂亮的设计。

  2.出示黑色颜料,介绍用途。

  3.师示范如何点画:用棉签顶端轻轻蘸点颜料,在小狗身上点出圆圆的黑点,告诉幼儿圆点想画大就稍微用点力压下,点完一个直拿起棉签,再接着住点下一个,每个圆点不要离的太近,要点在小狗身上,不要点到线外了。

  4.请两个幼儿上前示范完成点画,激发其他幼儿作画的兴趣。

  三、幼儿动手操作,同时师交代绘画时的要求。

  师:现在每位幼儿桌上都有一副小狗画,希望你们给自己的小狗穿上漂亮的斑点衣服。

  1.绘画的要求:(1)保持画面干净 (2)颜料不能弄在衣服上、手上和桌子上。(3)必须点在小狗身上 (4)棉签用完放在盘子里。

  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鼓励胆小幼儿大胆尝试绘画。

  四、展示幼儿作品,点评给予表扬。

  五、结束语:今天我们的宝宝个个都很棒!帮助了斑点狗排除了烦恼,为它做了一件更好看的衣服,斑点狗高兴极啦!它可以回家了,它也非常感谢各位小朋友!它说:“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再见了!”。

  【教学反思】

  根据小班幼儿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特点,本节棉签点画课,我选择在斑点狗身上作画。

  通过故事情节描述后,斑点狗这个形象在孩子心目中又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然后用棉签为小狗做花衣服,这样的作画方式,孩子们也容易获得成功的喜悦。

  开始部分一直很好,但在讲评幼儿作品时,一部分幼儿比较活跃,注意力有点不太集中,今后在美术课讲评这个环节还要多学习一些方法。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4

  活动目标:

  1、知道和狗一起玩耍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在情景中学习背狗追赶是的正确因对动作。

  3、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小狗、大狗和男孩玩偶各一个。

  2、邀请陪班教师进行表演。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谈话,唤起幼儿关于与狗玩耍的已有经验。

  教师:1)小朋友们,你们 看谁来了?

  2)你们喜欢和狗一起玩耍吗?你是怎么和小狗一起玩的。

  2、通过对话,知道和小狗一起玩耍时不能揪狗尾巴,不能打扰狗吃东西。

  3、与幼儿共同观察看教学挂图,知道大狗追赶时的应对方法。

  4、与幼儿共同练习背狗追赶时正确的`应对方法。

  教学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继续探讨和努力,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断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每位幼儿撑起一把安全的保护伞!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5

  目标:

  1、初步学习用棉签在指定范围内点画圆点,表现斑点狗身上的花纹。

  2、注意将棉签放回指定的颜料盘中,保持手指和画面的干净。

  3、对用棉签添画的活动感兴趣。

  准备:

  1、人手一张小狗图片。

  2、棉签若干、黑色颜料、抹布。

  过程:

  1、教师出示小狗图片,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出示小狗图片(以小狗的`口吻):呜呜……

  ——教师:你怎么了,小狗?

  ——小狗:我把衣服弄丢了,现在这样回去妈妈肯定不认识我了。

  ——教师:我来帮你找,你的衣服什么样子的?

  ——小狗:我的衣服上有圆圆的黑点点。

  ——教师佯装找一找,可是没找着说:这样吧,我们来帮你做一件好吗?你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

  ——小狗:我的衣服上有黑色的斑点。

  2、幼儿学习用棉签画圆点,表现斑点狗身上的花纹。

  ——教师出示棉签,启发幼儿用棉签蘸上黑颜色在小狗身上电黑色斑点。教师先在小狗身上涂画了两个黑斑点,然后启发幼儿添画黑斑点。添画完毕出现了一只可爱的斑点狗,激发幼儿操作的欲望。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观察小狗图片,提醒幼儿在轮廓线内画黑斑点,给小狗穿上一件漂亮的斑点衣服,提醒幼儿注意画面整洁,点画完将棉签摆放在盘内。

  4、展示幼儿作品,举办斑点狗比赛。

  ——表扬画面整洁的幼儿。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6

  【活动主题】 数量分解

  【主题领域】 科学

  【授课教师】

  总计划 一 课时第 1 课时

  【活动目标】

  1.练习6以内数量的分解与组合,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发展幼儿的数学逻辑能力。

  2.理解“6”的组成,懂得交换两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的规律。

  【活动准备】卡片

  3、7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看一看小魔女搬的骰子上有几个点呢?

  2.小猫的骰子合起来,与小魔女骰子的点数是不是一样多?

  3.你能在答案栏里找到与题目栏中骰子点数相同的组合吗?

  4.解读指导语→操作“逻辑狗”卡片→个别指导语交流→检查与验证→反复操作。

  5.引导方法:方法一:通过观察题目栏中骰子上的点数,在答案栏中找到相应的`骰子组合;

  方法二:通过观察答案栏中的骰子组合,在题目栏中找到相应数量的骰子。

  【活动延伸】看谁分的对:让小朋友将老师准备的雪花片按照老师的要求放在不同的地方,练习分类与分解。

  总计划

  一 课时第 1 课时

  【活动目标】

  1.建构数概念,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发展幼儿的数学逻辑能力。

  2.观察数量相同,排列不同的圆珠,初步感知数量的守恒。

  【活动准备】卡片

  4、5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看一看卡片上画了什么?

  2.这些串珠上的珠子的数量都是一样的吗?

  3.你能在答案栏中找出数量相同的圆珠吗?

  4.解读指导语→操作“逻辑狗”卡片→个别指导语交流→检查与验证→反复操作。

  5.引导方法:方法一:通过观察题目栏中圆珠数量由多到少的序列,在答案栏中找到相应的圆珠;

  方法二:通过观察题目栏中圆珠数量由少到多的序列,在答案栏中找到相应数量的圆珠。

  【活动延伸】带纽扣:让幼儿将老师准备好的瓶盖按照老师给的顺序摆好。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7

  活动目标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

  学习词:“贪心”;认读汉字“狗”。

  知道水边的物体在水里会产生倒影。

  活动准备

  活动前带幼儿观察池塘或水池水面的倒影。

  汉字字卡“狗”;小狗的图片。

  活动建议

  出示小狗的图片和字卡,学习认读并交代故事名称。

  教师讲述故事。

  引导幼理解故事内容:

  小狗看到水里有什么?它为什么会看到水里也有一只小狗和一块肉骨头?水里真有一只小狗和一块肉骨头吗?小狗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小狗已经有了一块骨头了,它还想要水里的骨头?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学习词:贪心)

  小狗最后怎么做了?结果它得到了那块骨头了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讨论:小狗为什么会连自己的那块骨头也失去了?它怎么样想、怎样做才不会失去自己的骨头?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贪心好不好?会不会有好的结。

  请幼儿学习讲述故事。

  附故事:贪心的狗

  一只小狗在外面找到一根肉骨头,它高高兴兴地叼着骨头往家里跑。走到一座木桥上,小狗忽然看见,平静的河水里也有一只小狗,这只小狗的嘴里也叼着一块大大的肉骨头,而且还瞪大眼睛看着它。小狗心里想:今天真幸运,我才得了一块骨头,现在又看见一块了,这块骨头也应该归我。它想着想着,就张开嘴巴要去咬水里的那一块骨头。就在这时,小狗嘴里的骨头扑通一声掉到水里去了,小狗再往水里看,水里的小狗和骨头都看不见了,只有骨头掉下去溅起的水花。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8

  学习目标

  初步了解狗的生活习性和本领。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理解并简单描述画面,发展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事先邀请养狗的家长或教师拍摄狗的生活片段。

  《跟动物做朋友》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9页。

  轻快的音乐。

  小狗布偶。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小组

  1. 播放有关狗的生活片段,让幼儿观察狗的动作和生活习性。

  2. 请养狗的幼儿介绍家中的狗爱吃的食物、会做的动作、什么时候会叫、叫的原因、每天是否要散步、喜欢和主人玩什么游戏等。

  3. 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 9 页,请幼儿观察图画,并引导幼儿描述狗有什么本领, 例如鼻子和耳朵很灵敏、会替主人拿东西、会捉贼等。

  4. 播放音乐,让幼儿传小狗布偶,音乐停下时,拿着布偶的幼儿回答教师的问题:

  狗的鼻子有什么本领?

  狗的耳朵有什么本领?

  狗的嘴巴有什么本领?

  狗的脚有什么本领?

  5. 请幼儿说一句话称赞狗的`本领。教师提醒幼儿当狗进食时,不要骚扰它;在路上看见没有主人的狗,不要触碰它。

  活动评价

  能说出狗的本领。

  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建议: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本领强的小狗”,运用嗅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感受小狗的本领,同时发展幼儿的听觉和嗅觉。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9

  活动目标:

  1.练习在指定范围内拖物跑,锻炼手指小肌肉和下肢大肌肉动作。

  2.初步学习共享空间,避免与同伴发生碰撞。

  3.体验游戏的乐趣,产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乖乖狗”拖拉瓶人手一个背景音乐场景图四块大灰狼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队形练习与热身运动。

  1.一个跟着一个围成圆圈练习走和跑。

  2.热身运动:上肢运动、上肢运动、腰腹运动、跳跃运动等。

  二、游戏“乖乖狗郊游”。

  1.练习抱着“乖乖狗”自由四散跑。

  交流:怎样才能保护好“乖乖狗”不和别人的撞在一起?

  教师小结:往人少的地方跑,跑时眼睛看着前面。

  2.练习拖拉“乖乖狗”自由四散走、跑。

  慢-走、快-跑、停-停。走跑时注意观察,避免与同伴发生碰撞。

  三、游戏“智救乖乖狗”。

  1.教师:我们带乖乖狗到森林里去玩,森林里有大灰狼,要是碰到它,我们要保护好自己,同时想办法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乖乖狗,不让大灰狼发现它。

  2.幼儿听到欢快的音乐四散拖物跑,听到恐怖的'音乐,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乖乖狗。

  四、结束放松。

  幼儿帮“乖乖狗”洗澡,送“乖乖狗”回家。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10

  学习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感受画面所表现的内容。

  2、通过绘画初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备狗的图片。

  2、小狗布偶。

  3、《跟动物做朋友》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10页。

  4、图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小组

  1、教师假装在小狗布偶耳边说话,告诉幼儿教师和小狗在谈心。

  2、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引导幼儿欣赏名画《女孩与狗》,向幼儿提问:

  1、画面上有什么?(女孩和狗。)

  2、女孩在做什么?她快乐吗?(女孩坐在楼梯上,表情不太高兴。)

  3、猜猜女孩不高兴的原因。(自由回答。)

  4、她身旁的狗又在做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陪伴女孩。)

  5、如果这只狗会说话,猜猜它会向女孩说什么。(自由回答。)

  6、你认为女孩和狗是好朋友吗?(自由回答。)

  7、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自由回答。)

  8、如果你也有一只狗,当你不高兴时,想跟狗玩什么游戏?(自由回答。)

  3、请幼儿和小狗布偶扮演画中人物的动作。

  4、请幼儿把狗的图片贴在图画纸上,想想如果自己不高兴时,想跟狗儿做什么,例如散步、玩皮球等,请幼儿把想象的情景画下来。

  5、幼儿完成作品后,互相交换欣赏。

  活动评价

  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欣赏及说出画面的主要内容。

  2、能用图画表达自己的想法。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11

  学习目标

  了解警犬、导盲犬和狗医生对人类的贡献。

  欣赏狗的本领。

  活动准备

  《跟动物做朋友》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11页。

  警犬协助警务人员工作的图片。

  《导盲犬小Q》电影片段。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

  1.教师简单介绍导盲犬、警犬和狗医生的工作。

  2.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请幼儿分别指出哪只狗是导盲犬、警犬和狗医生。

  3.出示警犬协助警务人员工作的图片,讨论警犬的工作。并分析为什么警犬可以帮助警察办案。(狗的.耳朵和鼻子都很灵敏,可以辨认坏人的气味。)

  4.请幼儿再观察幼儿用书中狗医生的图片,向幼儿提问:

  奶奶抱着狗医生时,她的表情怎样?

  她喜欢狗医生吗?

  狗医生怎样让病人高兴?

  5.让幼儿观察幼儿用书中导盲犬的图片,向幼儿提问:

  它的主人是怎样的?

  她为什么称它为“导盲犬”?

  它可以帮助失明的主人做些什么事情?

  6.播放电影《导盲犬小Q》的一些片段,让幼儿欣赏狗对人类的贡献。

  活动评价

  能说出狗对人类的贡献。

  能欣赏狗对人类的贡献。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12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比较三个物体的大小,了解大狗、中狗、小狗的体型特征。

  2、能够根据狗的大小特征,选择正确的对应物品。

  活动准备

  三份不同大小的狗、盘子、勺子图片;每人一份大小不同的盘子和肉骨头;肚子叫的音频。

  活动过程

  (一)猜动物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猜一猜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哪一位动物朋友?

  幼儿猜测作答。

  (二)给狗兄弟分餐具

  1、认识狗兄弟

  你们看,棉花糖变成了小狗,数一数有几只小狗?(3只)这三只小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注意狗兄弟大小的不同)

  2、认识餐具的.不同

  你们听有什么声音?(“咕噜咕噜”)原来狗兄弟饿了,想吃东西了。那我们现在来给狗兄弟分一分餐具吧。这里有三只大小不同的碗,看一看这三只碗有什么不同?(大小不一样。)

  3、给狗兄弟分碗

  现在我们来给他们分一分碗吧。大狗用哪只碗吃饭?中狗用哪只碗吃饭?小狗用哪只碗吃饭?(小朋友说,老师操作)

  4、给狗兄弟分勺子

  现在有三只勺子,该怎么分?(小朋友说,老师操作)

  (三)请狗兄弟吃肉骨头

  餐具分好了,我们现在要干嘛了?(出示肉骨头)

  1、找肉骨头有什么不同?

  2、请幼儿给狗兄弟分肉骨头并交代操作要求。

  3、教师巡回指导,指出错误并改正。

  师小结:谢谢大家,狗兄弟们吃到了他们适合他们的肉骨头,现在很开心,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13

  设计意图:

  本节课来源于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以狗宝宝来做客引题,让孩子们先感知大和小,在此基础上再感知大中小,并能根据位置的不同正确说出大中小。通过分餐具来进一步感知大中小,知道大的餐具要分给大狗,中的餐具要分给中狗,小的餐具分给小狗的道理。最后通过送吃的这一环节让每一个幼儿能亲身体会到大中小,并根据大中小给狗宝宝送吃的,来检验一下孩子的所学情况。

  活动目标:

  1、比较物体的大小,了解大狗、中狗、小狗的体型特征。

  2、根据狗的大小特征,正确提供对应的物品。

  重点:比较大小,感知中狗的体型特征。

  难点:分辨出中狗及对应的物品。

  活动准备:

  1、三个不同大小的狗玩具;三个不同大小的碗和调羹;肉骨头图片;小火车教具。

  2、每位幼儿三张不同大小的肉骨头图片。

  活动过程

  一、狗宝宝出场

  1、小朋友们,今天班里来了两个客人,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啊?(狗宝宝)两只狗宝宝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说出大小)

  2、 咚咚咚,又来了一只狗宝宝,请小朋友们说说三只狗宝宝哪里不一样?

  3、 咔嚓、咔嚓火车开来了,三只狗宝宝要坐火车去旅行,按照(大中小或小中大)的'次序乘坐火车。(教师请幼儿操作,感知大中小。)

  二、狗宝宝的餐具

  1、三只狗宝宝肚子饿了想要吃饭,吃饭要用什么餐具?出示三个不同大小的碗,让幼儿比较大中小,知道大狗要用大碗,以此类推。

  2、同样形式出示三个不同大小的调羹,比较出大中小,并分给狗宝宝。

  三、狗宝宝的美食

  1、谁知道狗宝宝最爱吃什么?(肉骨头)这儿有三根肉骨头,请一位幼儿区别大、中、小并把肉骨头分给三只狗宝宝吃。

  2、老师交代要求,幼儿给狗宝宝送肉骨头吃。

  3、教师检验幼儿操作的结果四、狗宝宝去玩耍狗宝宝吃得饱饱的了,我们带它们一起去玩滑滑梯吧!

  反思:

  整节课下来每个环节是比较清晰的,孩子们也很感兴趣。

  存在不足的地方是:

  三只狗宝宝玩具的颜色不统一,以致于幼儿混淆视线,没能很清楚地比较出大中小。还有就是环节过于平淡,没有体现出数学教学的层层递进,不能很好提升幼儿的水平。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14

  艺术活动:《一只哈巴狗》(演奏)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音乐,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理解歌词内容。

  2、能在间奏处一拍一下地拍手、拍响板,感受演奏与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哈巴狗的玩具一个;响板人手一个。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艺术·一只哈巴狗》。

  活动过程:

  1、出示哈巴狗玩具,模拟哈巴狗的叫声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这是谁呀?今天,可爱的`哈巴狗来和小朋友一起玩,大家鼓掌欢迎。

  2、教师出示教育挂图并范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音乐情绪,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范唱第一段,引导幼儿认真倾听。

  教师提问:哈巴狗坐在哪儿?它在想什么?

  (2)教师范唱第二段。

  教师提问:哈巴狗吃完肉骨头之后做了什么动作?

  (3)教师完整地范唱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3、幼儿与教师合作开展语言及体态节奏游戏,如

  教师唱“一只哈巴狗”,幼儿拍手并在间奏处唱“汪汪”。之后请幼儿想出其他体态动作,如举双手做小狗状等。

  4、学习响板的演奏方法,并随乐练习演奏。

  (1)出示响板,介绍乐器的名称与演奏方法。

  (2)幼儿自由练习演奏响板,教师随机指导,重在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持握与演奏方法,并按照教师的指挥一拍一下地演奏。

  (3)随乐演唱歌曲,带领并指挥幼儿在间奏处边唱“汪汪”边演奏乐器。

  (4)幼儿随乐分组合作表演。指导幼儿按意愿分两组,一组幼儿演唱,另一组幼儿在间奏处唱“汪汪”并演奏乐器。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5、游戏“哈巴狗抢肉骨头”。

  游戏玩法:几个幼儿扮演哈巴狗,蹲在圈外,其余幼儿扮演肉骨头,蹲在圆圈中间。大家共同演唱歌曲,在最后一句“汪汪”之后,“哈巴狗”迅速跳入圈中抢“肉骨头”,而“肉骨头”迅速跑回座位,被“哈巴狗”抓住了就被“吃掉了”。

  6、教师简要评价,结束活动。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15

  活动目的:

  1、让幼儿认识狗,知道狗是人类的好朋友,它能帮助人类做很多的事。

  2、知道狗狗身上有细菌,我们摸了狗狗要洗手。

  3、狗狗有随地解手的坏习惯,我们应及时为其清理,以免破坏环境。

  4、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爱护动物,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使幼儿掌握一些狗狗生活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

  场景布置、狗狗的头饰若干、自制光碟、磁带、小狗一只,细菌图画一张。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认识狗狗身上有细菌,摸了小狗要洗手。

  1、放音乐,带幼儿进入狗的王国(爬行),参观狗的王国。

  2、幼儿与狗自由玩耍。

  3、告诉幼儿狗狗身上有细菌,并出示细菌的.图片,告诉幼儿摸了狗狗要洗手。

  4、幼儿念《洗手》的儿歌。

  二、认识各种各样的狗,让幼儿知道狗是人类的好朋友。

  1、由幼儿观看碟片上的图片(各种各样狗的土图片)。

  2、边看边讲解“狗狗是人类的好朋友,它能帮我们做很多的事情”。

  三、让幼儿了解狗狗要随地大小便,我们应及时为其清理,爱护环境。

  1、观看《蜡笔小新——追狗》的动画。

  2、讨论“狗狗拉便便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3、游戏《爱护环境》。

  A:许多狗狗出来玩,随地大小便。

  B:我们是环保小卫士,大小便都清理光。

  活动延伸:

  学习儿歌——《可爱的小狗》

  我家有只小花狗,

  它是我的好朋友,

  天天和我做游戏,

  讲卫生,爱干净,

  不乱解手牢记心,

  知错就改真正行,

  真正行!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16

  教学目标:

  1、知道和狗一起玩耍时要知道安全事项。

  2、在情境学习中学习被狗追赶时的正确应对动作。

  教学准备:

  1、小狗、大狗、男孩玩偶各一个。

  2、邀请配班教师进行表演。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唤起幼儿关于与狗玩耍的已有经验。

  师:小朋友们,你没看谁来了?你们喜欢和狗一起玩吗?你是怎么和小狗一起玩的?

  二:基本部分:

  1、通过对话,知道和小狗玩时不能揪狗尾巴,不能打扰狗吃东西。

  (1)教师:我们都喜欢和狗一起玩耍,和狗玩耍时应注意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看看皮皮是怎样和狗玩的。

  (2)教师操作小狗和小男孩木偶表演情景短剧。

  小狗(摇着尾巴,可爱的叫)汪!汪!

  皮皮:小狗,你的尾巴真好玩,一摇一摇的,给我玩玩。(皮皮用手抓小狗的尾巴)

  小狗(跳一下,凶恶的)汪!汪汪!

  师:皮皮在干什么?你觉得小狗喜欢这样吗?

  (3)教师操作小狗和小男孩木偶表演情景短剧。

  皮皮(给小狗端来一个碗):小狗,你别生气,我给你好吃的。(小狗开心的吃着碗里的东西,皮皮不停的移动小狗的碗)

  小狗(生气的)唔——汪,唔——汪!

  师:皮皮又在干什么?你觉得狗狗喜欢这样吗?

  (4)教师小结:小狗讨厌被人拉着尾巴。小狗在吃东西的时候,不喜欢别人打扰它。如果你那样做了,狗会很生气的,还可能会咬人呢。

  2、与幼儿共同观看教学挂图,知道被大狗追赶时的'应对方法。

  (1)教师:如果有大狗追赶我们,我们怎么办呢?谁来和我玩玩这个扮演游戏。

  (2)邀请一名幼儿参与游戏,配班教师手持大狗玩偶,做追赶状,全体幼儿观察这名幼儿的反应。

  师:他这样做是正确的吗?我们来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大狗追赶的时候,他有没有跑?他的眼睛看哪里?大狗追他到墙边的时候,他靠墙站好,面朝哪里呢?我们仔细看看他的手放在哪里呢?你们学会了吗?

  (3)教师小结,如果被狗追赶,千万不要跑,因为越跑狗越会使劲儿追赶。最好能保持阵镇定,在原地站好,不要和狗的眼睛对视,可以看向其他地方。如果附近有墙壁,可以面朝墙壁站好。倘若追赶我们的是体型庞大的狗,我们在站好的同时,最好用手护住喉咙,保护我们的气管,防止被狗咬到。

  三、结束部分:

  与幼儿共同练习被狗追赶时正确的应对动作。

  (1)配班教师手持小狗玩偶,做追赶状,主板教师带领幼儿镇定地站住不动,并且不看狗的眼睛,转头看其他方向的地面。

  (2)配班教师手持大狗玩偶,追赶幼儿到墙边,主班教师带领幼儿面朝墙壁站好,并用手护住自己的喉咙。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17

  设计理念:

  《比较大小》这个活动来自于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小班教材中,是主题《小不点》中的一个活动,以三只小狗来做客为导线,比出大狗、中狗、和小狗,引起幼儿对事物大小的兴趣。然后请幼儿帮小狗们分清楚准备好的小碗和调羹,让孩子知道大中小,并知道大的东西要分给大狗,中的分给中狗,小的分给小狗,进一步认识大中小;最后以给狗宝宝喂骨头这一环节考考每个孩子对大中小的掌握情况,符合纲要中所说的“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事物的大小,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2、在操作实践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学习比较事物的大小,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用的一套图片:大狗、中狗、小狗。三只不同大小的碗、调羹;三根大小不同的肉骨头。

  2、幼儿用:每人几张不同大小的食物图片,操作图片。

  活动过程:

  一、狗宝宝出场——感知大中小。

  1、两只小狗比大小。

  宝宝们,今天班里来了两个客人,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啊?哪只是大狗,哪只是小狗。(引导幼儿说出大小)

  2、 三只小狗比大小。

  又来了一只小狗,现在请你说说哪只是大狗,哪只小狗,哪只中狗?

  3、 交换位置比大小。(教师请幼儿指认一下,感知大中小。)

  二、狗宝宝餐具——进一步感知大中小。

  1、出示三只不同大小的碗,比较大中小,并把碗分给狗宝宝们。

  2、同样形式出示三只不同大小的调羹,比较出大中小,并分给它们。

  三、狗宝宝的美食——巩固练习分辨大中小。

  1、谁知道狗宝宝最喜欢吃什么?(肉骨头)这儿有三根肉骨头,请幼儿分别说出大中小,并请一个幼儿把肉骨头分给三只狗宝宝吃。

  2、幼儿集体操作,给狗宝宝送吃的。

  3、请幼儿将自己的好吃的送给狗宝宝们吃,(要求先比出大中小,再分给狗宝宝吃。)

  4、 请客人老师帮你检查一下。

  四、狗宝宝去玩耍——活动结束。

  狗宝宝吃得饱饱的`了,我们带它们一起到我们幼儿园玩玩吧!

  以小狗来做客引题,让孩子先感知大和小,在此基础上再感知大、中、小。并能根据位置的不同正确说出大中小。

  通过分餐具来进一步感知大、中、小。知道大的餐具要分给大狗,中的餐具分给中狗,小的餐具分给小狗的道理。

  通过送吃的这一环节让每一个幼儿能亲身体会到大、中、小,并根据大、中、小给狗宝宝送吃的,来检验一下孩子的所学情况。

  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始、直接请出了客人“三只狗宝宝”,让幼儿认识大、中、小三只狗,这个环节很重要,知道三只狗的体形差异能为之后的活动作铺垫,孩子们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第二个环节是给狗宝宝分好餐具,像碗、盆子等。有了之前对大、中、小的认识,孩子们都能很快分出。第三个环节是请狗宝宝吃美食,给狗宝宝分骨头,这是活动的难点,主要引导幼儿把大和多,小和少联系起来,经过提问和我的提示,孩子们基本能理解意思,知道两者的对应关系,但是在操作的时候要进行连线,幼儿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虽然他们能知道对应的关系,知道大狗吃多的骨头,但是在连的时候却出现了偏差,幼儿的想象和行为还是不能够统一,可能将连线改为送骨头,请幼儿摆放粘贴会比较好。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自己存在很多问题,活动的环节是一步步的走下来了,但是很多细节还需要改进,像教具的摆放、问题的明确性、活动中的常规等等。在第一个环节认识三位客人时应该让幼儿点数一下,可是因为疏忽忘了,第二环节幼儿操作完成后我没有总结。此外,在数学活动中也不能忽略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关注及教育。通过这次活动让自己深刻认识了在科学活动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自己存在的不足,以后要多看、多学、多钻研,提高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的能力。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18

  (出自“我们的宠物”下册第一课)

  教学目标 :

  1、学习以客体为中心,认识和区分前后、里外。

  2 、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前后、里外,能用方位词正确完整的表述。

  3 、通过教学活动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教学重点 :

  以客体为中心认识和区分前后、里外。

  教学难点 :

  能用方位词前后、里外正确完整的`表述。

  教学准备 :

  知识准备:

  1、认识上下。

  2 、已认识鱼、兔子、猫、狗、鹦鹉、乌龟等小动物。

  物质准备:毛绒玩具、图片一张、动物卡片(小鱼、乌龟、小白兔、猫、狗、鹦鹉)各一张、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教师示范用的操作材料大些)轻音乐一首

  教学过程 :

  一、开始部分

  (一)游戏导入

  导语:今天有许多小动物来到我们班,小朋友想看看它们是谁吗?可是小动物很调皮,跟我们玩起了捉迷藏,我们一起找找它们吧!

  提出要求:找到动物的小朋友要记住你是从哪里找到它的,一会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二)请幼儿说一说从哪里找到小动物的

  请找到**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从哪里找到**的,然后放回原处,让其他小朋友看。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图片,引出主题

  导语:安娜也和她的宠物在玩捉迷藏,老师把她们的照片带来了,小朋友想不想看?(出示图片)

  安娜一共有6只小动物,她只找到了小乌龟。(引出方位词前后、里外)乌龟在萝卜的后面,在菜地里边。

  (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方位词

  导语:我们帮安娜找找其他5只小动物藏在哪了吧!

  (三)教师总结

  1 、一共有6只小动物,和小朋友一起数数是不是全部都找出来了。

  2 、它们分别藏在什么地方。

  三、结束部分

  (一)教师示范操作

  导语:安娜想考一考我们小(4)班的小朋友,给我们准备了一份小作业,看看小朋友们自己能不能找到小动物。

  教师:这是小白兔,小白兔藏在哪了呢?在笼子里面大树下面,它旁边圆片的颜色是绿色的,就从小篮子里拿一个绿色的圆片贴在小兔的旁边。(可再示范一遍)

  (二)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三)教师总结幼儿操作结果

  四、活动延伸

  让幼儿思考自己现在坐在哪里呢?怎样用前后、里外表述呢?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19

  教学目标:

  1 、对做梦发生兴趣,讲述梦境的内容。

  2 、将物品与影子匹配,培养幼儿的观察与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将物品与影子匹配

  教学难点: 培养幼儿的观察与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已有操作智力魔板的经验,对梦有初步的了解

  物质准备:图片 2 张、字卡、操作材料人手一份、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导语:小朋友们都做过梦吗?谁告诉老师你梦到过什么?小朋友们有没有做完梦之后又忘记的啊?今天呀我们小四班来了一位小客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呢?(出示皮博睡觉的图片)原来是小丑皮博呀!

  基本部分

  (一)以皮博的梦导入

  导语:嘘!皮博睡着了,原来他在来我们班的路上太累了,所以现在睡着了,他在做一个非常美的梦,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都梦见了什么?

  (二)教师讲述皮博的`梦境

  导语:在皮博的梦中呀有自己心爱的大篷车,他还到帐篷里面表演了节目,他一会儿变出一个皮球,一会儿又变出一把雨伞,现场的观众都高兴极了,这时皮博又变出了两个气球和一朵小花送给了现场的观众!他正高兴着呢,突然就从梦中醒了过来,他回想一下刚才那个美好的梦,可是,他发现他竟然有些记不得梦到的都是什么了,想请我们小四班的小朋友们帮助他想一想,好不好?

  (三)引导幼儿将物品与影子匹配

  导语:小朋友们,我们来看一看皮博还记得些什么?(出示第二幅图片)大家通过这幅画面能想起皮博都梦到了什么吗?举手告诉老师。(可让幼儿说出原因)

  (四)指导幼儿操作材料

  (出示教师用的智力魔版)教师做师范

  导语:现在请小朋友们从我们的小椅子下面拿出智力魔板,自己来找一找,看看能不能找到皮博的梦里都梦到了什么!(放背景音乐)小朋友们都做完了吗?让我们看看自己做的对不对。(教师做错误控制的示范)

  三、结束部分

  导语:小朋友们今天的表现都非常棒,我们鼓励一下自己吧!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20

  学习目标

  通过观察,了解狗的基本外形特征,并且根据外形的不同知道狗有很多种类。

  动手制作,发展幼儿粘贴和运用剪刀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搜集狗的图片。

  “宠物美容”视频短片(《跟动物做朋友》电子书)。

  狗纸偶(见材料制作)。

  不同颜色的`毛线、安全剪刀、胶棒。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小组

  1.播放“宠物美容”视频短片,请幼儿观察影片中狗的外形特征。

  2.请幼儿出示狗的图片,并介绍图中狗的外形特征,例如体形的大小、毛发的颜色、耳朵的形状等。

  3.观察所有的图片后,教师引导幼儿总结狗的外形特征,例如:狗有眼睛、耳朵、鼻子、有四只脚、有尾巴等。

  4.通过对比观察,了解不同种类的狗的外形不同,知道狗有很多种。

  狗的脸形有圆有尖。

  狗的耳朵有垂下来的,也有竖起来的。

  毛发有长有短、有曲有直。

  有四只脚。

  有尾巴。

  5.请幼儿用字词“狗”口头组词或造句,例如“小白狗”、“小狗叫”、“我家有一只小狗”等。

  6.请幼儿把毛线剪成小段,用胶棒贴在狗纸偶上,做一只“短毛狗”或一只“长毛狗”。

  7.制作完成后,请幼儿介绍自己作品的特色。

  活动评价

  能说出狗的基本外形特征。

  能小心运用剪刀剪毛线。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通用2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相关文章:

《可爱的斑点狗》幼儿园小班教案02-27

《和狗玩耍要注意》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教案09-07

小班教案幼儿园小班教案09-23

狗和猴幼儿园教案08-02

狗和猴幼儿园教案优秀09-04

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 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10-20

幼儿园教案小班教案10-30

小班教案幼儿园小班教案15篇06-15

小班美术教案_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10-21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通用2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通用20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1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手指点画活动的兴趣。

  2、注意用食指在指定的颜料盘中蘸颜料,保持手指和画面的干净。

  3、引导幼儿初步学习用食指在指定的范围内点画圆点,表现斑点狗身上的花纹。

  4、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黑色颜料、抹布若干。小狗实物一个。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小狗玩具,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1、出示小狗玩具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小客人,它是谁呢?(出示玩具狗,引导幼儿和小狗打招呼。)

  2、引出帮小狗印衣服教师:小狗和我们小朋友打招呼的时候为什么不高兴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儿猜测)教师:我们一起来帮它做一件衣服吧!

  二、教师示范

  用食指点画圆点,表现斑点狗身上的花纹。

  1、教师伸出食指,启发幼儿用食指蘸上黑色的颜料在小狗的身上点黑色的斑点。激发幼儿操作的欲望。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在小狗身上点画圆点时要注意点画均匀。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在轮廓线内画黑斑点,注意画面整洁。点画完毕后将食指在抹布上擦干净。

  四、展示幼儿作品,表扬画面整洁的幼儿

  活动延伸:

  利用其他形式练习手指点画。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在整个环节设计上,层次清晰,我首先运用拟人的手法引题,激发了幼儿的参与兴趣。其次我讲解的语言富有童趣,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符合小班幼儿心理特征。通过老师的指导后,幼儿的作品画面较干净,画出的斑点分布较均匀,并且都是在轮廓线内点画。从幼儿的作品效果来看,幼儿已经掌握了棉签画的技巧和常规操作方法,使画面看起来更丰满,斑点更圆润,知道点完后用抹布擦手保持画面干净。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2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手指在指定范围内点画,表现斑点狗身上的花纹。

  2、注意保持手指和画面的干净。

  3、对手指点画的活动感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张画好的狗图片。

  2、黑色颜料、抹布。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小狗图片,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1、老师出示小狗的'图片,(以小狗的口吻):呜呜……

  师:你怎么啦,小狗?

  小狗:我……我把衣服丢了,现在这样回去妈妈肯定不认识我了。

  师:我来帮你找,那你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

  小狗:我的衣服上有黑色的斑点。

  师:(老师伪装找一找,可是没找着)小朋友,我们来帮小狗做一件,好吗?你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

  小狗:我的衣服上有黑色的斑点。

  二、幼儿学习用手指画点,表现斑点狗身上的花纹

  1、师:(老师出示食指,启发幼儿用食指蘸上黑颜色在小狗身上点黑色斑点)宝宝们知不知道老师用什么点黑点呀?(幼:食指)

  2、师:看看我们今天用它来干什么呢?

  3、教师示范、老师先在小狗身上点画了两个黑斑点,然后启发幼儿点画黑斑点。添画完毕出现了一只可爱的斑点狗,激发幼儿操作的欲望。

  三、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操作要求:

  1、引导幼儿在轮廓线内画黑斑点,给小狗穿上一件漂亮的斑点衣服;

  2、用手指点画时要注意手指在画纸上点一下马上拿开。

  3、提醒幼儿注意画面整洁,点画完用抹布把食指擦干净。

  四、展示幼儿的作品,举办斑点狗比赛

  师:今天,我们来进行一场斑点狗选美比赛吧!(教师简单讲评,表扬画面整洁的幼儿)

  师:我们小朋友帮斑点狗穿的斑点衣服都很漂亮,它们呀都是漂亮的斑点狗!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3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棉签在指定的范围内点画圆点,表现斑点狗身上的花纹。

  2、培养幼儿绘画的兴趣,增加对空间的想象力。

  3、初步感受装饰画的美;体验成功的喜悦。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待添画小狗图与幼儿人数等同。

  2、棉签,黑色颜料,颜料盘,抹布。

  3、手偶3个(小花狗、斑点狗、没有斑点的狗),2张范画。

  【活动难点】

  在点斑点时合理布局与密疏关系的处理。

  【详细过程】

  一 、幼儿歌唱《一只小花狗》引出自编故事:

  师: 刚才歌中唱到了谁?(小花狗),它和它的好朋友斑点狗狗还有一段小故事,我们一起来听 听。

  1.手偶表演《斑点狗的烦恼》的故事。

  师:一天下午小花狗吃完肉骨头,高高兴兴去找它的好朋友斑点狗出去玩,它俩高高兴兴来到了一个有许多花草的地方,它们一会儿玩踢球;一会儿玩捉迷藏;一会儿捉蝴蝶,玩的可高兴了,不知不觉天快黑了,小花狗和斑点狗依依不舍相互告别,往自己的家走去。走着走着,斑点狗低头一看,(出示没有花纹的狗)呀!不好了,我的衣服不见了,刚才玩的`太高兴了,不知道把衣服丢哪去了,这可怎么办呀?现在这样子回去,妈妈肯定不认识我了,急得斑点狗哭了起来。呜?6?1?6?1?6?1?6?1呜?6?1?6?1?6?1?6?1

  师:斑点狗衣服丢了,它很烦恼,有什么办法找回它的衣服呢?

  2.幼儿讨论,举手回答。

  师:宝宝们都很棒!想出了很多方法,我觉得用我们灵巧的双手给狗狗做一件斑点衣服,大家看这样行吗?(幼儿答:行)

  二 、示范用棉签在小狗身上点画圆点,表现斑点狗身上的花纹。

  1.介绍棉签。

  师:今天我还请来了一个新朋友,帮助我们一起来设计衣服,认识它吗?(出示棉签)

  幼:棉签

  师:看见了棉签想到了什么?

  幼:医院、打针

  师:看来棉签,宝宝们都很熟悉了,平时见到它有点害怕,可是今天我们用棉签来做一支神气的画笔,让它和你一起完成漂亮的设计。

  2.出示黑色颜料,介绍用途。

  3.师示范如何点画:用棉签顶端轻轻蘸点颜料,在小狗身上点出圆圆的黑点,告诉幼儿圆点想画大就稍微用点力压下,点完一个直拿起棉签,再接着住点下一个,每个圆点不要离的太近,要点在小狗身上,不要点到线外了。

  4.请两个幼儿上前示范完成点画,激发其他幼儿作画的兴趣。

  三、幼儿动手操作,同时师交代绘画时的要求。

  师:现在每位幼儿桌上都有一副小狗画,希望你们给自己的小狗穿上漂亮的斑点衣服。

  1.绘画的要求:(1)保持画面干净 (2)颜料不能弄在衣服上、手上和桌子上。(3)必须点在小狗身上 (4)棉签用完放在盘子里。

  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鼓励胆小幼儿大胆尝试绘画。

  四、展示幼儿作品,点评给予表扬。

  五、结束语:今天我们的宝宝个个都很棒!帮助了斑点狗排除了烦恼,为它做了一件更好看的衣服,斑点狗高兴极啦!它可以回家了,它也非常感谢各位小朋友!它说:“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再见了!”。

  【教学反思】

  根据小班幼儿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特点,本节棉签点画课,我选择在斑点狗身上作画。

  通过故事情节描述后,斑点狗这个形象在孩子心目中又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然后用棉签为小狗做花衣服,这样的作画方式,孩子们也容易获得成功的喜悦。

  开始部分一直很好,但在讲评幼儿作品时,一部分幼儿比较活跃,注意力有点不太集中,今后在美术课讲评这个环节还要多学习一些方法。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4

  活动目标:

  1、知道和狗一起玩耍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在情景中学习背狗追赶是的正确因对动作。

  3、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小狗、大狗和男孩玩偶各一个。

  2、邀请陪班教师进行表演。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谈话,唤起幼儿关于与狗玩耍的已有经验。

  教师:1)小朋友们,你们 看谁来了?

  2)你们喜欢和狗一起玩耍吗?你是怎么和小狗一起玩的。

  2、通过对话,知道和小狗一起玩耍时不能揪狗尾巴,不能打扰狗吃东西。

  3、与幼儿共同观察看教学挂图,知道大狗追赶时的应对方法。

  4、与幼儿共同练习背狗追赶时正确的`应对方法。

  教学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继续探讨和努力,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断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每位幼儿撑起一把安全的保护伞!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5

  目标:

  1、初步学习用棉签在指定范围内点画圆点,表现斑点狗身上的花纹。

  2、注意将棉签放回指定的颜料盘中,保持手指和画面的干净。

  3、对用棉签添画的活动感兴趣。

  准备:

  1、人手一张小狗图片。

  2、棉签若干、黑色颜料、抹布。

  过程:

  1、教师出示小狗图片,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出示小狗图片(以小狗的`口吻):呜呜……

  ——教师:你怎么了,小狗?

  ——小狗:我把衣服弄丢了,现在这样回去妈妈肯定不认识我了。

  ——教师:我来帮你找,你的衣服什么样子的?

  ——小狗:我的衣服上有圆圆的黑点点。

  ——教师佯装找一找,可是没找着说:这样吧,我们来帮你做一件好吗?你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

  ——小狗:我的衣服上有黑色的斑点。

  2、幼儿学习用棉签画圆点,表现斑点狗身上的花纹。

  ——教师出示棉签,启发幼儿用棉签蘸上黑颜色在小狗身上电黑色斑点。教师先在小狗身上涂画了两个黑斑点,然后启发幼儿添画黑斑点。添画完毕出现了一只可爱的斑点狗,激发幼儿操作的欲望。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观察小狗图片,提醒幼儿在轮廓线内画黑斑点,给小狗穿上一件漂亮的斑点衣服,提醒幼儿注意画面整洁,点画完将棉签摆放在盘内。

  4、展示幼儿作品,举办斑点狗比赛。

  ——表扬画面整洁的幼儿。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6

  【活动主题】 数量分解

  【主题领域】 科学

  【授课教师】

  总计划 一 课时第 1 课时

  【活动目标】

  1.练习6以内数量的分解与组合,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发展幼儿的数学逻辑能力。

  2.理解“6”的组成,懂得交换两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的规律。

  【活动准备】卡片

  3、7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看一看小魔女搬的骰子上有几个点呢?

  2.小猫的骰子合起来,与小魔女骰子的点数是不是一样多?

  3.你能在答案栏里找到与题目栏中骰子点数相同的组合吗?

  4.解读指导语→操作“逻辑狗”卡片→个别指导语交流→检查与验证→反复操作。

  5.引导方法:方法一:通过观察题目栏中骰子上的点数,在答案栏中找到相应的`骰子组合;

  方法二:通过观察答案栏中的骰子组合,在题目栏中找到相应数量的骰子。

  【活动延伸】看谁分的对:让小朋友将老师准备的雪花片按照老师的要求放在不同的地方,练习分类与分解。

  总计划

  一 课时第 1 课时

  【活动目标】

  1.建构数概念,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发展幼儿的数学逻辑能力。

  2.观察数量相同,排列不同的圆珠,初步感知数量的守恒。

  【活动准备】卡片

  4、5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看一看卡片上画了什么?

  2.这些串珠上的珠子的数量都是一样的吗?

  3.你能在答案栏中找出数量相同的圆珠吗?

  4.解读指导语→操作“逻辑狗”卡片→个别指导语交流→检查与验证→反复操作。

  5.引导方法:方法一:通过观察题目栏中圆珠数量由多到少的序列,在答案栏中找到相应的圆珠;

  方法二:通过观察题目栏中圆珠数量由少到多的序列,在答案栏中找到相应数量的圆珠。

  【活动延伸】带纽扣:让幼儿将老师准备好的瓶盖按照老师给的顺序摆好。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7

  活动目标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

  学习词:“贪心”;认读汉字“狗”。

  知道水边的物体在水里会产生倒影。

  活动准备

  活动前带幼儿观察池塘或水池水面的倒影。

  汉字字卡“狗”;小狗的图片。

  活动建议

  出示小狗的图片和字卡,学习认读并交代故事名称。

  教师讲述故事。

  引导幼理解故事内容:

  小狗看到水里有什么?它为什么会看到水里也有一只小狗和一块肉骨头?水里真有一只小狗和一块肉骨头吗?小狗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小狗已经有了一块骨头了,它还想要水里的骨头?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学习词:贪心)

  小狗最后怎么做了?结果它得到了那块骨头了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讨论:小狗为什么会连自己的那块骨头也失去了?它怎么样想、怎样做才不会失去自己的骨头?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贪心好不好?会不会有好的结。

  请幼儿学习讲述故事。

  附故事:贪心的狗

  一只小狗在外面找到一根肉骨头,它高高兴兴地叼着骨头往家里跑。走到一座木桥上,小狗忽然看见,平静的河水里也有一只小狗,这只小狗的嘴里也叼着一块大大的肉骨头,而且还瞪大眼睛看着它。小狗心里想:今天真幸运,我才得了一块骨头,现在又看见一块了,这块骨头也应该归我。它想着想着,就张开嘴巴要去咬水里的那一块骨头。就在这时,小狗嘴里的骨头扑通一声掉到水里去了,小狗再往水里看,水里的小狗和骨头都看不见了,只有骨头掉下去溅起的水花。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8

  学习目标

  初步了解狗的生活习性和本领。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理解并简单描述画面,发展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事先邀请养狗的家长或教师拍摄狗的生活片段。

  《跟动物做朋友》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9页。

  轻快的音乐。

  小狗布偶。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小组

  1. 播放有关狗的生活片段,让幼儿观察狗的动作和生活习性。

  2. 请养狗的幼儿介绍家中的狗爱吃的食物、会做的动作、什么时候会叫、叫的原因、每天是否要散步、喜欢和主人玩什么游戏等。

  3. 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 9 页,请幼儿观察图画,并引导幼儿描述狗有什么本领, 例如鼻子和耳朵很灵敏、会替主人拿东西、会捉贼等。

  4. 播放音乐,让幼儿传小狗布偶,音乐停下时,拿着布偶的幼儿回答教师的问题:

  狗的鼻子有什么本领?

  狗的耳朵有什么本领?

  狗的嘴巴有什么本领?

  狗的脚有什么本领?

  5. 请幼儿说一句话称赞狗的`本领。教师提醒幼儿当狗进食时,不要骚扰它;在路上看见没有主人的狗,不要触碰它。

  活动评价

  能说出狗的本领。

  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建议: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本领强的小狗”,运用嗅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感受小狗的本领,同时发展幼儿的听觉和嗅觉。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9

  活动目标:

  1.练习在指定范围内拖物跑,锻炼手指小肌肉和下肢大肌肉动作。

  2.初步学习共享空间,避免与同伴发生碰撞。

  3.体验游戏的乐趣,产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乖乖狗”拖拉瓶人手一个背景音乐场景图四块大灰狼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队形练习与热身运动。

  1.一个跟着一个围成圆圈练习走和跑。

  2.热身运动:上肢运动、上肢运动、腰腹运动、跳跃运动等。

  二、游戏“乖乖狗郊游”。

  1.练习抱着“乖乖狗”自由四散跑。

  交流:怎样才能保护好“乖乖狗”不和别人的撞在一起?

  教师小结:往人少的地方跑,跑时眼睛看着前面。

  2.练习拖拉“乖乖狗”自由四散走、跑。

  慢-走、快-跑、停-停。走跑时注意观察,避免与同伴发生碰撞。

  三、游戏“智救乖乖狗”。

  1.教师:我们带乖乖狗到森林里去玩,森林里有大灰狼,要是碰到它,我们要保护好自己,同时想办法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乖乖狗,不让大灰狼发现它。

  2.幼儿听到欢快的音乐四散拖物跑,听到恐怖的'音乐,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乖乖狗。

  四、结束放松。

  幼儿帮“乖乖狗”洗澡,送“乖乖狗”回家。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10

  学习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感受画面所表现的内容。

  2、通过绘画初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备狗的图片。

  2、小狗布偶。

  3、《跟动物做朋友》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10页。

  4、图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小组

  1、教师假装在小狗布偶耳边说话,告诉幼儿教师和小狗在谈心。

  2、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引导幼儿欣赏名画《女孩与狗》,向幼儿提问:

  1、画面上有什么?(女孩和狗。)

  2、女孩在做什么?她快乐吗?(女孩坐在楼梯上,表情不太高兴。)

  3、猜猜女孩不高兴的原因。(自由回答。)

  4、她身旁的狗又在做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陪伴女孩。)

  5、如果这只狗会说话,猜猜它会向女孩说什么。(自由回答。)

  6、你认为女孩和狗是好朋友吗?(自由回答。)

  7、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自由回答。)

  8、如果你也有一只狗,当你不高兴时,想跟狗玩什么游戏?(自由回答。)

  3、请幼儿和小狗布偶扮演画中人物的动作。

  4、请幼儿把狗的图片贴在图画纸上,想想如果自己不高兴时,想跟狗儿做什么,例如散步、玩皮球等,请幼儿把想象的情景画下来。

  5、幼儿完成作品后,互相交换欣赏。

  活动评价

  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欣赏及说出画面的主要内容。

  2、能用图画表达自己的想法。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11

  学习目标

  了解警犬、导盲犬和狗医生对人类的贡献。

  欣赏狗的本领。

  活动准备

  《跟动物做朋友》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11页。

  警犬协助警务人员工作的图片。

  《导盲犬小Q》电影片段。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

  1.教师简单介绍导盲犬、警犬和狗医生的工作。

  2.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请幼儿分别指出哪只狗是导盲犬、警犬和狗医生。

  3.出示警犬协助警务人员工作的图片,讨论警犬的工作。并分析为什么警犬可以帮助警察办案。(狗的.耳朵和鼻子都很灵敏,可以辨认坏人的气味。)

  4.请幼儿再观察幼儿用书中狗医生的图片,向幼儿提问:

  奶奶抱着狗医生时,她的表情怎样?

  她喜欢狗医生吗?

  狗医生怎样让病人高兴?

  5.让幼儿观察幼儿用书中导盲犬的图片,向幼儿提问:

  它的主人是怎样的?

  她为什么称它为“导盲犬”?

  它可以帮助失明的主人做些什么事情?

  6.播放电影《导盲犬小Q》的一些片段,让幼儿欣赏狗对人类的贡献。

  活动评价

  能说出狗对人类的贡献。

  能欣赏狗对人类的贡献。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12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比较三个物体的大小,了解大狗、中狗、小狗的体型特征。

  2、能够根据狗的大小特征,选择正确的对应物品。

  活动准备

  三份不同大小的狗、盘子、勺子图片;每人一份大小不同的盘子和肉骨头;肚子叫的音频。

  活动过程

  (一)猜动物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猜一猜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哪一位动物朋友?

  幼儿猜测作答。

  (二)给狗兄弟分餐具

  1、认识狗兄弟

  你们看,棉花糖变成了小狗,数一数有几只小狗?(3只)这三只小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注意狗兄弟大小的不同)

  2、认识餐具的.不同

  你们听有什么声音?(“咕噜咕噜”)原来狗兄弟饿了,想吃东西了。那我们现在来给狗兄弟分一分餐具吧。这里有三只大小不同的碗,看一看这三只碗有什么不同?(大小不一样。)

  3、给狗兄弟分碗

  现在我们来给他们分一分碗吧。大狗用哪只碗吃饭?中狗用哪只碗吃饭?小狗用哪只碗吃饭?(小朋友说,老师操作)

  4、给狗兄弟分勺子

  现在有三只勺子,该怎么分?(小朋友说,老师操作)

  (三)请狗兄弟吃肉骨头

  餐具分好了,我们现在要干嘛了?(出示肉骨头)

  1、找肉骨头有什么不同?

  2、请幼儿给狗兄弟分肉骨头并交代操作要求。

  3、教师巡回指导,指出错误并改正。

  师小结:谢谢大家,狗兄弟们吃到了他们适合他们的肉骨头,现在很开心,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13

  设计意图:

  本节课来源于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以狗宝宝来做客引题,让孩子们先感知大和小,在此基础上再感知大中小,并能根据位置的不同正确说出大中小。通过分餐具来进一步感知大中小,知道大的餐具要分给大狗,中的餐具要分给中狗,小的餐具分给小狗的道理。最后通过送吃的这一环节让每一个幼儿能亲身体会到大中小,并根据大中小给狗宝宝送吃的,来检验一下孩子的所学情况。

  活动目标:

  1、比较物体的大小,了解大狗、中狗、小狗的体型特征。

  2、根据狗的大小特征,正确提供对应的物品。

  重点:比较大小,感知中狗的体型特征。

  难点:分辨出中狗及对应的物品。

  活动准备:

  1、三个不同大小的狗玩具;三个不同大小的碗和调羹;肉骨头图片;小火车教具。

  2、每位幼儿三张不同大小的肉骨头图片。

  活动过程

  一、狗宝宝出场

  1、小朋友们,今天班里来了两个客人,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啊?(狗宝宝)两只狗宝宝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说出大小)

  2、 咚咚咚,又来了一只狗宝宝,请小朋友们说说三只狗宝宝哪里不一样?

  3、 咔嚓、咔嚓火车开来了,三只狗宝宝要坐火车去旅行,按照(大中小或小中大)的'次序乘坐火车。(教师请幼儿操作,感知大中小。)

  二、狗宝宝的餐具

  1、三只狗宝宝肚子饿了想要吃饭,吃饭要用什么餐具?出示三个不同大小的碗,让幼儿比较大中小,知道大狗要用大碗,以此类推。

  2、同样形式出示三个不同大小的调羹,比较出大中小,并分给狗宝宝。

  三、狗宝宝的美食

  1、谁知道狗宝宝最爱吃什么?(肉骨头)这儿有三根肉骨头,请一位幼儿区别大、中、小并把肉骨头分给三只狗宝宝吃。

  2、老师交代要求,幼儿给狗宝宝送肉骨头吃。

  3、教师检验幼儿操作的结果四、狗宝宝去玩耍狗宝宝吃得饱饱的了,我们带它们一起去玩滑滑梯吧!

  反思:

  整节课下来每个环节是比较清晰的,孩子们也很感兴趣。

  存在不足的地方是:

  三只狗宝宝玩具的颜色不统一,以致于幼儿混淆视线,没能很清楚地比较出大中小。还有就是环节过于平淡,没有体现出数学教学的层层递进,不能很好提升幼儿的水平。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14

  艺术活动:《一只哈巴狗》(演奏)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音乐,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理解歌词内容。

  2、能在间奏处一拍一下地拍手、拍响板,感受演奏与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哈巴狗的玩具一个;响板人手一个。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艺术·一只哈巴狗》。

  活动过程:

  1、出示哈巴狗玩具,模拟哈巴狗的叫声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这是谁呀?今天,可爱的`哈巴狗来和小朋友一起玩,大家鼓掌欢迎。

  2、教师出示教育挂图并范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音乐情绪,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范唱第一段,引导幼儿认真倾听。

  教师提问:哈巴狗坐在哪儿?它在想什么?

  (2)教师范唱第二段。

  教师提问:哈巴狗吃完肉骨头之后做了什么动作?

  (3)教师完整地范唱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3、幼儿与教师合作开展语言及体态节奏游戏,如

  教师唱“一只哈巴狗”,幼儿拍手并在间奏处唱“汪汪”。之后请幼儿想出其他体态动作,如举双手做小狗状等。

  4、学习响板的演奏方法,并随乐练习演奏。

  (1)出示响板,介绍乐器的名称与演奏方法。

  (2)幼儿自由练习演奏响板,教师随机指导,重在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持握与演奏方法,并按照教师的指挥一拍一下地演奏。

  (3)随乐演唱歌曲,带领并指挥幼儿在间奏处边唱“汪汪”边演奏乐器。

  (4)幼儿随乐分组合作表演。指导幼儿按意愿分两组,一组幼儿演唱,另一组幼儿在间奏处唱“汪汪”并演奏乐器。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5、游戏“哈巴狗抢肉骨头”。

  游戏玩法:几个幼儿扮演哈巴狗,蹲在圈外,其余幼儿扮演肉骨头,蹲在圆圈中间。大家共同演唱歌曲,在最后一句“汪汪”之后,“哈巴狗”迅速跳入圈中抢“肉骨头”,而“肉骨头”迅速跑回座位,被“哈巴狗”抓住了就被“吃掉了”。

  6、教师简要评价,结束活动。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15

  活动目的:

  1、让幼儿认识狗,知道狗是人类的好朋友,它能帮助人类做很多的事。

  2、知道狗狗身上有细菌,我们摸了狗狗要洗手。

  3、狗狗有随地解手的坏习惯,我们应及时为其清理,以免破坏环境。

  4、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爱护动物,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使幼儿掌握一些狗狗生活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

  场景布置、狗狗的头饰若干、自制光碟、磁带、小狗一只,细菌图画一张。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认识狗狗身上有细菌,摸了小狗要洗手。

  1、放音乐,带幼儿进入狗的王国(爬行),参观狗的王国。

  2、幼儿与狗自由玩耍。

  3、告诉幼儿狗狗身上有细菌,并出示细菌的.图片,告诉幼儿摸了狗狗要洗手。

  4、幼儿念《洗手》的儿歌。

  二、认识各种各样的狗,让幼儿知道狗是人类的好朋友。

  1、由幼儿观看碟片上的图片(各种各样狗的土图片)。

  2、边看边讲解“狗狗是人类的好朋友,它能帮我们做很多的事情”。

  三、让幼儿了解狗狗要随地大小便,我们应及时为其清理,爱护环境。

  1、观看《蜡笔小新——追狗》的动画。

  2、讨论“狗狗拉便便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3、游戏《爱护环境》。

  A:许多狗狗出来玩,随地大小便。

  B:我们是环保小卫士,大小便都清理光。

  活动延伸:

  学习儿歌——《可爱的小狗》

  我家有只小花狗,

  它是我的好朋友,

  天天和我做游戏,

  讲卫生,爱干净,

  不乱解手牢记心,

  知错就改真正行,

  真正行!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16

  教学目标:

  1、知道和狗一起玩耍时要知道安全事项。

  2、在情境学习中学习被狗追赶时的正确应对动作。

  教学准备:

  1、小狗、大狗、男孩玩偶各一个。

  2、邀请配班教师进行表演。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唤起幼儿关于与狗玩耍的已有经验。

  师:小朋友们,你没看谁来了?你们喜欢和狗一起玩吗?你是怎么和小狗一起玩的?

  二:基本部分:

  1、通过对话,知道和小狗玩时不能揪狗尾巴,不能打扰狗吃东西。

  (1)教师:我们都喜欢和狗一起玩耍,和狗玩耍时应注意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看看皮皮是怎样和狗玩的。

  (2)教师操作小狗和小男孩木偶表演情景短剧。

  小狗(摇着尾巴,可爱的叫)汪!汪!

  皮皮:小狗,你的尾巴真好玩,一摇一摇的,给我玩玩。(皮皮用手抓小狗的尾巴)

  小狗(跳一下,凶恶的)汪!汪汪!

  师:皮皮在干什么?你觉得小狗喜欢这样吗?

  (3)教师操作小狗和小男孩木偶表演情景短剧。

  皮皮(给小狗端来一个碗):小狗,你别生气,我给你好吃的。(小狗开心的吃着碗里的东西,皮皮不停的移动小狗的碗)

  小狗(生气的)唔——汪,唔——汪!

  师:皮皮又在干什么?你觉得狗狗喜欢这样吗?

  (4)教师小结:小狗讨厌被人拉着尾巴。小狗在吃东西的时候,不喜欢别人打扰它。如果你那样做了,狗会很生气的,还可能会咬人呢。

  2、与幼儿共同观看教学挂图,知道被大狗追赶时的'应对方法。

  (1)教师:如果有大狗追赶我们,我们怎么办呢?谁来和我玩玩这个扮演游戏。

  (2)邀请一名幼儿参与游戏,配班教师手持大狗玩偶,做追赶状,全体幼儿观察这名幼儿的反应。

  师:他这样做是正确的吗?我们来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大狗追赶的时候,他有没有跑?他的眼睛看哪里?大狗追他到墙边的时候,他靠墙站好,面朝哪里呢?我们仔细看看他的手放在哪里呢?你们学会了吗?

  (3)教师小结,如果被狗追赶,千万不要跑,因为越跑狗越会使劲儿追赶。最好能保持阵镇定,在原地站好,不要和狗的眼睛对视,可以看向其他地方。如果附近有墙壁,可以面朝墙壁站好。倘若追赶我们的是体型庞大的狗,我们在站好的同时,最好用手护住喉咙,保护我们的气管,防止被狗咬到。

  三、结束部分:

  与幼儿共同练习被狗追赶时正确的应对动作。

  (1)配班教师手持小狗玩偶,做追赶状,主板教师带领幼儿镇定地站住不动,并且不看狗的眼睛,转头看其他方向的地面。

  (2)配班教师手持大狗玩偶,追赶幼儿到墙边,主班教师带领幼儿面朝墙壁站好,并用手护住自己的喉咙。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17

  设计理念:

  《比较大小》这个活动来自于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小班教材中,是主题《小不点》中的一个活动,以三只小狗来做客为导线,比出大狗、中狗、和小狗,引起幼儿对事物大小的兴趣。然后请幼儿帮小狗们分清楚准备好的小碗和调羹,让孩子知道大中小,并知道大的东西要分给大狗,中的分给中狗,小的分给小狗,进一步认识大中小;最后以给狗宝宝喂骨头这一环节考考每个孩子对大中小的掌握情况,符合纲要中所说的“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事物的大小,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2、在操作实践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学习比较事物的大小,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用的一套图片:大狗、中狗、小狗。三只不同大小的碗、调羹;三根大小不同的肉骨头。

  2、幼儿用:每人几张不同大小的食物图片,操作图片。

  活动过程:

  一、狗宝宝出场——感知大中小。

  1、两只小狗比大小。

  宝宝们,今天班里来了两个客人,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啊?哪只是大狗,哪只是小狗。(引导幼儿说出大小)

  2、 三只小狗比大小。

  又来了一只小狗,现在请你说说哪只是大狗,哪只小狗,哪只中狗?

  3、 交换位置比大小。(教师请幼儿指认一下,感知大中小。)

  二、狗宝宝餐具——进一步感知大中小。

  1、出示三只不同大小的碗,比较大中小,并把碗分给狗宝宝们。

  2、同样形式出示三只不同大小的调羹,比较出大中小,并分给它们。

  三、狗宝宝的美食——巩固练习分辨大中小。

  1、谁知道狗宝宝最喜欢吃什么?(肉骨头)这儿有三根肉骨头,请幼儿分别说出大中小,并请一个幼儿把肉骨头分给三只狗宝宝吃。

  2、幼儿集体操作,给狗宝宝送吃的。

  3、请幼儿将自己的好吃的送给狗宝宝们吃,(要求先比出大中小,再分给狗宝宝吃。)

  4、 请客人老师帮你检查一下。

  四、狗宝宝去玩耍——活动结束。

  狗宝宝吃得饱饱的`了,我们带它们一起到我们幼儿园玩玩吧!

  以小狗来做客引题,让孩子先感知大和小,在此基础上再感知大、中、小。并能根据位置的不同正确说出大中小。

  通过分餐具来进一步感知大、中、小。知道大的餐具要分给大狗,中的餐具分给中狗,小的餐具分给小狗的道理。

  通过送吃的这一环节让每一个幼儿能亲身体会到大、中、小,并根据大、中、小给狗宝宝送吃的,来检验一下孩子的所学情况。

  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始、直接请出了客人“三只狗宝宝”,让幼儿认识大、中、小三只狗,这个环节很重要,知道三只狗的体形差异能为之后的活动作铺垫,孩子们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第二个环节是给狗宝宝分好餐具,像碗、盆子等。有了之前对大、中、小的认识,孩子们都能很快分出。第三个环节是请狗宝宝吃美食,给狗宝宝分骨头,这是活动的难点,主要引导幼儿把大和多,小和少联系起来,经过提问和我的提示,孩子们基本能理解意思,知道两者的对应关系,但是在操作的时候要进行连线,幼儿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虽然他们能知道对应的关系,知道大狗吃多的骨头,但是在连的时候却出现了偏差,幼儿的想象和行为还是不能够统一,可能将连线改为送骨头,请幼儿摆放粘贴会比较好。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自己存在很多问题,活动的环节是一步步的走下来了,但是很多细节还需要改进,像教具的摆放、问题的明确性、活动中的常规等等。在第一个环节认识三位客人时应该让幼儿点数一下,可是因为疏忽忘了,第二环节幼儿操作完成后我没有总结。此外,在数学活动中也不能忽略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关注及教育。通过这次活动让自己深刻认识了在科学活动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自己存在的不足,以后要多看、多学、多钻研,提高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的能力。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18

  (出自“我们的宠物”下册第一课)

  教学目标 :

  1、学习以客体为中心,认识和区分前后、里外。

  2 、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前后、里外,能用方位词正确完整的表述。

  3 、通过教学活动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教学重点 :

  以客体为中心认识和区分前后、里外。

  教学难点 :

  能用方位词前后、里外正确完整的`表述。

  教学准备 :

  知识准备:

  1、认识上下。

  2 、已认识鱼、兔子、猫、狗、鹦鹉、乌龟等小动物。

  物质准备:毛绒玩具、图片一张、动物卡片(小鱼、乌龟、小白兔、猫、狗、鹦鹉)各一张、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教师示范用的操作材料大些)轻音乐一首

  教学过程 :

  一、开始部分

  (一)游戏导入

  导语:今天有许多小动物来到我们班,小朋友想看看它们是谁吗?可是小动物很调皮,跟我们玩起了捉迷藏,我们一起找找它们吧!

  提出要求:找到动物的小朋友要记住你是从哪里找到它的,一会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二)请幼儿说一说从哪里找到小动物的

  请找到**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从哪里找到**的,然后放回原处,让其他小朋友看。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图片,引出主题

  导语:安娜也和她的宠物在玩捉迷藏,老师把她们的照片带来了,小朋友想不想看?(出示图片)

  安娜一共有6只小动物,她只找到了小乌龟。(引出方位词前后、里外)乌龟在萝卜的后面,在菜地里边。

  (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方位词

  导语:我们帮安娜找找其他5只小动物藏在哪了吧!

  (三)教师总结

  1 、一共有6只小动物,和小朋友一起数数是不是全部都找出来了。

  2 、它们分别藏在什么地方。

  三、结束部分

  (一)教师示范操作

  导语:安娜想考一考我们小(4)班的小朋友,给我们准备了一份小作业,看看小朋友们自己能不能找到小动物。

  教师:这是小白兔,小白兔藏在哪了呢?在笼子里面大树下面,它旁边圆片的颜色是绿色的,就从小篮子里拿一个绿色的圆片贴在小兔的旁边。(可再示范一遍)

  (二)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三)教师总结幼儿操作结果

  四、活动延伸

  让幼儿思考自己现在坐在哪里呢?怎样用前后、里外表述呢?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19

  教学目标:

  1 、对做梦发生兴趣,讲述梦境的内容。

  2 、将物品与影子匹配,培养幼儿的观察与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将物品与影子匹配

  教学难点: 培养幼儿的观察与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已有操作智力魔板的经验,对梦有初步的了解

  物质准备:图片 2 张、字卡、操作材料人手一份、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导语:小朋友们都做过梦吗?谁告诉老师你梦到过什么?小朋友们有没有做完梦之后又忘记的啊?今天呀我们小四班来了一位小客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呢?(出示皮博睡觉的图片)原来是小丑皮博呀!

  基本部分

  (一)以皮博的梦导入

  导语:嘘!皮博睡着了,原来他在来我们班的路上太累了,所以现在睡着了,他在做一个非常美的梦,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都梦见了什么?

  (二)教师讲述皮博的`梦境

  导语:在皮博的梦中呀有自己心爱的大篷车,他还到帐篷里面表演了节目,他一会儿变出一个皮球,一会儿又变出一把雨伞,现场的观众都高兴极了,这时皮博又变出了两个气球和一朵小花送给了现场的观众!他正高兴着呢,突然就从梦中醒了过来,他回想一下刚才那个美好的梦,可是,他发现他竟然有些记不得梦到的都是什么了,想请我们小四班的小朋友们帮助他想一想,好不好?

  (三)引导幼儿将物品与影子匹配

  导语:小朋友们,我们来看一看皮博还记得些什么?(出示第二幅图片)大家通过这幅画面能想起皮博都梦到了什么吗?举手告诉老师。(可让幼儿说出原因)

  (四)指导幼儿操作材料

  (出示教师用的智力魔版)教师做师范

  导语:现在请小朋友们从我们的小椅子下面拿出智力魔板,自己来找一找,看看能不能找到皮博的梦里都梦到了什么!(放背景音乐)小朋友们都做完了吗?让我们看看自己做的对不对。(教师做错误控制的示范)

  三、结束部分

  导语:小朋友们今天的表现都非常棒,我们鼓励一下自己吧!

  幼儿园小班教案《狗》 20

  学习目标

  通过观察,了解狗的基本外形特征,并且根据外形的不同知道狗有很多种类。

  动手制作,发展幼儿粘贴和运用剪刀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搜集狗的图片。

  “宠物美容”视频短片(《跟动物做朋友》电子书)。

  狗纸偶(见材料制作)。

  不同颜色的`毛线、安全剪刀、胶棒。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小组

  1.播放“宠物美容”视频短片,请幼儿观察影片中狗的外形特征。

  2.请幼儿出示狗的图片,并介绍图中狗的外形特征,例如体形的大小、毛发的颜色、耳朵的形状等。

  3.观察所有的图片后,教师引导幼儿总结狗的外形特征,例如:狗有眼睛、耳朵、鼻子、有四只脚、有尾巴等。

  4.通过对比观察,了解不同种类的狗的外形不同,知道狗有很多种。

  狗的脸形有圆有尖。

  狗的耳朵有垂下来的,也有竖起来的。

  毛发有长有短、有曲有直。

  有四只脚。

  有尾巴。

  5.请幼儿用字词“狗”口头组词或造句,例如“小白狗”、“小狗叫”、“我家有一只小狗”等。

  6.请幼儿把毛线剪成小段,用胶棒贴在狗纸偶上,做一只“短毛狗”或一只“长毛狗”。

  7.制作完成后,请幼儿介绍自己作品的特色。

  活动评价

  能说出狗的基本外形特征。

  能小心运用剪刀剪毛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