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幼儿教案>奶牛幼儿园教案

奶牛幼儿园教案

时间:2024-10-22 07:04:58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奶牛幼儿园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奶牛幼儿园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奶牛幼儿园教案

奶牛幼儿园教案1

  活动目标:

  1、轻听音乐,感受乐曲,ABC乐段的不同。

  2、能按照游戏规则,在C段控制自己,简单创编,完成游戏。

  3、感受音乐游戏带来的乐趣。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音乐《牧场小奶牛》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引出活动(围圈坐在地上)教师讲述故事:在美丽的牧场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奶牛,每天早上奶牛妈妈都带着小奶牛们锻炼身体做早操,像这样:(教师带领幼儿感受与学习A段音乐情节的动作)

  2、故事情节转折,了解B段音乐并提炼C段动作教师:可是奶牛妈妈刚刚得到了一个消息,我们牧场里来了一位好吃懒做的牛奶工,他不爱劳动,每天只想挤走我们的牛奶喝(此时教师戴上帽子扮演牛奶工说话)。他那么懒惰,我们能不能让他得到牛奶啊?对!为了不让他发现我们,小奶牛们相出了一个好办法,当伙伴们告诉大家牛奶工来了的时候,大家快快爬到安全的地方(教师示范B段动作),变成小石头来骗过牛奶工(教师示范C段音乐时的状态)。提问:成功了吗?有没有牛奶被挤走的?诶什么被牛奶工发现挤走牛奶了?

  3、集体感知完整音乐教师带领幼儿通过故事情节感受完整音乐两遍。每次活动前都提示小奶牛们睡觉的.状态准备起床,营造完整游戏氛围。教师分别饰演牛奶妈妈和牛奶工,幼儿一旦被发现或被牛奶工诱导发出声音,牛奶工就取下该幼儿身上的一滴牛奶(白色即时贴)贴在奶瓶教具上,每次结束后讨论成功的原因与失败的问题,并进行纠正与解决。

  4、通过故事推进,提升游戏难度。师说:不好!懒惰的牛奶工已经识破了我们的计划,知道石头都是小奶牛变的,看来我们不能变石头了!牛奶们快快想一想还能变成什么?幼儿创编C段时各种不同的静态造型,进行游戏。一共进行两遍完整游戏,每次结束后幼儿讨论,自己怎样不被发现的。取走牛奶的为什么会被发现,及时纠错调整。

  5、根据幼儿完成情况进行提升根据幼儿掌握的情况引导幼儿在C段音乐与同伴进行组合造型,扩展幼儿创编视野。如果幼儿年龄较小,可以重复自行创编。

  小结:小奶牛们太厉害了,最后终于让懒惰的牛奶工离开了,我们去把这些好办法告诉其他伙伴吧!在愉快的音乐中离开教室!

奶牛幼儿园教案2

  教学目标

  1.启发幼儿画奶牛的形象,注意表现奶牛的特征。

  2.鼓励幼儿用深浅变化的.涂色方法涂出草地和天空。

  重点:画出奶牛的形象特征。

  难点:用深浅变化的涂色方法涂色。

  活动准备

  教具水彩笔,油画棒,奶牛图画一幅。

  教学过程

  1、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奶牛的形象,特征。

  (1)说一说,奶牛长得怎么样?

  (2)学会表现奶牛的儿歌:"奶牛爱穿黑白衣,爱吃青草不挑剔,专门产奶了不起。"

  2、老师示范画奶牛,边画边提醒幼儿要注意表现奶牛的主要特征。

  3、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鼓励幼儿用深浅变化土出天空和草地。大胆用油画棒涂色。

  (1)草地是什么颜色的?(深绿或浅绿)

  (2)天空是什么颜色的?(浅蓝)

奶牛幼儿园教案3

  一、活动设计:

  学校准备让我们到奶牛场参观,对大班的孩子来说,参观什么?了解什么?主题是什么?如何分解主题?一周来一直困惑着我。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通过了解奶牛的生活习性,了解饲养奶牛应该注意的事项,了解奶牛的经济效益,了解奶牛场的投资以及国家对奶牛场的辅助措施四个方面,使孩子对奶牛场进行全面的了解。进而引导幼儿感受到奶牛场的'发展,会带动乳业、包装业、运输业等的发展,它可以给下岗工人创造再就业的机会,这一切更会促使丹阳经济的发展,我们应当为自己是丹阳人儿感到自豪,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感情。以上就是我在设计这一活动时的思路与想法。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

  2.培养学生知家乡爱家乡的感情。

  3.深刻了解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4.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学会主动与人交流。

  5.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6.初步了解有关奶牛的生活习性方面的有关知识。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15日

  四、活动过程:

  1.了解奶牛的生活习性。

  2.了解饲养奶牛应该注意的事项。(吃、住、环境)

  3.了解奶牛的经济效益。

  4.奶挤出后怎样变成牛奶。

  5.牛粪的妙用。

  五、活动后交流经验。

  六、整理资料,画出参观日记。

  访信息:

  奶牛一天产奶量:多的70斤,少的50斤。

  奶牛一天产奶价:多的100元,少的70元。(每斤鲜奶价1.4元)

奶牛幼儿园教案4

  活动目标

  1、能用黑色颜料画出黑色的、大小不同的奶牛斑纹。

  2、尝试从拼贴奶牛、了解奶牛的肢体形态、并贴出不同形态的奶牛。

  活动准备

  画有黑白斑纹的`纸、液体胶、剪刀、绿色卡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黑白斑纹的纸导入。

  1、出示黑白斑纹的纸,请幼儿说说这可能是什么动物身上的斑纹。

  2、教师用变魔术的方式变出一头奶牛,引导幼儿说说牛的身体有哪些部分组成。

奶牛幼儿园教案5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及作品。

  2、通读全文,梳理小说的情节,把握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

  3、通过课文品读,初步了解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分析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能说出安恩的性格特点。

  4、通过评读探讨,能体会小说巧妙的情节构思,说出其对于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作用。学习运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5、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主人公安恩关爱动物,重视它们生命情感需求的善良感情。多角度体会小说主题。

  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巧设悬念的写法及作用。

  2、学习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了解外貌描写与小说情节和主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其勤劳淳朴、善良慈爱的性格特点。把握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描写。

  2、多角度分析小说的主题,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教学方法:

  “四读”导学,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师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处理生字词,标注自然段序号。预习指导检测:

  A.给加点的字注音:

  褶(zhě) 撂(liào) 木屐(jà) 窘迫(jiǒng) 臀(tún) 茸(róng)

  锃(zng)亮 瘦骨嶙峋(lín)(xún)翕(xī)动 踌躇(chóu)(chú)

  反刍(chú) 瑕疵(xiá)(cī) 找茬(chá) 羞怯(qi) 刨根究底(páo)

  粗粝(lì) 锱铢(zī)(zhū)必较 腼腆(miǎn)(tiǎn)

  B.词语解释:

  1.腼腆:因怕生或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2.瘦骨嶙峋:形容人十分瘦。

  3.旁若无人:好象旁边没有人,形容态度自然或高傲。

  4.熙来攘往:同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5.锱铢必较:对很少的钱都计较。

  6.扬长而去:大模大样地离开。

  7.刨根究底:比喻追究底细。

  C.《安恩和奶牛》选自《20世纪外国文学作品选》,作者约翰尼斯·延森,_丹麦_(国籍)的小说家、诗人,代表作《漫长的旅途》。

  D.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作家赵丽宏希望我们迈进文学之门,巴金先生引领我们走进了散文天地,冰心老人用隽永的小诗带我们漫步了诗的国度。今天我们跟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延森的步伐,共同学习短篇小说《安恩和奶牛》,轻轻地叩开小说之门,去感知小说世界里的真善美、假恶丑,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二、问读:

  教师问读,学生回答:

  1.本文啥体裁?(小说。)

  2.本文写了啥?(安恩和她的奶牛在集市上散心。)

  3.本文为啥写?(爱护善待动物,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4.本文咋样写?(通过刻画把握安恩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描写,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她淳朴、勤劳、善良、慈爱的性格特点。)

  5.本文写咋样?(文章用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 )

  三、寻读:

  (一)寻重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看谁能复述故事内容。注意说清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相当于记叙文的起因、经过、结果)(生思考回答)

  一天,老妇人安恩牵着一头奶牛到集市上去,因为这头奶牛实在太好,问津者不少,最后连屠夫也对它有兴趣,但是老妇人却拒不出售。最后,人们气愤起来,老妇人这才吐露真情:她不是来卖牛的,而是因为那头奶牛太孤独,她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让它跟同类相聚散心。

  (时间——一天,地点——集市上,人物——安恩。关键有开端(老妇人安恩牵着一头奶牛到集市上去)发展(因为这头奶牛实在太好,问津者不少,最后连屠夫也对它有兴趣,但是老妇人却拒不出售)高潮(老妇人这才吐露真情:她不是来卖牛的,而是因为那头奶牛太孤独,她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让它跟同类相聚散心。)这篇小说的高潮即是结局。

  2.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情节结构,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按照情节的发展可分为几部分,各讲了什么内容?

  提示: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划分。

  第一部分:(1)是小说情节的开端部分: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写安恩和奶牛在集市上。

  第二部分:(2-10)是故事情节的矛盾发展部分,写安恩两次拒绝想要买她的牛的顾客。她表示这头奶牛是不卖的!

  第三部分:(11—19)故事的高潮及结局。写安恩说出了事情真相。

  (二)寻难点

  1.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特别是外貌、对话描写。

  2.品味鉴赏作品的语言,感悟人物形象。

  (三)寻探点

  这篇小说成功的原因何在?

  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描写,吸引人的故事情节,成功的制造悬念,文章主题的深奥多义。层层设置悬念,文末解疑,突出主旨。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中。故事简单,但是耐人寻味。原因就是作者把故事讲得充满悬念,具有吸引力。文章直到结尾才揭开谜底,让人恍然大悟,引人深思。

  四、评读:

  1.评朗读:挑选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11-19段),注意把握人物的语气。学生评价: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人物的不同语气。

  2.评“三读”请在“三读”:问读(略读)、寻读(速读)、品读(精读)中谈谈自己的收获、启示或发现。

  3.评拓读

  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约翰尼斯·延森(1873-1950)丹麦小说家、诗人。从小学起,他就迷恋书本,尤其喜爱丹麦古典文学和北欧神话传说。故乡西玛兰教育了延森对时空的强烈感受,使他关注人类历史和命运并与大自然深深结缘。

  本文选自作者的《希默兰的故事》一书,共包括34篇(1898—1910)。这是延森以日德兰半岛北部故乡风光人物为背景,把幼时听到过的各种故事和逸闻进行文学加工而写成的短篇故事集。在这些短篇小说中,他热情讴歌希默兰的农民,赞美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朴但健康的生活,同时也描述了当地剽悍粗野的民俗乡风,其中最出色的是《安恩和奶牛》。这部故事集的出现一扫当时流行的无病呻吟、追求华丽词藻的时尚,为丹麦文坛输入一股清新的阳刚之气。1944年,“由于他借着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闲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五、布置作业:

  请发挥你的想象力续写本文。字数在150—200字左右。

奶牛幼儿园教案6

  1、小朋友,我们每天喝的牛奶是从哪里来的?(奶牛身上挤下来的)(出示ppt图1)

  奶牛它吃什么?(草)。花奶牛,花奶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给我们小朋友补充营养,让我们一起谢谢它吧!“谢谢你花奶牛”。

  2、奶牛长得什么样子的?

  3、奶牛在哪里生活?(奶牛场、草原上、草地上)

  4、(出示ppt图2)这些奶牛在干什么?(奶牛有的.在草地上吃草、有的到河边喝水、有的站着、还有的趴在地上休息)

奶牛幼儿园教案7

  活动目标

  根据律动节奏用肢体动作表现不同风格的音乐。

  2、按规则进行音乐游戏,在游戏中大胆尝试自己的想法。

  3、乐意参与游戏,感受音乐游戏带来的欢乐。

  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音乐的变化按规则进行音乐情景游戏。

  难点:大胆尝试自己的想法,用相应的肢体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奶牛头饰人手一个,音乐,草地,情景背景,即时贴可黏贴牛奶滴,一个带着围裙帽子的偷奶工。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热身运动

  2、师:我是奶牛妈妈,你们是——奶牛宝宝。在一片青青的草地上,有一只牛妈妈,带着一群快乐的牛宝宝,每天都会早早地一起做早操,就像这样。

  二、初步感知音乐

  1、师:牛宝宝们,起床了,和奶牛妈妈一起做早操啦!(播放音乐A段幼儿随教师一起做运动。)

  2、师:刚刚你们听到了什么的叫声?幼:牛叫的声音。牛伯伯刚刚打电话给妈妈了,他告诉我呀,有一个牛奶工要来偷奶了,他就喜欢偷爱动的小牛的`奶,听,他来了,我们赶紧跑啊!播放第二段音乐。

  3、商量对策师:牛宝宝们,怎么办呀?我们可不能让他得逞。幼儿讨论变成不动的房子。

  4、在听音乐C段,奶牛们学变小房子师:你是小奶牛吗?偷奶工试探小奶牛。妈妈发现有牛宝宝丢了自己的奶,为什么呢?再有偷奶工来时,你怎么办呢?引导幼儿回答。幼儿回答。

  师小结:变小房的时候,一定记住千万不能动哦!好的!那我们休息休息吧,明天再来做操吧。设计意图:小班的孩子活泼好动,利用情节将孩子带入音乐中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初步感知三种不同的音乐风格。

  三、幼儿完整地表演游戏

  1、第A部分:小牛乖乖们,要做早操了。

  2、第B部分:懒惰人来取牛奶了,小牛们快快找个合适的位置变成房子。

  3、第C部分:懒惰人找到奶牛,你是小奶牛吗?推一推小奶牛看他动不动。

  4、牛奶少了吗?师询问。为什么你的牛奶少了呢?因为他说话了。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幼儿用肢体动作感受律动,并且在第一次游戏的基础上,从不许动到不许说话,增加难度,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5、师:狡猾的懒惰人发现我们的秘密了,这回不能变房子了,我们要变成别的东西躲藏起来,你想变成什么来躲避懒惰人呢?幼儿回答。师:好,那我们说话算数哦!一定不能动不能说话哦!牛宝宝们,休息吧,明天再来做操吧!

  6、再次播放音乐,尝试游戏听音乐,变成自己喜欢的东西,再次尝试游戏。

  师:你变成了什么?幼儿一一回答、

  你们的牛奶少了吗?——没有设计意图:从变房子到幼儿自主变成自己喜欢的形象,层层递进,幼儿在玩中乐,乐中学,不断增强孩子的表演欲望。五、活动结束我们的小奶牛们这次真棒,给自己鼓励下吧!偷奶工这次没有偷到牛奶,很饿,于是它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勤劳的人!我们跟牛妈妈再去别的草地上玩吧,顺便把个本领告诉别的小奶牛吧!播放音乐跟老师离开教室。

奶牛幼儿园教案8

  小班音乐律动《快乐的小奶牛》

  活动目标

  1、根据律动节奏用肢体动作表现不同风格的音乐。

  2、按规则进行音乐游戏,在游戏中大胆尝试自己的想法。

  3、乐意参与游戏,感受音乐游戏带来的欢乐。

  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音乐的变化按规则进行音乐情景游戏。

  难点:大胆尝试自己的想法,用相应的肢体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奶牛头饰人手一个,音乐,草地,情景背景,即时贴可黏贴牛奶滴,一个带着围裙帽子的偷奶工。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热身运动

  2、师:我是奶牛妈妈,你们是——奶牛宝宝。在一片青青的草地上,有一只牛妈妈,带着一群快乐的牛宝宝,每天都会早早地一起做早操,就像这样。

  二、初步感知音乐

  1、师:牛宝宝们,起床了,和奶牛妈妈一起做早操啦!(播放音乐A段幼儿随教师一起做运动。)

  2、师:刚刚你们听到了什么的叫声?幼:牛叫的声音。牛伯伯刚刚打电话给妈妈了,他告诉我呀,有一个牛奶工要来偷奶了,他就喜欢偷爱动的小牛的奶,听,他来了,我们赶紧跑啊!播放第二段音乐。

  3、商量对策

  师:牛宝宝们,怎么办呀?我们可不能让他得逞。

  幼儿讨论变成不动的房子。

  4、在听音乐C段,奶牛们学变小房子

  师:你是小奶牛吗?偷奶工试探小奶牛。

  妈妈发现有牛宝宝丢了自己的奶,为什么呢?再有偷奶工来时,你怎么办呢?

  引导幼儿回答。

  幼儿回答。

  师小结:变小房的时候,一定记住千万不能动哦!

  好的!那我们休息休息吧,明天再来做操吧。

  设计意图:小班的.孩子活泼好动,利用情节将孩子带入音乐中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初步感知三种不同的音乐风格。

  四、幼儿完整地表演游戏

  1、第A部分:小牛乖乖们,要做早操了。

  2、第B部分:懒惰人来取牛奶了,小牛们快快找个合适的位置变成房子。

  3、第C部分:懒惰人找到奶牛,你是小奶牛吗?推一推小奶牛看他动不动。

  4、牛奶少了吗?师询问。为什么你的牛奶少了呢?因为他说话了。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幼儿用肢体动作感受律动,并且在第一次游戏的基础上,从不许动到不许说话,增加难度,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5、师:狡猾的懒惰人发现我们的秘密了,这回不能变房子了,我们要变成别的东西躲藏起来,你想变成什么来躲避懒惰人呢?

  幼儿回答。

  师:好,那我们说话算数哦!一定不能动不能说话哦!牛宝宝们,休息吧,明天再来做操吧!

  6、再次播放音乐,尝试游戏

  听音乐,变成自己喜欢的东西,再次尝试游戏。

  师:你变成了什么?幼儿一一回答、

  你们的牛奶少了吗?--没有

  设计意图:从变房子到幼儿自主变成自己喜欢的形象,层层递进,幼儿在玩中乐,乐中学,不断增强孩子的表演欲望。

  五、活动结束

  我们的小奶牛们这次真棒,给自己鼓励下吧!偷奶工这次没有偷到牛奶,很饿,于是它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勤劳的人!我们跟牛妈妈再去别的草地上玩吧,顺便把个本领告诉别的小奶牛吧!

  播放音乐跟老师离开教室。

奶牛幼儿园教案9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单的图形画出不同形态的奶牛。

  2、大胆添画与奶牛相关的'景物,使画面饱满、丰富。

  活动准备:

  1、ppt图片奶牛、示范画分解图、不同形态奶牛简笔画。

  2、幼儿活动材料《美术》第15页《花奶牛》,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奶牛幼儿园教案10

  材料准备:

  牛奶盒、少量毛线与彩绳、各种纺织品边角料、一次性木筷三根、纽扣玩具若干。

  制作方法:

  1.在牛奶盒底部开洞,将木筷插入并装上纽扣作车轮。

  2.在牛奶盒后部上方开洞,装上用毛线编织的.牛尾巴。

  3.将彩带插入牛奶盒口,装饰奶牛。

  建议玩法:

  1.可组织幼儿开展拖拉奶牛车的比赛。

  2.为提高幼儿运动兴趣,可让幼儿边拉奶牛车边念儿歌:奶牛车,嘀嘀嘀/来来回回送奶忙/白白牛奶真香甜/宝宝喝了身体棒!

  实用价值:

  1.适合托班和小班幼儿开展走、跑等基本动作训练。

  2.激发幼儿参与锻炼活动的兴趣

奶牛幼儿园教案11

  1、奶牛的形态真有趣,我们伸出食指念着儿歌画一画奶牛吧!(师手指拼成的奶牛图书空画)。(出示四幅画

  扁扁圆圆大鼻子,两个鼻孔圆又圆,鼻子下面有张嘴,最爱吃的是青草。

  鼻子上面一拱门,左边右边中间分,两边脸颊一双眼,圆圆大大真有神。

  头上一对弯弯角,牛角上面有条纹,牛角下边两耳朵,半圆形状两边分。

  方方身体高又大,四条腿儿有力量,大房细尾巴,黑白斑纹真有趣。

  2、这是一只站着的奶牛,你猜猜它可能会做什么事?草原上还有许多奶牛它们在干什么?出示简笔画(不同形态的牛奶图)。ppt图3

  3、奶牛各种各样的形态很可爱,可画面上只有一只奶牛看上去很单调,怎样使画面变得饱满丰富呢?(添画景色)

  三、幼儿绘画:学习用简单的图形画出不同形态的`奶牛。大胆添画与奶牛相关的景物,使画面饱满、丰富。

  1、小朋友你想不想把可爱的奶牛画在纸上?你想画什么形态的奶牛?

  2、提作画要求:

  (1)请你把奶牛画在纸的中间,画的大些;

  (2)要画出不同形态的奶牛,还可以添画奶牛生活的地方。看看谁画的奶牛最有趣。

  3、幼儿作画,老师重点辅导能力差的幼儿作画。

  四、展示欣赏作品,体验大胆想象的乐趣。

  1、幼儿介绍自己画的奶牛。(你画的奶牛是什么样子的,在哪里,在干嘛?)

  2.你觉得哪幅画的花奶牛最有趣?为什么

  3.向同伴介绍自己画的花奶牛的故事

奶牛幼儿园教案12

  活动目标:

  1、借助情境表演、游戏、记忆旋律a b C乐段。2、熟悉乐曲旋律,能用身体动作表现小奶牛的动作。3、在结伴游戏时,愿意与同伴合作表演。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听音乐A段

  1、手指律动:

  师:伸出小手来,收回小手去。

  有一个美丽的农场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奶牛,奶牛妈妈每天早上都会带着小奶牛做早操。

  2、幼儿随着音乐做早操,律动音乐

  师:小奶牛们每天早晨都会早早起床来一起做早操,她们每天锻炼什么身体,强壮极了。

  二、听音乐B段

  1、师:有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牛奶工来啦!农场里有个好吃懒做的牛,他每天什么都不做,每天都会来偷奶牛的牛奶喝。2、老师这里有一首小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小奶牛不会让他得逞的,让我们都来找找小奶牛们都在哪里?

  师:有一只小奶牛想了一个好办法,它要变成一颗圆圆的石头,当牛奶工来的时候他一动也不动。

  4、师:小奶牛们都变成石头一动不动,看谁会变成石头?

  哎呀,本来可以有牛奶喝的,可是这下什么都没有了。

  三、在听音乐C段,幼儿学变石头

  1、教师:小奶牛们,牛奶工已经走了,有了这个办法,牛奶工就不会得逞了,让我们一起来玩小奶牛这个游戏吧!

  2、师:请幼儿先休息吧

  四、完整听音乐,幼儿学玩表演游戏

  师:你是小奶牛吗?老师试探小奶牛

  师:动的小奶牛就会被牛奶工取走自己的牛奶。

  师:奶牛妈妈发现我身边的小奶牛丢了自己的牛奶,为什么?再有牛奶工来了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五、幼儿完整地表演做游戏

  1、第A部分:小牛乖乖们,要做操了。

  2、第B部分:牛奶工来了,取牛奶,小牛们快快跑到合适的位置变成石头。

  3、第C部分:牛奶工找奶牛,你是小奶牛变得吗?推一推小奶牛看他动不动

  4、小结:奶牛在变成石头的时候不管牛奶工怎么推怎么骗都要不能动,也不能发出声音。

  5、师:狡猾的'牛奶工发现我们的秘密,这回不能变石头了,我们要变成别的躲藏起来,你想变成什么来躲避牛奶工呢?

  6、师:听音乐,变成自己喜欢的东西,准备休息!

  六、小结

  牛奶工没有找到牛奶,很饿,说好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勤劳的人!小奶牛们给自己鼓励下吧!

奶牛幼儿园教案13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让幼儿知道牛的种类很多,奶牛是其中之一。

  2、通过观察了解牛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教育幼儿爱护动物。

  3、让幼儿知道东北塘是养牛最多的地方,被称为“奶牛之乡”。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参观奶牛场(事先与牛场联系好),汽车。

  2、牛奶若干、奶制品。

  活动过程:

  一、 参观前的谈话。

  “小朋友,现在我们要去参观一个地方,小朋友们排好队伍,听老师的指挥,上汽车的时候要小心,不要推挤,注意交通安全知道吗?

  二、 了解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到了,这是什么地方?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呢?你们看见了什么动物?(奶牛)

  这些牛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幼儿自由谈论)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牛的外形特征。

  “你们知道牛喜欢吃什么吗?”引导幼儿观察饲养员喂食。

  三、 引导幼儿看牛产奶(饲养员用吸奶器吸奶)。

  “我们小朋友吃的牛奶从哪里来的呢?”引导幼儿看产奶。

  四、 幼儿排队,回幼儿园的谈话,了解牛与人们的生活关系。

  “牛对人们有什么作用?”(奶可以吃,奶可以做成奶制品:奶粉、奶糕、奶片、奶茶....牛的肉可以吃,牛的皮可以做皮衣、皮带、皮鞋、皮包等等,他的粪便是最好的肥料)

  正因为牛有这么大的用途它的全身都是宝,所以人们要养奶牛,我们东北塘是养牛最多的地方,被成为“奶牛之乡”。

  五、 教育幼儿爱护动物

  正因为有了这么多的奶牛产奶,使我们人们能吃到新鲜的牛奶,牛奶营养好,很甜美。那么我们也要让牛生活的更好,给它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为我们人类服务。

  活动反思:

  幼儿带着兴奋又好奇的心理来到奶牛场,通过观察和听饲养员的介绍,使幼儿对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牛是人们喂养的动物,它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中少不了它,并激发了幼儿爱牛的情感。活动过程中,幼儿探索欲强,人人给牛喂草,看牛吃食物的样子、睡觉的样子、有的幼儿还模仿牛的叫声。整个活动幼儿兴奋不已,收获非浅。

  小百科:奶牛是乳用品种的黄牛,经过高度选育繁殖的优良品种,我国的奶牛主要以黑白花奶牛为主,从1980年山东省畜牧局牛羊养殖基地开始引进此品种,此品种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产奶量高、耐粗饲。黑白花奶牛也叫中国荷斯坦奶牛,中国荷斯坦奶牛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育种过程非常复杂。总之,它是由纯种荷兰牛与本地母牛的高代杂交种,经长期选育而成。

奶牛幼儿园教案14

  【设计意图】

  新《纲要》在艺术领域中指出让幼儿“能初步感受艺术中的美”,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本次音乐活动《奶牛和小老鼠》选取了海顿的第九十四交响曲的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惊愕》。它的节奏单纯,速度平稳,有明显的行进感,由小提琴轻柔地奏出,第二次反复时声音更轻,两段音乐有较明显的强弱变化与力度变化,最后一个强有力的和弦发出爆发性的声音使听众愕然,适合小班幼儿欣赏。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和学习特点,结合最近主题,我设计了音乐欣赏活动《奶牛和小老鼠》,在活动中通过故事情节、图谱、肢体节奏、乐器演奏和游戏等形式帮助幼儿理解重音的出现和音乐的强度与力度的变化,鼓励孩子用身体动作的幅度力度的变化来表现乐曲力度的变化,从而不断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活动目标】

  1、感受弱力度音乐造成的神秘感和突然出现的强力度和弦造成的惊奇感,学习把握音乐的节奏,用身体动作、敲打乐器的幅度和力度变化来表现音乐的力度变化。

  2、初步学习看指挥按节奏演奏,学习分组演奏,“轻轻奏”时仍可听到声音,“重重奏”时不发出难听的声音。

  3、乐意玩音乐游戏,体验活动的快乐。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玩过打击乐活动经验

  2、物质准备:《惊愕交响曲》片段、图谱、爱心魔力棒、狮子出场音乐、轻快活泼的音乐、自制乐器(装有黄豆的口香糖瓶子人手两个)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感受重音表现的音乐特色

  1、第一次欣赏音乐,感受重音出现的惊奇感。

  (1)情境语:奶牛和小老鼠是一对好朋友,它们最喜欢在一起打鼓啦。听!

  (幼儿倾听,师用手偶演示)

  (2)师:“哎哟!刚才我们都被(吓了一跳),连奶牛和小老鼠也吓得躲了起来。心里有点(害怕)!曲子最后一个音声音很(大)很(重)。这个重音宝宝藏得可好了,我们一起来把它找一找吧!”

  2、第二次欣赏音乐,学习用简单的身体动作随音乐有节奏表演,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讲出平时在生活中听到的类似曲子中“惊愕”的现象。

  (1)师:“重音宝宝原来藏在曲子的最(后面),把我们突然吓了一跳。你觉得会是谁来了?(幼儿自由猜想)出示大狮子图片,师:“你们说的都有可能,看!原来是森林之王大狮子来啦!”

  (2)师:“请你想一想,你平时听到什么声音,也会把你突然吓一跳?”

  (3)教师小结:凶猛动物的吼叫声、天空中的打雷闪电声、鞭炮声都会把我们突然下一跳,但我们是坚强勇敢的'孩子,不害怕。

  二、结合图谱,感受乐曲表现的强弱变化

  1、学习用身体动作幅度和力度变化来表现音乐的变化。

  (1)师:“今天天气真好,奶牛和小老鼠又在一起打鼓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师指图,幼儿欣赏,感受曲子强弱变化。

  回忆交流:故事里谁先打了鼓?(奶牛)奶牛打鼓的声音比小老鼠要(大、重);奶牛打鼓结束了谁接着打鼓?(小老鼠)它打鼓的声音怎么样?(小、轻)。重音宝宝原来是谁来了的声音?(大狮子)

  (2)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打鼓)来感受曲子强弱,第二遍时加入声势“咚咚”

  师:“我们也来学学老牛和小老鼠打鼓吧!小鼓棒准备好!”

  师:“如果你在打鼓时发出好听的咚咚的鼓声就更能干了!”

  2、学习看指挥用乐器演奏,通过幅度和力度变化来表现音乐的变化。

  师:“瞧!我们的打鼓声把瓶子宝宝给邀请来啦!”

  第一遍时完整演奏,第二遍时分组演奏。

  师:“瓶宝宝玩累了,让它在椅子下面休息一下吧!”

  三、结合故事,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特色

  1、师哼唱,幼儿分角色一拍一下向前走学老牛和小老鼠打鼓。

  师:“告诉小朋友一个好消息!森林音乐会就快要开始啦,小朋友,我们一起跟着奶牛和小老鼠去表演打鼓的节目吧!谁愿意学奶牛打鼓?请你站在这边。”

  2、随音乐完整玩游戏

  师:“表演真精彩,现在动物音乐会正式开始啦!让我们面向客人老师”

  “看!谁来了?”(教师弹奏大狮子出场音乐)配班老师扮演大狮子,幼儿蹲下或跑下座位以示保护自己。

  3、教师弹奏轻松欢快的曲子,幼儿跳舞欢庆,结束活动。

  师:“大狮子走了,奶牛、小老鼠我们出来跳一跳、玩一玩吧!

  教学反思

  《小老鼠上灯台》是一首比较老的歌曲,但是歌曲诙谐幽默,深得孩子们的喜爱,有很多家长在家教孩子唱的也是这首歌。我在教学的时候,也有个别孩子已经会唱了这首歌曲。

  活动时,我先出示手偶小老鼠,让孩子在《小老鼠上灯台》的音乐声中,和小老鼠一起锻炼,活动活动身体,激发幼儿的情趣,让幼儿投入到活动中。接着我根据歌词内容,用手偶讲述故事,我边操作,幼儿边学习,孩子的兴趣一下就提高了。在学唱时,我除了让幼儿完整欣赏以外,还和孩子们分段欣赏了歌曲。幼儿说出哪句,大家就一起学唱哪句,在这个过程中,我针对歌曲的难易、孩子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的练习歌曲。游戏是小班孩子的最爱,这个活动中自然也少不了。在游戏《猫和老鼠》中,配班的俞老师做猫,小朋友做小老鼠,孩子的兴趣一下就提高了,有个别孩子还被大猫的出现给吓哭了呢!在游戏中大家都比较关注的是猫什么时候出现,而不是歌曲本身。我想,小班孩子要求他们边唱边游戏还是有些困难的,因为孩子的注意点不是在歌曲的演唱上,而是担心自己会不会被猫给抓住,真的是很天真。

  歌曲可以通过具体的音乐形象来表现、恰当地根据歌曲的内容创设生动具体的情景,使幼儿通过想象、联想来理解歌曲,使教学活动情趣盎然,生动活泼。音乐活动中让幼儿身临其境,增强了幼儿的主动参与意识,自然地将自己角色化,与角色融在一起。

  活动虽然结束,但留给我的思考依然很多,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不断的磨练,不断的思考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奶牛幼儿园教案15

  1、师幼讨论这只奶牛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2、讲述制作奶牛的过程,并将每一步切分的纸片展示的白板上。(重点讲一下牛角和尾巴是怎么剪的,出示纸是怎么被切分成每一个小部分的)

  3、教师将切分好的纸片拼成一只奶牛。引导幼儿注意,拼贴的时候先拼贴大的'部件,最后再拼比较小的。

  4、出示三张范画,鼓励幼儿拼贴出不同形态的奶牛。

《奶牛幼儿园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奶牛幼儿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案消防教案07-14

健康教案幼儿园教案01-17

幼儿园的教案11-19

【经典】幼儿园教案05-29

教案幼儿园06-02

幼儿园的教案01-17

幼儿园教案06-13

幼儿园教案06-12

(经典)幼儿园教案07-12

奶牛幼儿园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奶牛幼儿园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奶牛幼儿园教案

奶牛幼儿园教案1

  活动目标:

  1、轻听音乐,感受乐曲,ABC乐段的不同。

  2、能按照游戏规则,在C段控制自己,简单创编,完成游戏。

  3、感受音乐游戏带来的乐趣。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音乐《牧场小奶牛》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引出活动(围圈坐在地上)教师讲述故事:在美丽的牧场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奶牛,每天早上奶牛妈妈都带着小奶牛们锻炼身体做早操,像这样:(教师带领幼儿感受与学习A段音乐情节的动作)

  2、故事情节转折,了解B段音乐并提炼C段动作教师:可是奶牛妈妈刚刚得到了一个消息,我们牧场里来了一位好吃懒做的牛奶工,他不爱劳动,每天只想挤走我们的牛奶喝(此时教师戴上帽子扮演牛奶工说话)。他那么懒惰,我们能不能让他得到牛奶啊?对!为了不让他发现我们,小奶牛们相出了一个好办法,当伙伴们告诉大家牛奶工来了的时候,大家快快爬到安全的地方(教师示范B段动作),变成小石头来骗过牛奶工(教师示范C段音乐时的状态)。提问:成功了吗?有没有牛奶被挤走的?诶什么被牛奶工发现挤走牛奶了?

  3、集体感知完整音乐教师带领幼儿通过故事情节感受完整音乐两遍。每次活动前都提示小奶牛们睡觉的.状态准备起床,营造完整游戏氛围。教师分别饰演牛奶妈妈和牛奶工,幼儿一旦被发现或被牛奶工诱导发出声音,牛奶工就取下该幼儿身上的一滴牛奶(白色即时贴)贴在奶瓶教具上,每次结束后讨论成功的原因与失败的问题,并进行纠正与解决。

  4、通过故事推进,提升游戏难度。师说:不好!懒惰的牛奶工已经识破了我们的计划,知道石头都是小奶牛变的,看来我们不能变石头了!牛奶们快快想一想还能变成什么?幼儿创编C段时各种不同的静态造型,进行游戏。一共进行两遍完整游戏,每次结束后幼儿讨论,自己怎样不被发现的。取走牛奶的为什么会被发现,及时纠错调整。

  5、根据幼儿完成情况进行提升根据幼儿掌握的情况引导幼儿在C段音乐与同伴进行组合造型,扩展幼儿创编视野。如果幼儿年龄较小,可以重复自行创编。

  小结:小奶牛们太厉害了,最后终于让懒惰的牛奶工离开了,我们去把这些好办法告诉其他伙伴吧!在愉快的音乐中离开教室!

奶牛幼儿园教案2

  教学目标

  1.启发幼儿画奶牛的形象,注意表现奶牛的特征。

  2.鼓励幼儿用深浅变化的.涂色方法涂出草地和天空。

  重点:画出奶牛的形象特征。

  难点:用深浅变化的涂色方法涂色。

  活动准备

  教具水彩笔,油画棒,奶牛图画一幅。

  教学过程

  1、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奶牛的形象,特征。

  (1)说一说,奶牛长得怎么样?

  (2)学会表现奶牛的儿歌:"奶牛爱穿黑白衣,爱吃青草不挑剔,专门产奶了不起。"

  2、老师示范画奶牛,边画边提醒幼儿要注意表现奶牛的主要特征。

  3、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鼓励幼儿用深浅变化土出天空和草地。大胆用油画棒涂色。

  (1)草地是什么颜色的?(深绿或浅绿)

  (2)天空是什么颜色的?(浅蓝)

奶牛幼儿园教案3

  一、活动设计:

  学校准备让我们到奶牛场参观,对大班的孩子来说,参观什么?了解什么?主题是什么?如何分解主题?一周来一直困惑着我。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通过了解奶牛的生活习性,了解饲养奶牛应该注意的事项,了解奶牛的经济效益,了解奶牛场的投资以及国家对奶牛场的辅助措施四个方面,使孩子对奶牛场进行全面的了解。进而引导幼儿感受到奶牛场的'发展,会带动乳业、包装业、运输业等的发展,它可以给下岗工人创造再就业的机会,这一切更会促使丹阳经济的发展,我们应当为自己是丹阳人儿感到自豪,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感情。以上就是我在设计这一活动时的思路与想法。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

  2.培养学生知家乡爱家乡的感情。

  3.深刻了解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4.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学会主动与人交流。

  5.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6.初步了解有关奶牛的生活习性方面的有关知识。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15日

  四、活动过程:

  1.了解奶牛的生活习性。

  2.了解饲养奶牛应该注意的事项。(吃、住、环境)

  3.了解奶牛的经济效益。

  4.奶挤出后怎样变成牛奶。

  5.牛粪的妙用。

  五、活动后交流经验。

  六、整理资料,画出参观日记。

  访信息:

  奶牛一天产奶量:多的70斤,少的50斤。

  奶牛一天产奶价:多的100元,少的70元。(每斤鲜奶价1.4元)

奶牛幼儿园教案4

  活动目标

  1、能用黑色颜料画出黑色的、大小不同的奶牛斑纹。

  2、尝试从拼贴奶牛、了解奶牛的肢体形态、并贴出不同形态的奶牛。

  活动准备

  画有黑白斑纹的`纸、液体胶、剪刀、绿色卡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黑白斑纹的纸导入。

  1、出示黑白斑纹的纸,请幼儿说说这可能是什么动物身上的斑纹。

  2、教师用变魔术的方式变出一头奶牛,引导幼儿说说牛的身体有哪些部分组成。

奶牛幼儿园教案5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及作品。

  2、通读全文,梳理小说的情节,把握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

  3、通过课文品读,初步了解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分析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能说出安恩的性格特点。

  4、通过评读探讨,能体会小说巧妙的情节构思,说出其对于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作用。学习运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5、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主人公安恩关爱动物,重视它们生命情感需求的善良感情。多角度体会小说主题。

  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巧设悬念的写法及作用。

  2、学习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了解外貌描写与小说情节和主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其勤劳淳朴、善良慈爱的性格特点。把握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描写。

  2、多角度分析小说的主题,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教学方法:

  “四读”导学,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师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处理生字词,标注自然段序号。预习指导检测:

  A.给加点的字注音:

  褶(zhě) 撂(liào) 木屐(jà) 窘迫(jiǒng) 臀(tún) 茸(róng)

  锃(zng)亮 瘦骨嶙峋(lín)(xún)翕(xī)动 踌躇(chóu)(chú)

  反刍(chú) 瑕疵(xiá)(cī) 找茬(chá) 羞怯(qi) 刨根究底(páo)

  粗粝(lì) 锱铢(zī)(zhū)必较 腼腆(miǎn)(tiǎn)

  B.词语解释:

  1.腼腆:因怕生或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2.瘦骨嶙峋:形容人十分瘦。

  3.旁若无人:好象旁边没有人,形容态度自然或高傲。

  4.熙来攘往:同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5.锱铢必较:对很少的钱都计较。

  6.扬长而去:大模大样地离开。

  7.刨根究底:比喻追究底细。

  C.《安恩和奶牛》选自《20世纪外国文学作品选》,作者约翰尼斯·延森,_丹麦_(国籍)的小说家、诗人,代表作《漫长的旅途》。

  D.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作家赵丽宏希望我们迈进文学之门,巴金先生引领我们走进了散文天地,冰心老人用隽永的小诗带我们漫步了诗的国度。今天我们跟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延森的步伐,共同学习短篇小说《安恩和奶牛》,轻轻地叩开小说之门,去感知小说世界里的真善美、假恶丑,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二、问读:

  教师问读,学生回答:

  1.本文啥体裁?(小说。)

  2.本文写了啥?(安恩和她的奶牛在集市上散心。)

  3.本文为啥写?(爱护善待动物,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4.本文咋样写?(通过刻画把握安恩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描写,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她淳朴、勤劳、善良、慈爱的性格特点。)

  5.本文写咋样?(文章用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 )

  三、寻读:

  (一)寻重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看谁能复述故事内容。注意说清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相当于记叙文的起因、经过、结果)(生思考回答)

  一天,老妇人安恩牵着一头奶牛到集市上去,因为这头奶牛实在太好,问津者不少,最后连屠夫也对它有兴趣,但是老妇人却拒不出售。最后,人们气愤起来,老妇人这才吐露真情:她不是来卖牛的,而是因为那头奶牛太孤独,她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让它跟同类相聚散心。

  (时间——一天,地点——集市上,人物——安恩。关键有开端(老妇人安恩牵着一头奶牛到集市上去)发展(因为这头奶牛实在太好,问津者不少,最后连屠夫也对它有兴趣,但是老妇人却拒不出售)高潮(老妇人这才吐露真情:她不是来卖牛的,而是因为那头奶牛太孤独,她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让它跟同类相聚散心。)这篇小说的高潮即是结局。

  2.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情节结构,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按照情节的发展可分为几部分,各讲了什么内容?

  提示: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划分。

  第一部分:(1)是小说情节的开端部分: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写安恩和奶牛在集市上。

  第二部分:(2-10)是故事情节的矛盾发展部分,写安恩两次拒绝想要买她的牛的顾客。她表示这头奶牛是不卖的!

  第三部分:(11—19)故事的高潮及结局。写安恩说出了事情真相。

  (二)寻难点

  1.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特别是外貌、对话描写。

  2.品味鉴赏作品的语言,感悟人物形象。

  (三)寻探点

  这篇小说成功的原因何在?

  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描写,吸引人的故事情节,成功的制造悬念,文章主题的深奥多义。层层设置悬念,文末解疑,突出主旨。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中。故事简单,但是耐人寻味。原因就是作者把故事讲得充满悬念,具有吸引力。文章直到结尾才揭开谜底,让人恍然大悟,引人深思。

  四、评读:

  1.评朗读:挑选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11-19段),注意把握人物的语气。学生评价: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人物的不同语气。

  2.评“三读”请在“三读”:问读(略读)、寻读(速读)、品读(精读)中谈谈自己的收获、启示或发现。

  3.评拓读

  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约翰尼斯·延森(1873-1950)丹麦小说家、诗人。从小学起,他就迷恋书本,尤其喜爱丹麦古典文学和北欧神话传说。故乡西玛兰教育了延森对时空的强烈感受,使他关注人类历史和命运并与大自然深深结缘。

  本文选自作者的《希默兰的故事》一书,共包括34篇(1898—1910)。这是延森以日德兰半岛北部故乡风光人物为背景,把幼时听到过的各种故事和逸闻进行文学加工而写成的短篇故事集。在这些短篇小说中,他热情讴歌希默兰的农民,赞美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朴但健康的生活,同时也描述了当地剽悍粗野的民俗乡风,其中最出色的是《安恩和奶牛》。这部故事集的出现一扫当时流行的无病呻吟、追求华丽词藻的时尚,为丹麦文坛输入一股清新的阳刚之气。1944年,“由于他借着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闲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五、布置作业:

  请发挥你的想象力续写本文。字数在150—200字左右。

奶牛幼儿园教案6

  1、小朋友,我们每天喝的牛奶是从哪里来的?(奶牛身上挤下来的)(出示ppt图1)

  奶牛它吃什么?(草)。花奶牛,花奶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给我们小朋友补充营养,让我们一起谢谢它吧!“谢谢你花奶牛”。

  2、奶牛长得什么样子的?

  3、奶牛在哪里生活?(奶牛场、草原上、草地上)

  4、(出示ppt图2)这些奶牛在干什么?(奶牛有的.在草地上吃草、有的到河边喝水、有的站着、还有的趴在地上休息)

奶牛幼儿园教案7

  活动目标

  根据律动节奏用肢体动作表现不同风格的音乐。

  2、按规则进行音乐游戏,在游戏中大胆尝试自己的想法。

  3、乐意参与游戏,感受音乐游戏带来的欢乐。

  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音乐的变化按规则进行音乐情景游戏。

  难点:大胆尝试自己的想法,用相应的肢体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奶牛头饰人手一个,音乐,草地,情景背景,即时贴可黏贴牛奶滴,一个带着围裙帽子的偷奶工。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热身运动

  2、师:我是奶牛妈妈,你们是——奶牛宝宝。在一片青青的草地上,有一只牛妈妈,带着一群快乐的牛宝宝,每天都会早早地一起做早操,就像这样。

  二、初步感知音乐

  1、师:牛宝宝们,起床了,和奶牛妈妈一起做早操啦!(播放音乐A段幼儿随教师一起做运动。)

  2、师:刚刚你们听到了什么的叫声?幼:牛叫的声音。牛伯伯刚刚打电话给妈妈了,他告诉我呀,有一个牛奶工要来偷奶了,他就喜欢偷爱动的小牛的`奶,听,他来了,我们赶紧跑啊!播放第二段音乐。

  3、商量对策师:牛宝宝们,怎么办呀?我们可不能让他得逞。幼儿讨论变成不动的房子。

  4、在听音乐C段,奶牛们学变小房子师:你是小奶牛吗?偷奶工试探小奶牛。妈妈发现有牛宝宝丢了自己的奶,为什么呢?再有偷奶工来时,你怎么办呢?引导幼儿回答。幼儿回答。

  师小结:变小房的时候,一定记住千万不能动哦!好的!那我们休息休息吧,明天再来做操吧。设计意图:小班的孩子活泼好动,利用情节将孩子带入音乐中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初步感知三种不同的音乐风格。

  三、幼儿完整地表演游戏

  1、第A部分:小牛乖乖们,要做早操了。

  2、第B部分:懒惰人来取牛奶了,小牛们快快找个合适的位置变成房子。

  3、第C部分:懒惰人找到奶牛,你是小奶牛吗?推一推小奶牛看他动不动。

  4、牛奶少了吗?师询问。为什么你的牛奶少了呢?因为他说话了。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幼儿用肢体动作感受律动,并且在第一次游戏的基础上,从不许动到不许说话,增加难度,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5、师:狡猾的懒惰人发现我们的秘密了,这回不能变房子了,我们要变成别的东西躲藏起来,你想变成什么来躲避懒惰人呢?幼儿回答。师:好,那我们说话算数哦!一定不能动不能说话哦!牛宝宝们,休息吧,明天再来做操吧!

  6、再次播放音乐,尝试游戏听音乐,变成自己喜欢的东西,再次尝试游戏。

  师:你变成了什么?幼儿一一回答、

  你们的牛奶少了吗?——没有设计意图:从变房子到幼儿自主变成自己喜欢的形象,层层递进,幼儿在玩中乐,乐中学,不断增强孩子的表演欲望。五、活动结束我们的小奶牛们这次真棒,给自己鼓励下吧!偷奶工这次没有偷到牛奶,很饿,于是它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勤劳的人!我们跟牛妈妈再去别的草地上玩吧,顺便把个本领告诉别的小奶牛吧!播放音乐跟老师离开教室。

奶牛幼儿园教案8

  小班音乐律动《快乐的小奶牛》

  活动目标

  1、根据律动节奏用肢体动作表现不同风格的音乐。

  2、按规则进行音乐游戏,在游戏中大胆尝试自己的想法。

  3、乐意参与游戏,感受音乐游戏带来的欢乐。

  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音乐的变化按规则进行音乐情景游戏。

  难点:大胆尝试自己的想法,用相应的肢体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奶牛头饰人手一个,音乐,草地,情景背景,即时贴可黏贴牛奶滴,一个带着围裙帽子的偷奶工。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热身运动

  2、师:我是奶牛妈妈,你们是——奶牛宝宝。在一片青青的草地上,有一只牛妈妈,带着一群快乐的牛宝宝,每天都会早早地一起做早操,就像这样。

  二、初步感知音乐

  1、师:牛宝宝们,起床了,和奶牛妈妈一起做早操啦!(播放音乐A段幼儿随教师一起做运动。)

  2、师:刚刚你们听到了什么的叫声?幼:牛叫的声音。牛伯伯刚刚打电话给妈妈了,他告诉我呀,有一个牛奶工要来偷奶了,他就喜欢偷爱动的小牛的奶,听,他来了,我们赶紧跑啊!播放第二段音乐。

  3、商量对策

  师:牛宝宝们,怎么办呀?我们可不能让他得逞。

  幼儿讨论变成不动的房子。

  4、在听音乐C段,奶牛们学变小房子

  师:你是小奶牛吗?偷奶工试探小奶牛。

  妈妈发现有牛宝宝丢了自己的奶,为什么呢?再有偷奶工来时,你怎么办呢?

  引导幼儿回答。

  幼儿回答。

  师小结:变小房的时候,一定记住千万不能动哦!

  好的!那我们休息休息吧,明天再来做操吧。

  设计意图:小班的.孩子活泼好动,利用情节将孩子带入音乐中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初步感知三种不同的音乐风格。

  四、幼儿完整地表演游戏

  1、第A部分:小牛乖乖们,要做早操了。

  2、第B部分:懒惰人来取牛奶了,小牛们快快找个合适的位置变成房子。

  3、第C部分:懒惰人找到奶牛,你是小奶牛吗?推一推小奶牛看他动不动。

  4、牛奶少了吗?师询问。为什么你的牛奶少了呢?因为他说话了。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幼儿用肢体动作感受律动,并且在第一次游戏的基础上,从不许动到不许说话,增加难度,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5、师:狡猾的懒惰人发现我们的秘密了,这回不能变房子了,我们要变成别的东西躲藏起来,你想变成什么来躲避懒惰人呢?

  幼儿回答。

  师:好,那我们说话算数哦!一定不能动不能说话哦!牛宝宝们,休息吧,明天再来做操吧!

  6、再次播放音乐,尝试游戏

  听音乐,变成自己喜欢的东西,再次尝试游戏。

  师:你变成了什么?幼儿一一回答、

  你们的牛奶少了吗?--没有

  设计意图:从变房子到幼儿自主变成自己喜欢的形象,层层递进,幼儿在玩中乐,乐中学,不断增强孩子的表演欲望。

  五、活动结束

  我们的小奶牛们这次真棒,给自己鼓励下吧!偷奶工这次没有偷到牛奶,很饿,于是它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勤劳的人!我们跟牛妈妈再去别的草地上玩吧,顺便把个本领告诉别的小奶牛吧!

  播放音乐跟老师离开教室。

奶牛幼儿园教案9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单的图形画出不同形态的奶牛。

  2、大胆添画与奶牛相关的'景物,使画面饱满、丰富。

  活动准备:

  1、ppt图片奶牛、示范画分解图、不同形态奶牛简笔画。

  2、幼儿活动材料《美术》第15页《花奶牛》,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奶牛幼儿园教案10

  材料准备:

  牛奶盒、少量毛线与彩绳、各种纺织品边角料、一次性木筷三根、纽扣玩具若干。

  制作方法:

  1.在牛奶盒底部开洞,将木筷插入并装上纽扣作车轮。

  2.在牛奶盒后部上方开洞,装上用毛线编织的.牛尾巴。

  3.将彩带插入牛奶盒口,装饰奶牛。

  建议玩法:

  1.可组织幼儿开展拖拉奶牛车的比赛。

  2.为提高幼儿运动兴趣,可让幼儿边拉奶牛车边念儿歌:奶牛车,嘀嘀嘀/来来回回送奶忙/白白牛奶真香甜/宝宝喝了身体棒!

  实用价值:

  1.适合托班和小班幼儿开展走、跑等基本动作训练。

  2.激发幼儿参与锻炼活动的兴趣

奶牛幼儿园教案11

  1、奶牛的形态真有趣,我们伸出食指念着儿歌画一画奶牛吧!(师手指拼成的奶牛图书空画)。(出示四幅画

  扁扁圆圆大鼻子,两个鼻孔圆又圆,鼻子下面有张嘴,最爱吃的是青草。

  鼻子上面一拱门,左边右边中间分,两边脸颊一双眼,圆圆大大真有神。

  头上一对弯弯角,牛角上面有条纹,牛角下边两耳朵,半圆形状两边分。

  方方身体高又大,四条腿儿有力量,大房细尾巴,黑白斑纹真有趣。

  2、这是一只站着的奶牛,你猜猜它可能会做什么事?草原上还有许多奶牛它们在干什么?出示简笔画(不同形态的牛奶图)。ppt图3

  3、奶牛各种各样的形态很可爱,可画面上只有一只奶牛看上去很单调,怎样使画面变得饱满丰富呢?(添画景色)

  三、幼儿绘画:学习用简单的图形画出不同形态的`奶牛。大胆添画与奶牛相关的景物,使画面饱满、丰富。

  1、小朋友你想不想把可爱的奶牛画在纸上?你想画什么形态的奶牛?

  2、提作画要求:

  (1)请你把奶牛画在纸的中间,画的大些;

  (2)要画出不同形态的奶牛,还可以添画奶牛生活的地方。看看谁画的奶牛最有趣。

  3、幼儿作画,老师重点辅导能力差的幼儿作画。

  四、展示欣赏作品,体验大胆想象的乐趣。

  1、幼儿介绍自己画的奶牛。(你画的奶牛是什么样子的,在哪里,在干嘛?)

  2.你觉得哪幅画的花奶牛最有趣?为什么

  3.向同伴介绍自己画的花奶牛的故事

奶牛幼儿园教案12

  活动目标:

  1、借助情境表演、游戏、记忆旋律a b C乐段。2、熟悉乐曲旋律,能用身体动作表现小奶牛的动作。3、在结伴游戏时,愿意与同伴合作表演。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听音乐A段

  1、手指律动:

  师:伸出小手来,收回小手去。

  有一个美丽的农场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奶牛,奶牛妈妈每天早上都会带着小奶牛做早操。

  2、幼儿随着音乐做早操,律动音乐

  师:小奶牛们每天早晨都会早早起床来一起做早操,她们每天锻炼什么身体,强壮极了。

  二、听音乐B段

  1、师:有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牛奶工来啦!农场里有个好吃懒做的牛,他每天什么都不做,每天都会来偷奶牛的牛奶喝。2、老师这里有一首小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小奶牛不会让他得逞的,让我们都来找找小奶牛们都在哪里?

  师:有一只小奶牛想了一个好办法,它要变成一颗圆圆的石头,当牛奶工来的时候他一动也不动。

  4、师:小奶牛们都变成石头一动不动,看谁会变成石头?

  哎呀,本来可以有牛奶喝的,可是这下什么都没有了。

  三、在听音乐C段,幼儿学变石头

  1、教师:小奶牛们,牛奶工已经走了,有了这个办法,牛奶工就不会得逞了,让我们一起来玩小奶牛这个游戏吧!

  2、师:请幼儿先休息吧

  四、完整听音乐,幼儿学玩表演游戏

  师:你是小奶牛吗?老师试探小奶牛

  师:动的小奶牛就会被牛奶工取走自己的牛奶。

  师:奶牛妈妈发现我身边的小奶牛丢了自己的牛奶,为什么?再有牛奶工来了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五、幼儿完整地表演做游戏

  1、第A部分:小牛乖乖们,要做操了。

  2、第B部分:牛奶工来了,取牛奶,小牛们快快跑到合适的位置变成石头。

  3、第C部分:牛奶工找奶牛,你是小奶牛变得吗?推一推小奶牛看他动不动

  4、小结:奶牛在变成石头的时候不管牛奶工怎么推怎么骗都要不能动,也不能发出声音。

  5、师:狡猾的'牛奶工发现我们的秘密,这回不能变石头了,我们要变成别的躲藏起来,你想变成什么来躲避牛奶工呢?

  6、师:听音乐,变成自己喜欢的东西,准备休息!

  六、小结

  牛奶工没有找到牛奶,很饿,说好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勤劳的人!小奶牛们给自己鼓励下吧!

奶牛幼儿园教案13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让幼儿知道牛的种类很多,奶牛是其中之一。

  2、通过观察了解牛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教育幼儿爱护动物。

  3、让幼儿知道东北塘是养牛最多的地方,被称为“奶牛之乡”。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参观奶牛场(事先与牛场联系好),汽车。

  2、牛奶若干、奶制品。

  活动过程:

  一、 参观前的谈话。

  “小朋友,现在我们要去参观一个地方,小朋友们排好队伍,听老师的指挥,上汽车的时候要小心,不要推挤,注意交通安全知道吗?

  二、 了解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到了,这是什么地方?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呢?你们看见了什么动物?(奶牛)

  这些牛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幼儿自由谈论)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牛的外形特征。

  “你们知道牛喜欢吃什么吗?”引导幼儿观察饲养员喂食。

  三、 引导幼儿看牛产奶(饲养员用吸奶器吸奶)。

  “我们小朋友吃的牛奶从哪里来的呢?”引导幼儿看产奶。

  四、 幼儿排队,回幼儿园的谈话,了解牛与人们的生活关系。

  “牛对人们有什么作用?”(奶可以吃,奶可以做成奶制品:奶粉、奶糕、奶片、奶茶....牛的肉可以吃,牛的皮可以做皮衣、皮带、皮鞋、皮包等等,他的粪便是最好的肥料)

  正因为牛有这么大的用途它的全身都是宝,所以人们要养奶牛,我们东北塘是养牛最多的地方,被成为“奶牛之乡”。

  五、 教育幼儿爱护动物

  正因为有了这么多的奶牛产奶,使我们人们能吃到新鲜的牛奶,牛奶营养好,很甜美。那么我们也要让牛生活的更好,给它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为我们人类服务。

  活动反思:

  幼儿带着兴奋又好奇的心理来到奶牛场,通过观察和听饲养员的介绍,使幼儿对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牛是人们喂养的动物,它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中少不了它,并激发了幼儿爱牛的情感。活动过程中,幼儿探索欲强,人人给牛喂草,看牛吃食物的样子、睡觉的样子、有的幼儿还模仿牛的叫声。整个活动幼儿兴奋不已,收获非浅。

  小百科:奶牛是乳用品种的黄牛,经过高度选育繁殖的优良品种,我国的奶牛主要以黑白花奶牛为主,从1980年山东省畜牧局牛羊养殖基地开始引进此品种,此品种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产奶量高、耐粗饲。黑白花奶牛也叫中国荷斯坦奶牛,中国荷斯坦奶牛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育种过程非常复杂。总之,它是由纯种荷兰牛与本地母牛的高代杂交种,经长期选育而成。

奶牛幼儿园教案14

  【设计意图】

  新《纲要》在艺术领域中指出让幼儿“能初步感受艺术中的美”,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本次音乐活动《奶牛和小老鼠》选取了海顿的第九十四交响曲的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惊愕》。它的节奏单纯,速度平稳,有明显的行进感,由小提琴轻柔地奏出,第二次反复时声音更轻,两段音乐有较明显的强弱变化与力度变化,最后一个强有力的和弦发出爆发性的声音使听众愕然,适合小班幼儿欣赏。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和学习特点,结合最近主题,我设计了音乐欣赏活动《奶牛和小老鼠》,在活动中通过故事情节、图谱、肢体节奏、乐器演奏和游戏等形式帮助幼儿理解重音的出现和音乐的强度与力度的变化,鼓励孩子用身体动作的幅度力度的变化来表现乐曲力度的变化,从而不断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活动目标】

  1、感受弱力度音乐造成的神秘感和突然出现的强力度和弦造成的惊奇感,学习把握音乐的节奏,用身体动作、敲打乐器的幅度和力度变化来表现音乐的力度变化。

  2、初步学习看指挥按节奏演奏,学习分组演奏,“轻轻奏”时仍可听到声音,“重重奏”时不发出难听的声音。

  3、乐意玩音乐游戏,体验活动的快乐。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玩过打击乐活动经验

  2、物质准备:《惊愕交响曲》片段、图谱、爱心魔力棒、狮子出场音乐、轻快活泼的音乐、自制乐器(装有黄豆的口香糖瓶子人手两个)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感受重音表现的音乐特色

  1、第一次欣赏音乐,感受重音出现的惊奇感。

  (1)情境语:奶牛和小老鼠是一对好朋友,它们最喜欢在一起打鼓啦。听!

  (幼儿倾听,师用手偶演示)

  (2)师:“哎哟!刚才我们都被(吓了一跳),连奶牛和小老鼠也吓得躲了起来。心里有点(害怕)!曲子最后一个音声音很(大)很(重)。这个重音宝宝藏得可好了,我们一起来把它找一找吧!”

  2、第二次欣赏音乐,学习用简单的身体动作随音乐有节奏表演,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讲出平时在生活中听到的类似曲子中“惊愕”的现象。

  (1)师:“重音宝宝原来藏在曲子的最(后面),把我们突然吓了一跳。你觉得会是谁来了?(幼儿自由猜想)出示大狮子图片,师:“你们说的都有可能,看!原来是森林之王大狮子来啦!”

  (2)师:“请你想一想,你平时听到什么声音,也会把你突然吓一跳?”

  (3)教师小结:凶猛动物的吼叫声、天空中的打雷闪电声、鞭炮声都会把我们突然下一跳,但我们是坚强勇敢的'孩子,不害怕。

  二、结合图谱,感受乐曲表现的强弱变化

  1、学习用身体动作幅度和力度变化来表现音乐的变化。

  (1)师:“今天天气真好,奶牛和小老鼠又在一起打鼓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师指图,幼儿欣赏,感受曲子强弱变化。

  回忆交流:故事里谁先打了鼓?(奶牛)奶牛打鼓的声音比小老鼠要(大、重);奶牛打鼓结束了谁接着打鼓?(小老鼠)它打鼓的声音怎么样?(小、轻)。重音宝宝原来是谁来了的声音?(大狮子)

  (2)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打鼓)来感受曲子强弱,第二遍时加入声势“咚咚”

  师:“我们也来学学老牛和小老鼠打鼓吧!小鼓棒准备好!”

  师:“如果你在打鼓时发出好听的咚咚的鼓声就更能干了!”

  2、学习看指挥用乐器演奏,通过幅度和力度变化来表现音乐的变化。

  师:“瞧!我们的打鼓声把瓶子宝宝给邀请来啦!”

  第一遍时完整演奏,第二遍时分组演奏。

  师:“瓶宝宝玩累了,让它在椅子下面休息一下吧!”

  三、结合故事,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特色

  1、师哼唱,幼儿分角色一拍一下向前走学老牛和小老鼠打鼓。

  师:“告诉小朋友一个好消息!森林音乐会就快要开始啦,小朋友,我们一起跟着奶牛和小老鼠去表演打鼓的节目吧!谁愿意学奶牛打鼓?请你站在这边。”

  2、随音乐完整玩游戏

  师:“表演真精彩,现在动物音乐会正式开始啦!让我们面向客人老师”

  “看!谁来了?”(教师弹奏大狮子出场音乐)配班老师扮演大狮子,幼儿蹲下或跑下座位以示保护自己。

  3、教师弹奏轻松欢快的曲子,幼儿跳舞欢庆,结束活动。

  师:“大狮子走了,奶牛、小老鼠我们出来跳一跳、玩一玩吧!

  教学反思

  《小老鼠上灯台》是一首比较老的歌曲,但是歌曲诙谐幽默,深得孩子们的喜爱,有很多家长在家教孩子唱的也是这首歌。我在教学的时候,也有个别孩子已经会唱了这首歌曲。

  活动时,我先出示手偶小老鼠,让孩子在《小老鼠上灯台》的音乐声中,和小老鼠一起锻炼,活动活动身体,激发幼儿的情趣,让幼儿投入到活动中。接着我根据歌词内容,用手偶讲述故事,我边操作,幼儿边学习,孩子的兴趣一下就提高了。在学唱时,我除了让幼儿完整欣赏以外,还和孩子们分段欣赏了歌曲。幼儿说出哪句,大家就一起学唱哪句,在这个过程中,我针对歌曲的难易、孩子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的练习歌曲。游戏是小班孩子的最爱,这个活动中自然也少不了。在游戏《猫和老鼠》中,配班的俞老师做猫,小朋友做小老鼠,孩子的兴趣一下就提高了,有个别孩子还被大猫的出现给吓哭了呢!在游戏中大家都比较关注的是猫什么时候出现,而不是歌曲本身。我想,小班孩子要求他们边唱边游戏还是有些困难的,因为孩子的注意点不是在歌曲的演唱上,而是担心自己会不会被猫给抓住,真的是很天真。

  歌曲可以通过具体的音乐形象来表现、恰当地根据歌曲的内容创设生动具体的情景,使幼儿通过想象、联想来理解歌曲,使教学活动情趣盎然,生动活泼。音乐活动中让幼儿身临其境,增强了幼儿的主动参与意识,自然地将自己角色化,与角色融在一起。

  活动虽然结束,但留给我的思考依然很多,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不断的磨练,不断的思考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奶牛幼儿园教案15

  1、师幼讨论这只奶牛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2、讲述制作奶牛的过程,并将每一步切分的纸片展示的白板上。(重点讲一下牛角和尾巴是怎么剪的,出示纸是怎么被切分成每一个小部分的)

  3、教师将切分好的纸片拼成一只奶牛。引导幼儿注意,拼贴的时候先拼贴大的'部件,最后再拼比较小的。

  4、出示三张范画,鼓励幼儿拼贴出不同形态的奶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