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幼儿教案>幼儿园咬手指教案

幼儿园咬手指教案

时间:2024-12-29 07:10:29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咬手指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咬手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咬手指教案

幼儿园咬手指教案1

  活动目标:

  1、体验儿歌中拟人化的情趣,感受儿歌中充满童趣的语言和快乐情趣。

  2、通过了解每种动物的特征,想象动物见面的情形,尝试戴上指偶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ppt课件、动物指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复习手指游戏《今天我来当爸爸》、《数数歌》、《手指歌》

  小朋友们好,你们的小手在哪里呀?让我们的小手动起来,表演手指游戏吧?小手准备。

  二、基本部分

  1、通过谈话引出主题。

  (1)小朋友们表演的真不错?小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你和你的好朋友见面会做哪些亲热动作?(亲亲、抱抱)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他们见面的方式也都不一样的。

  (3)(出示图一)我们来看看图上的小朋友他们见面后表情怎么样?做了哪些亲热动作?

  (4)小结:小朋友和小朋友见面了,咪咪笑,握握手。在动物王国里的动物们也有它们的`好朋友呢?今天,它们要举办一场小动物们的见面会,它们见面后会说什么,做什么呢?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呀?

  2、欣赏课件。

  (1)小朋友们看,谁第一个来参加见面会啦?(小鸡)

  (2)小鸡和小鸡见面后会说什么呢?(叽叽叽)

  (3)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来说一说?

  (4)小鸡除了会说叽叽叽,还会做什么动作呢?(引导幼儿说出啄啄小嘴)

  (5)除了小鸡会来参加见面会还有谁会来呢?会说什么?做什么呢?(小鸭和小鸭见面了,嘎嘎嘎,亲亲抱抱)

  3、教师戴上指偶表演

  (1)小朋友们学的真认真,老师还要戴上好看的指偶表演给你们看呢?

  (2)这是谁呀?(小鸡)(在一只手的二拇弟上戴上小鸡)

  (3)还有谁来啦?(小鸭)(在中指上戴上小鸭)

  (4)用同样的方法把另一只手上的指偶戴好。

  (5)老师的指偶已经戴好了,请小朋友看老师的表演。

  4、幼儿戴上指偶表演。

  小朋友你们想试着表演一下吗?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小鸡和小鸭的指偶,请你们按照老师的方法戴好。

  (1)幼儿说。

  (2)和同伴说。

  (3)请个别幼儿上来说。

  (4)请小朋友轻轻脱下指偶放好。

  5、学习儿歌。

  (1)小朋友们说的真棒?小动物们可开心啦,今天老师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动物指偶呢?它们已经悄悄地躲在了手帕下面了,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呀。(根据幼儿讲述逐一出示小动物图片)谁来啦?会说什么?会做什么?

  (2)老师把刚才小朋友说的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就叫《见面》,请小朋友仔细听。

  6、戴上指偶,表演儿歌。

  听清楚要求:

  (1)请你选3种你喜欢的小动物按照戴小鸡和小鸭的方法戴好。记住相同的手指上戴的指偶要一样,不然它们就不能见面了哦。

  (2)幼儿戴指偶。

  ①请小朋友看着自己的指偶学说儿歌也可以幼儿互说儿歌。

  ②请个别幼儿戴上指偶上来说儿歌。

  三、结束部分

  现在请你去说给后面的老师听。说完后轻轻的脱下指偶。

  附:儿歌《见面》

  小鸡和小鸡见面了,叽叽叽,啄啄小嘴。

  小鸭和小鸭见面了,嘎嘎嘎,亲亲抱抱。

  小羊和小羊见面了,咩咩咩,碰碰小角。

  大象和大象见面了,点点头,钩钩鼻子。

  小狗和小狗见面了,嗅嗅毛,摇摇尾巴。

  小猫和小猫见面了,喵喵喵,蹭蹭小脸。

幼儿园咬手指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感受亲情教育。

  2.初步训练手指的灵活度。

  3.通过游戏,感受手指睡觉的乐趣。

  重难点分析:

  重点:说到哪句话出哪个手指。

  难点:伸出无名指。

  活动准备:

  提前进行关于手指名称的谈话。

  活动过程:

  一、导入:认识手指。

  提问:小朋友,你们知不知道五只手指的名称?(幼儿随便说,不一定能说对,但没关系。)

  二、展开:

  1.带领幼儿初步认识“儿歌”中的`手指名称:大哥哥、小妹妹、小弟弟、你、我。

  引导语:手指一家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手指游戏,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呢!

  2.幼儿学习手指游戏,师做示范。

  手指游戏内容:

  大哥哥睡了(伸出大拇指),小妹妹睡了(伸出食指),小弟弟睡了(伸出中指),你睡了(伸出无名指),我睡了(伸出小指),我们大家都睡了(双手合璧装睡觉)。

  铃声响起… …

  大哥哥醒了(打开大拇指),小妹妹醒了(打开食指),小弟弟醒了(打开中指),你醒了(打开无名指),我醒了(打开小指),我们大家都醒了(打哈欠)。

  3.重点指导:伸出无名指。

  4.幼儿自由练习,教师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

  5.幼儿以表演的形式进行展示。

  三、结束:讲评认真做的幼儿。

  “xxx小朋友眼睛一直看着老师,跟着老师一起做,手指非常灵活,做得可棒了。”

  活动反思:

  这一游戏的特点是将手指的名称拟人化,帮助幼儿能够很好的记忆,在口述的过程中有亲切感。其实我觉得孩子们交流中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重视平淡、简单的交流方式,强调创新,因为作为教师的我们永远只应该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幼儿园咬手指教案3

  活动目标

  1、认识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知道人人都有一双手,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和仔细观察的习惯。丰富词语:手掌、手心、手背、手指甲。

  3、印制不同手形,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不断的尝试,感受设计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的一只手的`手指上画上娃娃、纸、彩笔。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了5位小客人(出示一只手)你们认识它们吗?(对了,这叫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二、玩一玩、变一变。

  1、幼儿玩手指游戏:握一握,张一张,分一分,并一并,看看小手会变成什么?

  2、幼儿互动:看一看,说一说自己的小手变成了什么?

  3、展示手形一:

  想一想,这个手形可以变成什么?(先让幼儿自由想象,师再相应添画将它变成孔雀)

  4、展示手形二:

  这个手形添上几笔变成什么?(先让幼儿讨论,师再相应添画将它变成大树)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不断变化手形,大胆表现自己所要表现的画面。

  四、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边相互欣赏与交流自己的手形画。

《幼儿园咬手指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园咬手指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手指歌教案08-08

《手指谣》幼儿园教案02-19

幼儿园小班教案《手指》05-11

幼儿园手指操教案03-07

幼儿园手指游戏教案10-10

《手指谣》幼儿园教案09-28

《手指》幼儿园小班教案07-13

幼儿园手指点画教案07-21

幼儿园小班教案《手指操》09-06

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教案10-21

幼儿园咬手指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咬手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咬手指教案

幼儿园咬手指教案1

  活动目标:

  1、体验儿歌中拟人化的情趣,感受儿歌中充满童趣的语言和快乐情趣。

  2、通过了解每种动物的特征,想象动物见面的情形,尝试戴上指偶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ppt课件、动物指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复习手指游戏《今天我来当爸爸》、《数数歌》、《手指歌》

  小朋友们好,你们的小手在哪里呀?让我们的小手动起来,表演手指游戏吧?小手准备。

  二、基本部分

  1、通过谈话引出主题。

  (1)小朋友们表演的真不错?小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你和你的好朋友见面会做哪些亲热动作?(亲亲、抱抱)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他们见面的方式也都不一样的。

  (3)(出示图一)我们来看看图上的小朋友他们见面后表情怎么样?做了哪些亲热动作?

  (4)小结:小朋友和小朋友见面了,咪咪笑,握握手。在动物王国里的动物们也有它们的`好朋友呢?今天,它们要举办一场小动物们的见面会,它们见面后会说什么,做什么呢?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呀?

  2、欣赏课件。

  (1)小朋友们看,谁第一个来参加见面会啦?(小鸡)

  (2)小鸡和小鸡见面后会说什么呢?(叽叽叽)

  (3)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来说一说?

  (4)小鸡除了会说叽叽叽,还会做什么动作呢?(引导幼儿说出啄啄小嘴)

  (5)除了小鸡会来参加见面会还有谁会来呢?会说什么?做什么呢?(小鸭和小鸭见面了,嘎嘎嘎,亲亲抱抱)

  3、教师戴上指偶表演

  (1)小朋友们学的真认真,老师还要戴上好看的指偶表演给你们看呢?

  (2)这是谁呀?(小鸡)(在一只手的二拇弟上戴上小鸡)

  (3)还有谁来啦?(小鸭)(在中指上戴上小鸭)

  (4)用同样的方法把另一只手上的指偶戴好。

  (5)老师的指偶已经戴好了,请小朋友看老师的表演。

  4、幼儿戴上指偶表演。

  小朋友你们想试着表演一下吗?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小鸡和小鸭的指偶,请你们按照老师的方法戴好。

  (1)幼儿说。

  (2)和同伴说。

  (3)请个别幼儿上来说。

  (4)请小朋友轻轻脱下指偶放好。

  5、学习儿歌。

  (1)小朋友们说的真棒?小动物们可开心啦,今天老师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动物指偶呢?它们已经悄悄地躲在了手帕下面了,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呀。(根据幼儿讲述逐一出示小动物图片)谁来啦?会说什么?会做什么?

  (2)老师把刚才小朋友说的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就叫《见面》,请小朋友仔细听。

  6、戴上指偶,表演儿歌。

  听清楚要求:

  (1)请你选3种你喜欢的小动物按照戴小鸡和小鸭的方法戴好。记住相同的手指上戴的指偶要一样,不然它们就不能见面了哦。

  (2)幼儿戴指偶。

  ①请小朋友看着自己的指偶学说儿歌也可以幼儿互说儿歌。

  ②请个别幼儿戴上指偶上来说儿歌。

  三、结束部分

  现在请你去说给后面的老师听。说完后轻轻的脱下指偶。

  附:儿歌《见面》

  小鸡和小鸡见面了,叽叽叽,啄啄小嘴。

  小鸭和小鸭见面了,嘎嘎嘎,亲亲抱抱。

  小羊和小羊见面了,咩咩咩,碰碰小角。

  大象和大象见面了,点点头,钩钩鼻子。

  小狗和小狗见面了,嗅嗅毛,摇摇尾巴。

  小猫和小猫见面了,喵喵喵,蹭蹭小脸。

幼儿园咬手指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感受亲情教育。

  2.初步训练手指的灵活度。

  3.通过游戏,感受手指睡觉的乐趣。

  重难点分析:

  重点:说到哪句话出哪个手指。

  难点:伸出无名指。

  活动准备:

  提前进行关于手指名称的谈话。

  活动过程:

  一、导入:认识手指。

  提问:小朋友,你们知不知道五只手指的名称?(幼儿随便说,不一定能说对,但没关系。)

  二、展开:

  1.带领幼儿初步认识“儿歌”中的`手指名称:大哥哥、小妹妹、小弟弟、你、我。

  引导语:手指一家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手指游戏,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呢!

  2.幼儿学习手指游戏,师做示范。

  手指游戏内容:

  大哥哥睡了(伸出大拇指),小妹妹睡了(伸出食指),小弟弟睡了(伸出中指),你睡了(伸出无名指),我睡了(伸出小指),我们大家都睡了(双手合璧装睡觉)。

  铃声响起… …

  大哥哥醒了(打开大拇指),小妹妹醒了(打开食指),小弟弟醒了(打开中指),你醒了(打开无名指),我醒了(打开小指),我们大家都醒了(打哈欠)。

  3.重点指导:伸出无名指。

  4.幼儿自由练习,教师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

  5.幼儿以表演的形式进行展示。

  三、结束:讲评认真做的幼儿。

  “xxx小朋友眼睛一直看着老师,跟着老师一起做,手指非常灵活,做得可棒了。”

  活动反思:

  这一游戏的特点是将手指的名称拟人化,帮助幼儿能够很好的记忆,在口述的过程中有亲切感。其实我觉得孩子们交流中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重视平淡、简单的交流方式,强调创新,因为作为教师的我们永远只应该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幼儿园咬手指教案3

  活动目标

  1、认识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知道人人都有一双手,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和仔细观察的习惯。丰富词语:手掌、手心、手背、手指甲。

  3、印制不同手形,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不断的尝试,感受设计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的一只手的`手指上画上娃娃、纸、彩笔。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了5位小客人(出示一只手)你们认识它们吗?(对了,这叫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二、玩一玩、变一变。

  1、幼儿玩手指游戏:握一握,张一张,分一分,并一并,看看小手会变成什么?

  2、幼儿互动:看一看,说一说自己的小手变成了什么?

  3、展示手形一:

  想一想,这个手形可以变成什么?(先让幼儿自由想象,师再相应添画将它变成孔雀)

  4、展示手形二:

  这个手形添上几笔变成什么?(先让幼儿讨论,师再相应添画将它变成大树)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不断变化手形,大胆表现自己所要表现的画面。

  四、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边相互欣赏与交流自己的手形画。